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中华诗词大会观后感600字(《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

中华诗词大会观后感600字(《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07    点击:  201 次

中华诗词大会观后感600字

网上有关“中华诗词大会观后感600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古诗是中国文化之独特魅力的代表,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轻柔和谐,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勃勃生机,更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浪漫雄奇。这些美妙的文章,一句句,一行行,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味深长,读来受益匪浅,荡气回肠。

人生自有诗意,每个诗人所写的每一首诗,基本在反咉着自己在那个时刻的心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青春时代的杜甫,豪情万丈、傲视群雄,登高一览、江山尽在怀抱,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青春,也是整个大唐的青春,"举杯傲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天宝年间,李白官场失意,心情孤寂苦闷,但他面对现实,没有沉沦、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

《中国诗词大会》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东方古国的恢弘强盛,汉唐盛世的繁华富庶,古圣先贤的冲力智慧,在这场盛宴里,我们知晓了古今中外,走遍了纵横八荒,领略了良晨美景,吟赏了风花雪月,从嬉嬉稚子,到跚耄耋,既有大师的幽默,又有孩童的率真,充满着温馨和谐的亲情,洋溢着青春奔放的热情,荡漾着奋发昂扬的激情,抒写着清风明月的诗情。

第五季第十场《中国诗词大会》,这一届大会,英才辈出,群星璀璨,亮点频出,可圈可点。郑坤健,田涵辰,韩亚轩等一颗颗新星冉冉升起,姜怡怜也实力不凡,而老将彭敏光环始终闪耀,这几位少年选手虽败犹荣,托起了《中国诗词大会》的明天;彭敏最终功德圆满,勇夺桂冠,圆了他诗词大会冠军梦,我们再次感受了大师们的风范,选手们的才华,主持人的风度;大家更深入地品味诗词,思考人生,重温经典,提炼精华,总结经验,提高技巧。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

最近一边看节目,一边背诗,挺开心挺充实的。不过目前进入了一个混乱状态。就是背的诗越来越多,一不留神就混搭起来了。想要努力的把它们各自归成一家实在困难。看来我的背诗还是处在一个很低浅的阶段。缺少对作者以及历史背景的了解。如今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进入到知其所以然的境界……上下求索兮路漫漫,寤寐钻研兮曙光现。

自从几日前开始关注《中华好诗词》,像是着了魔一般,应是把第一期从头到尾看了个遍,又网购了十几本词集,加上本来就有的唐诗宋词诗经等,可够我看了。这几日来就是早上第一节课和晚睡前两个小时,都是在读诗。下班回到家里,我和儿子都赖在床上,我读我的诗,儿子看买给他的绘本,时不时的指出一些感兴趣的动物给我看,我们就这样,依依呀呀的能赖两个小时还多呢。白天在学校没课的时候,就躲在小屋里一手捧着书一手拿字典,细心研读。真是字字珠玑啊。跟我们的古诗词相比,今人所写之文章,实在是应该谦逊一些。

2016年央视频道《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500字3篇

中国诗词大会读后感500字

开场白

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漫漫的历史星河中,闪耀着无数颗璀璨的星星:

这儿有诸子百家,有四书五经,有唐诗宋词……

这儿有老子庄子,有孔子孟子,有杜甫李白……

这儿闪烁着先人们的无上智慧,这儿呢喃着前辈们的悠悠情怀“天生我材必有用”,是渴望为国的无比自信;“蜡烛成灰泪始干”,是缠绵情感的苦苦追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忧国忧民的伟大抱负;“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是生活本真的自然回归……

今天,让我们走进悠远的古代,探求幽幽的情怀;今天,让我们与圣贤为友,与诗词作伴;今天,让我们尽情歌诵,尽情吟唱。

结束语

琴声淡去,余音袅袅;诗词吟罢,口留清香。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子孙代代无穷已,诵完经书唱诗词。美好的人生是文采人生,美好的人生是诗意人生,让我们的人生多一些文采,让我们的人生多一些诗意吧!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五):赴一场诗词的盛宴

作者: 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组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7-7

之前看各种诗词赏析,从来没有像看诗词大会这样上瘾。这是一道全民的精神大餐。在春节,从大年初二开始,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制作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亮相央视荧屏。连续十天在黄金时段播出,带领观众领略中华文化魅力,感受诗词独特韵味,节目根植传统文化,在第一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境界,形式新颖,格调高雅,是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美画卷,引爆全民追看热潮,迅速在大屏小屏走红,我们多了更多的话题,诗词大会,飞花令,百人团,被誉为春节新年俗。在看得见的传统之外,诗词更重要的贡献,是静水深流的想象力,是逆风顺风,无阻飞扬。

这个最重要最幸福的时刻,全家人、全国人,因为中国诗词,围坐一起,感受亲情友情爱情,分享惬意、美意、诗意,成就生长、生活、生命。短短数日,圈粉无数,有70老翁,十岁小儿,中东大叔,非洲小伙。有执法民警,市场保安,乡村教师,全职妈妈;有理工女生,文艺青年,农民大伯,IT达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身份各异,年龄不同,都拥有同一个梦想: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在全社会掀起诗词大合唱,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诗词,了解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与经典!节目在比拼诗词时,讲述选手与诗词结缘的感人故事!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独臂女孩张超凡、在工作之余抄读古诗文的毕凯,用诗词磨练意志的抗癌农民白茹云等众多选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展现了诗词之美,更让人看到了诗词熏陶下的高尚灵魂,看到了当代中国人的精气神儿。

本书系根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文字脚本与竞赛题库加工整理而成,在保留节目原有精华的同时,丰富了部分内容,是一本优秀的传统文化类读物。入选诗词以中小学教材名篇为基础,选题精准、命题范围恰当、重视孩子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出题范围从《诗经》一直到毛泽东诗词,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选择具有“当代意义”的经典名篇和名句,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故事进行高度凝炼,透过耳熟能详的诗词名句,引导观众不断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力求将题目与现实生活相关联,题目生动活泼而不呆板,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

我们可以从书中回顾当年舞台的情景,回看选手们的情况,从做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诗词的乐趣。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明清诗词尽在其中。特别是将毛泽东诗词纳入题库,通过其《七律·长征》《沁园春·雪》,《清平乐·六盘山》等气势磅礴、寓意深刻、意境高远的名著诗篇,为古典诗词注入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基因,进一步升华了节目的思想内涵。嘉宾专家的点评精彩精辟,把中华诗词中蕴含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优良品格,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事方法,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阐释,很多点评的金句在网络上迅速热传,成为节目的一大亮点。尤其是栏目组邀请诗词领域的专家学者构建诗词题库,注重寓知识于趣味性之中,注意对诗词所蕴含文化意蕴的诠释,以引发读者对古典诗词的兴趣。邀请的点评嘉宾王立群、康震、蒙曼、郦波均为国内知名学者,主讲过《百家讲坛》等重要文化节目,点评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

这是现场诗词的狂欢,有眼泪,有悲伤,有纯粹的欢喜,有凄凄的别离,有限文字背后是无数故事。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不仅是文辞美,意境美,色彩美,心境美,更是每一个灵魂诗意的激发。白茹云的诗意是“前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武亦姝的诗意是“腹有诗书气自华”,陈更的诗意是“恰全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他们的坚韧乐观,纯真可爱,甚至是急躁冒进,都让人看到的诗词是火热的、是鲜活的,是有力量的,是的,人生自有诗意。

诗词是有温度的。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传承,晋朝人都是是兰亭聚会,曲水流觞,唐朝人读诗,是高朋满座,冠盖京华。革命者读诗,是雨中绝笔,肝胆相照,而我们的方式就是中国诗词大会。因为诗词是会飞翔的,会把你带向遥远的山水田园,会带你自由的飞翔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会让你任意穿越任何一个时代,诗词何处无世界!一扇门,世界就关在门外,一首词,世界就尽收心底。中国诗词大会,打通了文化传播的另外一种路径,让几年身处时代洪流中的人们有了精神上的聚点。读诗词,从一个人的事,变成所有人的事,这是平台的引领,更是文化的力量,激发情感共鸣,寓教于乐,像一道清流浸润人心、滋养灵魂。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六):2017年最后一个星期:

1.看完《人名的名义》;

2.开始搜集今年的《最给力华语解说詹俊经典解说合集》视频素材。考虑到相比于2017除夕来得特别早,2018年除夕又这么晚。所以可以到明年1月下旬再开始密集制作;

3.继续写《新白娘子传奇》,元旦前就在网易云阅读发表已经写好的部分。随着重温剧集和持续关注20年来各位主创的近况,越写越入佳境。这跟与电视剧同步问世的剧集赏析可不一样,我将在《青城山下白素贞:珍藏<新白娘子传奇>》中,以电视剧中的插曲与台词为线索,着重描写原剧中主创的近况,及2013年暨《新白娘子传奇》播出20周年时,‘小青’陈美琪、‘白蛇’赵雅芝、‘许仙’叶童三大女神重聚南京江苏卫视的现场盛况。对于5年的创作生涯而言。选择它(指为轰动全球华语世界的《新白娘子传奇》制作20周年纪念册),作为2017年的最后一件事。就好像又跟小时候的那个我,谈过一次恋爱了。不过现实中,我身边的女孩,倒是越来越多——

4.无论是在重庆市巴南区恒大城A区37栋快递点做事的这个妹子,还是QQ联系人名单中的95后、全国各地的迷妹——杨梦雪、邹岳辰......抑或街子古镇台北甜品的......‘甜品女孩’(家人和朋友都知道了,我以写书的方式......向你求婚),你们都是我亲身接触过的。2017年这最后一个星期里,我还是会时常......把你们记在心上——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选拔已经结束。明年春节就将播出的第三季......对于成功举办了两季的这档近两年央视的王牌文化节目,还有多少新的惊喜呢?对于节目录制的关注,也将是年末这一个星期,所要重点关注的——

就在家里......过完这最后一个星期了。在全城的永辉、新世纪百货门店里,四处搜寻‘金汤肥牛’、‘金汤虾球’这两种康师傅近年推出的方便面品牌后,渝北新光天地、九龙坡‘御江洲’、渝澳大道‘恒大新城’三个地标突然出现在眼前。虽然这两个星期,我都有去石桥铺(在科园三街,又发现了一家‘黄嘉家米线’),但感慨时间......真是要与繁忙的车流拼黄昏。而在这其中,人的生命,才真正是最脆弱的......陈家坪长途站旁的富丽大酒店,赶上了又一对90后的婚礼,男孩女孩颜值都不算高罢了。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七):重遇诗的美好

很少看电视节目的我,偶尔一次看到看到了《中国诗词大会》,即刻着迷,那场正逢武亦姝出场以及后来的“飞花令”环节,当选手不断说出带有月字的诗句,脑中不禁浮现出钱基博老先生的话:“我也不知道哪国的月亮圆,只知道没有哪个国家写过像中国那么多的月亮诗。”是呀,没有哪个国家写过像中国那么多的月亮诗,而且没有哪个国家写出过这么多美好的月亮诗。就在那一刻,我同很多人一样,又一次为中国诗歌之美而折服。

我想之所以如此多人的喜爱《中国诗词大会》,并形成现象级传播,是因为在其中,能够感受到诗歌的有情而美。儒家的思想指向即为诗,所以诗词一直是中国文人最为推重也最喜爱的文学形式,中国文士的高洁、才华、济世、隐逸、风骨与傲气,都在诗歌中展露无遗,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文人们都把情绪化为诗,即孔子所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应该说诗歌中包含了中华民族最美好的情操,也把这种情怀融入到每个人的血液中,在阅读诵读的过程中,自然会涌现出无限的意象,这就是中国诗词的美好之处。

另一点为人称道的是,在《中国诗词大会》,诗歌再次与时代、与人相遇,使诗歌充满了更多的现实意义。每一个参赛选手的不同经历与各自气质,都为诗歌注入了独特的魅力,既有果敢自信的陈更,也有淡定从容的武亦姝,既有独臂女孩,也有修自行车的老大爷,还有从事高压电工作的工人与抗癌农民,令人感动之余,也感受到诗歌独特的精神魅力,苏轼历次被贬,他却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李白仕途不顺,他却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还有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论你在高峰抑或低谷,最终总能在诗词中找到属于我们的内心慰藉与精神力量。

而这本《中国诗词大会》无疑是精彩的延续,其中再现了百人团对抗 “飞花令”、沙画线索题等环界,并力争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够参与进来,题目完全复原了节目中的设置,每个读者都可以解答,包括“飞花令”的环节,附有答案与自我评价,并且对于每位嘉宾所提及的诗词都有备注。书末附有的诗词索引,详细记录了自先秦以至于现代所选取的诗词及作者,让我们体会到编者选取诗词的苦心,在经历过每一个精彩的瞬间之后,我们还可以将时间凝住,细细品味咀嚼诗词中的言外之意。而这本书,让《中国诗词大会》这个现象级节目由屏幕上重新回归到纸端文字间,让瞬间风采留驻于墨色之间。

书的编纂也花了很多巧妙的心思,解读诗句之余,还点缀有中国古典画作,且与诗作遥相呼应,更易体会诗中意境,比如在点评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文字旁,附有一幅元代赵孟頫的《枯木竹石图轴》,笔致苍健洒脱,须知竹石是苏轼特别喜爱的绘画元素,在文字之旁更衬托出诗人的隐逸高洁。或许这本书与这档节目一样,可以激发出更多喜爱诗歌之人的兴趣,重拾诗歌之美,重拾古代艺术之美。

历史上每遇文化变革之际,每次文学走到无路可走之处,人们总是以古为鉴,总能在古代文化中寻找到新的精神力量,因为那是我们的精神之源,民族根基,而诗歌则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滋养出的美丽花朵,久经岁月而不凋,藉由《中国诗词大会》这种形式,我们又一次与诗歌相遇,与诗的美好相遇。这就很好。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八):奔跑的路上,我们丢掉了什么?

平生最为羡慕的一个时代,就是盛唐。 那是个绚丽辉煌的年代,也是个豪情万丈的朝代。那些年,才情横溢的盛唐诗人宛如雨后春笋般接连涌现。难以计数的佳作,浩渺如繁星的意境,这些能跨越历史的溯流穿越千百年流传至今的名作,不仅是独居美感的艺术品,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当时,写诗成了人们内心默许的独特娱乐活动,正如现代人饭后刷朋友圈的习惯类似,古人喜好举办斗诗大会。或是一方凉亭,几杯烈酒,荷叶满池,池塘边是盛放的一簇簇牡丹,大家围坐一桌……于是就再这样充满生机的愉悦环境中,诗人们纷纷调动了全身的文艺细胞,不下片刻心中便有了大致,千古名句一挥而就。 正如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那的确是一个值得永远怀恋的年代。 这便是古人的惬意生活。可是如今我们现代社会,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东西,慢慢被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从前的一切都依存自然而生,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与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恰恰是这种紧密联系,才让人类社会自然和谐,且人人都拥有着富有诗意的灵性。 现如今,生活在工业化的城市里的现代人某种程度上,已经渐渐丧失了这种与自然为友的纯美灵性。或者说这种灵性被压抑掩埋在了心里最不可见的一个阴暗角落。 有时候不由会想,现代的我们这些人,和古时的平头百姓究竟有什么区别呢?生活环境,科技水平,人文思想,还是别的什么东西?我看到过一句非常发人深省的话:“被闹钟或者机械化声音吵醒的人和被晨曦、鸟鸣唤醒的人完全是不同的人类。”是了,区别也就在这里了。现代人的生活里确确实实应有尽有,火车、电梯、楼房、高耸的水泥建筑、精雕细琢的食物、不断更迭的智能电子产品等等,这一切事物,我们周围的这些,我们所依靠的这些,其实都是没有生命的,更不用谈让人有美的感受的灵气与生机。没有生气与生机的氛围,现代人很难再如古人一般悠闲度日,满足的生活标准越来越高,我们不得不为之奋斗。耕田犁地的田园生活也成了奢望,腰酸背痛才是实况。于是再这样日复一日的摧残下,当然很难再生出一份写诗抒情的心境。 以前的时代,人们生活的背景板上画着日月星辰,还有有蒹葭、荇菜、木槿等植物,也有关雎、布谷、杜鹃等动物。这些源于大自然的煤海事物是可以让人人感悟与敬畏的。比起我们现如今,整日盯着一部智能手机,急匆匆地穿行在冰冷的水泥大厦间,古人们穿行在落英缤纷的桃树林里悠闲漫步,这样我们的生命体验自然是截然不同的。 上文说了这么多,并非是贬低如今社会有多么负面,只是在想,如今仅仅是这样,生活终究很难见到诗词的影子了,那等社会再高速发展十年,二十年,甚至六十年,到了那时我们的传统诗词还能继续存在吗?这并非杞人忧天。可是为了适应真的该丢掉这些传统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如今央视接连推出的这几档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都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产生的思考范围也颇为广阔。 现代社会已经很少有人,能拥有那份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一首诗的悠然心境了。我们日复一日过着“吴刚伐桂”般的枯燥生活,急匆匆在红尘中奔波,日复一日的生活挑战着我们的耐心,我们无法停下,只身独行。生活这颗桂树永远不会倒下,我们的斧子即便再锋利,也几乎改变不了哪怕它的一条纹路。于是单调的生活被蒙上了一层灰色的薄膜。这样的高速社会中,《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更像是一道温柔缠绵的午后和煦的日光,它的热播,驱散了人们心间密布的沉郁雾霾,让“传统诗词”这一甘霖,重新撒遍了所有人的心田。 看着节目中一位又一位登台的选手,他们中既有稚气未脱的纯真孩童,也有风度翩翩的儒雅人士,温婉多情的柔弱女子,亦有精神矍铄的鹤发老人……其中他们答题的风度也是不尽相同,有的沉稳把握,有急躁不安,有的惋惜叹气,有的激动欢呼……尽管结局不尽相同,但是从那一张张面庞上洋溢着对诗词歌赋的欣赏之意中,屏幕这边的我也不知不觉便被他们的热情感染。 这套丛书的上部,介绍了几篇《诗经》中的经典之作,来自一些参赛选手的叙述以及节目组的细心挑选。 《诗经》就是我国诗词的经典代表之作。 首先《诗经》中很多诗很美。很浪漫,语言美,画面美,意境也美。我最喜欢《蒹葭》这首,水边,蒹葭,美丽的风景,又有爱情的主题,追求心中的爱人,婉转反复,值得反复吟咏。并且《诗经》也使我相信了一件事:生活在自然环境里的人有一种灵性。 每一页都有着不同的选手,不同的佳作,也得到了不同的认知和理解。书里的插图内涵悠远,诗词旁有着详细的注解,在细品之下,古色气息朦朦胧胧。近似眼前而又触摸不到,朦胧憧憬,清远宁静的深情优雅之感,古色古香带着清隽而又烂漫的气息,心中迷漫而又隽永清灵。于是愈发觉得我们国家的诗词非常之美了。 那如何才能守住这些传统的精神产物呢?这里突然想到曲黎敏女士对诗经解读中提到的一个观点: 中国自古就是诗教,诗教是美育,远比德育重要。因为美育源于天性,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小孩子看到花开就喜悦,这就是天性的同情。而德育源于后天,道德教育是为了防止人的过度自私而设定的维系互利的社会契约。我们之所以有道德约束,实际上是在告诉大家,因为我们是一个群居社会,人不可以滥用自己的自私。就是说在群居社会里边,大家要想都过得好,就必须遵守规则。 关于诗教和美育,大家可能会进入一个误区,认为诗教就是背诗。其实,诗教不是背诗,而是要培养诗意的心、诗意的眼。可怜今人喜欢以“有用”“无用”区别事物,不知“有用”之物陷你于庸常,“无用”之诗则解脱你于庸常——有用之知识,是让你活着;无用之诗,是让你活得美。 不管是什么样的诗词,只要是有益于精神层面的,都是好诗。有时读诗,心中油然而生的一种情感自己表达不出,那索性便不表达,反正不管怎样,读诗,赏诗,总归是自己一个人的事。 读诗人,读词人,读伟人,读哲人,读圣人,再读寻常人,再读世间百态,最后才能读得自己半分。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九):生活处处有诗意

最近出门散步,总能瞧见青石板上落满了星星点点米粒一般的桂花,萦绕在侧的也都是甜甜的桂花香,那种浅浅淡淡的香气就那么飘到鼻子里,让人微醺又很享受。很想找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搜肠刮肚,倒觉得古诗词更能妥帖的表达心意。

“花味袭人露浅黄,不看姿色闻秋香。”“雪花四出剪鹅黄,金粟千麸糁露囊。”

其实,平日里的这种情境特别多,一夜忽来的春,天高气爽的秋,再细碎到波光粼粼的水;洒满庭院的月光;还有漂泊在外的离愁;美好的爱情、友情……

这时候,就会发现古诗词的妙不可言,因为什么都不能比这更好。言简意丰,意蕴悠远,随口念出一句,就能很合时宜的熨贴人心。

最近在读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上下两册书将电视节目中的个人追逐赛、擂主争霸赛、飞花令搬进了书中,让关于诗词的内容不再那么单调古板,多了许多趣味性。里面除了有完美的赏析,还有好玩儿的答题机制,闲暇翻上几页,倒也有趣。而且越翻越觉得生活处处是诗意。

说到美丽的景致,有“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说到抒情,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都不过寥寥数语,却能道出耐人寻味的意境与情谊,实乃古诗词的一种特有境界。

而且《中国诗词大会》这本书,还解读了我们平时很多刻板印象的误读与曲解。

像白居易的《忆江南》,其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我们一直把“蓝”理解为“蓝色”,然而实际上,这首诗中的“蓝”是一种水草,叫“蓼蓝”,为碧绿色。

还有《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们也一直认为这是浪漫的场面,而实际呢?其只不过是为了衬托后面归人“行道迟迟,载渴载饥”的悲伤之情。

说起对古诗词的兴趣,我也是在怀孕后重新正视起来,每次读诗都心下沉静。宝宝出生三个月后,每天读一首诗词和童话给他,小人儿总能很认真的听,还望着我笑。那么小的宝宝自然不懂我在干嘛,可是诗词自有它的韵律,光是读出来就很动听了。自古以来我们的先辈就有琴瑟和鸣把诗词唱出来的习惯,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知乎曾经有段时间有个热门话题就是关于要不要孩子背诗词,一部分人觉得学诗词没必要,小孩子纵使熟读熟记也是无用功。然而他们却忽视了一个事实,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腹有诗书气自华呀。古诗词这个东西就是如此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读多了,自然悄悄在内心扎了根。有一天当你真的触景生情,脑中冒出曾经读过的诗句,才会意识到它的妙不可言。 秋天了,一场秋雨一场凉,周末在家不出门,泡一杯热茶,啃一口月饼,看看这书,倒也是有滋有味,生活处处有诗意,诗意在人心。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十):诗词是我闲常事——从诗词谈到《中国诗词大会》这本书

对我来说,读诗还有作诗都是闲常事,是生活的一种方式。闲时,忙时,都可取一册诗词集来读,翻他几页,看他几首,都是一种消磨岁月,增进自己的方式;遇云,遇雨,遇月,都有一种诗情在胸中激荡,于是不能不吐而为诗。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人是一个诗的民族。从《诗经》到《楚辞》,到诗,到词,到曲,诗文化从来不曾断绝,一直在流传,几千年的岁月下来,中国的诗文化从未变色,也从未改变,中国人是最脚踏实地的民族,也是最诗意浪漫的民族。诗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基因,所以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处境,都可以发而为诗。只要有诗,人总不会绝望,就总有路,我想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绵五千年而不绝,诗的功用是绝不可忽视的。

所以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播出以来,我一有时间都会去看看。这次又遇到这个节目出了书,所以也自然地要翻来看看了。怎么说呢,就像是《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播出以来,引起的争论就不小,因为这个节目实在是有些别致的,和别的综艺节目都不太同,而又不是严肃的诗词讲坛,所以质疑的人不少。我看了《中国诗词大会》这本书时,我也有一种直觉,觉得这本书引起的争论恐怕也不会少,因为从书的角度来说,这本书实在是有些别致,里面的内容和传统的书大不一样。传统的书一般是只提供知识,人是不能和书互动的,这本书却可以让读者和这本书发生互动,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就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是我是比较欣赏这种做法的。

我来说说这本书的优点吧,一是这本书选取的诗词好,这是最主要的一点,这也是这本书最值得买的一点。中国自古以来,都有各种诗词选集,比如《唐诗三百首》这些,其实诗词都在那里,读者想去读,现在网络又这么方便,都可以找到的。但是问题是中国的诗词太多了,光拿唐诗来说,就有数万首,其中好坏并存,一般的读者是很难分辨的,也没有精力时间去分辨,所以诗词选集的作用就是在中国的诗词宝库里,选取最好最能引人共鸣的诗词来呈现给读者。《中国诗词大会》这书选取的诗词,首先量多,再有都是好诗好词,有些是大家常见的,有些则是好的却不常见的,本书的编者应该在选诗词的时候花费了很多苦心,读这本书,可以用最少的时间,最大程度地了解中国诗词的面貌,也最多地接触中国的好诗词。

二是这本书用了十分灵活新颖的方式,在书本和读者之间有了互动。让读者和《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那些嘉宾可以在这本书里比一比诗词储量,就像是参加了一个纸质版的《中国诗词大会》,这对于读者看这本书的兴趣将会有很大提升,而且能让读者看完这本书后,想起许多以前背过的却忘记了的诗词,也能记住许多新的诗词。这本书是极其适合小孩子或者学生的,真心推荐之。

当然这本书的版式设计啊,封面插画啊,都十分美观大方,这些读者都能见到,就不多赘言了。

最后我想说一些我自己想说的话,也许很多人都觉得诗词是一少部分人的游戏,起码是属于那群读书人,或者上层精英的,所以《中国诗词大会》开播以来,一直有一种论调说,将诗词搞得这么娱乐化,这么让普通大众接触进来,会不会让诗词的形象受损,让诗词滥觞。针对这个论调,我想说的是,诗词从来不是一部分精英或者文化人士的游戏,中国是诗词大国,绝不是因为那一少部分人成就的,而是全民族一起成就的。从《诗经》开始,普罗大众就加入了诗的创作,《诗经》里的风,乐府诗等等,里面就有大量篇幅是地方民歌转化而来的。而且中国的大诗人,大词人,都是在中国这篇诗性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如果没有这篇肥沃的诗性土壤,我们有理由质疑,李白杜甫还能成为李白杜甫吗?中国自古以来,诗词在民间就有很高的流传度,中国是一个全民读诗,全民作诗的国土,所以让诗词回归大众,让诗词在平常百姓间流传,这是正该的,这是回到了诗歌的传统轨道了。让诗词复活,是有利无弊的事情,所以不管怎么说,见到人们越来越关注诗词,都是一件幸事,都是应该要大力支持的。



看完中国诗词大会,有啥感想吗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

似乎从刚掌握语言开始,我们就在读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些大概是大多数人的启蒙诗词。那个时候的我们,也许并不明白自己所念诵之诗的意味,只觉得朗朗上口。我有时候也会想,我们为什么要品读古诗文呢?在我看来,学诗固然重要,但它们最后不应该只成为我们年少时试卷上的分数。

“生命太短暂了,以至于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生活在一起”。列奥〃施特劳斯如此感叹,好的诗句常被人形容如画一般引人入胜,寥寥数字,既可表现“道是无晴却有晴”的雨中美景,又可抒发“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烦忧,既可吟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悲壮,又可流露“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释然。从诗中,我们不仅仅为了获得知识,更为了一种感动。那些打动无数先人的墨迹,今天依然令人动容,我想,这就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积聚的力量吧!

最近,在朋友的推荐下,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查阅相关资料后了解到这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

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古人的智慧,从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在认真观看节目之后,有如下一些领会感悟。

首先,地位高。《中国诗词大会》是在新春佳节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播,如此高调推出这一节目,充分体现了央视对我国诗词文化的高度重视。节目由央视着名主持人董卿担任主持,着名学者担任点评嘉宾。央视此举,对弘扬传统文化、普及诗词知识无疑是一件大好事,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次舞台尝试。

其次,形式新。《中国诗词大会》在为数不多的诗词类电视节目中匠心独运,参赛选手下至7岁小女孩,上到花甲老翁,涵盖了大学生、中学生、警察、教师、外国人等,各类诗词达人集聚一堂,场面十分震撼,体现了一全民参与的宗旨。每位上台选手与“百人团”同时听题答题,最后以击败百人团的人数为选手分数,从而选出擂主。这场形式上颇有创新意味的诗词“比赛”活动,带给了我们一场难得的诗词视听盛宴和国学享受。

再次,手段妙。《中国诗词大会》做到了宏大主题微观表达,抽象主题具象展示。它一方面运用舞美、动画、音乐等视听技术手段,对演播室进行360度意境营造,让诗词在演播室中“活”起来;另一方面精心设计嘉宾解读环节,让“冷”知识在“热”背景中复活。

最后,选手强。参赛选手身份不尽相同,但依然是卧虎藏龙,人才辈出。最让人吃惊的当属第一位出场选手、

刚满七岁的女孩李尚荣,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敢来面对百人团的挑战!但李尚荣真的没有让人失望,她一路过关斩将,沉稳答题,落落大方、出口成章的气势一下就震住了所有人,就连康震老师都对她的诗词储备量赞叹有加,面对这个小才女,我们这些碌碌无为的老观众如坐针毡,汗颜自愧。还有最让人叹服的,要数首期节目中来自四川的无臂小伙彭超了,首次亮相答题夺得擂主,被称为“古诗词学霸”。就是他,幼年失去双臂,连续两次参加高考,去年以603分的成绩被四川大学法学院录取,节目主持人董卿在听了彭超的故事和他用脚参加高考取得高分后,给出了一个大大的赞:“你很棒,你站在这里,用一种乐观和坚韧的态度面对你的人生,给了很多人鼓励”。我想,“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大概就是在形容他们这样的气质吧。

这样的一档节目,也许不能助我立马成为诗人,但它可以带我体会最经典的中华诗词风范。闲暇之余,若能陶冶心灵,岂不妙哉?

最后奉上**《死亡诗社》里对诗的诠释:“我们读诗、写诗不是因为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工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啊。”

愿我的生活,常有诗相伴。

中国诗词大会读后感500字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五):赴一场诗词的盛宴

作者: 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组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7-7

之前看各种诗词赏析,从来没有像看诗词大会这样上瘾。这是一道全民的精神大餐。在春节,从大年初二开始,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制作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亮相央视荧屏。连续十天在黄金时段播出,带领观众领略中华文化魅力,感受诗词独特韵味,节目根植传统文化,在第一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境界,形式新颖,格调高雅,是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美画卷,引爆全民追看热潮,迅速在大屏小屏走红,我们多了更多的话题,诗词大会,飞花令,百人团,被誉为春节新年俗。在看得见的传统之外,诗词更重要的贡献,是静水深流的想象力,是逆风顺风,无阻飞扬。

这个最重要最幸福的时刻,全家人、全国人,因为中国诗词,围坐一起,感受亲情友情爱情,分享惬意、美意、诗意,成就生长、生活、生命。短短数日,圈粉无数,有70老翁,十岁小儿,中东大叔,非洲小伙。有执法民警,市场保安,乡村教师,全职妈妈;有理工女生,文艺青年,农民大伯,IT达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身份各异,年龄不同,都拥有同一个梦想: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在全社会掀起诗词大合唱,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诗词,了解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与经典!节目在比拼诗词时,讲述选手与诗词结缘的感人故事!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独臂女孩张超凡、在工作之余抄读古诗文的毕凯,用诗词磨练意志的抗癌农民白茹云等众多选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展现了诗词之美,更让人看到了诗词熏陶下的高尚灵魂,看到了当代中国人的精气神儿。

本书系根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文字脚本与竞赛题库加工整理而成,在保留节目原有精华的同时,丰富了部分内容,是一本优秀的传统文化类读物。入选诗词以中小学教材名篇为基础,选题精准、命题范围恰当、重视孩子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出题范围从《诗经》一直到毛泽东诗词,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选择具有“当代意义”的经典名篇和名句,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故事进行高度凝炼,透过耳熟能详的诗词名句,引导观众不断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力求将题目与现实生活相关联,题目生动活泼而不呆板,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

我们可以从书中回顾当年舞台的情景,回看选手们的情况,从做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诗词的乐趣。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明清诗词尽在其中。特别是将毛泽东诗词纳入题库,通过其《七律·长征》《沁园春·雪》,《清平乐·六盘山》等气势磅礴、寓意深刻、意境高远的名着诗篇,为古典诗词注入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基因,进一步升华了节目的思想内涵。嘉宾专家的点评精彩精辟,把中华诗词中蕴含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优良品格,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事方法,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阐释,很多点评的金句在网络上迅速热传,成为节目的一大亮点。尤其是栏目组邀请诗词领域的专家学者构建诗词题库,注重寓知识于趣味性之中,注意对诗词所蕴含文化意蕴的诠释,以引发读者对古典诗词的兴趣。邀请的点评嘉宾王立群、康震、蒙曼、郦波均为国内知名学者,主讲过《百家讲坛》等重要文化节目,点评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

这是现场诗词的狂欢,有眼泪,有悲伤,有纯粹的欢喜,有凄凄的别离,有限文字背后是无数故事。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不仅是文辞美,意境美,色彩美,心境美,更是每一个灵魂诗意的激发。白茹云的诗意是“前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武亦姝的诗意是“腹有诗书气自华”,陈更的诗意是“恰全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他们的坚韧乐观,纯真可爱,甚至是急躁冒进,都让人看到的诗词是火热的、是鲜活的,是有力量的,是的,人生自有诗意。

诗词是有温度的。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传承,晋朝人都是是兰亭聚会,曲水流觞,唐朝人读诗,是高朋满座,冠盖京华。革命者读诗,是雨中绝笔,肝胆相照,而我们的方式就是中国诗词大会。因为诗词是会飞翔的,会把你带向遥远的山水田园,会带你自由的飞翔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会让你任意穿越任何一个时代,诗词何处无世界!一扇门,世界就关在门外,一首词,世界就尽收心底。中国诗词大会,打通了文化传播的另外一种路径,让几年身处时代洪流中的人们有了精神上的聚点。读诗词,从一个人的事,变成所有人的事,这是平台的引领,更是文化的力量,激发情感共鸣,寓教于乐,像一道清流浸润人心、滋养灵魂。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六):2017年最后一个星期:

1看完《人名的名义》;

2开始搜集今年的《最给力华语解说詹俊经典解说合集》视频素材。考虑到相比于2017除夕来得特别早,2018年除夕又这么晚。所以可以到明年1月下旬再开始密集制作;

3继续写《新白娘子传奇》,元旦前就在网易云阅读发表已经写好的部分。随着重温剧集和持续关注20年来各位主创的近况,越写越入佳境。这跟与电视剧同步问世的剧集赏析可不一样,我将在《青城山下白素贞:珍藏<新白娘子传奇>》中,以电视剧中的插曲与台词为线索,着重描写原剧中主创的近况,及2013年暨《新白娘子传奇》播出20周年时,‘小青’陈美琪、‘白蛇’赵雅芝、‘许仙’叶童三大女神重聚南京江苏卫视的现场盛况。对于5年的创作生涯而言。选择它(指为轰动全球华语世界的《新白娘子传奇》制作20周年纪念册),作为2017年的最后一件事。就好像又跟小时候的那个我,谈过一次恋爱了。不过现实中,我身边的女孩,倒是越来越多——

4无论是在重庆市巴南区恒大城A区37栋快递点做事的这个妹子,还是QQ联系人名单中的95后、全国各地的迷妹——杨梦雪、邹岳辰抑或街子古镇台北甜品的‘甜品女孩’(家人和朋友都知道了,我以写书的方式向你求婚),你们都是我亲身接触过的。2017年这最后一个星期里,我还是会时常把你们记在心上——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选拔已经结束。明年春节就将播出的第三季对于成功举办了两季的这档近两年央视的王牌文化节目,还有多少新的惊喜呢?对于节目录制的关注,也将是年末这一个星期,所要重点关注的——

就在家里过完这最后一个星期了。在全城的永辉、新世纪百货门店里,四处搜寻‘金汤肥牛’、‘金汤虾球’这两种康师傅近年推出的方便面品牌后,渝北新光天地、九龙坡‘御江洲’、渝澳大道‘恒大新城’三个地标突然出现在眼前。虽然这两个星期,我都有去石桥铺(在科园三街,又发现了一家‘黄嘉家米线’),但感慨时间真是要与繁忙的车流拼黄昏。而在这其中,人的生命,才真正是最脆弱的陈家坪长途站旁的富丽大酒店,赶上了又一对90后的婚礼,男孩女孩颜值都不算高罢了。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七):重遇诗的美好

很少看电视节目的我,偶尔一次看到看到了《中国诗词大会》,即刻着迷,那场正逢武亦姝出场以及后来的“飞花令”环节,当选手不断说出带有月字的诗句,脑中不禁浮现出钱基博老先生的话:“我也不知道哪国的月亮圆,只知道没有哪个国家写过像中国那么多的月亮诗。”是呀,没有哪个国家写过像中国那么多的月亮诗,而且没有哪个国家写出过这么多美好的月亮诗。就在那一刻,我同很多人一样,又一次为中国诗歌之美而折服。

我想之所以如此多人的喜爱《中国诗词大会》,并形成现象级传播,是因为在其中,能够感受到诗歌的有情而美。儒家的思想指向即为诗,所以诗词一直是中国文人最为推重也最喜爱的文学形式,中国文士的高洁、才华、济世、隐逸、风骨与傲气,都在诗歌中展露无遗,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文人们都把情绪化为诗,即孔子所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应该说诗歌中包含了中华民族最美好的情操,也把这种情怀融入到每个人的血液中,在阅读诵读的过程中,自然会涌现出无限的意象,这就是中国诗词的美好之处。

另一点为人称道的是,在《中国诗词大会》,诗歌再次与时代、与人相遇,使诗歌充满了更多的现实意义。每一个参赛选手的不同经历与各自气质,都为诗歌注入了独特的魅力,既有果敢自信的陈更,也有淡定从容的武亦姝,既有独臂女孩,也有修自行车的老大爷,还有从事高压电工作的工人与抗癌农民,令人感动之余,也感受到诗歌独特的精神魅力,苏轼历次被贬,他却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李白仕途不顺,他却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还有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论你在高峰抑或低谷,最终总能在诗词中找到属于我们的内心慰藉与精神力量。

而这本《中国诗词大会》无疑是精彩的延续,其中再现了百人团对抗 “飞花令”、沙画线索题等环界,并力争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够参与进来,题目完全复原了节目中的设置,每个读者都可以解答,包括“飞花令”的环节,附有答案与自我评价,并且对于每位嘉宾所提及的诗词都有备注。书末附有的诗词索引,详细记录了自先秦以至于现代所选取的诗词及作者,让我们体会到编者选取诗词的苦心,在经历过每一个精彩的瞬间之后,我们还可以将时间凝住,细细品味咀嚼诗词中的言外之意。而这本书,让《中国诗词大会》这个现象级节目由屏幕上重新回归到纸端文字间,让瞬间风采留驻于墨色之间。

书的编纂也花了很多巧妙的心思,解读诗句之余,还点缀有中国古典画作,且与诗作遥相呼应,更易体会诗中意境,比如在点评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文字旁,附有一幅元代赵孟頫的《枯木竹石图轴》,笔致苍健洒脱,须知竹石是苏轼特别喜爱的绘画元素,在文字之旁更衬托出诗人的隐逸高洁。或许这本书与这档节目一样,可以激发出更多喜爱诗歌之人的兴趣,重拾诗歌之美,重拾古代艺术之美。

历史上每遇文化变革之际,每次文学走到无路可走之处,人们总是以古为鉴,总能在古代文化中寻找到新的精神力量,因为那是我们的精神之源,民族根基,而诗歌则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滋养出的美丽花朵,久经岁月而不凋,藉由《中国诗词大会》这种形式,我们又一次与诗歌相遇,与诗的美好相遇。这就很好。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八):奔跑的路上,我们丢掉了什么?

平生最为羡慕的一个时代,就是盛唐。 那是个绚丽辉煌的年代,也是个豪情万丈的朝代。那些年,才情横溢的盛唐诗人宛如雨后春笋般接连涌现。难以计数的佳作,浩渺如繁星的意境,这些能跨越历史的溯流穿越千百年流传至今的名作,不仅是独居美感的艺术品,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当时,写诗成了人们内心默许的独特娱乐活动,正如现代人饭后刷朋友圈的习惯类似,古人喜好举办斗诗大会。或是一方凉亭,几杯烈酒,荷叶满池,池塘边是盛放的一簇簇牡丹,大家围坐一桌……于是就再这样充满生机的愉悦环境中,诗人们纷纷调动了全身的文艺细胞,不下片刻心中便有了大致,千古名句一挥而就。 正如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那的确是一个值得永远怀恋的年代。 这便是古人的惬意生活。可是如今我们现代社会,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东西,慢慢被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从前的一切都依存自然而生,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与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恰恰是这种紧密联系,才让人类社会自然和谐,且人人都拥有着富有诗意的灵性。 现如今,生活在工业化的城市里的现代人某种程度上,已经渐渐丧失了这种与自然为友的纯美灵性。或者说这种灵性被压抑掩埋在了心里最不可见的一个阴暗角落。 有时候不由会想,现代的我们这些人,和古时的平头百姓究竟有什么区别呢?生活环境,科技水平,人文思想,还是别的什么东西?我看到过一句非常发人深省的话:“被闹钟或者机械化声音吵醒的人和被晨曦、鸟鸣唤醒的人完全是不同的人类。”是了,区别也就在这里了。现代人的生活里确确实实应有尽有,火车、电梯、楼房、高耸的水泥建筑、精雕细琢的食物、不断更迭的智能电子产品等等,这一切事物,我们周围的这些,我们所依靠的这些,其实都是没有生命的,更不用谈让人有美的感受的灵气与生机。没有生气与生机的氛围,现代人很难再如古人一般悠闲度日,满足的生活标准越来越高,我们不得不为之奋斗。耕田犁地的田园生活也成了奢望,腰酸背痛才是实况。于是再这样日复一日的摧残下,当然很难再生出一份写诗抒情的心境。 以前的时代,人们生活的背景板上画着日月星辰,还有有蒹葭、荇菜、木槿等植物,也有关雎、布谷、杜鹃等动物。这些源于大自然的煤海事物是可以让人人感悟与敬畏的。比起我们现如今,整日盯着一部智能手机,急匆匆地穿行在冰冷的水泥大厦间,古人们穿行在落英缤纷的桃树林里悠闲漫步,这样我们的生命体验自然是截然不同的。 上文说了这么多,并非是贬低如今社会有多么负面,只是在想,如今仅仅是这样,生活终究很难见到诗词的影子了,那等社会再高速发展十年,二十年,甚至六十年,到了那时我们的传统诗词还能继续存在吗?这并非杞人忧天。可是为了适应真的该丢掉这些传统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如今央视接连推出的这几档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都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产生的思考范围也颇为广阔。 现代社会已经很少有人,能拥有那份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一首诗的悠然心境了。我们日复一日过着“吴刚伐桂”般的枯燥生活,急匆匆在红尘中奔波,日复一日的生活挑战着我们的耐心,我们无法停下,只身独行。生活这颗桂树永远不会倒下,我们的斧子即便再锋利,也几乎改变不了哪怕它的一条纹路。于是单调的生活被蒙上了一层灰色的薄膜。这样的高速社会中,《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更像是一道温柔缠绵的午后和煦的日光,它的热播,驱散了人们心间密布的沉郁雾霾,让“传统诗词”这一甘霖,重新撒遍了所有人的心田。 看着节目中一位又一位登台的选手,他们中既有稚气未脱的纯真孩童,也有风度翩翩的儒雅人士,温婉多情的柔弱女子,亦有精神矍铄的鹤发老人……其中他们答题的风度也是不尽相同,有的沉稳把握,有急躁不安,有的惋惜叹气,有的激动欢呼……尽管结局不尽相同,但是从那一张张面庞上洋溢着对诗词歌赋的欣赏之意中,屏幕这边的我也不知不觉便被他们的热情感染。 这套丛书的上部,介绍了几篇《诗经》中的经典之作,来自一些参赛选手的叙述以及节目组的细心挑选。 《诗经》就是我国诗词的经典代表之作。 首先《诗经》中很多诗很美。很浪漫,语言美,画面美,意境也美。我最喜欢《蒹葭》这首,水边,蒹葭,美丽的风景,又有爱情的主题,追求心中的爱人,婉转反复,值得反复吟咏。并且《诗经》也使我相信了一件事:生活在自然环境里的人有一种灵性。 每一页都有着不同的选手,不同的佳作,也得到了不同的认知和理解。书里的插图内涵悠远,诗词旁有着详细的注解,在细品之下,古色气息朦朦胧胧。近似眼前而又触摸不到,朦胧憧憬,清远宁静的深情优雅之感,古色古香带着清隽而又烂漫的气息,心中迷漫而又隽永清灵。于是愈发觉得我们国家的诗词非常之美了。 那如何才能守住这些传统的精神产物呢?这里突然想到曲黎敏女士对诗经解读中提到的一个观点: 中国自古就是诗教,诗教是美育,远比德育重要。因为美育源于天性,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小孩子看到花开就喜悦,这就是天性的同情。而德育源于后天,道德教育是为了防止人的过度自私而设定的维系互利的社会契约。我们之所以有道德约束,实际上是在告诉大家,因为我们是一个群居社会,人不可以滥用自己的自私。就是说在群居社会里边,大家要想都过得好,就必须遵守规则。 关于诗教和美育,大家可能会进入一个误区,认为诗教就是背诗。其实,诗教不是背诗,而是要培养诗意的心、诗意的眼。可怜今人喜欢以“有用”“无用”区别事物,不知“有用”之物陷你于庸常,“无用”之诗则解脱你于庸常——有用之知识,是让你活着;无用之诗,是让你活得美。 不管是什么样的诗词,只要是有益于精神层面的,都是好诗。有时读诗,心中油然而生的一种情感自己表达不出,那索性便不表达,反正不管怎样,读诗,赏诗,总归是自己一个人的事。 读诗人,读词人,读伟人,读哲人,读圣人,再读寻常人,再读世间百态,最后才能读得自己半分。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九):生活处处有诗意

最近出门散步,总能瞧见青石板上落满了星星点点米粒一般的桂花,萦绕在侧的也都是甜甜的桂花香,那种浅浅淡淡的香气就那么飘到鼻子里,让人微醺又很享受。很想找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搜肠刮肚,倒觉得古诗词更能妥帖的表达心意。

“花味袭人露浅黄,不看姿色闻秋香。”“雪花四出剪鹅黄,金粟千麸糁露囊。”

其实,平日里的这种情境特别多,一夜忽来的春,天高气爽的秋,再细碎到波光粼粼的水;洒满庭院的月光;还有漂泊在外的离愁;美好的爱情、友情……

这时候,就会发现古诗词的妙不可言,因为什么都不能比这更好。言简意丰,意蕴悠远,随口念出一句,就能很合时宜的熨贴人心。

最近在读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上下两册书将电视节目中的个人追逐赛、擂主争霸赛、飞花令搬进了书中,让关于诗词的内容不再那么单调古板,多了许多趣味性。里面除了有完美的赏析,还有好玩儿的答题机制,闲暇翻上几页,倒也有趣。而且越翻越觉得生活处处是诗意。

说到美丽的景致,有“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说到抒情,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都不过寥寥数语,却能道出耐人寻味的意境与情谊,实乃古诗词的一种特有境界。

而且《中国诗词大会》这本书,还解读了我们平时很多刻板印象的误读与曲解。

像白居易的《忆江南》,其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我们一直把“蓝”理解为“蓝色”,然而实际上,这首诗中的“蓝”是一种水草,叫“蓼蓝”,为碧绿色。

还有《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们也一直认为这是浪漫的场面,而实际呢?其只不过是为了衬托后面归人“行道迟迟,载渴载饥”的悲伤之情。

说起对古诗词的兴趣,我也是在怀孕后重新正视起来,每次读诗都心下沉静。宝宝出生三个月后,每天读一首诗词和童话给他,小人儿总能很认真的听,还望着我笑。那么小的宝宝自然不懂我在干嘛,可是诗词自有它的韵律,光是读出来就很动听了。自古以来我们的先辈就有琴瑟和鸣把诗词唱出来的习惯,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知乎曾经有段时间有个热门话题就是关于要不要孩子背诗词,一部分人觉得学诗词没必要,小孩子纵使熟读熟记也是无用功。然而他们却忽视了一个事实,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腹有诗书气自华呀。古诗词这个东西就是如此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读多了,自然悄悄在内心扎了根。有一天当你真的触景生情,脑中冒出曾经读过的诗句,才会意识到它的妙不可言。 秋天了,一场秋雨一场凉,周末在家不出门,泡一杯热茶,啃一口月饼,看看这书,倒也是有滋有味,生活处处有诗意,诗意在人心。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十):诗词是我闲常事——从诗词谈到《中国诗词大会》这本书

对我来说,读诗还有作诗都是闲常事,是生活的一种方式。闲时,忙时,都可取一册诗词集来读,翻他几页,看他几首,都是一种消磨岁月,增进自己的方式;遇云,遇雨,遇月,都有一种诗情在胸中激荡,于是不能不吐而为诗。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人是一个诗的民族。从《诗经》到《楚辞》,到诗,到词,到曲,诗文化从来不曾断绝,一直在流传,几千年的岁月下来,中国的诗文化从未变色,也从未改变,中国人是最脚踏实地的民族,也是最诗意浪漫的民族。诗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基因,所以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处境,都可以发而为诗。只要有诗,人总不会绝望,就总有路,我想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绵五千年而不绝,诗的功用是绝不可忽视的。

所以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播出以来,我一有时间都会去看看。这次又遇到这个节目出了书,所以也自然地要翻来看看了。怎么说呢,就像是《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播出以来,引起的争论就不小,因为这个节目实在是有些别致的,和别的综艺节目都不太同,而又不是严肃的诗词讲坛,所以质疑的人不少。我看了《中国诗词大会》这本书时,我也有一种直觉,觉得这本书引起的争论恐怕也不会少,因为从书的角度来说,这本书实在是有些别致,里面的内容和传统的书大不一样。传统的书一般是只提供知识,人是不能和书互动的,这本书却可以让读者和这本书发生互动,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就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是我是比较欣赏这种做法的。

我来说说这本书的优点吧,一是这本书选取的诗词好,这是最主要的一点,这也是这本书最值得买的一点。中国自古以来,都有各种诗词选集,比如《唐诗三百首》这些,其实诗词都在那里,读者想去读,现在网络又这么方便,都可以找到的。但是问题是中国的诗词太多了,光拿唐诗来说,就有数万首,其中好坏并存,一般的读者是很难分辨的,也没有精力时间去分辨,所以诗词选集的作用就是在中国的诗词宝库里,选取最好最能引人共鸣的诗词来呈现给读者。《中国诗词大会》这书选取的诗词,首先量多,再有都是好诗好词,有些是大家常见的,有些则是好的却不常见的,本书的编者应该在选诗词的时候花费了很多苦心,读这本书,可以用最少的时间,最大程度地了解中国诗词的面貌,也最多地接触中国的好诗词。

二是这本书用了十分灵活新颖的方式,在书本和读者之间有了互动。让读者和《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那些嘉宾可以在这本书里比一比诗词储量,就像是参加了一个纸质版的《中国诗词大会》,这对于读者看这本书的兴趣将会有很大提升,而且能让读者看完这本书后,想起许多以前背过的却忘记了的诗词,也能记住许多新的诗词。这本书是极其适合小孩子或者学生的,真心推荐之。

当然这本书的版式设计啊,封面插画啊,都十分美观大方,这些读者都能见到,就不多赘言了。

最后我想说一些我自己想说的话,也许很多人都觉得诗词是一少部分人的游戏,起码是属于那群读书人,或者上层精英的,所以《中国诗词大会》开播以来,一直有一种论调说,将诗词搞得这么娱乐化,这么让普通大众接触进来,会不会让诗词的形象受损,让诗词滥觞。针对这个论调,我想说的是,诗词从来不是一部分精英或者文化人士的游戏,中国是诗词大国,绝不是因为那一少部分人成就的,而是全民族一起成就的。从《诗经》开始,普罗大众就加入了诗的创作,《诗经》里的风,乐府诗等等,里面就有大量篇幅是地方民歌转化而来的。而且中国的大诗人,大词人,都是在中国这篇诗性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如果没有这篇肥沃的诗性土壤,我们有理由质疑,李白杜甫还能成为李白杜甫吗?中国自古以来,诗词在民间就有很高的流传度,中国是一个全民读诗,全民作诗的国土,所以让诗词回归大众,让诗词在平常百姓间流传,这是正该的,这是回到了诗歌的传统轨道了。让诗词复活,是有利无弊的事情,所以不管怎么说,见到人们越来越关注诗词,都是一件幸事,都是应该要大力支持的。

关于“中华诗词大会观后感600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zhishi/360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