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南宋诗人朱熹的经典诗词(南宋诗人朱熹的诗词和诗句)

南宋诗人朱熹的经典诗词(南宋诗人朱熹的诗词和诗句)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12    点击:  118 次

南宋诗人朱熹的经典诗词

网上有关“南宋诗人朱熹的经典诗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南宋诗人朱熹的诗词和诗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诗词鉴赏# 导语朱熹是宋朝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继孔子后的又一人。下面 就给大家分享下南宋诗人朱熹的经典诗词,欢迎阅读!

篇一南宋诗人朱熹的经典诗词

 《西江月·睡处林风瑟瑟》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

 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

 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

 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南乡子·落日照楼船》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

 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

 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咏蕙》

 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

 适意欲忘言,尘编讵能老。

 《赋水仙花》

 隆冬凋百卉,江梅历孤芳。

 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

 纷敷翠羽帔,温艳白玉相。

 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

 弱植晚兰荪,高标摧冰霜。

 湘君谢遗褋,汉水羞捐珰。

 嗟彼世俗人,欲火焚衷肠。

 徒知慕佳冶,讵识怀贞刚?

 凄凉柏舟誓,恻怆终风章。

 卓哉有遗烈,千载不可忘。

篇二南宋诗人朱熹的经典诗词

 《题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泛舟》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浣溪沙》

 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近移栽。

 肯令容易放春回。却恐阴晴无定度,

 从教红白一时开。多情蜂蝶早飞来。

 《菩萨蛮·晚红飞尽春寒浅》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

 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

 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

 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菩萨蛮·暮江寒碧萦长路》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

 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

 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好事近·春色欲来时》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

 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阕。

 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彻。

 

南宋诗人朱熹的诗词和诗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题临安邸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冷泉亭林稹

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知。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

老叹陆游

八十未满七十余,山巅水涯一丈夫。长鸣未免似野鹤,生意欲尽如枯株。临安宫阙经营初,银鞍日日醉西湖。不须细数旧酒徒,当时儿童今亦无!

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南宋诗人陆游的诗词大全

#诗词鉴赏# 导语朱熹是刘子翚的学生,他父亲朱松的文才也很好。也许由于父、师的影响,他在道学中对文学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也写出过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好诗。下面就和 一起来欣赏下南宋诗人朱熹的诗词和诗句,欢迎阅读!

篇一南宋诗人朱熹的诗词

 一、《泛舟》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首诗,是把泛舟比方学道的。昨天的夜里,我到江岸边来,见那春水已经涨起来了,许多大号船只,停泊在水面上的,好似羽毛一般地轻浮。回想从前水浅的时候,空费了多少推移的气力,到了今日,水已涨足,船在江心里,尽可以自由行动了。

 二、《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人虽是南宋有名的理学家,但这首诗却写得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富有理趣。诗的一、二句写景,“一鉴开”点明了湖面之平静,“共徘徊”即进一步强调了湖水的清澈,又为湖水注入了一股活力。诗人没有单纯地停留在写景上,而是针对湖水之清展开思考,用一问一答把一个哲理性的问题阐述明白。后人经常用三、四两句诗来比喻在工作或学习上要不断汲取新鲜养分,才能取得不断进步。

 三、《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是一首写春之诗,它描写了春天万物新生、花团锦簇的特点。但有人认为,这首诗看似写景,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泗水曾经是孔子弦歌讲学、教授弟子的地方,朱熹是儒学大师,以泗水寻芳暗指追寻孔子之道,可能性很大。若真如此,诗歌的意思就改头换面了。“新”暗指人们受到儒学熏陶之后的新气象,“东风”指圣人之道如春风化人,“万紫千红”表达儒学内容丰富多彩、遍地开花。

 四、《次韵雪后书事》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诗作前半扣住诗题“雪后”,写雪后寻梅之事。诗作以“雪后书事”为题,描写诗人的行为和心态,展示了一位为故人惆怅忧虑的哲人形象。诗作结构端严:除首尾呼应之外,颈联的“折寄遥怜人似玉”照应颔联的“昨夜月明依旧开”,颈联的“相思应恨劫成灰”照应颔联的“前时雪压无寻处”,将诗题“雪后”与“书事”两个主体绾合一处。

篇二南宋诗人朱熹的诗句

1、百学须先立志。

 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3、活到老,学到老。

 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7、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8、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9、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10、礼即理也。

 11、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2、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13、朋友,以义合者。

 14、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5、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16、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7、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18、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9、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20、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21、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陆游的诗词篇一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赏析:风格恬淡,真如春雨初霁。

 陆游——《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赏析:乡间民风淳朴,为诗人提供了一片乘月闲游的桃源乐土。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赏析:放翁素有“千年史策耻无名,一片丹心报无子”(《金错刀行》)的豪情斗志,然而如今却是骑驴远游,独闯天涯。

 陆游——《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戎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志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陆游——《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鬃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赏析:揽镜自照时只见豪气如山不知何时已成两鬃霜,夜雪瓜洲,铁马秋风已是当年旧事,此时

 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①平川。吹笳暮归野账②,雪压青毡②。看龙蛇飞落蛮笺③。人误许,诗情将略④,一时才气超然。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是万人乐处,欹帽垂鞭⑤。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

 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①,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②。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③鲛绡④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⑤能托。莫、莫、莫!注释:1黄滕酒:以黄纸封口的酒。

 陆游——《卜算子》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陆游的诗词篇二

 陆游——《采桑子》

 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闲拨沈烟。金缕衣宽睡髻偏。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弹泪花前。愁入春风十四弦。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陆游——《朝中措》

 怕歌愁舞懒逢迎。妆晚托春酲。总是向人深处,当时枉道无情。关心近日,啼红密诉,剪绿深盟。杏馆花阴恨浅,画堂银烛嫌明。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陆游——《朝中措》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陆游——《度浮桥至南台》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般横系大江心。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陆游——《浣溪沙》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陆游——《南乡子》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它乡胜故乡。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朱熹有哪些着名诗篇?

《观书有感》(其一)

  朝代:南宋 诗人: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富于启发而有历久常新。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赏析]

  (其一)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抄录下来,与大家共同分析欣赏。希望对无心向学,不读书看报,只知玩玩乐乐的青年朋友,有所启迪勉励。 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事实上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一块半亩的方型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他高兴地自问答道,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把活水与读书融合了。 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大才子朱熹的一首小诗,给我们诸多启示,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啊!

  (其二)这也是一首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诗中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当春水猛涨,即使艨艟巨舰也如羽毛般轻,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意在强调做学问要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南宋诗人朱熹的经典诗词

#诗词鉴赏# 导语朱熹是宋朝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继孔子后的又一人。下面 就给大家分享下南宋诗人朱熹的经典诗词,欢迎阅读!

篇一南宋诗人朱熹的经典诗词

 《西江月·睡处林风瑟瑟》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

 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

 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

 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南乡子·落日照楼船》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

 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

 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咏蕙》

 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

 适意欲忘言,尘编讵能老。

 《赋水仙花》

 隆冬凋百卉,江梅历孤芳。

 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

 纷敷翠羽帔,温艳白玉相。

 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

 弱植晚兰荪,高标摧冰霜。

 湘君谢遗褋,汉水羞捐珰。

 嗟彼世俗人,欲火焚衷肠。

 徒知慕佳冶,讵识怀贞刚?

 凄凉柏舟誓,恻怆终风章。

 卓哉有遗烈,千载不可忘。

篇二南宋诗人朱熹的经典诗词

 《题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泛舟》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浣溪沙》

 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近移栽。

 肯令容易放春回。却恐阴晴无定度,

 从教红白一时开。多情蜂蝶早飞来。

 《菩萨蛮·晚红飞尽春寒浅》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

 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

 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

 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菩萨蛮·暮江寒碧萦长路》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

 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

 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好事近·春色欲来时》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

 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阕。

 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彻。

 

朱熹的古诗词有哪些

一、《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风和日丽之时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二、《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三、《劝学诗》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四、《观书有感·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大船就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漂流。

五、《秋月》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译文: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悬空一泻而下,澄清的水与蓝天在月色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副空明澄澈的秋景画卷。这秋色把人世间隔在三十里之外,空中是悠闲自在的白云,山上是悠闲自在的红叶。幽静的秋色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朱熹诗词

朱熹的诗词举例如下:

1、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2、观书有感(其一)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3、训学斋规(节选) 宋代·朱熹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4、观书有感(其二) 宋代·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5、水口行舟二首 宋代·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 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 依旧青山绿树多。 郁郁层峦夹岸青, 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 __两山相对鸣。

6、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 宋代·朱熹

几年回首梦云关, 此日重来两鬓斑。 点检梁间新岁月, 招呼台上旧溪山。 三生漫说终无据, 万法由来本自闲。 一笑支郎又相恼, 新诗不落语言间。

关于“南宋诗人朱熹的经典诗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zhishi/595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