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诗句大全楷书(古诗短歌行楷书书法作品欣赏)
-
毛笔诗句大全楷书
网上有关“毛笔诗句大全楷书”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诗短歌行楷书书法作品欣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楷书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楷书 1.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关于清明节寒食习俗的诗句,最著名的一篇:《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一: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二 寒食-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清明-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清明日忆诸弟-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长安清明-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三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四 清明-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2. 关于清明的诗句,十首.
1.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闾门即事 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3.途中寒食 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4.郊行即事 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5.寒食上冢 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6.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7.清明夜 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8.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9.清明即事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10.清明日忆诸弟 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11.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12.清明 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13.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4.江南清明 郑准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15.长安清明 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16.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17.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18.清明 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19.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20.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 张籍 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 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
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 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3. 关于清明的诗句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关于清明节寒食习俗的诗句,最著名的一篇:《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一: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唐戴叔伦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二寒食-唐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唐孙昌胤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唐韦应物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唐韦庄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三《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寒食上冢》(宋)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颢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四清明-宋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清明-宋王禹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4. 清明古诗的配图有哪些
清明bai古诗的配图有:清明古诗4首1、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2、韩翃du[hóng]《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3、陆游《感旧四首末章盖思有以自广 》路入梁州似掌zhi平,秋千蹴鞠趁清明。
未论日远长安近,且喜南山天际横dao。4、王禹偁《清明》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5、张继《闾门即事》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专。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6、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属莺。
5. 10至20首关于清明节的诗句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1、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2、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春情》3、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高翥《清明日对酒》4、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5、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孟浩然《清明即事》6、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7、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王安石《壬辰寒食》8、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9、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10、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琐窗寒·寒食》11、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孟云卿《寒食》12、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13、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白居易《清明夜》14、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15、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白居易《清明夜》。
6.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清明节的诗句
1、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2、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3、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4、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5、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清明节的古诗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扩展资料
传统食物
1、蒿饼
清明节要吃青的食物。农村中有蒸制蒿饼的习俗。
蒿饼类似江南的青团,制法是:“采新蒿嫩芽和糯米同舂,使蒿汁与米粉融和成一体,以肉、蔬菜、豆沙、枣泥等作馅,纳于各种花式的木模之中,用新芦叶垫底入笼蒸熟。”蒿饼颜色翠绿且带有植物清香,它是清明祭祖的食品之一,也用来馈赠或款待亲友。
2、青团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古诗短歌行楷书书法作品欣赏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项像天歌。
白毛俘绿水,
红掌拨清波。
悯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草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识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近,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悯农(二)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蚕妇
宋 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来。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绿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绿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鹰恰恰啼。
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蓠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峰。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雨夜归人。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儿垂钓
唐 胡令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舟夜书所见
清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
轻舟已过万重山。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平乐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终南忘余雪
唐 祖咏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饮湖上初晴雨后
宋 苏轼
水光滟潋晴方好,
山色空朦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宋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1961年12月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 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菩萨蛮
大柏地
毛泽东 1933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七步诗
三国 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长相思二首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乐府·塞下曲六首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五律·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乐府·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七古·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乐府·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乐府·千里思
李陵没胡沙,苏武还汉家。迢迢五原关,朔雪乱边花。
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
乐府·树中草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
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乐府·君马黄
君马黄,我马白。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共作游冶盘,
双行洛阳陌。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各有千金裘,俱为五
侯客。猛虎落陷阱,壮夫时屈厄。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五古·拟古
融融白玉辉,映我青蛾眉。宝镜似空水,落花如风吹。
出门望帝子,荡漾不可期。安得黄鹤羽,一报佳人知。
乐府·折杨柳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乐府·紫骝马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乐府·少年行其一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因击鲁勾践,争博勿相欺。
乐府·凤台曲
尝闻秦帝女,传得凤凰声。是日逢仙子,当时别有情。
人吹彩箫去,天借绿云迎。曲在身不返,空馀弄玉名。
乐府·从军行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乐府·秋思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秋思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乐府·对酒行
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
浮生速流电,倏忽变光彩。天地无凋换,容颜有迁改。
对酒不肯饮,含情欲谁待。
五古·赠饶阳张司户燧
朝饮苍梧泉,夕栖碧海烟。宁知鸾凤意,远托椅桐前。
慕蔺岂曩古,攀嵇是当年。愧非黄石老,安识子房贤。
功业嗟落日,容华弃徂川。一语已道意,三山期著鞭。
蹉跎人间世,寥落壶中天。独见游物祖,探元穷化先。
何当共携手,相与排冥筌。
五古·赠清漳明府侄聿
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天开青云器,日为苍生忧。
小邑且割鸡,大刀伫烹牛。雷声动四境,惠与清漳流。
弦歌咏唐尧,脱落隐簪组。心和得天真,风俗犹太古。
牛羊散阡陌,夜寝不扃户。问此何以然,贤人宰吾土。
举邑树桃李,垂阴亦流芬。河堤绕绿水,桑柘连青云。
赵女不冶容,提笼昼成群。缲丝鸣机杼,百里声相闻。
讼息鸟下阶,高卧披道帙。蒲鞭挂檐枝,示耻无扑抶。
琴清月当户,人寂风入室。长啸无一言,陶然上皇逸。
白玉壶冰水,壶中见底清。清光洞毫发,皎洁照群情。
赵北美佳政,燕南播高名。过客览行谣,因之诵德声。
赠临□县令皓弟 时被讼停官 名水旁
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钓水路非远,连鳌意何深。终期龙伯国,与尔相招寻。
五古·赠郭季鹰
河东郭有道,于世若浮云。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
耻将鸡并食,长与凤为群。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邺中赠王大 (一作邺中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
一身竟无托,远与孤蓬征。千里失所依,复将落叶并。
中途偶良朋,问我将何行。欲献济时策,此心谁见明。
君王制六合,海塞无交兵。壮士伏草间,沉忧乱纵横。
飘飘不得意,昨发南都城。紫燕枥下嘶,青萍匣中鸣。
投躯寄天下,长啸寻豪英。耻学琅琊人,龙蟠事躬耕。
富贵吾自取,建功及春荣。我愿执尔手,尔方达我情。
相知同一己,岂惟弟与兄。抱子弄白云,琴歌发清声。
临别意难尽,各希存令名。
七古·赠华州王司士
淮水不绝涛澜高,盛德未泯生英髦。
知君先负庙堂器,今日还须赠宝刀。
赠卢徵君昆弟
明主访贤逸,云泉今已空。二卢竟不起,万乘高其风。
河上喜相得,壶中趣每同。沧州即此地,观化游无穷。
水落海上清,鳌背睹方蓬。与君弄倒景,携手凌星虹。
五古·赠新平少年
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
一遭龙颜君,啸咤从此兴。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而我竟何为,寒苦坐相仍。长风入短袂,两手如怀冰。
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摧残槛中虎,羁绁鞲上鹰。
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
赠崔侍郎 (郎一作御)
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洛阳因剧孟,托宿话胸襟。
但仰山岳秀,不知江海深。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
君乃輶轩佐,予叨翰墨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不取回舟兴,而来命驾寻。扶摇应借力,桃李愿成阴。
笑吐张仪舌,愁为庄舄吟。谁怜明月夜,肠断听秋砧。
五古·赠嵩山焦炼师
室凌青天。
三花含紫烟。
中有蓬海客。
宛疑麻姑仙。
道在喧莫染。
迹高想已绵。
时餐金鹅蕊。
屡读青苔篇。
八极恣游憩。
九垓长周旋。
下瓢酌颍水。
舞鹤来伊川。
还归空山上。
独拂秋霞眠。
萝月挂朝镜。
松风鸣夜弦。
潜光隐嵩岳。
炼魄栖云幄。
霓裳何飘摇。
凤吹转绵邈。
愿同西王母。
下顾东方朔。
紫书傥可传。
铭骨誓相学。
口号赠徵君鸿 此公时被征
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我寻高士传,君与古人齐。
云卧留丹壑,天书降紫泥。不知杨伯起,早晚向关西。
五古·赠张公洲革处士
列子居郑圃,不将众庶分。革侯遁南浦,常恐楚人闻。
抱瓮灌秋蔬,心闲游天云。每将瓜田叟,耕种汉水濆。
时登张公洲,入兽不乱群。井无桔槔事,门绝刺绣文。
长揖二千石,远辞百里君。斯为真隐者,吾党慕清芬。
五古·书情题蔡舍人雄
尝高谢太傅,携妓东山门。楚舞醉碧云,吴歌断清猿。
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余亦爱此人,丹霄冀飞翻。
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白璧竟何辜,青蝇遂成冤。
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猛犬吠九关,杀人愤精魂。
皇穹雪冤枉,白日开氛昏。泰阶得夔龙,桃李满中原。
倒海索明月,凌山采芳荪。愧无横草功,虚负雨露恩。
迹谢云台阁,心随天马辕。夫子王佐才,而今复谁论。
层飙振六翮,不日思腾骞。我纵五湖棹,烟涛恣崩奔。
梦钓子陵湍,英风缅犹存。彼希客星隐,弱植不足援。
千里一回首,万里一长歌。黄鹤不复来,清风愁奈何。
舟浮潇湘月,山倒洞庭波。投汨笑古人,临濠得天和。
闲时田亩中,搔背牧鸡鹅。别离解相访,应在武陵多。
五古·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
昔为大堤客,曾上山公楼。开窗碧嶂满,拂镜沧江流。
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此地别夫子,今来思旧游。
朱颜君未老,白发我先秋。壮志恐蹉跎,功名若云浮。
归心结远梦,落日悬春愁。空思羊叔子,堕泪岘山头。
五绝·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上面几个我听过,挺有名的,后来的就不知道,没听过了,希望有用!
曹操《短歌行》中表达的人生态度总旨是志士恨日短、慷慨思有为的昂扬奋发精神,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首诗的楷书要怎么创作呢?下面我带给大家的是短歌行 楷书书法 作品,希望你们喜欢。
短歌行楷书 书法作品欣赏短歌行楷书书法作品1
短歌行楷书书法作品2
短歌行楷书书法作品3
短歌行楷书书法作品4
短歌行楷书书法作品5
短歌行
朝代:两汉
作者:曹操
原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谈讌 一作:谈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海 一作:水)
短歌行创作背景
此诗的写作时期各说不一,归之有两种说法: 一是赤壁之战之前。《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描写。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是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操取槊(长矛)立于船头,慷慨而歌。二是赤壁之战之后。第一种说法以章回小说为据,不可靠。第二种说法也无史政。所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尚无定论。
楷书毛笔书法作品有哪些?
1、《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碑刻者不可考)。现存于陕西麟游县博物馆。
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视为楷书正宗,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
结体修长,中宫收紧,四边开张,左敛右纵,化险为夷。字形随势赋形,左右结构作相背之势,上下结构上窄下宽,间架开阔稳定,气象庄严。其布白匀整,字距、行距疏朗,为九宫最准者,全碑血脉畅通,气韵萧然。
2、《化度寺碑》
《化度寺碑》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于唐贞观五年立。欧阳询书。用笔瘦劲刚猛,结体内敛修长,法度森严。此碑模勒之工,非后世所及,故称楷法极则。
镌于唐贞观五年(公元六三一年),李百药撰文,欧阳询楷书,共三十五行,每行三十三字。
原碑在长安(今西安)终南山佛寺,和尚以为碑内有宝而砸碎,故原碑已经损坏。北宋庆历年间石毁后翻刻甚多。原石拓本只有吴湖帆的宋拓本是,现在藏上海图书馆。
3、《雁塔圣教序》
《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是书法史上着名碑刻作品,唐代的褚遂良的楷书代表作。
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立石,凡二石,两块碑石分别镶嵌在大雁塔底层南门门洞两侧的两个砖龛之中,两碑碑额、碑文书写方向互相左右对称,两碑共1463字。
上碑为序碑,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位于塔底层南面券门西侧砖龛内,唐太宗李世民撰文,碑文21行,行42字,由右而左写刻;
下碑为序记碑,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位于塔底层南面券门东侧砖龛内,唐高宗李治撰文,碑文20行,行40字,由左而右写刻。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的毛笔字楷书写法
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的毛笔字楷书写法
答: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出自着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是其治学名言,旨在鼓励人们不怕苦多读书。此句在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道家儿童启蒙书目《增广贤文》中有收录。
帮你找到几副书法对联,其中上面的三幅是毛笔字楷书写法。
请你雅赏。
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
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
关于“毛笔诗句大全楷书”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zhishi/530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 湘女归魂,佩环玉冷无声,凝情谁诉
-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 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
- 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
- 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
- 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
-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