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民国诗词吗(民国诗人张宗昌的诗)

民国诗词吗(民国诗人张宗昌的诗)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18    点击:  469 次

民国诗词吗

网上有关“民国诗词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民国诗人张宗昌的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民国古典诗歌有“郁柳苏田”之称。所谓“郁柳苏田”,指的是当代诗词界,四个旧体诗词写得很好的人,即郁达夫、柳亚子、苏曼殊、田汉。

其实在我看来,郁达夫、苏曼殊的诗词相对更有才气,柳亚子自视很高,写诗很多,却没什么真正的佳作。

郁达夫 钓台题壁

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苏曼殊 本事诗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抛开这几人,鲁迅的旧体诗也相当的不错,就是写的不多而已。当然还有毛润之。

民国诗人张宗昌的诗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炮轰沈阳北大营,东北军奉不抵抗之令,节节南退。有李鹤者,作《军中杂诗》七首,循撤军轨迹拟题,诗记由沈阳退却康平,彰武,义县,锦州,入山海关之历程。即事抒怀,充满慷慨之气。

李鹤:字太玄,民国辽阳人。作此组诗,时年28岁,任滦州陆军第二十旅旅部少校书记官。

军中杂诗

李鹤

九月十九日夜民国二十年军退康平

令潜刁斗夜移营,大野茫茫放辔行。

万树萧森银汉耿,一天明月马蹄声。

评注令为军令,潜是隐藏,刁斗代指军队。

刁斗记载于司马迁史记,军士每人一斗,日以炊,夜以警。高适《燕歌行》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杜甫《夏夜叹》有“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这是反映战争的紧张气氛。而此诗“令潜刁斗”,则是隐藏刁斗,不战之令。

夜晚移营,放马缰而疾行,茫茫大野,秋树萧森,草木凋零,蹄声入耳。天上则是银河明亮,圆月高悬。空间上明暗映衬,布局留白,有声有色。耿为明亮之意,此亦为报国耿耿之心。“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明月马蹄之句,明月之色,马蹄之声,突出诗人恨意。

? 退彰武

? 血雨腥风阵阵侵,天颓日死昼阴阴。

? 尧封脔碎遗民绝,沧海非深此恨深。

评注血雨腥风:疯狂杀戳的凶险气氛。

尧封:尧时命舜巡视天下,划为十二州,每州表封一山,以作祭祀。后因以称之为中国疆域。

脔碎:引宋俞文豹《吹剑四录》,家家门首,列置枪刀,擒得邑人,则活烹碎脔。

此首写军退彰武沿途所见,心中所感,恨字见意。首次句日军疯狂杀戳,白昼阴暗,颓天死日之象。三句引尧封脔碎之典,说中国疆土亡国之民绝矣。尾句以沧海衬托此恨之深。亦是化用杜甫《诸将五首》之三,“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

? 退义县

? 旌回旆转指红螺,力尽难挥落日戈。

? 星月敛芒笳鼓咽,踏冰夜渡白狼河。

评注红螺:红螺蚬山,民国属锦西,今属葫芦岛。

挥落日戈:典出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举长戈向日挥舞,吼声如雷,太阳倒退三个星座,恢复光明,终全歼敌军。

白狼河:亦名渝水,今称大凌河。

义县乃辽西重镇,位于沈阳西南方向。此诗首句旌旆回转,指向红螺蚬山。尾句踏冰夜渡白狼河,应是从葫芦岛经义县,撤往锦州的途中所作。诗人笔下有思,挥落日戈一典,苦诉忧愤,无奈之情。明刘基有诗,“何自能挥落日戈,时衰宁复感山河”,清严金复亦有诗“天边空洒孤臣泪,海上谁挥落日戈”。

诗人空有一腔热血, 有报国之心,无用武之力,星月敛芒,笳鼓呜咽,悲情见矣。

锦州大却(一)

半壁江山劫火焦,冲冠怒发恨难消。

远驱胡虏居延外,谁是当年霍嫖姚。

评注半壁江山:半壁,半边。江山,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有或丧失的部分领土。

劫火:劫,指强取,掠夺。意为兵火。

焦:焦虑。

冲冠怒发:形容极为愤怒。出处《旧唐书郑畋传》,“而畋冲冠怒发,投袂冶兵,罗剑戟于樽前,练貔貅于阃外”。

居延:匈奴地名,史称遮虏障。今位于内蒙与甘肃境内。《汉书武帝纪》记载,“元狩二年,将军去病,公孙敖出北地二千余里,过居延,斩首虏三万余级”。

霍嫖姚:西汉抗击匈奴名将霍去病,以其受封嫖姚校尉,故名。后借指守边立功的武将。

锦州为辽西要地,此地失,则东北拱手沦丧。锦州大却,此大者,是事关重大,至为严重。兵退至锦,半壁江山落入敌手,兵火之劫,诗人心有焦虑。身为军人,无沙场退敌之机,冲冠怒发,恨意难消。但只能发泄牢骚排解心中的苦闷,他用霍嫖姚驱虏于居延之旧事,希望当局下抵抗之令,守边将士早日驱逐倭兵,收复失地,也只是空想而已。

? 锦州大却(二)

渤海涛雄壁垒嵚,医闾山险大凌深。

奈何门户从开放,胡马翻教自在侵。

评注翻教:反使

锦州三处屏障,可守土御敌。渤海雄涛,闾山峻岭,大凌河之水。兵之大却,诗人有怨有恨,门户开放,拱手让敌之怨,反教胡马自由自在的侵入之恨,此时恨意更浓。

? 入山海关(一)

? 冰满凌河雪满山,金牌十二檄军还。

? 乌骓蹴踏如含恨,明月迟回懒入关。

评注十二金牌:出处《宋史岳飞传》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牌。

蹴踏:践踏,喻蹂躏。

凌河冰满,白雪满山。入关时在冬季。金牌十二,乃岳飞旧事。赵宋王朝连下十二金牌催迫撤兵,致使抗金事业功败垂成。诗人用此典喻东北军入关,同样是失去收复失地的大好战机。此一入关,东北不战而陷,大好河山任由日寇践踏蹂躏,其情其事,天人共愤,明月迟回,人懒入关,同含此恨。

? 入山海关(二)

? 一彗光芒出海东,悖然天半卷罡风。

? 试凭姜女祠前望,莽莽川原火正红。

评注姜女祠:位于山海关东十三里,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清代重修。

诗人作此诗,已入山海关。一彗光芒,为彗星不祥之兆。海东,为秦皇岛所处之海。悖然天半卷罡风,天空惊怒,风云变色。诗人凭立姜女祠前,回望故土,家乡的莽莽川原已陷入熊熊烈火之中。诗人以自然天象大变,抒己不平之恨。立‘姜女祠前北望,寄托思乡之情。

关于本溪的诗词

1、《笑刘邦》: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

2、《大风歌》: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3、《游泰山》:远看泰山黑乎乎,上头细来下头粗。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4、《咏闪电》:忽见天上一火镰,疑是玉皇要抽烟。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镰?

5、《咏雪》:什么东西天上飞,东一堆来西一堆;莫非玉皇盖金殿,筛石灰呀筛石灰。

6、《无题》:要问女人有几何,俺也不知多少个。昨天一孩喊俺爹,不知他娘是哪个?

7、《游趵突泉》:趵突泉,泉趵突,三个眼子一般粗,三股水,光咕嘟,咕嘟咕嘟光咕嘟。

关于本溪的诗词如下:

民国诗人袁澍滋《登五余山》:岩疆遥镇布高嵩,自昔相传五余峰。净练澄江翻白日,归云还岫落霞红。民国诗人李万存的《游五女山有感》:不受尘嚣半点侵,巍巍独立起千寻。当年五女人何在,空落佳名直到今。

明代郭守真,铁刹山的题咏诗:寄躯托迹铁山巅,葆我天和不挂牵。横卧短床云作伴,静观八宝月为缘。悟参仙岫多奇迹,产就灵花护法筌。阿与孤凫同荡漾,烧丹炼汞不知年。

明代诗人韩承训:燕丹昔日避秦兵,衍水今传太子名。渠水远从千涧出,头边近依一川平。斯干自人维熊颂,如带应同白马盟。向晚渡前争利涉,隔林烟雨绰歌行。浑江东下碧波澄,龙首山高几独登。雪霁辽天朝射虎,草翻沙碛暮呼鹰。

本溪

本溪市,辽宁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辽宁省东部的中心城市,以钢铁、化学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截至2020年,全市下辖4个区、代管2个自治县,总面积8411.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1326018人。2022年,本溪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0.8亿元,同比持平。



???

问号是语气语调的辅助符号工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语气。用于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结尾。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问号一般情况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有反问、设问等用法。

西班牙语自18世纪后便有这个用法:“除句除了结尾要有问号之外,起首时要有倒问号”。不过,这种格式在追求便捷的网络聊天中通常略去。

1580年代,反问问号出现,用于反问句尾。它是一般问号的反转,其开口不是朝向前面的句子。这个用法于1600年代消失。

疑问惊叹号是感叹号和问号的结合,也是感叹和疑问的结合。

阿拉伯语由于文字是由右写至左;因此问号方向与一般的问号颠倒,写作“”。

关于“民国诗词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zhishi/857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