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春天吃野菜的诗词(写春天的美食的诗句)

春天吃野菜的诗词(写春天的美食的诗句)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5-18    点击:  118 次

春天吃野菜的诗词

网上有关“春天吃野菜的诗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写春天的美食的诗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古诗里的二月二,是青龙节,中和节,春耕节,挑菜节,簪花节,花朝节

农历仲春二月二是传统民间的节日,起源于古老的对天象和春天的祭祀。

上古运用的是天象纪年划分四季和节气,春季苍龙星宿在东方夜空开始上升,称为”龙抬头“。

而雨水节气和惊蛰节气时段,雷雨增多,大地回绿,万木萌发,也有如青龙复苏。

一,二月二是青龙节,龙抬头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祭鱼盈浦屿,归雁过山峰。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唐朝元稹《咏廿四气诗·雨水正月中》

唐朝元稹虽然是写的雨水节气诗,但是这雨水节气中,平原见龙,对应的就是龙抬头时段。

古代的很多民间的节日和祭祀是以节气为核心。可以知道唐朝之前祭祀青龙,是在雨水节气左右,而节气和月历的有所隔差,雨水节气祭祀青龙应该是古俗。

而雨水节气也往往横跨正月二月,所以长期演化,定在了农历二月二日左右。

农村会有迎接青龙,土地神,雨神的祭祀活动。

因为这段时间对于农事来讲,也至关重要,是一年春耕的开始。虽然正月初就有打春牛的活动,但是大规模的春耕,往往在农历二月,或者雨水,惊蛰节气之后。

那么民间的节日得到重视是在唐朝中期的唐德宗时代,他采纳了丞相李泌的建议,将农历二月一日,定为”中和节“,实际作用也是让各级官员重视这农业最重要的时段。

百官上农书,表达重视农业,重视农本。

重要官员这天都有庆祝集会,普通官员放假,地方官员,则投入到民俗民风之中,强调春耕的重要,那么各地的青龙节,也就应该是这个时候,基本固定在中和节后的一天,二月二日了。

二,二月二是中和节和踏青节

而官方中和节放假一天,实际也从上到下,扩展了二月二的影响力,二月二日成为城市踏青聚会的良辰吉日。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 唐 ·?白居易《二月二日?》

在唐朝中晚期,二月二已经是个相对重要的日子,比如年轻人专门等着这天,哪怕是下雨,也不影响他们出游的兴致,何况是这天雨后初晴。

长安的草地上已经是小草茁生,菜园里有新鲜的春蔬和野菜,雨后茂盛。

白居易特地谈到菜甲,固然是他对农桑的喜爱,但是很有可能,二月二吃春菜野菜的风俗已经深入民间,应着节令,大家都准备吃这天最新鲜的蔬菜和野菜。

那么年轻人在做什么呢,他们穿着最美丽的春衣,骑着高头大马,几个人一起在码头集合,打算渡过河流,去下乡旅游,去草地赛马。

二月二在唐朝已经是城市的人踏青的日子了。此时是最美的春天,小草萌发,天气温润,气温舒适,而长安附近的桃花杏花李花,甚至还有梅花,都在盛开。

”众皆赏春色,君独怜春意。

春意竟如何,老夫知此味。

似讶隔年斋,如劝迎春醉。

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 “唐 ·?白居易 《和梦得洛中早春见赠七韵?》节录

老年的白居易和刘禹锡同龄,晚年都居住在洛阳,早春的时候,天气还冷,两个人已经年纪大了,不能像年轻人一样,耐得了早春的寒冷。

他写给刘禹锡,这早春不适合咱们,太冷了。我和你约在仲春二月二去踏青赏花,那个时候,春风和暖,春花如醉,咱们这两个老骨头可以一起喝酒,享受春光。

那么可以看到白居易看重的不是官方的中和节,而是民间的二月二青龙节。

也可以看到当时官方的中和节,实际是对二月二有着推动作用,人们本质上还是钟情传统的二月二青龙节。

三,二月二是春耕节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讶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唐 ·?李商隐《二月二日?》

这是晚唐李商隐在四川过的二月二。这里是唐朝边境地带,但是二月二日非常热闹。

他是沿着江上散步,和暖的春风吹过,他听到了音乐声。

这音乐声是民间过二月二青龙节的欢快声,人们在河岸的田野间穿行,迎神庆祝,而绝对不是都市人那种只是高乐游春。

因为这是江边,他看到的是繁茂的田野间水边盛开的桃花,长丝的柳条,有各样的紫色的蝴蝶和蜜蜂翻飞。背景却是大面积的农田,或者还有农田上盛开的菜花,才惹得这么多蝴蝶蜜蜂来。

重点就是,如果李商隐看到的是城市景区的人在赏花游玩,他不会写下下面深沉的感慨。

他说我在万里之外的这里,想回到家乡,像陶渊明一样耕种土地,和田园相伴。只是我在这里军营工作,已经三年,无法回乡。

这江边的潺潺流水,不要惊讶我这样的思乡,这水声如同春雨,都打在我渴望回家的心田上啊。

这民间二月二的原野和迎神的音乐声,让他渴望回到自己的家园和田园。此时他已经多病。但是站在这春气勃然的江边和田野上,他还是开心和舒展的。

二月二是春耕的开始,是春耕节,也激起了李商隐的田园梦。

四:二月二是挑菜节

“二日旧传挑菜节,一樽聊解负薪忧。

向人草树有佳色,带郭江山皆胜游。” 宋朝贺铸《二月二日席上赋》节录

仲春时节正是原野野菜茁生之时,中国人的蔬菜本来就是由野生驯养而来,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草本不适合家养,但是在某些季节可以食用,药食同源。

饥荒战乱,土地贫瘠,疾病,各种原因都会让人寻找野菜,只是二月是草木最为茁壮初生的时期,许多可以吃的草芽茁生,如果不采摘,可能就随时变老或者化作绿肥。

肯定是先有挖野菜的传统,而后二月二才成为挑菜节。至少唐朝白居易的二月二,他的眼睛就盯上了初生的菜苗。

到了晚唐,二月二踏青挑野菜回家成为传统,因为此时的野菜得地气之先,最可口,且有治病防病的功效,比如蒲公英利水,荠菜明目养肝。这些野菜不挖食,也浪费了,何况人工挖掘,只要不过分,是可以疏松土壤,让土地和苗木更肥沃的。

晚唐,五代和宋朝,二月二就还有民间的另外一个称呼,叫作挑菜节。

这是宋朝的贺铸在宴席上,谈到二月二的风俗。

大家都出去找野菜,这样的活动,轻快古朴,这是贫寒中的乐趣,想起来就让人开心。

多少烦恼都在这无边向上的春色里化掉了。

你看那草也是青的树也是青,江山城池在最美的春色里亲近我们,欢迎我们。

我在想,他是不是酒宴的凳子上还放着一大筐野菜,让他如此杯酒得意?

五,二月二日是簪花迎富节。

“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

谁为贫驱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

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吾亦为。

里俗相传今已久,谩随人意看儿嬉。 ”南宋 ·?魏了翁 《二月二日遂宁北郊迎富故事?》

二月二日戴花迎富的风俗起源于晚唐五代,正月是一年的岁首,年节庆祝长达一月,这个中间,衍生出送年送穷的说法,正月底折杨柳,表示送穷,而仲春二月戴新花,表示春天回归,一年开始,迎接富贵。

这种风俗在宋朝民间被强化,人们二月二踏青之时,带着满头鲜花,表示吉利富贵。

这也拉动了宋朝花木的需求。因为几乎每个重要的节日,宋朝人男女头上都顶着小山一样的鲜花。

其实这位诗人也是应着民俗调侃,他也重在参与。

比如大家一起去北边的郊区看花,还有个由头,迎富。

他调侃说,若是富贵像贫穷一样赶不走,逼着我富贵,那我决不推辞。

这样的街头巷尾的传说,已经很久了,我也乐得和大家一起去看花赏花,簪花,去迎接富贵。

那么你就是知道海棠花为什么别名“玉堂春富贵”了吧,这种二月初的美花,正好开得是时候,踏青的时候带着一头归来,那叫头顶富贵花啊。

六,二月二日是花朝节

实际花朝节,从古到今,各地风俗不一,二月二有之,二月八有之,二月十五有之。

“ 花朝恰了一分春,雨雪阴霾占两旬。

翻忆昔年成感慨,长官出郭劭耕民。 ”宋朝 杨公远《花朝》

这首诗里的花朝显然是二月初,因为花朝节到来,正月就过去了。三春的初春也就结束了。

只是这年的花朝,20老天都是雨雪阴霾。

那么他回忆去年此时,天气好,是怎样一种景象呢,地方长官亲自到乡村,去勉励春耕的农民。

那么可以知道这首写的是花朝,是在二月二青龙节春耕节。

实际二月真的是春天的花季啊,梅花落,桃李开,杏花开,菜花儿开,海棠花儿开,迎春花儿开,玉兰花开,是百花开放的美好季节。

整个二月都是花的生日。

你还知道二月二有哪些来历,掌故和别称吗?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写春天的美食的诗句

描写可食用植物的古诗 急

苏轼

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

茵陈甘菊不负渠,绘缕堆盘纤手抹。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

久抛菘葛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并发脱。

“蔓菁”:即芜菁,《诗经》称葑,《尔雅》曰须、薤芜,四川古称诸葛菜,今俗称大头菜,《饮膳正要》言其有“温中益气,去心腹冷痛”之功。“戴土”:戴通载,开始出土。“拳”:通卷,屈曲貌。言刚出土的韭菜嫩芽,卷曲的样子好似蕨菜。“烂蒸香荠”:食物或瓜果熟透后的酥软状态曰烂。将荠菜人釜蒸至熟透。“青蒿凉饼”:青蒿,草蒿的一种,野生。青蒿含有苦味质、挥发油、青蒿碱和维生素A,有清热解毒之功。青蒿汁合面则成青蒿凉饼。“茵陈甘菊”:据《本草》载:茵陈,蒿类也。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菊有二种,一种紫色茎而味甘,叶—可作羹者,为真菊。“不负渠”:渠,他也。不负渠,不能小看他之意。“北方苦寒”:指汴梁、徐州一带季冬孟春之时天寒地冻。《东京梦华录》:“京师地寒,冬月无蔬菜。”“菠棱”:即菠菜。“菘葛”:菘,白菜。葛,葛根。东坡身居外地,思念故土,见北地藕圃萧索,忆念蜀蔬之富,准备明年找点自己的不是,“投劾”弃官,以便离开北方,盼望“莫待齿摇并发脱”就能回到故里。

野外可食用植物

蒲公英、车前草、猪毛菜、荠菜。

哪种《可食用植物》所含的《可食用脂肪》最多?

试试夏威夷果,这个是坚果类里面含脂肪量最大的,不过很好吃

全球可食用植物有多少种?

上亿种吧

哪些可食用植物可作酸碱试剂

紫洋白菜就可以,如果遇到中性或碱性环境就会变成蓝色的。

生长在淡水里的可食用植物

芦笋,水芹菜

教你如何辨别认识户外可食用植物

在进行户外运动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植物。有一些小朋友喜欢尝鲜,总是尝一些不知名的植物,殊不知这样的做法非常危险。因为在大自然中,有很多的植物是不可以食用的,一旦食用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我们向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可食用的植物和一些不可食用的植物,以便大家能在户外活动时能够轻松的面对,摆脱危险。 一、可食用的野生植物 在自然界中,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有很多种,按照分类主要有可食的野果、野菜、蘑菇、藻类、坚果、树皮、地衣等等。 例1 蒲公英其主要成分为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果胶、菊糖、胆碱等。可防治肺癌、胃癌、食管癌及多种肿瘤。婆婆丁,它的花粉含有维生素、亚油酸,枝叶中则含胆碱、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婆婆丁的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利尿,具有抗菌的作用,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利胆和保肝的作用。婆婆丁焯过后生吃、炒食或做汤都可以,可拌海蜇皮、炒肉丝,还能配着绿茶、甘草、蜂蜜等,调成一杯能够清热解毒、消肿的婆婆丁绿茶。 例2 莼菜其主要成分为氨基酸、天门冬素、巖藻糖、果糖等。 例3 鱼腥草亦称折耳根。其主要成分为鱼腥草素(癸酰乙酸)。通过实验将鱼腥草用于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癌细胞有丝分裂最高抑制率为45. 7%,可防治胃癌、贲门癌、肺癌等。 例4魔芋其主要成分为甘聚糖、蛋白质、果糖、果胶、魔芋淀粉等。如甘聚糖能有效地干扰癌细胞的代谢功能,魔芋凝胶进人人体肠道后就形成孔径大小不等的半透膜附着于肠壁,能阻碍包括致癌物质在内的有害物质的侵袭,从而起到解毒、防治癌肿的作用。 例5 马齿苋又名马齿菜、马齿草、五方草,一般为红褐色,叶片肥厚,像倒卵形。它含有蛋白质、核黄素、抗坏血酸等营养物质。马齿菜的药用功能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能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恒定,对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它的吃法有很多种,焯过之后炒食、凉拌、做馅都可以。如大蒜拌马齿菜、马齿菜炒鸡蛋、马齿菜馅包子、马齿菜粥等。 例6 荠菜田边地头,经常能看到星星点点的荠菜花。它的食疗作用是凉血止血、补虚健脾、清热利水。春天摘些荠菜的嫩茎叶或越冬芽,焯过后可凉拌、蘸酱、做汤、炒食,荠菜水饺、荠菜馄饨是春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另外还可以做成鲜美的荠菜粥。 例7 蕨菜又名蕨儿菜、龙头菜,在野菜中比较常见。蕨菜能起到清热滑肠、降气化痰、利尿安神的作用。蕨菜吃起来鲜嫩滑爽,素有“山菜之王”的美誉。蕨菜的食法很多,炒、烧、煨、焖都可以。在现代菜谱中,用蕨菜烹调出的名菜有木须蕨菜、海米蕨菜、肉炒蕨菜、脆皮蕨菜等多种。这些菜肴以色泽红润、质地软嫩、清香味正而深受食客的青睐。蕨菜叶呈蜷曲状时,说明它比较鲜嫩,老了后叶子就会舒展开来。 例8 水芹菜又叫水芹、河芹。水芹菜生长在沼泽地或溼地,它的嫩茎及叶柄供作蔬菜食用。水芹菜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其中以钙、磷、铁等含量较高,具有清洁人的血液,降低人的血压和血脂等功效,是既可食用又可药用的高档无公害草本蔬菜。水芹菜的生长期较长,秋冬春都可以随时采收,既可以凉拌食用,也可以与其他荤菜炒煮。 例9 苦菜又名苦苣菜,茎呈黄白色;叶片为圆状披针形,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花鲜**。苦菜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磷、钠、铁等元素,能清热消肿、化淤解毒、凉血止血。苦菜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都有抑制作用。苦菜嫩叶可采食,生吃略带苦味,用开水烫一下,苦味可除。苦菜可炒肉、做汤,或加些大豆粉做成小豆腐吃,亦可沸水烫后蘸面酱食用,或做麻酱拌苦菜、苦菜粥等。 例10 车前草 又名牛舌、车轮菜。根茎短肥,密生须状根。叶全部根生,叶片平滑,广卵形,边缘波状,间有不明显钝齿,主脉五条,向叶背凸起,成肋状伸人叶柄,叶片常与叶柄等长。春夏秋株身中央抽生穗状花序,花小,花冠不显著。结椭圆形蒴果,顶端宿存花柱,熟时盖裂,撒出种子。车前草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野菜,可食用部位是嫩叶及种子,先以沸水烫过一遍,再行炒食。其有利水、清热、明目、祛痰作用,用于小便不通、淋浊、尿血、黄疸、水肿、热痢泄泻、目赤肿痛、喉痛、咳嗽、面板溃疡等。 二、不可食用的植物 有毒植物:在自然界中,除了生长著大量可以食用的植物以外,同时也生长著大量有毒的植物,如果误食了这些植物是很危险的。有些植物甚至是全身都有毒性,人们即使是不小心碰到了它,也可能会引起中毒。当人们误食了有毒植物后,可能会有不同的中毒症状,有的是呕吐、腹泻、极度口渴、盗汗和痉挛;有的会感到肠胃不适、精神错乱、非自主性扭动身体及随时可能出现的昏迷;也有的会失眠、体温下降、神经受损或感到眩晕。所以,对于要进行户外活动的青少年来说,了解一些有毒植物是很有必要的。 (一)有毒蘑菇 在众多的有毒植物中,有毒的蘑菇尤其要引起你的重视,因为它们在野外分布较多且不易辨认,很容易被误食。按照人们的经验,一般认为有毒的蘑菇通常有以下特征:有毒的蘑菇常有各种颜色,且较美丽;无毒的蘑菇多呈白色或茶褐色。有毒的蘑菇多生长在肮脏潮溼、有机质丰富的地方;无毒的蘑菇多生于比较干净的地方。有毒的蘑菇采后容易变色;无毒的蘑菇则不容易变色。有毒的蘑菇大都柔软多汁;无毒的蘑菇则较致密脆弱。有毒的蘑菇的汁液浑浊似牛奶;无毒的蘑菇的汁液则澄清如水。有毒的蘑菇的味道多辛酸苦辣;无毒的蘑菇的味道则很鲜美。有毒的蘑菇菌盖上有肉瘤,菌柄上有菌环;无毒的蘑菇则没有这些特征。煮蘑菇时,有毒的蘑菇能使银器具变黑,如果加进牛奶,马上凝固,放进葱,葱会变成蓝色或褐色;煮蘑菇时,锅里放人灯芯草一起煮,如果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证明有毒;如果是**,则无毒。蘑菇的外形、色泽、生态等与其是否有毒并没有必然的联络。以上这些只是人们的经验总结,没有一条是完全可靠的,直到现在,人们也 没有找到一个十分简单有效的区分有毒蘑菇与无毒蘑菇的方法。对于没有丰富的野外生活经验的人来说,记住这些经验可以起到一定的鉴别作用,但如果有可能,最好不要轻易地采集野外的任何一种野生蘑菇。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我国有毒的蘑菇约有80多种,其中大多数毒性较小,经过处理后可以将其毒性除去。 一旦误食有毒的蘑菇,应尽快设法排除毒物,除可用温盐水 *** 导泻外,对中毒后不呕吐的人,还要饮大量稀盐水或用手指按咽喉引起呕吐,用1%的盐水或浓茶水反复洗胃,以免机体继续吸收毒素。 (二)其他有毒植物 还有一些有毒植物,例如,夹竹桃、咬认狗、曼陀罗等。 这里介绍一种最简单的鉴别野生植物有毒无毒的方法,供紧急情况下使用。通常将采集到植物割开一个小口子,放进一小撮盐,然后仔细观察是否改变原来的颜色,通常变色的植物不能食用。

描写植物的古诗

1、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唐王维《山居即事》

2、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唐王维《临湖亭》

3、竹色溪不绿,荷花镜里香。

唐李白《别储至剡中》

4、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唐杜甫《为农》

5、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唐杜甫《暮春》

6、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

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7、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唐高蟾《上商侍郎》

8、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

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9、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

宋米友仁《临江山》

10、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

11、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12、五月万枝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唐韩愈《榴花》

13、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荫长。

唐李欣《送陈章甫》

14、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15、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宋之问《灵隐寺》

16、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17、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18、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19、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唐杜甫《宿赞公房》

20、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21、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唐赵《长安晚秋》

22、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黄巢《题菊花》

2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宋李清照《醉花阴》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落北风中。宋郑思肖《寒菊》

25、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元许有《获港早行》

26、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晋陶渊明《蜡月》

27、一树寒梅白玉条,临村路傍溪桥。唐张谓《早梅》

28、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29、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邢员外》

30、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已《早梅》

31、折得蔬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宋晏几道《清平乐》

32、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宋王安石《临江仙》

3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

34、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宋苏轼<红梅>

35、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宋黄庭坚《虞美人》

36、小春何处有梅花,想见水边篱落,数枝斜。宋,吴则礼《虞美人》

37、雪似梅花,梅似花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38、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宋叶梦得《临江仙》

39、雪后蔬梅,时见两三花。宋辛弃疾《江神子》

40、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杜未《寒夜》

乡土散文:挎上竹篮,挖荠菜去

1. 春天关于美食的诗句

春天关于美食的诗句 1. 关于美食的诗句

1.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唐代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释义: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尝。

2.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唐代李白《客中行》

释义:兰陵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

3.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

释义: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4. 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明代丘浚《咏荔枝》

释义:世上的珍果没有比它更好的,它像雪一样的肌肤罩着一层红纱。

5.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宋代陆游《幽居初夏》

释义: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6.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

释义: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7.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

释义: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8. 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释义:君返乡后,黄鸡白酒庆祝秋社。

9.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宋代李清照的《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释义: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10.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代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释义: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

2. 关于美食的诗句有哪些

1,《食荔枝》 宋代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上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2,《游山西村》 宋代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鸡肉鱼肉丰盛美味。

3,《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唐代 杜甫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译文:把活鲜的鲫鱼切成银丝煲脍,用碧水涧傍的香芹熬成香羹。这分明是在越中吃晚饭啊,哪里是在陕西的柁楼底下用餐呢?

4,《江上渔者》宋代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5,《寄胡饼与杨万州》唐代 白居易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译文:这里的胡麻饼的模样学着京城的样子制作的,新出炉的面饼酥脆,香气四溢。

3. 关于美食的古诗句

一、唐代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翻译: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吵闹牵扯我的布衣。

二、唐代张籍《成都曲》: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翻译: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雨后山坡上荔枝已经成熟。

三、宋代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翻译:两岸的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的细雨,笼罩万家。

四、清代符曾《上元竹枝词》: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翻译: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五、宋代范仲淹《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翻译: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4. 关于美食的诗句

1、《江上渔者》 宋代: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2、《渔歌子》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 3、《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4、《上元竹枝词》 清代: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译文: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5、《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5. 描写秋天美食的诗句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

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

眺:远望。平楚:平野。

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

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

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

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

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

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

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

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

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6. 关于美食的诗歌

1,《猪肉颂》

北宋:苏轼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译文:把锅子洗得干干净净,少许放水,燃上柴木、杂草,抑制火势,用不冒火苗的虚火来煨炖。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会滋味极美。黄州有这样好的猪肉,价钱贱得像泥土一样;富贵人家不肯吃,贫困人家又不会煮。我早上起来打上两碗,自己吃饱了您莫要理会。

2,《食荔枝》

北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作岭南的人。

3,《上元竹枝词》

清代: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译文: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4,《答柳柳州食虾蟆》

唐代:韩愈

虾蟆虽水居,水特变形貌。

强号为蛙哈,于实无所校。

虽然两股长,其奈脊皴疱。

跳踯虽云高,意不离泞淖。

译文:诗里描写了虾,蟆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并借抒写自己不堪其扰的烦恼和食虾,蟆的感慨,寄托了迁谪南荒的忧惧愁烦。

5,《菜羹赋》

北宋:苏轼

汤蒙蒙如松风,投糁豆而谐匀。

覆陶瓯之穹崇,谢搅触之烦勤。

屏醯酱之厚味,却椒桂之芳辛。

水初耗而釜泣,火增壮而力均。

滃嘈杂而麋溃,信净美而甘分。

译文: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家境贫寒,生活艰苦,有时出现饮食不给的情况。但他心胸旷达,超然物外,用老庄“齐生死”、“一物我”的思想,力图摆脱政治失意造成的精神苦闷和物质匮乏带来的内心困扰。

7. 求形容美食的诗句,采纳必赏

1、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

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

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 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

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2、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

“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

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彘”即“猪”,“彘骨”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

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

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

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春日春盘细生菜""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 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

8. 描写美食的古诗词

一、《食荔枝》

作者:宋代苏轼

1、原文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2、翻译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作岭南的人。

二、《问刘十九》

作者:唐代白居易

1、原文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翻译

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

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三、《游山西村》

作者:宋代陆游

1、原文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翻译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四、《行路难》

作者:李白

1、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2、翻译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五、《客中行》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2、翻译

兰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香芬芳四溢。兴来盛满玉碗,泛出琥珀光晶莹迷人。

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乡之客。最后哪能分清,何处才是家乡?

文:林儿

图:来源网络

冬刚去,雪融尽。春的脚步,就踏着柔美的节拍,染绿了大地。小草,嫩生生地蠕破了刚苏醒的土壤,怯怯地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它们舒展着稚嫩的叶子,茸茸的绿色在轻风的陪伴下轻歌曼舞。这时荠菜也开始了蓬蓬勃勃的生长,在春风春雨的滋润下,又到了乡亲们吃荠菜的好时节。荠菜大上市的时候,在老家叫做踏青节,古称挑菜节。

这看似普通寻常的荠菜属于十字花科植物,又叫护生草、鸡心菜、净肠草,其叶质嫩,茎叶清香,全菜皆可食用,风味鲜美,为绿色野味中的上品,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二月春来早。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天不雨。从农历二月初二起,春归大地、惊雷震荡、万物复苏,蛰伏中的生灵开始从冬眠中醒来,“龙”也从沉睡中抬起头开始活动了。这时候乍暖还寒,云舒雨作,百物复兴。老家人便告别了农闲,开始下地劳动了。他们迎着春花开放,杨花飘絮,嫩黄的榆钱树叶也俏立枝头;那些枯黄的草丛中,催生出点点新绿。风绿了,也将草木染绿了。在那漫山遍野鲜黄嫩绿中,在地里劳动的人们都会带上一只小竹篮小铁锹,劳作之余,妇女们常常顺手捋上几把野菜带回家。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里,农村的经济条件不是太好,野菜当然也是一半主粮。在我很小的时候,听过伯母唱的一首歌谣:“野菜地里长哎,有它便是娘哟,小小荠菜嫩汪汪喔,挑来当主粮哦……”老家的野菜品种很多,我的印象中荠菜是最好吃的一种。可野田里长得最多的却是苦苦菜、蓬蓬菜、马齿苋、面条菜,还有大夫菜、小夫菜、黄花菜等等。

小时候,我也会挎上竹篮,拿着小镰刀,跟着哥哥和姐姐一起去挑野菜,我们三三两两的走在乡间的田野里,嘴里唧唧喳喳的唱着:“打过春,赤脚奔。挑野菜,拔茅针。”的乡村歌谣。农村的田野很美,有小山、小河、竹林,还有果树。孩子们提着镰刀和竹篮,漫山遍野地穿梭,山坡上,野田里,草丛中,到处都有要挑的野菜。有的长得胖胖乎乎的,有的是细细长长的,有的才刚刚冒出一点嫩芽儿,有的则已是团团簇簇的长在一起。姐姐说,快点挑呀,挑到蓝里就是菜了,我们来比赛,看谁挑得最多。于是,我们抢啊、闹啊、笑呀,累了大家就坐在田埂上休息一会。这时候,哥就会脱了鞋了,卷起裤腿,在田埂旁的小沟里抓小鱼摸小虾。我和姐姐就在田梗上拔茅针,田梗上那一片紫紫的小草,一尖一尖儿的,准是茅针了。我们用拇指和食指捏紧那尖儿向上猛一提,就会把下面的花苞与茎抽断,这就叫拔茅针。茅针剥开苞衣,把里面雪白的花穗丢进嘴里,软绵绵、甜丝丝的,在那一日三餐都吃不全的日子里,这就是农村孩子最好的零食了。不一会儿,哥已抓了好多小鱼小虾。哥说,我们回家吧,让妈妈给我们煮鱼吃。哥,你吃茅针吧。哥笑着抓起一大把茅针,他一根一根地剥开说,我不喜欢一根一根吃,那样吃太不过瘾了,他索性把一大把茅针全部剥开捏成一团,一口吃个痛快……

回到家里,我和哥帮着拣荠菜,姐姐负责弄小鱼小虾,伯母就忙着揉面了。荠菜拣好后,先用清水洗净,伯母再用开水烫一下,挤干水份,用刀把荠菜切碎,就开始对佐料弄馅心了。那时候最多在馅心里加上两只鸡蛋或者是一点豆腐,就已经是很不错了。伯母摘下一块小小的面团,只见伯母快速地在手心里一转,一张圆而薄的面皮很快就出来了,再挑入一小块馅儿,左手心一合,右手指随意地捏几下,一个圆鼓鼓包子就出现在我们眼前,随后,伯母把包子整整齐齐的摆在桌子上。

静儿,快来帮妈烧火做饭了。姐连忙说,来了,妈。伯母家是有烟囱的那种大草锅,有三个锅堂,做起饭来特别快。三只锅一起烧,一只锅烧稀饭,一只锅煮鱼,还有一只锅伯母开始炕饼了。只见伯母把一只小包子放在手里一转,一只圆圆的小饼出来了。等锅烧热后,伯母先在锅里放上一点油,然后将饼放进锅里,不一会,一只只黄亮亮的荠菜饼熟了,满屋子的荠菜香味,那个香呀,真的让人直流口水。锅堂的炉火把姐姐的脸映得红红的,漂亮极了。吃饭了,桌子上那红红的小虾煮小鱼,黄黄的荠菜饼,稀稀的玉米粥,让人胃口大增。伯母说,林儿,好不好吃,习惯吗。好吃,太好吃了。伯父笑着说,当然好吃,你爸爸小时候最爱吃荠菜饼了,等你回去时,叫伯母多做点带回去,让你爸爸妈妈也尝尝鲜……

荠菜不仅是普通百姓家桌上的佳蔬,早在清代中期,它还被列为皇宫御膳食谱,成为皇家贵族的 美食 。荠菜是一种大众化的菜蔬,可采用各种方法烹制,如与肉馅、鱼泥合制成荠菜肉丸或鱼丸下汤,也可直接与豆腐、肉片等制汤羹或炒食,还可做成荠菜饺子或馄饨,甚至可与膏蟹、虾仁、塘鲤等合制成高档菜肴……荠菜清香爽嫩,让人回味无穷。老家人对荠菜情有独钟。“二月二,挑荠菜,荠菜包饼精拽拽,不吃不吃两三块。”这就是老家人对荠菜的赞歌。

那时候常听外公说,荠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谷氨酸,常吃荠菜对肝脏好处多。宋代姜夔在诗词中描绘过荠菜生长的情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荠菜甘,取其叶作菹及羹亦佳。我们这里还有“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之说,用荠菜和粳米再加上花生米熬成浓浓的荠菜粥,叫做“百岁羹”,老年人常食用既可防病又可延年益寿。二月初二这一天,家家都吃荠菜馒头,传说,孩子这天吃了荠菜不生疥疮,如果家里有已经出嫁的女儿,一定要带女儿回娘家吃荠菜馒头,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等等,比作为挑龙头。每年清明节这一天,家家的大门前,都挂上一串白色的荠菜花,听说这可以避邪……一些老年人说,吃荠菜是为了纪念王宝钏,王宝钏为了夫君薛平贵在寒窑苦苦相等十八年,日子过得相当清苦,每天都靠挑荠菜渡日,被世人传为佳话。

现在菜市场上也有好多卖野菜的,没想到荠菜卖的是那么贵,每公斤荠菜要十元钱。过去,家乡人吃野菜主要是为了度荒年。现在人吃野菜,则是为了尝尝新鲜,换换口味,每每品尝这美味佳肴时,我总会想起童年时的荠菜香。荠菜先春而落,是最早返青的报春菜,它伏地而生,任凭风吹雨打,无所畏惧。荠菜生长于野外,所以很方便采摘。大文学家苏轼对荠菜十分推崇,曾赞“食荠极美”,并说荠菜有“天然之珍,虽小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大诗人陆游也对荠菜吟诗称赞:“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

在阳光明媚的春天,约上几个小伙伴,到田野里去挑荠菜,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在草长花开的大地上,紫白相间的蚕豆花,在微风中颤动丰姿,像振翅欲飞的蝴蝶;鹅黄灿烂的油菜花正散发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在和风中摇曳,纷纷挥动金色的花朵;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也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各种野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它们千姿百态,五光十色,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深黄若金,那粉红色就像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在小草的衬托下,构成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我们拔着野茅针,在飞跑中发出银铃般的笑声。迎着春天,挑的是野菜,却挑出了童年的欢乐和人间仙境。

一曲荠菜花从心底唱起:城中桃李怨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荠菜是报春的精灵,荠菜是春美人头上的装饰……



描写可食用植物的古诗 急

描写可食用植物的古诗 急

苏轼

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

茵陈甘菊不负渠,绘缕堆盘纤手抹。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

久抛菘葛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并发脱。

“蔓菁”:即芜菁,《诗经》称葑,《尔雅》曰须、薤芜,四川古称诸葛菜,今俗称大头菜,《饮膳正要》言其有“温中益气,去心腹冷痛”之功。“戴土”:戴通载,开始出土。“拳”:通卷,屈曲貌。言刚出土的韭菜嫩芽,卷曲的样子好似蕨菜。“烂蒸香荠”:食物或瓜果熟透后的酥软状态曰烂。将荠菜人釜蒸至熟透。“青蒿凉饼”:青蒿,草蒿的一种,野生。青蒿含有苦味质、挥发油、青蒿碱和维生素A,有清热解毒之功。青蒿汁合面则成青蒿凉饼。“茵陈甘菊”:据《本草》载:茵陈,蒿类也。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菊有二种,一种紫色茎而味甘,叶—可作羹者,为真菊。“不负渠”:渠,他也。不负渠,不能小看他之意。“北方苦寒”:指汴梁、徐州一带季冬孟春之时天寒地冻。《东京梦华录》:“京师地寒,冬月无蔬菜。”“菠棱”:即菠菜。“菘葛”:菘,白菜。葛,葛根。东坡身居外地,思念故土,见北地藕圃萧索,忆念蜀蔬之富,准备明年找点自己的不是,“投劾”弃官,以便离开北方,盼望“莫待齿摇并发脱”就能回到故里。

野外可食用植物

蒲公英、车前草、猪毛菜、荠菜。

哪种《可食用植物》所含的《可食用脂肪》最多?

试试夏威夷果,这个是坚果类里面含脂肪量最大的,不过很好吃

全球可食用植物有多少种

上亿种吧

哪些可食用植物可作酸碱试剂

紫洋白菜就可以,如果遇到中性或碱性环境就会变成蓝色的。

生长在淡水里的可食用植物

芦笋,水芹菜

教你如何辨别认识户外可食用植物

在进行户外运动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植物。有一些小朋友喜欢尝鲜,总是尝一些不知名的植物,殊不知这样的做法非常危险。因为在大自然中,有很多的植物是不可以食用的,一旦食用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我们向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可食用的植物和一些不可食用的植物,以便大家能在户外活动时能够轻松的面对,摆脱危险。 一、可食用的野生植物 在自然界中,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有很多种,按照分类主要有可食的野果、野菜、蘑菇、藻类、坚果、树皮、地衣等等。 例1 蒲公英其主要成分为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果胶、菊糖、胆碱等。可防治肺癌、胃癌、食管癌及多种肿瘤。婆婆丁,它的花粉含有维生素、亚油酸,枝叶中则含胆碱、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婆婆丁的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利尿,具有抗菌的作用,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利胆和保肝的作用。婆婆丁焯过后生吃、炒食或做汤都可以,可拌海蜇皮、炒肉丝,还能配着绿茶、甘草、蜂蜜等,调成一杯能够清热解毒、消肿的婆婆丁绿茶。 例2 莼菜其主要成分为氨基酸、天门冬素、巖藻糖、果糖等。 例3 鱼腥草亦称折耳根。其主要成分为鱼腥草素(癸酰乙酸)。通过实验将鱼腥草用于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癌细胞有丝分裂最高抑制率为45 7%,可防治胃癌、贲门癌、肺癌等。 例4魔芋其主要成分为甘聚糖、蛋白质、果糖、果胶、魔芋淀粉等。如甘聚糖能有效地干扰癌细胞的代谢功能,魔芋凝胶进人人体肠道后就形成孔径大小不等的半透膜附着于肠壁,能阻碍包括致癌物质在内的有害物质的侵袭,从而起到解毒、防治癌肿的作用。 例5 马齿苋又名马齿菜、马齿草、五方草,一般为红褐色,叶片肥厚,像倒卵形。它含有蛋白质、核黄素、抗坏血酸等营养物质。马齿菜的药用功能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能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恒定,对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它的吃法有很多种,焯过之后炒食、凉拌、做馅都可以。如大蒜拌马齿菜、马齿菜炒鸡蛋、马齿菜馅包子、马齿菜粥等。 例6 荠菜田边地头,经常能看到星星点点的荠菜花。它的食疗作用是凉血止血、补虚健脾、清热利水。春天摘些荠菜的嫩茎叶或越冬芽,焯过后可凉拌、蘸酱、做汤、炒食,荠菜水饺、荠菜馄饨是春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另外还可以做成鲜美的荠菜粥。 例7 蕨菜又名蕨儿菜、龙头菜,在野菜中比较常见。蕨菜能起到清热滑肠、降气化痰、利尿安神的作用。蕨菜吃起来鲜嫩滑爽,素有“山菜之王”的美誉。蕨菜的食法很多,炒、烧、煨、焖都可以。在现代菜谱中,用蕨菜烹调出的名菜有木须蕨菜、海米蕨菜、肉炒蕨菜、脆皮蕨菜等多种。这些菜肴以色泽红润、质地软嫩、清香味正而深受食客的青睐。蕨菜叶呈蜷曲状时,说明它比较鲜嫩,老了后叶子就会舒展开来。 例8 水芹菜又叫水芹、河芹。水芹菜生长在沼泽地或溼地,它的嫩茎及叶柄供作蔬菜食用。水芹菜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其中以钙、磷、铁等含量较高,具有清洁人的血液,降低人的血压和血脂等功效,是既可食用又可药用的高档无公害草本蔬菜。水芹菜的生长期较长,秋冬春都可以随时采收,既可以凉拌食用,也可以与其他荤菜炒煮。 例9 苦菜又名苦苣菜,茎呈黄白色;叶片为圆状披针形,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花鲜**。苦菜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磷、钠、铁等元素,能清热消肿、化淤解毒、凉血止血。苦菜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都有抑制作用。苦菜嫩叶可采食,生吃略带苦味,用开水烫一下,苦味可除。苦菜可炒肉、做汤,或加些大豆粉做成小豆腐吃,亦可沸水烫后蘸面酱食用,或做麻酱拌苦菜、苦菜粥等。 例10 车前草 又名牛舌、车轮菜。根茎短肥,密生须状根。叶全部根生,叶片平滑,广卵形,边缘波状,间有不明显钝齿,主脉五条,向叶背凸起,成肋状伸人叶柄,叶片常与叶柄等长。春夏秋株身中央抽生穗状花序,花小,花冠不显着。结椭圆形蒴果,顶端宿存花柱,熟时盖裂,撒出种子。车前草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野菜,可食用部位是嫩叶及种子,先以沸水烫过一遍,再行炒食。其有利水、清热、明目、祛痰作用,用于小便不通、淋浊、尿血、黄疸、水肿、热痢泄泻、目赤肿痛、喉痛、咳嗽、面板溃疡等。 二、不可食用的植物 有毒植物:在自然界中,除了生长着大量可以食用的植物以外,同时也生长着大量有毒的植物,如果误食了这些植物是很危险的。有些植物甚至是全身都有毒性,人们即使是不小心碰到了它,也可能会引起中毒。当人们误食了有毒植物后,可能会有不同的中毒症状,有的是呕吐、腹泻、极度口渴、盗汗和痉挛;有的会感到肠胃不适、精神错乱、非自主性扭动身体及随时可能出现的昏迷;也有的会失眠、体温下降、神经受损或感到眩晕。所以,对于要进行户外活动的青少年来说,了解一些有毒植物是很有必要的。 (一)有毒蘑菇 在众多的有毒植物中,有毒的蘑菇尤其要引起你的重视,因为它们在野外分布较多且不易辨认,很容易被误食。按照人们的经验,一般认为有毒的蘑菇通常有以下特征:有毒的蘑菇常有各种颜色,且较美丽;无毒的蘑菇多呈白色或茶褐色。有毒的蘑菇多生长在肮脏潮溼、有机质丰富的地方;无毒的蘑菇多生于比较干净的地方。有毒的蘑菇采后容易变色;无毒的蘑菇则不容易变色。有毒的蘑菇大都柔软多汁;无毒的蘑菇则较致密脆弱。有毒的蘑菇的汁液浑浊似牛奶;无毒的蘑菇的汁液则澄清如水。有毒的蘑菇的味道多辛酸苦辣;无毒的蘑菇的味道则很鲜美。有毒的蘑菇菌盖上有肉瘤,菌柄上有菌环;无毒的蘑菇则没有这些特征。煮蘑菇时,有毒的蘑菇能使银器具变黑,如果加进牛奶,马上凝固,放进葱,葱会变成蓝色或褐色;煮蘑菇时,锅里放人灯芯草一起煮,如果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证明有毒;如果是**,则无毒。蘑菇的外形、色泽、生态等与其是否有毒并没有必然的联络。以上这些只是人们的经验总结,没有一条是完全可靠的,直到现在,人们也 没有找到一个十分简单有效的区分有毒蘑菇与无毒蘑菇的方法。对于没有丰富的野外生活经验的人来说,记住这些经验可以起到一定的鉴别作用,但如果有可能,最好不要轻易地采集野外的任何一种野生蘑菇。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我国有毒的蘑菇约有80多种,其中大多数毒性较小,经过处理后可以将其毒性除去。 一旦误食有毒的蘑菇,应尽快设法排除毒物,除可用温盐水 导泻外,对中毒后不呕吐的人,还要饮大量稀盐水或用手指按咽喉引起呕吐,用1%的盐水或浓茶水反复洗胃,以免机体继续吸收毒素。 (二)其他有毒植物 还有一些有毒植物,例如,夹竹桃、咬认狗、曼陀罗等。 这里介绍一种最简单的鉴别野生植物有毒无毒的方法,供紧急情况下使用。通常将采集到植物割开一个小口子,放进一小撮盐,然后仔细观察是否改变原来的颜色,通常变色的植物不能食用。

描写植物的古诗

1、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唐王维《山居即事》

2、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唐王维《临湖亭》

3、竹色溪不绿,荷花镜里香。

唐李白《别储至剡中》

4、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唐杜甫《为农》

5、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唐杜甫《暮春》

6、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

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7、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唐高蟾《上商侍郎》

8、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

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9、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

宋米友仁《临江山》

10、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

11、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12、五月万枝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唐韩愈《榴花》

13、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荫长。

唐李欣《送陈章甫》

14、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15、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宋之问《灵隐寺》

16、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17、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18、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19、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唐杜甫《宿赞公房》

20、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21、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唐赵《长安晚秋》

22、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黄巢《题菊花》

2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宋李清照《醉花阴》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落北风中。宋郑思肖《寒菊》

25、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元许有《获港早行》

26、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晋陶渊明《蜡月》

27、一树寒梅白玉条,临村路傍溪桥。唐张谓《早梅》

28、风光人不觉,已着后园梅。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29、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邢员外》

30、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已《早梅》

31、折得蔬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宋晏几道《清平乐》

32、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宋王安石《临江仙》

3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

34、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宋苏轼<红梅>

35、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宋黄庭坚《虞美人》

36、小春何处有梅花,想见水边篱落,数枝斜。宋,吴则礼《虞美人》

37、雪似梅花,梅似花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38、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宋叶梦得《临江仙》

39、雪后蔬梅,时见两三花。宋辛弃疾《江神子》

40、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杜未《寒夜》

写春天的美食的诗句

1 春天关于美食的诗句

春天关于美食的诗句 1 关于美食的诗句

1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唐代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释义: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尝。

2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唐代李白《客中行》

释义:兰陵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

3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

释义: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4 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明代丘浚《咏荔枝》

释义:世上的珍果没有比它更好的,它像雪一样的肌肤罩着一层红纱。

5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宋代陆游《幽居初夏》

释义: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6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

释义: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7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

释义: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8 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释义:君返乡后,黄鸡白酒庆祝秋社。

9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宋代李清照的《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释义: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10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代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释义: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

2 关于美食的诗句有哪些

1,《食荔枝》 宋代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上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2,《游山西村》 宋代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鸡肉鱼肉丰盛美味。

3,《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唐代 杜甫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译文:把活鲜的鲫鱼切成银丝煲脍,用碧水涧傍的香芹熬成香羹。这分明是在越中吃晚饭啊,哪里是在陕西的柁楼底下用餐呢?

4,《江上渔者》宋代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5,《寄胡饼与杨万州》唐代 白居易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译文:这里的胡麻饼的模样学着京城的样子制作的,新出炉的面饼酥脆,香气四溢。

3 关于美食的古诗句

一、唐代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翻译: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吵闹牵扯我的布衣。

二、唐代张籍《成都曲》: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翻译: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雨后山坡上荔枝已经成熟。

三、宋代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翻译:两岸的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的细雨,笼罩万家。

四、清代符曾《上元竹枝词》: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翻译: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五、宋代范仲淹《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翻译: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4 关于美食的诗句

1、《江上渔者》 宋代: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2、《渔歌子》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 3、《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4、《上元竹枝词》 清代: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译文: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5、《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5 描写秋天美食的诗句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

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

眺:远望。平楚:平野。

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

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

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

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

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

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

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

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

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6 关于美食的诗歌

1,《猪肉颂》

北宋:苏轼

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译文:把锅子洗得干干净净,少许放水,燃上柴木、杂草,抑制火势,用不冒火苗的虚火来煨炖。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会滋味极美。黄州有这样好的猪肉,价钱贱得像泥土一样;富贵人家不肯吃,贫困人家又不会煮。我早上起来打上两碗,自己吃饱了您莫要理会。

2,《食荔枝》

北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作岭南的人。

3,《上元竹枝词》

清代: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译文: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4,《答柳柳州食虾蟆》

唐代:韩愈

虾蟆虽水居,水特变形貌。

强号为蛙哈,于实无所校。

虽然两股长,其奈脊皴疱。

跳踯虽云高,意不离泞淖。

译文:诗里描写了虾,蟆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并借抒写自己不堪其扰的烦恼和食虾,蟆的感慨,寄托了迁谪南荒的忧惧愁烦。

5,《菜羹赋》

北宋:苏轼

汤蒙蒙如松风,投糁豆而谐匀。

覆陶瓯之穹崇,谢搅触之烦勤。

屏醯酱之厚味,却椒桂之芳辛。

水初耗而釜泣,火增壮而力均。

滃嘈杂而麋溃,信净美而甘分。

译文: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家境贫寒,生活艰苦,有时出现饮食不给的情况。但他心胸旷达,超然物外,用老庄“齐生死”、“一物我”的思想,力图摆脱政治失意造成的精神苦闷和物质匮乏带来的内心困扰。

7 求形容美食的诗句,采纳必赏

1、苏东坡既是着名的文人学者,也是着名的美食家。

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

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 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

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着名的《老饕赋》。2、陆游是南宋着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

“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

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彘”即“猪”,“彘骨”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

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

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

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春日春盘细生菜""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 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

8 描写美食的古诗词

一、《食荔枝》

作者:宋代苏轼

1、原文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2、翻译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作岭南的人。

二、《问刘十九》

作者:唐代白居易

1、原文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翻译

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

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三、《游山西村》

作者:宋代陆游

1、原文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翻译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四、《行路难》

作者:李白

1、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2、翻译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五、《客中行》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2、翻译

兰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香芬芳四溢。兴来盛满玉碗,泛出琥珀光晶莹迷人。

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乡之客。最后哪能分清,何处才是家乡?

关于“春天吃野菜的诗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zhishi/2219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