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刀锋》中提到的两首诗:之二(关于东方project的诗句)

《刀锋》中提到的两首诗:之二(关于东方project的诗句)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30    点击:  178 次

《刀锋》中提到的两首诗:之二

网上有关“《刀锋》中提到的两首诗:之二”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东方project的诗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待你到垂暮之年,夜晚,烛光下,

坐在壁炉的火堆旁,边读书边饮茶,

你吟诵我的诗,发出感慨万千;

当年我多美,T哥赞美过我啊。

那时候你不用儿女传语递话,

多年的心灵相通,

动听的情话一到晚上就活泼起来

让你安然入睡。

我将长眠地下,成为无骸的幽灵,

在爱之神树的树荫下歇息安定,

你则是一个蛰居家中的老妪,

怀念我的爱情,怀念你的青春,

信我的话,要生活,别等待明朝;

就在今天,把生命的玫瑰摘去,

插到你的水瓶里去。

( 这是喜马拉雅上的文稿。能搜索到音频,很难得!因为可选择的不多。 )

这是一首法国诗。已经不记得何年何月我曾经看过一段**画面:他们在温暖的壁炉前,正深情地朗诵着这首诗。只是搜肠刮肚,也不记得这份记忆是来自哪一部**了(友友,你如果知道,请一定告知我啊)。

如果你没有体味到这首诗的优美、温馨和愁肠,那就请多读几遍吧。这是我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几首诗中的一首。

这首诗的作者是 彼埃尔·德·龙沙。 今天之所以想和大家分享这位诗人是因为毛姆在《刀锋》中引用了他另一首诗的第一句诗词。仅仅这一句诗词,就足够浪漫而多情、足够心动而向往,以至令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在小说《刀锋》中, “我” 将这句诗题写在我新书扉页上作为礼物送给了索菲,而索菲,这位可怜的女性后来被人谋杀并投入海中。这令人扼腕和唏嘘的命运由此更加加深了读者对这句诗词的叹息。

在《刀锋》中,仅仅出现的这第一句诗句,秭佩译为: 心爱的人哪,让我们去瞧瞧玫瑰是否… ;周煦良译为: 美人儿,我们去看看那玫瑰花。

这里,和大家分享全诗的两个译本。

宝贝,咱们去看玫瑰,

今晨是否绽开蓓蕾,

在阳光下展现红裙,

今日黄昏是否消蚀,

她的红裙千百条折,

和象你一样的色晕。

啊!请看,多短的时间,

宝贝,她保持着光艳,

啊!她的美已变黯淡!

大自然确是后娘啊,

因为这样美丽的花

还不能从早活到晚!

所以,宝贝,请相信我,

当你年华开花朵朵,

达到最鲜艳的碧翠,

快采摘你的青春吧:

衰老就象这朵鲜花,

会使你的美丽憔悴。

小甜心,我们且去看那玫瑰

那今晨刚向着太阳撩露,

绯红裙裾的玫瑰,

是否一到傍晚,

就失去绯红裙裾的褶皱,

和她那与你同样的容颜。

呜呼!你且看如白驹之过,

小甜心,她便即刻

呜呼!在那时令其娇艳陨落!

哦真真如继母一般的自然,

让这样一朵花只可

从清晨存续到夜晚。

故而,你若信我,小甜心,

趁你的年华正绽吐

达致最鲜活的清新,

抓住,抓住你的华年:

如其令这花暗淡,迟暮

将令你的娇艳暗淡。

Mignonne, allons voir si la rose

Qui ce matin avoit desclose

Sa robe de pourpre au Soleil,

A point perdu ceste vesprée ?

Les plis de sa robe pourprée, ?

Et son teint au vostre pareil.?

Las ! voyez comme en peu d'espace,?

Mignonne, elle a dessus la place?

Las ! las ses beautez laissé cheoir !?

? vrayment marastre Nature, ?

Puis qu'une telle fleur ne dure

Que du matin jusques au soir ! ?

Donc, si vous me croyez, mignonne,?

Tandis que vostre ?ge fleuronne?

En sa plus verte nouveauté, Cueillez, cueillez vostre jeunesse:Comme à ceste fleur la vieillesse?

Fera ternir vostre beauté.

(注:我不懂法语,所以无法核实正误,请见谅。希望喜欢法语的友友们喜欢。)

其实,龙沙最受人喜爱和称道的佳作是我本文开头的那一首,诗名为《 致埃莱娜十四行诗》 ,请看全诗。

待你到垂暮之年,夜晚,烛光下,

坐在炉火之旁,边纺纱边绕线,

你吟诵我的诗,发出感慨万千:

当年我多美,龙沙赞美过我啊。

那时候你不用女仆传语递话,

她干活儿累得半睡半醒之间,

听到我的名字仍然安稳睡眠,

即使用动听辞句赞颂你也罢。

我将长眠地下,成为无骸幽灵,

在爱神木的树荫下歇息安定:

你则是一个蛰居家中的老妪,

怀念我的爱情,悔恨你的倨傲。

信我的话,要生活,别等待明朝;

就在今天把生命的玫瑰摘去。

—郑克鲁译

当你到了老年,晚上,烛光摇曳,

你坐在炉火边,纺着纱,缠着线,

象唱歌一样背诵着我的诗句,并且还惊讶地说。

“想当年我年青貌美,还曾得到过龙沙的赞美。”

这句话你的使女当时并没有听见,

由于劳累,她早已双眼朦胧快入睡。

龙沙的细语并没有使她醒过来,

如泣如诉的诗句不断祝福你,那赞美之辞会永久流传。

那时我已长眠地下,成了飘忽不定的幽灵,

在那香桃木的荫影下我将得到安息。

而你那时也已到了风烛残年,蜷缩在炉旁,

为了自己当年过于骄傲,拒绝了我的爱情而深深后悔。

请相信我,你要真正生活,别去等待明天,

从今天起,就请你来采撷那生活里的玫瑰

—— 远方 译

龙沙有好几首名诗都将花儿比作美人,劝人及时行乐。很多诗受到大家的喜爱,比如圣·勃夫(Sainte-Beuve)特别欣赏他的《 赠君一束花 》,并在《评传》中将它全文引出,说它“ 风姿摇曳”、“凄惋动人 ”。

下面和大家简要分享龙沙的生平和几首佳作。

彼埃尔·德·龙沙(Pierre de RONSARD,1524-1585)法国第一个近代抒情诗人。出身于贵族家庭。龙沙曾随从出使,到过很多国家。后因大病成聋,决心写诗。1547年组织七星诗社。1550年发表《颂歌集》(Odes)四卷,声誉大著。 1574年所写组诗《致埃莱娜十四行诗》(Sonnets pour Hélène)被认为是他四部情诗中的最佳作品。 他的诗讲究技巧、音律,反对禁欲主义,热爱现实生活,但情调常忧郁低沉。他的诗在欧洲宫廷中传诵一时。

再分享彼埃尔·德·龙沙的另外几首佳作。

赠君一束花,

选择经我手;

今夕不攀折,

明日委尘土。

君貌美如花,

见花应感悟:

花好忽飘零,

貌美哪能久!

岁月去匆勿,

更嗟人易去,

倏忽不移时,

人已眠新墓:

死后思情谁复知?

劝君爱我趁花时!

——范希衡 译

除了你,我不会另有所爱,

恋人,我不会干这种事情。

除了你,无人能使我称心,

哪怕维纳斯从天上下来。

你眼睛是如此优美可爱,

眨一眨就可以使我丧命,

再一眨又突然使我活命,

两下子能使我死去活来。

我即使活五十万个春秋,

除了你,我的亲爱的女友,

不会有别人做我的恋人:

我必须另外装一些血管,

你的爱把我的血管塞满,

再也容不下更多的爱情。

——钱春绮 译

我可以把你的美与月亮相比吗?

她见异思迁,你忠贞不渝

我可以把你的美与太阳相比吗?

她四处留情,你钟爱一生

你貌美如仙,以致让妒嫉者绝望

对我的赞美嫉恶如仇

你国色天香,她人无可比拟

你是自己的神,自己的星辰,由自己主宰

那些疯狂鲁莽者,让她人和你争艳

想伤害你却伤害了她们自己

至今你的美她们始终难以企及

不是你的姣姿掩盖了高贵的恶魔

就是你的姣姿掩盖了不朽的美德

或者你是智慧女神, 亦或你仁慈至上

——黍黎释译

关于东方project的诗句

伊人的读音是:yīrén。

伊人的拼音是:yīrén。结构是:伊(左右结构)人(独体结构)。注音是:一ㄖㄣ_。

伊人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伊人yīrén。(1)那个人;这个人。今多指女性,常指“那个人”,有时也指意中人。

二、引证解释

⒈此人,这个人。指意中所指的人。引《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高亨注:“伊人,是人,意中所指的人。”晋陶潜《桃花源记并诗》:“黄_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宋苏轼《颜阖》诗:“伊人畏照影,独往就阴息。”明何景明《望郭西诸峰有怀昔隐兼发鄙志》诗:“嘉_怀伊人,俯仰慨今昔。”清周亮工《陈阶六在云间索同社诸子作画数十幅见寄感赋一诗》:“伊人盈一水,好句满千林。”许地山《无法投递之邮件》:“原来那是伊人底文件!我伸伸腰,揉着眼,取下来念了又念,伊人的冷面又复显现了。”

三、国语词典

彼人、那个人、意中人。词语翻译英语(literary)_thatperson(usuallyfemale)_,she,one'sintended法语(lit.)_cettepersonne(souventunefemme)_,elle,sadésignée

四、网络解释

伊人(汉语词语)伊人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yīrén,是指那个人;这个人。今多指女性,常指“那个人”;有时也指意中人。出自《画图缘》“怎明白咫尺伊人,转以睽隔不得相亲。”。

关于伊人的近义词

佳人璧人良人

关于伊人的诗词

《春感·伊人或有梦辽西》《初泛西湖·萍风何处溯伊人》《次韵·自是伊人得宝书》

关于伊人的诗句

伊人事定有所制伊人宛在水中央伊人已渡我非槎

关于伊人的成语

自诒伊戚秋水伊人下车伊始自贻伊戚蒹葭伊人桓伊三弄

关于伊人的词语

驰志伊吾自诒伊戚下车伊始桓伊三弄蒹葭伊人匪朝伊夕伊于何底伊何底止自贻伊咎秋水伊人

关于伊人的造句

1、即使在现在,她总是当着众神排揎我,说我在这次战争中帮特洛伊人。

2、周一欢快来到,周末还在怀抱,工作无心困觉,周末轻松梦绕,老板视察就到,精神实在不妙,为了伊人能抱,打起精神才好。

3、清水河畔,柳絮纷飞,伊人悲歌,遥望昆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无情,红颜易老。

4、或许上帝希望我们,在遇到真爱之前,遇到一些错误的人,这样当我们最终遇到所谓伊人时,我们会懂得如何去感激。

5、秋去冬来,他来了,第一次来到雪城,抛开工作,只为伊人。

点此查看

读书笔记:《刀锋》

看完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之后我便开始了《刀锋》的阅读,间隔近半年,终于看完了这本书。说实话,我对毛姆并无过多了解,开始看《月亮与六便士》只是因为在高晓松的节目中听他谈“诗和远方”的时候提及该书。看完之后并没有给我预想中的震撼,反倒是我开始看《刀锋》不久后,就觉得此书对我的影响会更大。

这本书讲述了一战飞行员拉里在战场上目睹好友为了救自己而中弹身亡,战争结束回国后的一系列转变。确因这本书阅读时间线拉得过长,我已忘记了书的前半部分有没有明确提出拉里的困惑,在最后两章中倒是有所提及,即“为了探清恶的源头”。只是我看该书的侧重点并不在这个问题的答案,所以若有人有同样困惑,恕我无法解答。

相信看过《刀锋》的人都会对“晃膀子”这个词汇印象深刻。与Ann不同,在我第一次看到“晃膀子”这个词的时候就秒get了词义。但是我在写读书笔记的时候还是去查了一下。如百度百科所说,该词义为“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含贬义,“在《刀锋》中则引申为一种生活方式,大概是自由追求,寻求本性与自然、世界的结合。”当然,我觉得百度百科将《刀锋》中所言的“晃膀子”美化了。其实质就是一种“游手好闲”的状态,注意,我说的是“状态”,也就是一种表现。拉里的“晃膀子”绝非是漫无目的的。

在看到百度百科的解释后,我突然很想知道“晃膀子”的英文,竟然是一个很简单、很常见的词汇:loaf。牛津词典对这个词的解释是“to spend your time not doing anything , especially when you should be working”,“在你本该工作的时候却无所事事”。牛津词典里该词下面还有个词汇:loater,a person who wastes their time rather than working 我想英文解释可能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晃膀子”这个词。很奇怪,书中脚注中好像并未对“晃膀子”做出释义,想来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方便大家对“晃膀子”赋予自己的解释。

拉里也确实晃了很多地方,从西方晃到了东方,经过一条漫长、艰辛的道路,踽踽而行,最终在东方找到了自己所追求的东西,然后又晃回了西方,回到生活中。但他回到文明社会又不是为了物质、不是为了金钱,私以为可能他在体验不同生活的过程中得以完善自我。

拉里在终日饱读书本、尝试多种生活之后,最终在佛教圣地——印度寻得答案,得以自我救赎、自我完善。丰子恺在《弘一法师的三层境界》(又名:我与弘一法师)中总结道人生的三重境界:一是物质生活,即衣食;二是精神生活,即学术文艺;三是灵魂生活,即宗教。

坦白说,满满宗教解说的第六章我并没有仔细研读。在拉里到达极乐境界,享受了自我和“无限”融为一体之后,他感觉自己多年寻觅的东西终于有了答案。我想把他多年寻觅的答案用原文定义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珍视的一切美好事物都是与丑恶的事物并存的”。这可能仍未回答“恶的源头”,但世间万物,存在即合理,难道不也是一种答案么?

实际上我从小就对宗教有种莫名好感,就连心心念的西藏也是朝拜圣地。总觉得自己有一天会遁入空门。年前在某寺庙网站上看到他们竟然接受义工的时候,我真的心动了,可惜最短时间是一个月,我可能以后都不会再有一个月之长的假期,但我已经明确的知道,如果我能遇到一个月的假期,我必定要前往体验。这也是我的梦想之一。

可能很多人觉得宗教是劝人“出世”的,实际上我觉得更多的是“以出世之心入世”。在我国,对古代文人、甚至现代知识分子影响最大的两大思想莫过于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主张入世,而道家思想主张出世。而苏轼是典型的儒、道矛盾思想的结合体。当然这也是由他的生活环境所致。怀揣满腹才华以及一颗爱国之心,他自然想为国家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这是他的“入世”。当他仕途不顺,只好游山玩水、乐在其中,这是他的“出世”,也是他排遣入世之不顺的方式。中学知识体系中把苏轼作为豪放派诗人的代表人物,这是他“入世”的见证;实际上苏轼的情词写得超美的!而且表达他“出世”之心的佳句也是枚不胜举。无论是耳熟能详的“一蓑烟雨任平生”,还是“此心安处是吾乡”,都表露出他的超脱。

之所以讲苏轼,是因为他是我最喜欢的诗人,严格来说是词人。以前我认为一个人最喜欢的作者也会影响这个人的思想。所以我一度一直陷在“出世”和“入世”的矛盾之中。后来我终于为苏轼内心儒道两家的拉扯找到了一个平衡。大概真的有资格选择出世之人,是那些选择入世也有一身本领可以驰骋,而绝非妄图逃避入世才选择“不入世”之流。虽然我自知没资格以自己的思想为别人的想法寻找一个平衡,但这种解读确实让我豁然开朗,于我而言就是有意义的。

而在看《刀锋》,看到拉里在寻得“真理、自由”之后,坦然道出回美国“生活”,这让我再度联想起出世和入世。甚妙!大抵我选择的“以出世之心入世”是智慧之举。

毛姆在与伊莎贝尔见面时提及拉里要回美国生活,而伊莎贝尔夫妇因为得到了舅父艾略特的遗产也将回美国“东山再起”,能与自以为深爱的旧情人待在同一个国家,这让伊莎贝尔很开心,以为可以在美国相见了。毛姆对她的这个想法表示怀疑,并说“他的美国与你们的美国相去甚远,要隔上十万八千里呢”。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产生了共鸣。很多人就算同处一地,但其间的距离岂是空间相邻能弥补的。

这可能也是拉里在多年后想起结婚之事时,只提及了索菲,却遗忘了与自己相恋多年且曾有婚约的伊莎贝尔。

实际上还有很多没写,还有很多想写。但实在是因为时间线拉得太长,很多东西都遗忘了,加之元旦的时候稍微写了一点点关于本书的心得,就不想再赘述了。

最后,以拉里对回美国过日子的过法作为读书笔记的结束语:

不急不躁,宽宏大度,大慈大悲,无私无欲 ,不近女色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送沈子福归江东》两首古诗解释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

  1、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的地方。

  2、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3、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4、子规:即杜鹃鸟。

  5、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6、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五条溪水,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7、随风:一作“随君”。夜郎西:泛指湖南西部和贵州一带地区。夜郎:古夜郎国在今贵州桐梓县,这里指的是唐代的夜郎县,在今湖南沅陵县。

  8、夜郎: 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赏析〗

  王昌龄左迁龙标,其实他并无舛误,以故在《芙蓉楼送辛渐》诗中表明自己的无辜:“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知道他的不幸遭遇后遥寄此诗,深表同情与安抚。

  〖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着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译文〗

  杨花落尽了,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叫,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结构〗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特色〗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

  1沈子福,不详。全唐诗作沈子。归又作之。

  2罟师:渔人。此指船夫。临圻:近岸之地,此指江东岸。

  赏析:

  王维送别之作意韵悠长,风神摇曳,绵邈蕴藉。此诗以杨柳起兴,关合送别情事。又以春色比喻相思之情,言其如影随形,无处不到。且以春色之清丽和暖喻人间友情,亦颇宜人。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等,虽手法相同,然情味凄苦有异。顾可久曰:"(首二句)别景寥落,情殊怅然。(末二句)相送之情随春色所之,何其浓至清新"(《唐诗直解》)。《唐绝诗钞注略》:"妙摄入'送'字,以行送且以神送,且到处相随,遂写得淋漓尽致。"

  王维大约在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740、741)知南选,至襄阳(今属湖北)。他集子里现存《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诗,可见他在江汉的行踪不止襄阳一处。沈子福,不详。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一句点明送别之地。第二句醒出“归江东”题意。罟(gǔ古)师,渔人,这里借指般夫。临圻,当指友人所去之地。

  友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象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象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多么美丽的想象,多么蕴藉而深厚的感情!将自然界的春色比心灵中的感情,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便算是诗家能事。这里藉难写之景以抒无形之情,功夫当然又深了一层。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这是盛唐诗歌的特色。牛希济的《生查子》有这样的两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写的是**对远行人临别的叮咛:记住我的绿罗裙吧!你无论到哪里,那里的芳草都呈显着我的裙色,都凝结着我对你的相思,你要怜惜它啊!——这话也讲得非常之含蓄,非常之婉转,非常之好。与王维“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句比较,手法相同,思路相近,但感情一奔放一低徊,风格一浑成一婉约,各具姿态,而又同样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句 解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临圻”,地名。长满杨柳的渡头,行人稀少,船夫划着桨向临圻驶去。

  诗的开篇直接入题,描写送别情形。江边渡头,杨柳依依。这虽是随手写眼中现成之景,景中却蕴含深情:“柳”与“留”同音,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表示不忍离别,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但分别终究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友人乘坐的船只已经起航。

  刚才还很热闹的渡头,一下变得行客稀少,冷冷清清。惟有诗人自己,仍然立在那里,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他的脑海里,或许在重温刚才与友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或许想起了之前和友人交往的点点滴滴。但这一切,都只能是追忆了。眼前只见友人所乘的船顺水而下,离自己越来越远。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也有目送友人乘舟而去的情形:“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站在高高的黄鹤楼上,远眺孤舟,写的是远景。而王维捕捉的是船夫荡桨的细节,写的是近景。同样写送行,李白之潇洒与王维之细腻,可见一斑。

  船儿渐行渐远,友人的身影也越来越模糊。只要再过一会儿,他们就将消失在诗人的视线之外。而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重新相逢。想到这些,诗人的心中难免有些怅惘。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桃红柳绿,芳草萋萋,春色漫漫,诗人忽发奇想:“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一直跟随着“你”归去。内心的无限别情,眼前的无边春色,两样似乎不可能有丝毫联系的事物,就这样被诗人完全交融到了一起。

  这是多么美丽的想象,多么蕴藉而深厚的感情!诗人似乎在对友人说:你在江上走,江南江北的春色包围着你;我的牵挂、友谊也和这春色一样,时时刻刻包围着你,陪你一路前行。春满江南江北,情亦满江南江北。不必特意写离愁别苦,别情已经充盈了满篇。更巧的是,自然之景与深挚之情妙合无间,耐人寻味。

  诗的最后两句,历来备受人们称赏。五代牛希济的词《生查子》有这样两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采用的就是类似的思路和手法。词中**对即将远行的人切切叮咛:记住我的绿罗裙吧,你无论到哪里,那里的芳草都呈显着我的裙色,都凝结着我对你的相思,你要怜惜它们啊!这两首诗相比,含蓄的表达方式一致,但感情一奔放一低徊,风格一浑成一婉约,各具魅力。

  评 解

  这首诗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感情真挚,语言明快,风格清丽,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尤其最后两句,想象奇妙,余音袅袅。清人马位《秋窗随笔》评曰:“最爱王摩诘‘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之句,一往情深。”

  解释:

  渡口杨柳依依,行客稀少,

  艄公摇起桨驶向临圻。

  我的相思就像春色一样,

  从江南到江北送你回家。

中国诗词大会比赛规则是什么?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目前已成功举办了4季。下面,我们来介绍第4季的竞赛规则及题库。

一、竞赛规则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包含以下环节:

1、个人追逐赛

每一场有四位选手参赛,每位选手最多答六题。挑战者与百人团同步答题,百人团答错的数量即为选手得分。

2、绝地反击

首次答错者在绝地反击自救环节中随机选择“横扫千军”“你说我猜”“出口成诗”其中一种方式进行自救。自救成功者将继续答题,失败则终止答题。总分最高者进入攻擂资格争夺赛。第一场个人追逐赛中胜出的选手直接进入擂主争霸赛。

(1)横扫千军:选手须和12位百人团选手对抗飞花令,说不出诗句者为失败。

(2)你说我猜:选手须在180秒的时间内和点评嘉宾一起搭档答对八道题。

(3)出口成诗:选手须在150秒的时间内说出与大屏幕上12个关键词相关联的12联诗句。

3、攻擂资格争夺赛

参赛选手总分最高者与百人团得分最高者对决,选手们进行飞花令、超级飞花令、诗词接龙三轮比拼,获胜者进入擂主争霸赛。第一场百人团和预备团中得分最高的两位选手直接进入攻擂资格争夺赛。

(1)、飞花令:一个字

(2)、超级飞花令:两个字或者更复杂的组合

(3)、诗词接龙:说一句诗接下去

4、擂主争霸赛

攻擂资格争夺赛获胜者与上一场擂主进行比拼。擂主争霸赛共有九道抢答题,抢到并答对者得一分,答错则对方得分,率先获得五分者即为该场擂主。第一场个人追逐赛中胜出的选手直接与攻擂资格争夺赛胜出的选手对决。

二、题库

(一)、个人追逐赛

主题1

冬去春来

1、细节鱼儿时知肥雨好

答案:好雨知时节

2、霜二月红叶刀与似花风剪春

答案:二月春风似剪刀

3、__ __ __ __ __ __ __,卧看牵牛织女星

答案:天阶夜色凉如水

4、__ __ __ __ __ __ __,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忽如一夜春风来

5、A王维《送王二使安西》

B白居易《琵琶行》

C高适《别董大》

答案:B

6、毛泽东词句“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赞美的是什么节目?

A端午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答案:C

主题2

爱美之心

1、道话酒莫榆麻桑陌把

答案:把酒话桑麻

2、春李映依风旧花笑桃相一杯

答案:桃花依旧笑春风

3、__ __ __ __ __ __ __ __ , 梨花一枝春带雨

答案:玉容寂寞泪阑干

4、“万方乐奏有于阗”的“于阗”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古国,它最着名的物产是?

A黄金

B美玉

C骏马

答案:B

5、成语“出水芙蓉”最早用来形容什么?

A美女

B诗歌

C绘画

答案:B

6、

A醉里不辞金爵满,阳关一曲肠千断

B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C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答案:B

主题3

鸟兽虫鱼

1、花来不恨别鸟人惊泪

答案:人来鸟不惊

2、黄鹤人西故楼已昔去乘空余

答案:昔人已乘黄鹤去

3、__ __ __ __ __ , 池鱼思故渊

答案:羁鸟恋旧林

4、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中的“黄”和“苍”分别指?

A黄马 苍鹰

B黄犬 苍鹰

C黄犬 黑犬

答案:B

5、“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 许多愁”中"舴艋舟"是什么舟?

A蚱蜢纹饰的小舟

B形式蚱蜢的小舟

C雄伟坚固的战船

答案:B

6、以下那句诗中所提到的植物不会出现在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者细井徇细井徇的《诗经名物图解》中?

A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B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C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答案:C

主题4

锦绣河山

1、莫道不销逾十君行早

答案:莫道君行早

2、一悠白空千日片闲悠云潭载

答案:白云千载空悠悠

3、__ __ __ __ __ , 归雁入胡天

答案:征蓬出汉塞

4、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山”位于现在的哪个省?

A山西省

B陕西省

C浙江省

答案:C

5、下列诗句中,那一项是正确的?

A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奈是扬州

B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耐是扬州

C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答案:C

6、李白诗句“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的意思是?

A天台山必天姥山高

B天姥山比天台山高

C天台山与天姥山一样高

答案:B

主题5

英雄豪杰

1、贼擒射先人雕擒射马

答案:射人先射马

2、千炙云下里八麾莺路百月分

答案:八百里分麾下炙

3、__ __ __ __ __ __ __ , 岂因祸福避趋之

答案:苟利国家生死以

4、毛泽东诗句“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与下列哪个历史典故有关?

A荆轲刺秦

B终军请缨

C渔夫濯缨

答案:B

5、下列哪项表达了渴望封侯的心情?

A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B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C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答案:C

6、以下哪项描写的是古人对月中情景的想象?

A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B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C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答案:A

主题6

神话传说

1、时又不江清近识月小

答案:小时不识月

2、大风起兮场云飞同日各鹏一

答案:大鹏一日同风起

3、__ __ __ __ __ __ __ , 石破天惊逗秋雨

答案:女娲炼石补天处

4、“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说的是《西游记》中的哪一个情节?

A三调芭蕉扇

B大闹天宫

C三打白骨精

答案:C

5、“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其中“蚕丛”和“鱼凫”指的是?

A两位帝王

B两种动物

C两座城市

答案:A

6、“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诗中灵药来自?

A峨眉山

B昆仑山

C蓬莱山

答案:B

主题7

童趣飞扬

1、马斜来入郎铁竹万骑

答案:郎骑竹马来

2、儿散归黄追学童走蝶头来急

答案:儿童急走追黄碟

3、__ __ __ __ __ , 偷采白莲回

答案:小娃撑小艇

4、下列诗句中的“儿女”,不是指儿童的是?

A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B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C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答案:C

5、

A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B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C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答案:B

6、杨万里在《稚子弄冰》这首诗中提到“稚子金盆脱晓冰”,请问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制作哪种食品?

A奶茶

B刨冰

C雪糕

答案:C

主题8

英雄豪杰(2)

1、壮一句士十剑年两磨

答案:十年磨一剑

2、红过三不开尽军远怕后难征

答案:红军不怕远征难

3、__ __ __ __ __ __ __ , __ __ __ __ __ __ __ , 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答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4、“九州生气侍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中哪个字是错误的?

A州(错)——洲

B侍(错)——恃

C喑(错)——咽

答案:B

5、李贺诗句“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中“金络脑”指的是?

A一种武器

B马的笼头

C一种香料

答案:B

6、请问。在郭靖行走江湖的过程中,他有可能会遇见以下哪位英雄人物?

A文天祥

B岳飞

C辛弃疾

答案:A

主题9

鸟兽虫鱼(2)

1、月高黑归雁升入胡天

答案:归雁入胡天

2、双燕归雨似曾来识花相细去

答案:似曾相识燕归来

3、__ __ __ __ __ __ __ , 上有黄鹂深树鸣

答案:独怜幽草涧边生

4、“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见,三愿如同梁上燕”中的哪个字是错误的?

A郎(错)——夫

B见(错)——健

C梁(错)——堂

答案:B

5、下列咏蝉名句中,哪一联能激励我们积极上进?

A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B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C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答案:A

6、以下哪一项提到的“牛”与其他两项不同?

A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B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C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答案:A

主题10

锦绣河山(2)

1、回时云白望坐起看尽

答案:坐看云起时

2、香生烟暖田日青蓝照玉炉着

答案:蓝田日暖玉生烟

3、__ __ __ __ __ , 云深不知处

答案:只在此山中

4、下列诗句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山随平野尽,月涌大江流

B星垂平野阔,江入大荒流

C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答案:C

5、“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请问这“一叶舟”在干什么?

A比赛

B摆渡

C捕鱼

答案:C

6、请问下列哪句诗词与奉节的夔门有关?

A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答案:B

主题11

冬去春来(2)

1、今草风吹看又花生春

答案:春风吹又生·

2、南是年王春师好最望右处一

答案:最是一年春好处

3、__ __ __ __ __ __ __ , 花有清香月有阴

答案:春宵一刻值千金

4、下列诗句,哪一项是正确的?

A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B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C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答案:B

5、《诗经·七月》名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中“流火”的含义是?

A天气炎热

B天气转凉

C天气寒冷

答案:B

6、重阳节亲友开心相聚,一起登高赏景时,最适合引用以下哪项诗句?

A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答案:C

主题12

英雄豪杰(3)

1、昔当杰人时如旅生作

答案:生当作人杰

2、天英泪问谁使雄襟敌长满下

答案:长使英雄泪满襟

3、__ __ __ __ __ __ __ , 铁马秋风大散关

答案:楼船夜雪瓜洲渡

4、毛泽东诗词“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A曹操求贤

B孙皓迁都

C刘备托孤

答案:B

5、下列描写春天节气的诗句,时间最晚的是?

A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B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早木知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答案:C

6、“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中“细腰”指的是谁的腰?

A楚国君王的腰

B楚国大臣的腰

C楚国美女的腰

答案:B

主题13

天伦之乐

1、可行小正怜儿遥女成

答案:遥怜小儿女

2、凰飞雏老台凤于声上清凤凰

答案:雏凤清于老凤声

3、__ __ __ __ __ __ __ , __ __ __ __ __ __ __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答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下列诗句,哪一项是正确的?

A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归鸿踏雪泥

B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C人生到处何所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答案:B

5、古人感恩父母,常以草木自比。下列诗句所描写的草木,不包含亲子之情的是?

A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答案:C

6、孟郊《游子》“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古人用萱草比喻母亲,请问萱草又称是什么草?

A含羞草

B忘忧草

C合欢草

答案:B

主题14

百草千花

1、离心原离别有木本草

答案:草木有本心

2、千枝朵低开树万树朵梨一压

答案:千朵万朵压枝低

3、__ __ __ __ __ __ __ , __ __ __ __ __ __ __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答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以下三种祝贺语都来自于《诗经》,请问哪一项与植物有关?

A乔迁之喜

B弄璋之喜

C弄瓦之喜

答案:A

5、

A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B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C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

答案:A

6、刘禹锡“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这里的花指的是?

A梅花

B梨花

C柳絮

答案:C

主题15

千门万户

1、天敲雁门月黑飞下僧

答案:僧敲月下门

2、堂上自去时燕旧还休王前谢

答案:旧时王谢堂前燕

3、__ __ __ __ __ __ __ , 虫声新透绿窗纱

答案:今夜偏知春气暖

4、请问以下哪一项描写的是家书?

A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B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C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答案:B

5、毛泽东诗“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沧桑”指的是?

A人间的巨大变化

B日出之处的通天树

C河北沧州的别称

答案:A

6、下列诗句中,描写家庭悠闲生活的是?

A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B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C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答案:A

主题16

鹏程万里

1、老应休病有狐船孤官

答案:官应老病休

2、八千合贬夕里路云州朝月潮

答案:夕贬潮州路八千

3、__ __ __ __ __ , __ __ __ __ __;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答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形容年轻人胸怀祖国,有担当、有作为,最恰当的诗句是?

A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答案:C

5、请问下列哪项诗句描绘的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城市?

A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B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

C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答案:B

6、《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其中"穹庐"指的是?

A茅草屋

B马车蓬

C毡布账

答案:C

主题17

爱美之心(2)

1、鱼爱我双鲤但美送鲈

答案:但爱鲈鱼美

2、我时逢名恨人嫁未君相成不

答案:恨不相逢未嫁时

3、__ __ __ __ __ __ __ , 独留青冢向黄昏

答案:一去紫台连朔漠

4、以下那一项中“美人”可以象征品德高洁的人?

A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B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C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答案:B

5、“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中哪个字是错误的?

A世(错)——适

B性(错)——心

C丘(错)——青

答案:A

6、下列诗句哪一项是正确的?

A名花倾国两相欢,长令君王带笑看

B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C名花倾国两相欢,长使君王带笑看

答案:B

主题18

千门万户(2)

1、雪来归晓夜欲人晚风

答案:风雪夜归人

2、中二绿田一水分将绕护洲白

答案:一水护田将绿绕

3、__ __ __ __ __ __ __ , __ __ __ __ __ __ __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答案: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4、周邦彦词句“并刀如水,吴盐胜雪”中的“并刀”和“吴盐”是为了吃什么而准备的?

A烤肉

B橙子

C鱼片

答案:B

5、张继诗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他“愁”的原因最可能是?

A旅费不足,寄宿游船

B国家动乱,自己漂泊

C环境凄凉,疾病缠身

答案:B

6、毛泽东“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中的“酹”指的是以下哪种行为?

A自斟自酌

B洒酒祭奠

C向人劝酒

答案:B

(二)、绝地反击

A、出口成诗

1、梅花 大雁 诸葛亮 寒舍 将军 周瑜 烟雨 天涯 浮云 知己 汴梁 沙场

2、鹳雀楼 长城 谢公屐 玉壶 宝剑 西施 曹操 白鹭 琵琶 杏花 露 清明 3、柳絮 七夕 明月 长安 乌衣巷 黄鹤楼 荔枝 杏花村楼船 金缕衣 洞庭湖 大漠

4、庐山 簪子 猿啼 秦淮河 剑阁 马嵬 锦官城 江山 比翼鸟 夫婿 天山 驴

5、美酒 杨柳 中秋 桂花 洛阳 黄花 鸡 儿童 红尘 边塞 鱼 秋

6、扬州 雨 爆竹 金樽 葡萄 王昭君 黄鹂 喜鹊 长江 梨花 笛 曹植

7、苏州 落日 黄河 烟花 开封 长安 明月 牛 梧桐 麒麟 龙 关羽

8、牧童 春风 英雄 荷花 武昌 君王 虹桥 马 凤凰 桂花 杨玉环 柳絮

B、你说我猜

第一组

1、慈母手中线,游子生上衣

2、《游园不值》

3、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一剪梅》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静夜思》

7、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8、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9、李商隐

10、《蝶恋花》

1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第二组

13、春风得意马急蹄,一日看尽长安花

14、《葬花吟》

1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6、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7、李清照

18、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9、《无题二首》

2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1、《鹊桥仙》

22、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23、《水调歌头》

24、《卜算子》

第三组

25、《采桑子》

26、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2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9、挥手自辞去,萧萧班马鸣

30、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3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32、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3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34、《别董大》

35、王昌龄

36、春江花月夜

第四组

37、《钱塘湖春行》

38、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3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0、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4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4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3、李白

44、苏轼

45、《饮酒》

46、杨万里

47、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48、白居易

第五组

49、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50、辛弃疾

51、《蝶恋花》

5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4、王维

55、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5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7、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5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0、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第六组

6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6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5、《定风波》

6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67、《江城子》

6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9、行路难

70、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71、孟浩然

7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第七组

7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4、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7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76、《武陵春》

77、杜牧

7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79、《赠花卿》

8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8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82、《故人从军》

83、王安石

8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第八组

8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87、刘禹锡

88、《将进酒》

89、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90、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91、《春夜》

92、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93、晏几道

94、《琵琶行》

9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96、陆游

C、横扫千军

1、江

2、马

3、楼

4、雪

5、雨

6、春

7、君

8、花

(三)、擂主资格挑战赛

A、飞花令

1、月

2、风

3、人

B、超级飞花令

1、花 颜色

2、月 数字

3、何处

C、诗词接龙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3、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四)、擂主争霸赛

1、请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个季节

A李白说这个季节天山“无花只有寒”

B杨万里在此季节送别友人林子方

C白居易说这个季节“山寺桃花始盛开”

D这个季节“小荷才露尖尖角”

答案:夏季

2、请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个词牌名

A张衡想用它送给心爱的人

B古人通常认为它是一种餐具

C辛弃疾曾用它来吟咏元宵节

D、贺铸曾用它写一位苏州女子

答案:青玉案

3、请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处历史名胜

A曹操曾经在这附近看海

B高适描写过一支军队在鼓声中向它进发

C纳兰性德在这里见过“夜深千帐灯”

D吴三桂“冲冠一怒”打开了它的大门

答案:山海关

4、请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种植物

A刘禹锡说它“晚来风起花如雪”

B韩愈嘲笑它无才

C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用它来比喻杨贵妃的眉毛

D贺知章形容它“碧玉妆成一树高”

答案:柳树

5、请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个节日

A“二月江南花满枝”是对这个节日的描绘

B“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是这个节日的特点

C名句“侯门一入深似海”写于这个节日

D“春城无处不飞花”是描写这个节日的名句

答案:寒食节

6、请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位诗人

A他曾写过与渔父有关的诗

B他是王室后裔

C李白用“词赋悬日月”称赞他光辉的文学成就

D、有一个传统节日与他有关

答案:屈原

7、请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种花名

A卢照邻说它飞到自己的衣服上

B柳永用它形容杭州之美

C和神仙传说有关

D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答案:桂花

8、请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个诗题

A诗中写了一位女子的悲惨命运

B这位女子富有艺术才能

C唐宣宗说胡儿也能唱这首诗

D诗的第一句是“浔阳江头夜送客”

答案:《琵琶行》

9、请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条河流

A等闲平地起波澜

B春来江水绿如蓝

C数声风笛离亭晚

D明月何时照我还

答案:长江

三、一般单位如何举办诗词大会这样的活动

一般单位不可能有央视的财务和资源,不可能有这么多台答题一体机及搭建一个如此规模宏大的舞台。那么说来,难道一般单位想要办出央视诗词大会的的效果,就没有可能了吗?当然不是,有低成本的方案去实现这样的功能。

首先,肯定要有一款软件来协助实现,此软件应可以根据单位实际情况更改设备配置方案,比如百人团没有那么多一体机答题,可以采用平板或手机,如果全是选择题,还可以采用无线答题器,这样可以省了布线成本及一体机的成本。至于大屏和音响,可以租用或直接在酒店中举办(一般酒店均有)。所以,软件是关键,软件必须可以自己设置界面,以达到炫丽效果,且竞赛规则和题库均可以自己配置,大家可以看看天纵软件公司诗词大赛软件,这个可以配置出和央视诗词大会一样的效果。下面列出几个界面。

曹操杀气最重的一首诗,刚写完就杀了一个人却被奉为经典,是哪首?

曹孟德最着名的一首诗是短歌行,可是他没有写完诗就杀人,这首诗更没有杀气。曹孟德的短歌行流传到后世,被后人赞颂,很多诗人都表示很喜欢这首诗。曹孟德不止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他的文学素养也很高,是一个很厉害的诗人、文学家。就看曹植、曹丕的文采就知道,曹家是书香门第之家了。

因为曹家推翻了西汉王朝建立了曹魏,因此后世有很多人都在贬低曹孟德,特别那部推崇刘备的《三国演义》的出世,曹孟德被人当做了窃取汉室江山的奸雄。《三国演义》中,给曹孟德泼了很多脏水,比如大名鼎鼎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并不是曹孟德说的,只是《三国演义》中杜撰的。而曹孟德创作短歌行后杀人,同样也不是真实发生的事件。

1名诗:《短歌行》。

短歌行一共有两首,比较出名的应该是第一首《对酒当歌》,它表达的是求贤如渴的心情,一次来安定天下,第二首《周西伯昌》则是借由历史人物来向天下和汉王表达了忠心。《对酒当歌》往往被当做是曹孟德最经典的一首诗。它的写作背景、时间不详。有些人认为可能是赤壁之战前所做的诗;另一种说法是认为这首诗是曹孟德为了收集贤臣,特意所做,完全是为政治服务的;也有说法是曹孟德带着汉献帝迁都许都,与手下的谋士们庆祝的时候,互相唱和所做的。

《短歌行对酒当歌》不止表达了曹孟德对贤士的渴求,还表达了他的感情,极富感染力。诗词朗朗上口,大气磅礴,意境崇高,更能突出曹孟德的心境宽广以及远大的志向。曹孟德的文采令人赞叹。

2杜撰的杀人情节。

从上文来看,《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和《短歌行》的诞生,只是依照着主流的某种说法,并不是确定的事情。曹孟德在面临着大战来临之际,真的有闲情逸致去写诗?即便是胜券在握而赋诗一首,为什么所作的却是求贤诗?这分明与战场的紧张气氛是不相符的。

书中曹孟德的杀人的情节很简单。当曹孟德在赤壁时,诗兴大发赋诗一首。一旁的扬州刺史刘馥却跳出来说了,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太不吉利了。结果话说完,刘馥就被曹孟德刺死了。但是,这样的死法太过草率。即将开战的时候,却先杀了自己的将领,根本没有道理。曹孟德难道不怕军心不稳?我想曹孟德这样的老江湖是不会犯这种错误的。

而对于扬州刺史刘馥这个人物,是曹孟德手下的一名了不起的大臣。他在官渡之战时,临危受命,接管了被孙策攻打、处于一片混乱的扬州,还将扬州打理得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后来他在赤壁之战那一年去世了,因此被《三国演义》编入了曹孟德杀人的情节中。实际上,曹孟德并没有杀害扬州刺史刘馥。

3目的:贬低曹孟德的人品。

《三国演义》之所以增加了那么多不真实的情节,是因为这本书是贬低曹孟德的衍生小说。它以史实为依据,却不能等同于史实。曹孟德文采好,能写出《短歌行》,但在《三国演义》中就是对曹孟德的赞扬,但是加上杀害了质疑自己的臣子的情节,曹孟德就从富有文采的诗人变成了暴虐成性的暴君形象。

总的来说,《短歌行》被当做杀气最重的诗,是因为后人杜撰的故事。曹孟德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既有文采,还会领兵打仗、稳定朝堂,并不是大家所认识的那个奸雄。

关于“《刀锋》中提到的两首诗:之二”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zhishi/1407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