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古代关于自然灾害的诗词(写杜鹃的诗句有什么)

古代关于自然灾害的诗词(写杜鹃的诗句有什么)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5-28    点击:  250 次

古代关于自然灾害的诗词

网上有关“古代关于自然灾害的诗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写杜鹃的诗句有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蒲蒲松龄之记载(聊斋志异之地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稷下:在临淄,春秋时著名的稷下学宫所在地。清风行者注),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

此真非常之奇变也。有邑人妇,夜起溲溺,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与狼争。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衔儿状,己夺儿状。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此与地震时男妇两忘者,同一情状也。人之惶急无谋,一何可笑!

写杜鹃的诗句有什么

原文:[尹文端公家风肉]杀猪一口,斩成八块,每块炒盐四钱,细细揉擦,使之无微不到。然后高挂有风无日处。偶有虫蚀,以香油涂之。夏日取用,先放水中泡一宵,再煮,水亦不可太少,以盖肉面为度。削片时,用快刀横切,不可顺肉丝而斩也。此物惟尹府至精,常以进贡。今徐州风肉不及,亦不知何故。

淸 袁枚《随园食单》特牲单

袁枚退隐随园,四十年来,广泛收集各家的烹饪技法,将其汇集保存,编成《随园食单》。这一份食谱,其亮点在于有近半数的内容都标注了食谱的来源。在书中,常可以看到“某某家,制之精极”、“惟某家某某,颇得其法”等语句,这不仅表达了袁枚个人的仰慕之情,也从侧面体现出袁枚的交友圈。在那些注明某家的美食里,提及的人名称谓甚多,有官僚权贵,如尹文端公、萨制军、杨中丞、冯观察、蒋侍郎等;还有一些文人雅士(如杨州程立万),僧侣道士(如定慧庵僧、朝天宫道士),市井人物(如陶大太),可见袁枚的交友范围之广,但主要还是以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等城市为中心。书中提及次数最多的人物,就是尹文端公和杨兰坡明府,在特牲单有尹文端公家风肉,在聊风肉之前,咱们先了解一下尹文端公是何许人也。

尹文端公,即尹继善大人,文端是他的谥号,公:为尊称、敬称。尹继善(1695—1771)章佳氏,字元长,号望山,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大臣,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尹泰之子。雍正元年进士,历官编修、云南、川陕、两江总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兼军机大臣,协理河务,参赞军务。有《尹文端公诗集》10卷等,曾参修《江南通志》。尹公与袁枚关系非同一般,可谓是袁枚命中的贵人。乾隆四年( 1739 ),时年二十四岁的才子袁枚赴京参加朝廷科考,考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 ,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句子,其他主考官认为“语涉不庄”,要判不合格,幸亏尹继善力为辩驳,袁枚才免于落榜,得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1742)外调做官,曾任沐阳、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推行法制,不避权贵,颇有政绩。而长期担任两江总督的尹继善对袁枚颇为赏识。后袁枚辞官,定居南京,对于尹继善的知遇之恩,袁枚没齿难忘,袁枚和尹文端公经常往来,交情不浅。并且两人经常互赠食物,在(江鲜单?鲟鱼)、(特牲单?尹文端公家风肉)、(特牲单?蜜火腿)、(杂牲单?鹿尾)、(饭粥单?粥)中,尹文端公都有出现。

尹继善才能出众,文思敏捷。师生二人常唱和诗词,而尹继善一向以文思神速而胜出。每作一诗,必定派人快马火速传递至袁枚。袁枚对此总是心怀敬畏。某年除夕,都三更了,袁枚派人送来一封信。古代自汉朝起,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 按时更换, 叫“五更”。后来就用“五更”作夜间计时方法, 一夜分为五更, 每更约两小时。三更,即是夜间11点至次日凌晨1点。尹继善很纳闷:都这个点儿了,还送信?遂打开一看,原来是首诗。尹继善读完哈哈大笑。原来诗中这样写:

知公得句便传笺,倚马才高不让先。

今日教公输一招,新诗和到是明年。

诗中提到“倚马才高”,乃一典故。典出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东晋时袁虎随桓温北伐,桓温命袁虎倚靠马前撰写告示。袁虎纸上飞笔,手不停歇,顷刻之间写满了五张纸。后人称之为“倚马之才”,形容文思敏捷。袁枚借用这个典故,赞誉尹继善文思神速。然后又笔锋一转,称就算恩师和诗再快,作完时除夕已过,就是次日明年了,这次看来输定了。袁枚选择在除夕之夜送诗,可谓用尽心思,创意新颖,难怪尹继善乐得放声大笑。袁枚不仅给尹继善送去了一份意想不到的新年贺礼,也为文坛留下了一段趣闻佳话。

尹继善曾留下和袁子才冬日寄怀韵

枫林红叶带霜飞,记得江干送马蹄。歌到离亭声断续,人分淮浦影东西。

年来夜雨添新梦,画里青山忆旧题。千里相思君识否,斜阳满树暮云低。

和袁子才新春见赠

桃源咫尺谪仙人,春浪初生递锦鳞。爆竹声中消短鬓,梅花香里著间身。

云归野岫光何淡,雪霁平林景更新。每有诗成先寄我,老来笔墨转相亲。

尹公逝后袁枚亦留下怀念之作:《江中望栖霞山色吊尹文端公》

推篷底事忽套然,望见栖霞一角悬。

往日风花迎上相,只今宫殿锁秋烟。

难忘萧寺传笺处,永断程门立雪天。

料得多情羊太傅,魂归还到此山颠。

聊完尹大人在说风肉,风肉乃风干之肉,可不是现在人们常说的疯牛肉,牛为什么会疯,我问我大爷,他说因为每天牛要挤十次奶,一年才交配一次,天天揉你乳房十次,一年才日你一次,是你,你疯不疯。当然我大爷胡沉说八道,疯牛病,即牛脑海绵状病,简称BSE。是由于朊病毒(prion)引起的,牛可以通过喂食含有疾病的动物骨粉传播,人可以通过食用带有疯牛病的牛脑或其结缔组织传播。疯牛肉这种病波及世界很多国家,如法国、巴西、爱尔兰、加拿大、丹麦、葡萄牙、瑞士、阿曼和德国。不过大家的放心,咱中国没有这种疯牛,也皮没有疯牛肉,要有也是外国进口的,所以别迷信,外国的东西也不一定怎么样。

咱说的“风肉”是中国特有的,属腌制猪肉中的一种,又名“风吹肉”,就是挂于屋檐下自然风干的猪肉。风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咸肉,也不是火腿肉,顾名思义是腌制后经过风干的肉, 是江南一带的传统名菜。介于火腿和咸肉之间的一种腌制猪肉。只有江南一带盛产风肉,风肉分“南风及北风”之肉。产于江苏如皋等地,名北风肉,产在金华、兰溪的风肉叫南风肉,就如火腿,浙江金华的火腿叫南腿,江苏如皋的火腿叫北腿。当然湖南、贵州都有风肉,其他地方就不像江浙分的那么细了。

在江南除了风肉还有风鸡、风鱼、风鹅,一般冬季腌制,春夏季食用,由其是风鸡,南方几乎家家腌制。到了腊月,街道两旁齐刷刷地挂出了竹竿,上面挂满了不拔毛的风鸡、野鸭,硕大的咸鹅,不刮鳞的大草鱼,还有红嘟嘟的一串串的香肠,看起来像是笑模样的猪头,整个街道的气氛不一样起来。风鸡、风鹅、咸猪头、咸鱼、香肠,在扬州统咸货,是扬州人新春的必备品,几乎都是民间制法,不太见于菜谱,可是做成的菜品,很可以登大雅之堂,甚至屡次出现在《红楼梦》的贾家食谱中。

制作风鸡,鸡在宰杀前12~24小时不喂饲料,只喂清水。停食后宰杀的鸡出血干净,肉质鲜嫩;做风鸡最好选用当年的雏鸡,尤其以阉割后的肥鸡为最好;鸡在风干时,要挂在无日光直照、通风凉爽的地方。注意刀口朝上,防止漏卤,使风鸡变老;风鸡也可与肉类同炖,鲜香四溢,味厚纯美。风鸡也可先放入冷水中浸透,然后放入凉水锅内,用旺火顶沸,慢火炖熟,然后端下锅,使其慢慢冷凉,捞出剔骨,切条装盘,淋花椒油即成。

还有一种带毛的风鸡,是正宗农家土菜之一,加工时间,一般是在冬至后到春节前。原料配方:去内脏鸡100公斤食盐6~7公斤白糖1公斤花椒面200~300克五香粉100克。在鸡颈上(紧靠头部)杀一小口,放干净血,注意不要污染羽毛,影响美观。在颈背部开一小口,取出嗉子。在鸡裆处开一小口,掏净内脏,特别注意挖净鸡肺及软硬喉管,以免腐败变质。用干净布将腹内擦干净。然后将粗盐、花椒、八角放在炒勺内,炒至变色后,倒在案子上压碎,晾冷;趁刚宰过的鸡体内不凉,从刀口处将炒过的花椒盐放进腹腔内,再用两个手指伸进去,把调料抹在鸡内膛周围,从鸡颈刀口处填入少许椒盐;都抹好后,把鸡头插入翅下刀口,再将两翅两脚合拢起来,在刀口以前处,用麻绳把翅腿捆扎紧,吊到风凉处风干,一般一个月腌透后即可取出食用;把风鸡取下,解去绳子,拔净鸡毛,剩下的细毛用火燎净,但不要烧焦鸡皮; 然后用温水浸泡,再剃去污垢并洗净,从脊背开刀割开,放到大海碗里,再加葱段、姜片,清汤入笼蒸熟,取出剔去鸡骨,晾凉后,切条装盘,淋上香油即成。风干的大公鸡,具有腊香馥郁,鸡肉鲜嫩的特点,使酒助食,别有风味。

风法历史悠久,椐记载风肉由来久远,宋代抗金名将宗泽用风肉犒军。宗泽来婺州招兵买马时,品尝过转轮岩风肉。他率领以八婺健儿为主力军的宋兵与金兵作战,用风肉犒军。宋兵受到激励,风驰电掣般把金兀术的金兵打得落花流水,大败亏输。元代名儒柳贯用风肉款待得意门生。曾担任元朝翰林待制、有“儒林四杰”之誉的柳贯,晚年结庐梅溪上游横溪镇境内的麂狮岩,著书立说。他平常非常节约,以吃蔬菜为主。一日,当他与翻山越岭从金东前来拜师的宋濂一番对话,发现了他的才气,就拿出珍藏的风肉,款待宋濂。宋濂非常感动,研究学问更加勤勉,后来投靠朱元璋,成了大明开国文臣之首。

明代朱元璋定风肉为贡品。有一回,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失利,单枪匹马逃到转轮岩寺躲藏。寺院主持见朱元璋器宇轩昂,谈吐不俗,破例用风肉招待他。朱元璋后来横扫敌手,定鼎金陵,念念不忘转轮岩风肉。同时曾品尝过风肉滋味的翰林学士宋濂也力荐,就把风肉定为贡品,定期让当地官员进献。清代李渔推风肉为特等南货。大戏剧家李渔有一年新春佳节到墩头访友,吃到了转轮岩风肉,觉得风味独特,于是委托友人买了数十公斤风肉,进行精心包装。一次,以乔王两姬为台柱子的李家班到京城演出,李渔携带的风肉被京城名流视为特等南货,卖了好价钱。

袁枚先生也酷爱风肉,在《与随园主人书》中,尹继善还提及:风肉一盘送上,谢代笔者之劳,兼谢在旁磨墨者之劳。对此,袁枚答书,写下《答相国》:蒙赐风肉一盘,古人所谓千里脯,注疏中所谓凉州乌翅者是也,公食大夫礼中最为珍贵,夫子频频颁来,且云以劳有功者,枚闻之瞿然。下面制做随园菜尹文端公家风肉: “杀猪一口,斩成八块,每块炒盐四钱,细细揉擦,使之无微不到。然后高挂有风无日处。偶有虫蚀,以香油涂之。夏日取用,先放水中泡一宵,再煮,水亦不可太少,以盖肉面为度。削片时,用快刀横切,不可顺肉丝而斩也。此物惟尹府至精,常以进贡。今徐州风肉不及,亦不知何故。”

其实袁枚在原文中已介绍的十分清楚,为大家制做,作几点说明,首先风肉是冬季制做的,杀猪一口,斩成八块,猪选嫩猪不宜过大,而江南猪如两头乌平均70一75公斤正好,绝不能用重二百多斤的猪,腌制时,先用盐擦皮抹脚爪及刀口处,并将胸骨处血管中的余血挤出,上小盐,盐上好后,堆缸,将肉堆成长方形肉堆。次日,再从堆子上拿下来,倒净血卤,再挤胸骨处的血管,排尽余血。然后再上大盐,到第8天后即可翻缸、然后上盘将肉置于干燥通风处晾挂,偶有虫蚀,要以香油涂之。风后取出切小块另放,吃时先放水中泡一宵,再煮,水亦不可太少,以盖肉面为度。然后削片时,要用快刀横切,不可顺肉丝而斩也。。汤加冬瓜块,烧滚关火,不用加盐,绝对不要加味精。吃时把肉小块放在汤上面,吃多少放多少。风肉清淡而味鲜,鲜香四溢,味厚纯美、肉肌细嫩、脂肪丰满,爽口不腻,最宜夏季煮食。袁枚吃遍江浙各地风肉,认为此物惟尹府至精,尹府常以风肉进贡圣上食用。而且徐州风肉就不及金陖、杨州的风肉好吃,但其制法相同,不知是何缘故。

文章原创,头条首发,部分照片,摘自网络,

特此鸣谢,若有侵权,敬请告之,马上删除。

7503阅读

搜索

南风肉做法大全

上海南风肉做法

扬州风鹅哪个品牌好

上海南风肉做法大全

厦门同安美食做法

南风肉怎么蒸好吃

1. 关于写杜鹃的诗句

关于写杜鹃的诗句 1.含有杜鹃的诗句

1、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2、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3、唐李白《蜀道难》: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4、唐白居易《琵琶行》: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5、唐李贺《老夫采玉歌》: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6、唐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7、唐沈佺期《夜宿七盘岭》: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8、唐温庭筠《碧磵驿晓思》: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9、唐崔涂《春夕》: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10、唐柳中庸《听筝》: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1、唐李群玉《黄陵庙》: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啼妆自俨然。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

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

12、唐无名氏《杂诗》: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13、宋文天祥《酹江月》: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14、宋文天祥《金陵驿》: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15、宋王安石《出城访无党因宿斋馆》:

关外寻君信马蹄,谩成诗句任天倪。花枝到眼春相映,山色侵衣晚自迷。

今日笑谈还喜共,经年劳逸固难齐。生涯零落归心懒,多谢殷勤杜宇啼。

16、宋王安石《十五》: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17、宋苏轼《筑堤》:

六桥横截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烟空。

昔日珠楼拥翠钿,女墙犹在草芊芊。东风第六桥边柳,不见黄鹂见杜鹃。

18、宋晁补之《临江仙·信州作》: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一个幽禽(杜鹃)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19、宋贺铸《子夜歌》: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2.有关杜鹃的诗句

1、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出自: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译文: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出自:唐代李商隐《锦瑟》。

译文: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3、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出自:清代曹雪芹《葬花吟》。 译文:杜鹃泣尽了血泪默默无语,愁惨的黄昏正在降临。

4、杜鹃千里啼春晚,故国春心折。 出自:近代王国维《虞美人·杜鹃千里啼春晚》。

译文:杜鹃鸟啼到了暮春时节,故乡总勾起人伤春的情绪。 5、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忍听林表杜鹃啼。 出自:宋代周邦彦《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

译文:堂下的新笋已长成竹子,落花已碾成尘土作了燕子筑巢的新泥。此时再怎忍心听那林梢上传来杜鹃的的啼叫呢。

6、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出自:宋代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译文:怎能忍受得了在这春寒料峭时节,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3.关于杜鹃的有名的诗句

1. 《送梓州李使君》唐代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译文:万壑古树高耸云天,千山深处杜鹃啼啭。

山中春雨一夜未停,树丛梢头流淌百泉。

汉女辛劳织布纳税,巴人地少诉讼争田。

望你发扬文翁政绩,奋发有为不负先贤。

2. 《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唐代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译文:曾经在蜀国见到过杜鹃鸟,在宣城又见到了杜鹃花。

杜鹃叫一回,我的泪流一次,伤心欲绝。明媚的三月春光啊,我时时念叨着家乡三巴。

3. 《老夫采玉歌》唐代 李贺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译文:民工不断地采玉啊采玉,要采那珍贵的水碧。不过是雕琢成贵妇的首饰,替贵妇们装扮容姿。

老汉饥寒交迫来采玉,闹腾得水中蛟龙也愁戚。碧蓝的蓝溪水啊,也被翻搅得浑浊不清了。

夜黑雨狂的山冈上,老汉只好以榛子充饥。杜鹃声声哀怨啼血,就像老汉悲伤的泪滴。

又深又险的蓝溪水,把多少采玉工人活活吞食。葬身水中的冤魂啊,纵然过了千年仍怨恨蓝溪。

又陡又斜的山坡上,柏树呼啸,风狂雨急。老汉腰系绳索荡悠悠,从山脚直垂到蓝溪底。

心理挂念着寒村茅舍里,娇儿弱女在嗷嗷哭啼。看着山崖石级上的悬肠草,老汉的心悲戚无已。

4. 《锦瑟》唐代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5. 《子夜歌·三更月》宋代 贺铸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译文:深夜的月光照着庭中的梨花如同冬日的白雪,相思的情怀有说不尽的凄然就像是杜鹊啼血。远去的游子为什么没有了音信,当时在柔桑夹道的小路上我忍住了哭声和你道别。只有那陇头的流水仿佛知道我的心意,发出潺潺的声响像是在替我哭泣。

6. 《金陵驿》宋代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译文:夕阳下那被野草覆盖的行宫,自己的归宿在哪里啊?

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原来没有什么不同,而人民已成了异族统治的臣民。

满地的芦苇花和我一样老去,人民流离失所,国亡无归。

现在要离开这个熟悉的老地方了,从此以后南归无望,等我死后让魂魄归来吧!

江山沦丧在于没有宏伟的谋划,连德祐皇帝也向异族下拜称臣,就像从天上落入泥涂。

德祐已是亡国之君,即使杜鹃啼到嘴角流血也是无家可归了,小皇帝也死于非命。

人已老去,秋风吹得我心情不佳,梦中醒来,寒月照着孤寂的人。

在历史长河中,暂时的成败不算什么,最值得关注的是让人称道自己是一个大丈夫。

4.描写杜鹃的诗句

1、《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2、《老夫采玉歌》—— 李贺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3、《春夕》——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4、《听筝》——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5、《送梓州李使君》——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5.描写杜鹃的诗句

1、《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2、《老夫采玉歌》—— 李贺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3、《春夕》——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4、《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5、《送梓州李使君》——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6.求所有关于杜鹃的诗词

杜鹃花 (梭萝花,即杜鹃花,又称映山红。)

1。李白 《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2。

“杜鹃花时夭艳然,所恨帝城人不识。丁宁莫遗春风吹,留与佳人比颜色”。

(唐·施肩吾)3。白居易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诗人赞美杜鹃,把杜鹃比作花中西施。4。

李商隐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 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 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七绝忆大别山歌映山红两首〉一“北国南疆行迹遍,春来最忆大别山。

家家祭扫红军墓,漫野时开红杜鹃。”二“革命摇篮不怕穷,边陲小县尽光荣。

青山遍洒英雄血,始得逢春万壑红!”6。年代:宋作者:元绛作品:映山红慢内容:“谷雨风前,占淑景、名花独秀。

露国色仙姿,品流第一,春工成就。罗帏护日金泥皱。

映霞腮动檀痕溜。长记得天上,瑶池阆苑曾有。

千匝绕、红玉阑干,愁只恐、朝云难久。须款折、绣囊剩戴,细把蜂须频嗅。

佳人再拜抬娇面,敛红巾、捧金杯酒。献千千寿。

愿长恁、天香满袖。”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1。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这首诗表达安徽见到盛开的杜鹃花时,不由想起故乡杜鹃鸟的叫声,从而深深唤起诗人的思乡之情。

相传子规鸟,即杜鹃鸟为古蜀王所化。其鸣声凄切。

杜鹃花因杜鹃鸟啼血而被染成鲜红色。2。

“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常见再拜,重是古帝魂。”

(杜甫《杜鹃》诗)3。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4。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5,踏莎行 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6。忆王孙 李重元“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蛮全了 呵呵。

7.求所有关于杜鹃的诗词

杜鹃花 (梭萝花,即杜鹃花,又称映山红。)

1。李白 《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2。“杜鹃花时夭艳然,所恨帝城人不识。丁宁莫遗春风吹,留与佳人比颜色”。(唐·施肩吾)

3。白居易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诗人赞美杜鹃,把杜鹃比作花中西施。

4。李商隐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 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 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七绝忆大别山歌映山红两首〉一“北国南疆行迹遍,春来最忆大别山。家家祭扫红军墓,漫野时开红杜鹃。”二“革命摇篮不怕穷,边陲小县尽光荣。青山遍洒英雄血,始得逢春万壑红!”

6。年代:宋

作者:元绛

作品:映山红慢

内容:“谷雨风前,占淑景、名花独秀。露国色仙姿,品流第一,春工成就。罗帏护日金泥皱。映霞腮动檀痕溜。长记得天上,瑶池阆苑曾有。千匝绕、红玉阑干,愁只恐、朝云难久。须款折、绣囊剩戴,细把蜂须频嗅。佳人再拜抬娇面,敛红巾、捧金杯酒。献千千寿。愿长恁、天香满袖。”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1。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这首诗表达安徽见到盛开的杜鹃花时,不由想起故乡杜鹃鸟的叫声,从而深深唤起诗人的思乡之情。相传子规鸟,即杜鹃鸟为古蜀王所化。其鸣声凄切。杜鹃花因杜鹃鸟啼血而被染成鲜红色。

2。“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常见再拜,重是古帝魂。”(杜甫《杜鹃》诗)

3。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5,踏莎行 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6。忆王孙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蛮全了 呵呵

8.有关写杜鹃的诗词

在古诗词中,杜鹃鸟又名“杜宇”、“子规”拟行路难 (南北朝)鲍照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北门。

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园。荆棘郁蹲蹲。

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髡。

飞走树间啄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

奔亡道中其五 (唐)李白淼淼望湖水,青青芦叶齐。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

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江上送客 (唐)白居易江花已萎绝,江草已销歇。远客何处归?孤舟今日发。

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共是多感人,仍为此中别!雨中赴刘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刘已先去因以四 (唐)白居易云中台殿泥中路,既阻同游懒却还。

将谓独愁犹对雨,不知多兴已寻山。才应行到千峰里,只校来迟半日闲。

最惜杜鹃花烂熳,春风吹尽不同攀。山石榴 (唐)白居易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

杜鹃啼时花扑扑。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

江城上佐闲无事,山下斫得厅前栽。烂熳一栏十八树,根株有数花无数。

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麴尘。泪痕浥损燕支脸,剪刀裁破红绡巾。

谪仙初堕愁在世,姹女新嫁娇泥春。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奇芳绝艳别者谁?通州迁客元拾遗。拾遗初贬江陵去,去时正值青春暮。

商山秦岭愁杀君,山石榴花红夹路。题诗报我何所云?苦云色似石榴裙。

当时丛畔唯思我,今日栏前只忆君。忆君不见坐销落,日西风起红纷纷。

子规 (唐)杜甫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

杜鹃 (唐)杜甫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

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馀,乔木上参天。

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

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行飞与跪乳,识序如知恩。

圣贤古法则,付与后世传。君看禽鸟情,犹解事杜鹃。

杜鹃行 (唐)杜甫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与哺雏。

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羁孤。业工窜伏深树里,四月五月偏号呼。

其声哀痛口流血,所诉何事常区区。尔岂摧残始发愤,羞带羽翮伤形愚。

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覆何所无。万事反覆何所无,岂忆当殿群臣趋。

杜鹃行 (唐)杜甫(一作司空曙)古时杜宇称望帝,魂作杜鹃何微细。跳枝窜叶树木中,抢佯瞥捩雌随雄。

毛衣惨黑貌憔悴,众鸟安肯相尊崇。隳形不敢栖华屋,短翮唯愿巢深丛。

穿皮啄朽觜欲秃,苦饥始得食一虫。谁言养雏不自哺,此语亦足为愚蒙。

声音咽咽如有谓,号啼略与婴儿同。口干垂血转迫促,似欲上诉于苍穹。

蜀人闻之皆起立,至今斅学效遗风,乃知变化不可穷。岂知昔日居深宫,嫔嫱左右如花红。

杜鹃 (唐)杜牧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

山川尽春色,呜咽复谁论?子规 (唐)杜牧蜀地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河渎神 (唐)温庭筠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楚山无限鸟飞迟,兰棹空伤别离。

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蝉鬓美人愁绝,百花芳草佳节。

锦城曲 (唐)温庭筠蜀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芽萦九折。江风吹巧剪霞绡,花上千枝杜鹃血。

杜鹃飞入岩下丛,夜叫思归山月中。巴水漾情情不尽,文君织得春机红。

怨魄未归芳草死,江头学种相思子。树成寄与望乡人,白帝荒城五千里。

子规 (唐)顾况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听子规(一本题上有摄山二字) (唐)顾况栖霞山中子规鸟,口边血出啼不了。山僧后夜初出定,闻似不闻山月晓。

闻子规 (唐)雍陶百鸟有啼时,子规声不歇。春寒四邻静,独叫三更月。

夜闻子规 (唐)王建子规啼不歇,到晓口应穿。况是不眠夜,声声在耳边。

杜鹃花 (唐)成彦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谢豹出不出,日迟迟又斜。

闻砧 (唐)孟郊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途中闻子规 (唐)李中春残杜宇愁,越客思悠悠。雨歇孤村里,花飞远水头。

微风声渐咽,高树血应流。因此频回首,家山隔几州。

子规 (唐)鲍溶中林子规啼,云是古蜀帝。蜀帝胡为鸟,惊急如罪戾。

一啼艳阳节,春色亦可替。再啼孟夏林,密叶堪委翳。

三啼凉秋晓,百卉无生意。四啼玄冥冬,云物惨不霁。

芸黄壮士发,沾洒妖姬袂。悲深寒乌雏,哀掩病鹤翅。

胡为托幽命,庇质无完毳。戚戚含至冤,卑卑忌群势。

吾闻凤凰长,羽族皆受制。盍分翡翠毛,使学鹦鹉慧。

敌怨不在弦,一哀尚能继。那令不知休,泣血经世世。

古风失中和,衰代因郑卫。三叹尚*哀,向渴嘻流涕。

如因异声感,乐与中肠契。至教一昏芜,生人遂危脆。

古意叹通。

9.关于杜鹃花的诗句

描写杜鹃花的诗句

1.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2.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3.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4.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5.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6.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7.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8.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9.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

10.杜鹃啼时花扑扑。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

11.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12.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13.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14.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15.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

16.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17.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18.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19.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20.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21.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

22.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

23.一园红艳醉坡陀,自地连梢簇蒨罗。

24.蜀魄未归长滴血,只应偏滴此丛多。

25.最惜杜鹃花烂漫,春风吹尽不同攀。

10.描述杜鹃花的诗句

唐李白 唐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唐李白 净兴寺杜鹃花

一园红艳醉坡陀,自地连梢簇蒨罗。

蜀魄未归长滴血,只应偏滴此丛多。

唐曹松 寒食日题杜鹃花

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

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

唐成彦雄 杜鹃花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

谢豹出不出,日迟迟又斜。

唐韩偓 净兴寺杜鹃一枝繁艳无比

一园红艳醉坡陀,自地连梢簇蒨罗。

蜀魄未归长滴血,只应偏滴此丛多。

宋杨巽斋 杜鹃花

鲜红滴滴映霞明,尽是冤禽血染成。

羁客有家归未得,对花无语两含情。

宋真山民 杜鹃花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在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宋杨万里明发西观晨炊蔼冈(选一)

何须名苑看春风, 一路山花不负侬。

日日锦江呈锦祥。清溪倒照映山红。



雪崩的诗词雪崩的诗词是什么

雪崩的诗词有:《雪晴·日照松头冻雪崩》《御街行·失魂雨(冰风谷雪崩中,龙葵救景天)》。

雪崩的诗词有:《雪晴·日照松头冻雪崩》《御街行·失魂雨(冰风谷雪崩中,龙葵救景天)》。注音是:ㄒㄩㄝˇㄅㄥ。结构是:雪(上下结构)崩(上下结构)。拼音是:xuěbēng。词性是:名词。

雪崩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雪崩xuěbēng。(1)大量的雪块从高山上崩裂下来。(2)迅速滑下山坡或越过悬崖的大块冰雪。

二、引证解释

⒈高山上大量的雪块突然崩落的现象。引陈其通《万水千山》第六幕:“突然,雪崩爆发,炸起漫天雪烟。”

三、国语词典

山岭积雪过多,堆积不稳,遇有气流变化、风暴吹动、音波振动,或融化的雪水在雪层下方滑动,遂造成积雪崩落的现象;依积雪性质可分为松雪崩、风雪崩和冰雪崩三类,常发生冬末春初天气回暖时。词语翻译英语avalanche德语Lawine法语avalanche

四、网络解释

雪崩(积雪山区自然灾害)当山坡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时,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称做雪崩。也有的地方把它叫做“雪塌方”“雪流沙”或“推山雪”。同时,它还能引起山体滑坡、山崩和泥石流等可怕的自然现象。因此,雪崩被人们列为积雪山区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

关于雪崩的诗句

为抗议而死去是值得的为一句话而沉默是值得的远胜于大潮雪崩似地跌落这句话被嘴唇紧紧封锁汲取一生全部诚实与勇气这句话希腊的枕这是你贪得无厌的姿式灵魂的雪崩日照松头冻雪崩

关于雪崩的单词

avalancheslide

关于雪崩的成语

从恶是崩榱崩栋折从恶如崩若崩厥角天崩地塌海沸山崩海啸山崩地坼天崩坐吃山崩分崩离析

关于雪崩的词语

坐吃山崩若崩厥角山崩地坼天崩地解从恶是崩触目崩心海沸山崩分崩离析海啸山崩栋朽榱崩

关于雪崩的造句

1、听见不远处的雪崩巨声,令山谷中的居民惊恐万状,夜不成眠。

2、这时又一次雪崩击中了他,打掉了他的雪镜,也影响了他的视力。

3、传统上,固态毫米波振荡器是由二端器件如体效应二极管和雪崩二极管实现的。

4、它那陡峻的山岩高耸在遥遥的天际,乳白色的浮云飘浮在它的脚下,纵深的峡谷里倾泻着一望无垠的原始山川,巍峨的山岭上覆盖着积存万年的白雪。有时,嘶叫的旋风刮得天昏地暗。有时,巨大的雪崩震撼得地动山摇。

5、单纯的颈部外伤也可以致死,这说明对雪崩遇难者来说颈椎棘突是一个特别危险的区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雪崩的详细信息

关于“古代关于自然灾害的诗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zhishi/2639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