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_列传卷四十七部分译文
-
查阅典籍:《隋书》——「隋书·列传卷四十七」原文
真腊国在林邑国的西南方,本来是扶南国的附属国。 离日南郡有乘船走六十天的路程,南与车渠国接壤,西与朱江国相邻。 国王姓刹利,名叫质多斯那。 从他的祖父开始逐渐强大兴旺起来,到质多斯那时,就兼并了扶南国而归为己有。 质多斯那死后,他的儿子伊奢那先继承王位,居住在伊奢那城,城中共有两万多户人家。 城中有一座大殿堂,这是国王听政的地方。 全国有大城三十座,每城有几千户人家,各有官员,官职名称与林邑国的官职名称相同。 国王三天上一次朝,上朝时坐在五香七宝床上,床上悬挂宝帐。 那宝帐用彩木做撑竿,象牙、金钿做壁,形状像小屋一样,摆动时金光闪闪,如同红玉一般。 面前摆有金香炉,两个侍卫分站两侧。 国王身着古贝朝霞衣,腰腹围着彩服,向下垂到小腿,头戴金宝花帽,身上披满珍珠璎珞,脚穿皮靴,耳上挂着金王当。 平常穿白叠服,用象牙做拖鞋。 如果不带帽子,就不披挂珍珠璎珞。 官与民的穿着,大体相似。 真腊国有五个大臣,第一个叫孤落支,第二个叫高相凭,第三个叫婆何多陵,第四个叫舍摩陵,第五个叫髯多娄,还有众多小臣。 朝见国王时,就在台阶下叩三下头。 国王叫进殿,大臣才上台阶,进殿后大臣就跪着,用两手抱着胳膊,在国王周围坐着。 参议政事完毕,跪趴着离开国王。 朝廷台阶门阁,卫士有一千多人,都身披铠甲手拿兵器。 真腊国跟参半、朱江两国结亲和好,而多次跟林邑、陀桓两国发生战争。 就在平时他们也都披铠甲,手持兵器,如果发生征战,就用武器。 真腊国的风俗是:不是国王正妻的儿子,不能作为王位的继承人。 国王初即王位的那一天,所有弟兄同时用刑,使他们残废,有的割去一个手指,有的割掉鼻子,并发放到边远地方,供给他们生活费用,不允许他们做官。 真腊国人的体形矮小,肤色黑,而女人中也有白肤色的。 真腊国人都卷曲着头发,垂到耳下。 行动敏捷,性格刚劲。 家具器物的色彩跟赤玉的色彩很相似。 他们认为右手洁净,左手污秽。 每天早晨洗漱,用杨树枝漱口之后,诵读经文。 再洗漱然后才吃早饭,吃完又用杨树枝净齿,再诵读经文。 多吃苏酪、沙糖、禾亢粟、米饼。 吃的时候,先拿熟杂肉羹跟米饼之类食物相混和,用手捏成团吃。 娶媳妇的人,只送一套衣服作为聘礼,再选择吉日让媒人将新娘接到男家。 迎亲后男女两家八天内家人不准外出,日夜点灯不灭。 男子结婚后,就与父母分家产,另起炉灶生活。 父母死后还有未结婚的小儿子,就将剩余的家产给予他。 如果儿子们全结了婚,剩余财物就归官府所有。 给父母办丧事时,儿女们都七天不吃东西,剃光头发哭丧,僧人尼姑、道士、亲戚朋友都来聚会,并奏乐送葬。 用五香木将尸体火化,把骨灰用金银瓶装着,投入大水之中。 贫穷人家有的用瓦罐装骨灰,并在瓦罐上涂上彩图。 也有不火化的,直接把尸体送到山上,任野兽食用。 真腊国北方有很多山峰,南面是水泽,气温相当高,全年没有霜雪,多有瘴气,经常流行疟疾等传染病,毒蜂蜇人时有发生。 水土适宜种植高粱稻谷,很少种植黍子玉米,水果、蔬菜品种跟日南、九真国大抵相同。 不同的是:种有婆那娑树,不开花,叶子像柿子叶,果实像冬瓜;奄罗树,花和叶像枣树,果实像李子;毗野树,花像木瓜,叶像杏子,果实像楮树的果实;婆田罗树,花、叶、果实都极像枣树而略有不同;歌毕他树,花像林禽,叶子像榆树叶而较肥大,果实像李子,有升那样大。 其余的树种跟九真国大多相同。 海里有一种鱼,名叫建同,有四只脚,没有鳞,它的鼻子似象鼻,吸水后,向上喷水高达五六丈。 还有一种叫浮胡鱼,它的形状像鱼且,嘴像鹦鹉,长有八只脚。 海里有很多很大的鱼,大鱼跃出水面半截身子,看上去像山。 每年的五六月里,当毒气流行时,真腊国人就把白猪、白牛、白羊作为祭品放到城西门外祭祀。 如果不像这样做,那么五谷就不能丰收,六畜大多死亡,很多人就要患病。 都城附近有陵伽钵婆山,山上有神庙,常年用五千卫士守卫着它。 都城的东面,有个名叫婆多利的神,其祭品用的是人肉。 国王年年杀人,在夜晚用人肉祭祀神仙。 有的神庙的守卫有上千人。 真腊国就像这样崇敬鬼神。 他们大多信奉佛法,尤其信奉道士,把佛和道士的像同时立在庙宇里。 隋炀帝大业十二年(616),真腊国王派使者向隋朝进贡,隋炀帝盛情款待,此后再没有向隋朝进贡。○南蛮
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蜒,曰狼,曰俚,曰獠,曰頠,俱无君长,随山洞 而居,古先所谓百越是也。其俗断发文身,好相攻讨,浸以微弱,稍属于中国,皆 列为郡县,同之齐人,不复详载。大业中,南荒朝贡者十余国,其事迹多湮灭而无 闻。今所存录,四国而已。
○林邑
林邑之先,因汉末交阯女子徵侧之乱,内县功曹子区连杀县令,自号为王。无 子,其甥范熊代立,死,子逸立。日南人范文因乱为逸仆隶,遂教之筑宫室,造器 械。逸甚信任,使文将兵,极得众心。文因问其子弟,或奔或徙。及逸死,国无嗣, 文自立为王。其后范佛为晋扬威将军戴桓所破。宋交州刺史檀和之将兵击之,深入 其境。至梁、陈,亦通使往来。
其国延袤数千里,土多香木金宝,物产大抵与交阯同。以砖为城,蜃灰涂之, 东向户。尊官有二:其一曰西那婆帝,其二曰萨婆地歌。其属官三等:其一曰伦多 姓,次歌伦致帝,次乙他伽兰。外官分为二百余部。其长官曰弗罗,次曰可轮,如 牧宰之差也。王戴金花冠,形如章甫,衣朝霞布,珠玑璎珞,足蹑革履,时复锦袍。 良家子侍卫者二百许人,皆执金装刀。有弓、箭、刀、槊,以竹为弩,傅毒于矢。 乐有琴、笛、琵琶、五弦,颇与中国同。每击鼓以警众,吹蠡以即戎。
其人深目高鼻,发拳色黑。俗皆徒跣,以幅布缠身。冬月衣袍。妇人椎髻。施 椰叶席。每有婚媾,令媒者赍金银钏、酒二壶、鱼数头至女家。于是择日,夫家会 亲宾,歌舞相对。女家请一婆罗门,送女至男家,婿盥手,因牵女授之。王死七日 而葬,有官者三日,庶人一日。皆以函盛尸,鼓舞导从,舆至水次,积薪焚之。收 其余骨,王则内金甕中,沉之于海,有官者以铜甕,沉之于海口;庶人以瓦,送之 于江。男女皆截发,随丧至水次,尽哀而止,归则不哭。每七日,然香散花,复哭, 尽哀而止。尽七七而罢,至百日、三年,亦如之。人皆奉佛,文字同于天竺。
高祖既平陈,乃遣使献方物,其后朝贡遂绝。时天下无事,群臣言林邑多奇宝 者。仁寿末,上遣大将军刘方为驩州道行军总管,率钦州刺史宁长真、驩州刺史李 晕、开府秦雄步骑万余及犯罪者数千人击之。其王梵志率其徒乘巨象而战,方军不 利。方于是多掘小坑,草覆其上,因以兵挑之。梵志悉众而阵,方与战,伪北,梵 志逐之,至坑所,其众多陷,转相惊骇,军遂乱。方纵兵击之,大破之。频战辄败, 遂弃城而走。方入其都,获其庙主十八枚,皆铸金为之,盖其有国十八叶矣。方班 师,梵志复其故地,遣使谢罪,于是朝贡不绝。
○赤土
赤土国,扶南之别种也。在南海中,水行百余日而达所都。土色多赤,因以为 号。东波罗刺国,西婆罗娑国,南诃罗旦国,北拒大海,地方数千里。其王姓瞿昙 氏,名利富多塞,不知有国近远。称其父释王位出家为道,传位于利富多塞,在位 十六年矣。有三妻,并邻国王之女也。居僧祗城,有门三重,相去各百许步。每门 图画飞仙、仙人、菩萨之像,县金花铃毦,妇女数十人,或奏乐,或捧金花。又饰 四妇人,容饰如佛塔边金刚力士之状,夹门而立。门外者持兵仗,门内者执白拂。 夹道垂素网,缀花。王宫诸屋悉是重阁,北户,北面而坐。坐三重之榻。衣朝霞布, 冠金花冠,垂杂宝璎珞。四女子立侍,左右兵卫百余人。王榻后作一木龛,以金银 五香木杂钿之。龛后悬一金光焰,夹榻又树二金镜,镜前并陈金甕,甕前各有金香 炉。当前置一金伏牛,牛前树壹宝盖,盖左右皆有宝扇。婆罗门等数百人,东西重 行,相向而坐。其官有萨陀迦罗一人,陀拏达义二人,迦利蜜迦三人,共掌政事; 俱罗末帝一人,掌刑法。每城置那邪迦一人,钵帝十人。
其俗等皆穿耳剪发,无跪拜之礼。以香油涂身。其俗敬佛,尤重婆罗门。妇人 作髻于项后。男女通以朝霞、朝云杂色布为衣。豪富之室,恣意华靡,唯金锁非王 赐不得服用。每婚嫁,择吉日,女家先期五日,作乐饮酒,父执女手以授婿,七日 乃配焉。既娶则分财别居,唯幼子与父同居。父母兄弟死则剔发素服,就水上构竹 木为棚,棚内积薪,以尸置上。烧香建幡,吹蠡击鼓以送之,纵火焚薪,遂落于水。 贵贱皆同。唯国王烧讫,收灰贮以金瓶,藏于庙屋。冬夏常温,雨多霁少,种植无 时,特宜稻、穄、白豆、黑麻,自余物产,多同于交阯。以甘蔗作酒,杂以紫瓜根。 酒色黄赤,味亦香美。亦名椰浆为酒。
炀帝即位,募能通绝域者。大业三年,屯田主事常骏、虞部主事王君政等请使 赤土。帝大悦,赐骏等帛各百匹,时服一袭而遣。赍物五千段,以赐赤土王。其年 十月,骏等自南海郡乘舟,昼夜二旬,每值便风。至焦石山而过,东南泊陵伽钵拔 多洲,西与林邑相对,上有神祠焉。又南行,至师子石,自是岛屿连接。又行二三 日,西望见狼牙须国之山,于是南达鸡笼岛,至于赤土之界。其王遣婆罗门鸠摩罗 以舶三十艘来迎,吹蠡击鼓,以乐隋使,进金锁以缆骏船。月余,至其都,王遣其 子那邪迦请与骏等礼见。先遣人送金盘,贮香花并镜镊,金合二枚,贮香油,金瓶 八枚,贮香水,白叠布四条,以拟供使者盥洗。其日未时,那邪迦又将象二头,持 孔雀盖以迎使人,并致金花、金盘以藉诏函。男女百人奏蠡鼓,婆罗门二人导路, 至王宫。骏等奉诏书上阁,王以下皆坐。宣诏讫,引骏等坐,奏天竺乐。事毕,骏 等还馆,又遣婆罗门就馆送食,以草叶为盘,其大方丈。因谓骏曰:“今是大国中 人,非复赤土国矣。饮食疏薄,愿为大国意而食之。”后数日,请骏等入宴,仪卫 导从如初见之礼。王前设两床,床上并设草叶盘,方一丈五尺,上有黄白紫赤四色 之饼,牛、羊、鱼、鳖、猪、蝳蝐之肉百余品。延骏升床,从者坐于地席,各以金 钟置酒,女乐迭奏,礼遗甚厚。寻遣那邪迦随骏贡方物,并献金芙蓉冠、龙脑香。 以铸金为多罗叶,隐起成文以为表,金函封之,令婆罗门以香花奏蠡鼓而送之。既 入海,见绿鱼群飞水上。浮海十余日,至林邑东南,并山而行。其海水阔千余步, 色黄气腥,舟行一日不绝,云是大鱼粪也。循海北岸,达于交止。骏以六年春与 那邪迦于弘农谒帝,大悦,赐骏等物二百段,俱授秉义尉,那邪迦等官赏各有差。
○真腊
真腊国,在林邑西南,本扶南之属国也。去日南郡舟行六十日,而南接车渠国, 西有硃江国。其王姓刹利氏,名质多斯那。自其祖渐已强盛,至质多斯那,遂兼扶 南而有之。死,子伊奢那先代立。居伊奢那城,郭下二万余家。城中有一大堂,是 王听政之所。总大城三十,城有数千家,各有部帅,官名与林邑同。其王三日一听 朝,坐五香七宝床,上施宝帐。其帐以文木为竿,象牙、金钿为壁,状如小屋,悬 金光焰,有同于赤土。前有金香炉,二人侍侧。王着朝霞古贝,瞒络腰腹,下垂至 胫,头戴金宝花冠,被真珠璎珞,足履革屣,耳悬金珰。常服白叠,以象牙为屩。 若露发,则不加璎珞。臣人服制,大抵相类。有五大臣,一曰孤落支,二曰高相凭, 三曰婆何多陵,四曰舍摩陵,五曰髯多娄,及诸小臣。朝于王者,辄以阶下三稽首。 王唤上阶,则跪,以两手抱膊,绕王环坐。议政事讫,跪伏而去。阶庭门阁,侍卫 有千余人,被甲持仗。其国与参半、硃江二国和亲,数与林邑、陀桓二国战争。其 人行止皆持甲仗,若有征伐,因而用之。其俗非王正妻子,不得为嗣。王初立之日, 所有兄弟并刑残之,或去一指,或劓其鼻,别处供给,不得仕进。
人形小而色黑。妇人亦有白者。悉拳发垂耳,性气捷劲。居处器物,颇类赤土。 以右手为净,左手为秽。每旦澡洗,以杨枝净齿,读诵经咒。又澡洒乃食,食罢还 用杨枝净齿,又读经咒。饮食多苏酪、沙糖、秔粟、米饼。欲食之时,先取杂肉羹 与饼相和,手擩而食。娶妻者,唯送衣一具,择日遣媒人迎妇。男女二家各八日不 出,昼夜燃灯不息。男婚礼毕,即与父母分财别居。父母死,小兒未婚者,以余财 与之。若婚毕,财物入官。其丧葬,兒女皆七日不食,剔发而哭,僧尼、道士、亲 故皆来聚会,音乐送之。以五香木烧尸,收灰以金银瓶盛,送于大水之内。贫者或 用瓦,而以彩色画之。亦有不焚,送尸山中,任野兽食者。
其国北多山阜,南有水泽,地气尤热,无霜雪,饶瘴疠毒虫。土宜粱稻,少黍 粟,果菜与日南、九真相类。异者有婆那娑树,无花,叶似柿,实似冬瓜;奄罗树, 花叶似枣,实似李;毗野树,花似木瓜,叶似杏,实似楮;婆田罗树,花叶实并似 枣而小异;歌毕佗树,花似林檎,叶似榆而厚大,实似李,其大如升。自余多同九 真。海中有鱼名建同,四足,无鳞,其鼻如象,吸水上喷,高五六十尺。有浮胡鱼, 其形似且,嘴如鹦鹉,有八足。多大鱼,半身出水,望之如山。
每五六月中,毒气流行,即以白猪、白牛、白羊于城西门外祠之。不然者,五 谷不登,六畜多死,人众疾疫。近都有陵伽钵婆山,上有神祠,每以兵五千人守卫 之。城东有神名婆多利,祭用人肉。其王年别杀人,以夜祀祷,亦有守卫者千人。 其敬鬼如此。多奉佛法,尤信道士,佛及道士并立像于馆。
大业十二年,遣使贡献,帝礼之甚厚,其后亦绝。
○婆利
婆利国,自交阯浮海,南过赤土、丹丹,乃至其国。国界东西四月行,南北四 十五日行。王姓刹利邪伽,名护滥那婆。官曰独诃邪挐,次曰独诃氏挐。国人善投 轮刀,其大如镜,中有窍,外锋如锯,远以投人,无不中。其余兵器,与中国略同。 俗类真腊,物产同于林邑。其杀人及盗,截其手,奸者锁其足,期年而止。祭祀必 以月晦,盘贮酒肴,浮之流水。每十一月,必设大祭。海出珊瑚。有鸟名舍利,解 人语。大业十二年,遣使朝贡,后遂绝。于时南荒有丹丹、盘盘二国,亦来贡方物, 其风俗物产,大抵相类云。
史臣曰:《礼》云:“南方曰蛮,有不火食者矣。”《书》称:“蛮夷猾夏。” 《诗》曰:“蠢尔蛮荆。”种类实繁,代为纷梗。自秦并二楚,汉平百越,地穷丹 徼,景极日南,水陆可居,咸为郡县。暨乎境分吴、蜀,时经晋、宋,道有污隆, 服叛不一。高祖受命,克平九宇。炀帝纂业,威加八荒。甘心远夷,志求珍异,故 师出于流求,兵加于林邑,威振殊俗,过于秦、汉远矣。虽有荒外之功,无救域中 之败,《传》曰:“非圣人,外宁必内忧。”诚哉斯言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wenzhang/17683.html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
- 「搜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