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平仄规律(古诗中的“平仄”是什么意思?)
-
古诗平仄规律
网上有关“古诗平仄规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诗中的“平仄”是什么意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古诗平仄规律如下:
第一是“齐言”。指的是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五言”即每句五个字,“七言”每句七个字,需整齐一致,不多不少。
第二是对句数做了规定,每首八句的称“律”,即“五律”或“七律”;多于八句的则称作“排律”。平仄律诗的基本句式有四种:(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押韵规则其实是根据诗歌发展而发展的。
早期的古风对押韵要求不是很严格,没有后来近体诗那么多规则。像汉武帝时发明的“柏梁体”,纯粹是皇帝大臣们在柏梁台上联句子玩,要求就是每句押韵。魏晋南北朝汉字音韵学发展以后,为了增强语句的抑扬顿挫,一般在单句就不要求押韵了,只在双数句子结尾要求押韵。
前面的断句相当于话没说完,停顿一下,如果句句押韵,人家就会产生每一句都可以做结尾的感觉,对整体篇幅产生混淆。就好像我们去听交响乐吧,明明过了高潮,大家都鼓掌了,可人家其实还有个尾子没演奏完,尴不尴尬?所以在没说完的地方就不要用韵,以示区分。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随着音乐的丰富,诗词篇幅增加而出现的。
最终到了唐朝,诗人们制定了近体格律诗,就将押韵作为一条规则明确了下来。
近体诗分为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
其实押韵相对于近体诗规则来说并不复杂,只分为首句入韵和不入韵两种格式。如《宿建德江》首句就是不入韵的,而李峤的《中秋》: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这种就是首句入韵格式的,“空”、“同”、“风”的韵母为“ong”、“eng”,视为同韵,在平水韵中同属于“一东”部,所以是押韵的。
近体诗一般是平声押韵,不允许邻韵通押,不允许转韵(律诗、排律),但是像这种首句入韵的格式,第一句的韵脚是可以押邻韵的,叫做“孤雁出群格”。
而古风的押韵就相对宽松很多,可以邻韵通押,中途可以转韵,但是在两联中(转韵的最小单位)不能平仄通押。可以押仄声韵,不过用仄声韵的时候,单数句就要用平声韵断句,这一点和近体格律诗相反。
古诗中的“平仄”是什么意思?
一、诗词的平仄与韵律
<一>、诗词的平仄: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仄分为平声、去声、上声、入声四种:
1、平声:平声又分为阴平和阳平,也就是我们现在发音中的一声和二声,就称之为平。
2、仄声包括:上声、去声(亦即三声、四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出现,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平仄谐和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3、入声是指短音,在现代诗中基本没有了,江浙粤一带还有保留,如“屋”就是入声。
4、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五言和六言的平仄对仗中间不能出现“孤平”或“孤仄”。何谓孤平和孤仄?指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如果只有一个平声,就犯“孤平”或只有一个仄声字,即是孤仄。
<二>、诗词的韵律: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平仄,要讲究平声和仄声的协调。二是对偶,在韵文特别是格律诗中,对对偶的工巧是要求比较严的,诗词中一般是句对,在赋和八股文
中还有多句对和段对。三是押韵,指同韵的字在适当的地方一般是停顿的地方),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1、诗词的平仄:是对初学者美感的强化训练,是对诗意境界而选择的一种修饰。是为了让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
2、诗词的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对偶缘自宇宙万物的自然对称与心理学上的联想作用,以及美学上对比、平衡的原理,体现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有方就有圆、有生就有死、有明就有暗......,因此,以山对水、以风对雨、以天对地......。诗词中的对偶,叫对仗。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
3、诗词的押韵:韵是诗词的基本要素之一,诗词中的韵,大致等于汉字中的韵母。所谓押韵,是指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诗句中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到句尾,所以叫韵脚。
在韵文特别是格律诗中,就押韵的格律要求来说,韵字是关键字,关键字的读音与中古音系统不合,就打乱了格律,也就破坏了音乐美。至于韵字以外,如果没有其他规律拘束着,我认为就可任由作者自由发挥,只要达到读起来不别扭,能朗朗上口也未尝不可,至少是关系不大。好的韵脚,能够对整首诗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能够增强诗词的节奏感及烘托出诗词意境的美感。
古诗如何分平仄?
平仄的意思: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
古诗词平仄声
新韵,就是按普通话的北方韵为基础,由中华诗词协会整理的,一二为平,三四为仄。
古韵,一般又叫平水韵,是过往进来比较公认的格律书参考。连诗词学会也说,新韵提出来只是并行,不敢取消平水韵。
而平水韵是宋朝的官话,大致是洛阳语(中国古代官话统称)偏汴京腔。他的韵律要比普通话多具体分:上平、下平、上声、下声、去声和入声六种。
平声也就是上平和下平,这是毋庸质疑的。
但是新韵中的所谓“阳平”二声,你写的时候看情况把它归入仄声也不错。
总结就是,你想附庸风雅,没事写两句,就按普通话的新韵就行,就是一平三仄。想玩深一点,就看平水韵的韵书。(除了这些,还要考虑意境、风格)
百度百科_平仄
百度百科_平仄声
古诗词中对平仄有什么要求?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1)五律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话译文
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
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
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2)五律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白话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试看下面的对照表:
(1)平仄脚
五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平脚
五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脚
五言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脚
五言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平仄错综变化,可以换成七律的四种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书愤(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白话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白话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特定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
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它和常规的诗句一样常见。例如:
月夜(唐代-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白话译文
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
远在他乡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
染香的雾气打湿你的鬓发,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
何时能并肩坐在薄帷帐下,月光照你我尽把泪痕擦干。
一首诗只有两个句子是应该用“平平平仄仄”的,这里都换上了“平平仄平仄”了。
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习惯上常常用在第七句。例如:
渡荆门送别(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白话译文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
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
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百度百科-律诗平仄参考资料:
古诗词平仄之我见
古词和格律诗对文字的平仄有严格的要求,稍谙古文者皆
知。以七律为例,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对中间两联尤其要求严
格对仗。从声调上讲,首先是平仄相间,即不能出现连续的平声或仄声
,当然仅对偶数位字作这一要求,也就是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
明。其次是联间沾,联内对,即上联后句与下联前句平仄相同,同联当
中平仄相对。词的词牌格式更多,平仄之式更为复杂,但平仄相间仍是
重要的原则。
律诗绝句的各种固定形式,自有其鲜明的美学及诗学特征。
以五字和七字为一句,一是读起来节奏鲜明,另外则是更符合记忆的要求
,这种分句法最容易记住;对仗具有典型的轴对称形式的美感,恰好又
与中国文化的美学特征相协调一致,如古代建筑典型特征就是它的轴对
称性;韵脚一致能使阅读吟诵和谐流畅;平仄相间使诗句抑扬顿挫;联
间平仄相沾则能起到整诗语气贯通的作用,类似于汉语修辞手法中的顶
针。各种特征之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由此看出不尽相等。
声调是汉语特有的,它是一个汉字必备的语音特征,不像
英语仅有音节特征。声调的本质是一个字发音时音高的变化特征,持续
高音为阴平,由低到高为阳平,先降后升为上声,由高到低为去声,简
单说为音调的变化就是声调。但是声调口口相传,因而变化很大,又有
地域之别,更难统一,不象文字有固定的流传形式而比较稳定。一个编
辑论及拙诗“坐看寒山一片湿”中的湿字,认为属入声,归仄声类,确
实直到现在仍有许多地方语言中保留有入声,象古音一样,但是现在推
广的普通话已经删除入声,将其原入声字分别划归阴阳上去四声。那么
究竟在现代的古诗创作中,是以普通话为标准呢,还是以古音为标准呢
,或者以地方语音为标准?如果要有标准的话,当然该以普通话作为标
准。有唐七绝第一(文无第一,这里仅仅是借用某些评论家的话来说明
这首诗的地位)的《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笛”古为入声
,属仄声,入格;今普通话为阳平,属平声,出格;且“杨”字为平声
,也出格。这也从侧面说明关于平仄的要求是不能太严格的,因为有时
我们连平仄的统一标准都不能完全确定。
古诗词是能够入乐而唱的,诗有吟诵之说,吟不是唱,是
拖长了字音,改变了音调的,吟到得意之处还要将音抖几抖。词也有倚
声填词之说,实际词牌就是一首已经谱好了的曲。古诗词一旦入乐,其
声调之性质便不复存在,平仄也就失去了意义,仅在以纯语言形式存在
下,平仄才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其美学特征却不一定是必须具备的,
即古诗词创作中声调的作用主要应该是限定一个字,仅凭阅读就能判断
出来,而不是非得在这个位置上固定平或仄,这方面的要求显然不应该
像建筑为了对称美而严格要求一样。一个著名声乐家在教授怎样唱出“
琴手”和“禽兽”的区别时,要求前者以软起,后者以硬起来区分,软
起是发音时由弱到强,类似于阳平音或上声,硬起是指发音时突然将声
喷发均匀发出,类似于去声的发音,这是用音强去比拟于音高,也说明
汉字入乐已经失去了声调的意义。强行的程式化的要求,往往会限制艺
术的发展。以音乐为例,远在7000年前的贾湖骨笛,就可以吹奏出多个
音,据专家考证,在创立十二平均律(即一组八度音平均分成十二个半
音,八度音是指一个音和它的二倍频率音之间的跨度,如现定的钢琴中
央C频率为261.6Hz与523.2Hz的音构成一个八度音)之前,古乐音中一个
八度音也有分级谈及七个音的,在这之后更应该明白其理,但古乐音将
一个八度音分为宫,商,角,徵,羽五音,与西方相比少了fa和si,它
使创作简化并程式化,但也限制了创作的自由,遏制了创造力,大大降
低了音乐的丰富性。不知为什么古代音乐家偏偏缩减为五音并依此作乐
。中国古代器乐创作之成就,远不能和欧洲器乐相比,究其实,程式化
的弊端难辞其咎,希望这句话不致招致狭隘民族主义者的口诛笔伐。
用协和音程可以创作出伟大的音乐作品,用不协和音程同
样可以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平仄相间是美的,但也可以用连续的仄声表
达急促的语气,或让语意一气呵成;用连续的平声表达轻灵活泼或平和
的意境。作诗写词,第一是意境,第二是遣词用字的生动、准确、形象
,韵脚和畅,第三才是平仄,而且不能因式伤意。太过于片面追求形式
对艺术是伤害,在艺术大众化的今天更会阻碍艺术的发展。艺术不是科
学,仅被少数几个科学家理解就行了,而平仄于大多数人来说,几乎完
全淹没在诗意词境中,因此创作者应该明白什么才是更重要的。被誉为
唐七律巅峰之作的崔灏的《黄鹤楼》,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
载空悠悠。”从对仗尤其是平仄上看简直出格,前句一连的仄声,但因
整诗意气相贯,描写生动,情景相融而成千古名句。格律诗如此,古词
的平仄意义则更为次之。
如果格律诗或词要在现代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的话
,适当摒弃平仄的约束,在不伤文意的前提下尽量顾及平仄,是一个明
智之举。
五言律诗平仄格律是怎样的?
五律的平仄格律主要有:
1、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
2、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
3、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式)。
4、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
特点:
1、同句交替。
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七言诗则依此类推,是为组句规则。
2、上下句相对。
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对句就要为“仄仄平平仄”,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为“平平仄仄平”,七言依此类推,是为组联规则。
3、上下联之间平仄要相“粘”,即相同,是为组篇规则。
近体诗中绝句只有四句,不存在上下联,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
格律诗按怎样的平仄规律写?
格律诗有十六个基本格式,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各四个,但可变。
五绝
1、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2、平起首句入韵,首句换“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平 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3、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4、仄起首句入韵,首句换成“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仄)仄仄平平,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带()的是可平可仄,易于变通。其余的不可变!不入韵是不能入韵的意思,该行尾字不能和尾句尾字同韵。
七绝基本格式如下:
七绝
1、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首句不入韵,首句换成“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
4、仄起首句不入韵,首句换成“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
这八种格式是平韵式,就是每句尾字是平的就是“韵”。仄韵式,现很少用。
杜甫 《春望》的平仄?
一、平仄规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二、原文
春望
唐 ·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翻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四、注释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
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
欲:想,要,就要。
胜:经受,承受。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五、赏析应用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六、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三月。先一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又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先一年八月,杜甫将妻子安置在鄜州羌村,于北赴灵武途中被俘,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至此已逾半载。时值暮春,触景伤怀,创作了这首历代传诵的五律。
七、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关于“古诗平仄规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zhishi/3970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 厩马散连山,军容威绝域
- 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
- 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 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