觳觫伏罪
- 觳觫伏罪拼音:
- 「hú sù fú zuì」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觳觫伏罪解释:
- 觳觫:恐惧得发抖的样子。指惶恐认罪
- 觳觫伏罪出处: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 觳觫伏罪例句: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2回:“公子宋随班行礼,全无觳觫伏罪之语。”
近义词:无
反义词:无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认罪
繁体:觳觫伏辠
常用程度:无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结构:偏正式成语
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chengyu/38991.html
热门名句
- 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
-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
-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 绣帏人念远,暗垂珠泪,泣送征轮
热门成语
- 长歌当哭 [cháng gē dàng kū]
- 扶善惩恶 [fú shàn chéng è]
- 二罪俱罚 [èr zuì jù fá]
- 顶门立户 [dǐng mén lì hù]
- 树功扬名 [shù gōng yáng míng]
- 头重脚轻根底浅 [tóu zhòng jiǎo qīng gēn dǐ qiǎn]
- 与民偕乐 [yǔ mín xié l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