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来难的诗句(李白《属道难》中的诗句?)
-
关于老来难的诗句
网上有关“关于老来难的诗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白《属道难》中的诗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类似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诗句
1.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时
2. 2.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3.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4. 4.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5.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6.
6.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7. 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清)王九龄《题旅店》
8.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无名氏《金缕衣》
9.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宋)蒋捷《一剪梅》
10.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和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1.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12.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3.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4.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2.关于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诗句咏怀 阮籍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惜时 无名
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
将进酒 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曲江二首 杜甫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喜友至留宿 白居易
人生开口笑,百年都几回?
咏怀 白居易
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
哭殷遥 王维
人生能几何,毕竟归无形。
清明 高翥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踏莎行 晏殊
当歌对酒莫沈吟,人生有限情无限。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夜行船〕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清镜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莫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3.有关“岁月催人老”的诗句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释义: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和无奈
2、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释义: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应抓紧时间。
3、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
释义:斗转星移,时间易逝
4、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释义:再难过也无法改变事实,更不能寻回逝去的时光 感叹时光易逝
5、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王九龄《题旅店》
释义:岁月就在鸡鸣、马蹄声中飞快地消逝。感叹人生易老
6、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吴渊《念奴娇·我来牛渚》
释义:对时光流逝人易老的感慨
7、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窦娥冤《窦娥冤》
释义: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8、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杜牧《送隐者一绝》
释义:表达了时光流逝,谁都躲不过
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释义:时光易逝 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多勤奋学习
10、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释义:收复河山不能空等待,不要等到白发苍苍才去追悔,只有悔恨。对时光易老的感慨
诗句:
诗句,读作:shī jù
就是组成诗词的句子。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 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律诗,见于《诗经》。后发展为 五言或 七言 律诗,见于唐诗。宋元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后,诗句内容逐渐扩充和演绎,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诗句演变成没有了字数的限制的自由体诗歌。
详细释义:诗的句子,诗的语言,诗的意象,诗的形式,诗的内涵,亦泛指诗。
用法示例:隋炀帝 《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唐 韩愈《和侯协律咏笋》:“侯生来慰我,诗句读惊魂。”
元萨都剌《登北固山无传上人小楼》诗:“百年诗句里, 三国酒杯间。”
郭小川《把家乡建成天堂》诗“我的诗句是战鼓。要永远永远催动你们前进。”
4.形容“忠孝难两全”的古诗词有哪些1、《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精卫·万事有不平》
清·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3、《胡无人行》
唐·聂夷中
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腰间悬陆离,大歌胡无行。
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醉卧咸阳楼,梦入受降城。
更愿生羽翼,飞身入青冥。请携天子剑,斫下旄头星。
自然胡无人,虽有无战争。悠哉典属国,驱羊老一生。
4、《三韵三篇》
唐·杜甫
高马勿唾面,长鱼无损鳞。辱马马毛焦,困鱼鱼有神。
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荡荡万斛船,影若扬白虹。起樯必椎牛,挂席集众功。
自非风动天,莫置大水中。
烈士恶多门,小人自同调。名利苟可取,杀身傍权要。
何当官曹清,尔辈堪一笑。
5、《伐柯》
先秦·佚名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5.求形容年轻人不懂老人的诗句老来难
别的闲言都不谈,听我唱个老来难。
劝人莫把老人嫌,老来难啊老来难。
当初只嫌别人老,如今轮到我面前。
千般苦啊万般难,听我从头说一番。
耳聋难与人对话,岔七岔八惹人嫌。
老眼昏花看不见,常把李四当张三。
鼻泪常流擦不干,年青人常笑话咱。
说我糊涂又装蒜,男女老少人人烦。
儿孙媳妇个个嫌,牙齿掉完口流涎。
硬物难嚼囫囵吞,一口不顺噎半天。
卡在嗓内鲠在喉,眼看生死两可间。
儿孙不给送茶饭,反说老人口头馋。
冷天睡觉常戴帽,凉风飕飕脑袋酸。
拉被蒙头怕风钻,侧身睡觉翻身难。
盼天不明睡不着,浑身疼痛苦难言。
一夜小解七八便,怕夜长啊怕风寒。
鼻子漏液如脓烂,常常流到胸膛前。
席前陪客个个嫌,茶盅饭碗无人端。
常年肺虚常咳嗽,一口一口吐粘痰。
儿女们啊都恨咱,说我邋塌丢人眼。
脚又麻来腿又酸,行动坐卧真艰难。
扶杖强行一二里,上炕如同登泰山。
行动坐卧真艰难,全身哆嗦腿发软。
无心气啊记忆乱,颠三倒四惹人烦。
年老苦啊说不完,仁人君子听我言。
面对老人莫要嫌,人生不能只少年。
日月如梭催人老,人人都有老来难。
大家都来敬老人,尊老风尚代代传。
6.形容老年凄凉的古诗有哪些1.《题镜湖野老所居(一作马戴诗)》年代: 唐 作者: 秦系
湖里寻君去,樵风往返吹。树喧巢鸟出,路细葑田移。
沤苎成鱼网,枯根是酒卮。老年唯自适,生事任群儿。
2.《感怀二首》年代: 宋 作者: 杨公远
桂薪玉米转煎熬,口体区区不胜劳。
今日难谋明日计,老年徒羡少年豪。
皮肤剥落诗方熟,鬓发沧浪画愈高。
自雇一寒成感慨,有谁能肯解绨袍。
3.《自茶坞归禾中坟庵赋》年代: 宋 作者: 卫宗武
既雨俄喜晴,既晴旋复雨。
老年困肩舆,仆夫苦行路。
霏霏雾气收,冉冉阳明吐。
乾端顿收豁,物象各呈露。
晴峦含光晖,娟娟如靓女。
枯槁变华滋,万绿新织组。
涧花度幽香,谷鸟试新语。
胜概未易穷,可挹不可取。
我来事幽讨,惟恐商羊舞。
愿天衍霁期,助我发吟趣。
归来日未晡,一声闻杜宇。
4.《丙寅正月三日作(二首)》年代: 明 作者: 蓝仁
书罢迎春帖,家家应节多。
老年难再拜,佳客莫相过。
闭户唯僵卧,临觞忽放歌。
太平宜有待,暮色欲如何。
5.《拂水岩(弘治庚戌)》年代: 明 作者: 沈周
只有看山是胜缘,青鞋布袜且轻便。
天收雨脚赊今日,我趁花时遣老年。
绝壁云扶将堕石,豁崖风勒下奔泉。
此来不愤空归去,旋构新篇拣竹镌。
7.描写老年人孤苦无依的诗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8.形容曾经风光现在落魄的诗句1、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译文: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原仍然记得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
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雕栏 通:阑) 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4、江南逢李龟年 唐代: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5、书愤五首·其一 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9.形容“难以回报父母恩情”的诗句有哪些古诗词中描写回报父母深恩的名句如下:
1.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2.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4.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5.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6.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7.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8.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9.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10.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11.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1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13.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李白《属道难》中的诗句?
1.形容道路艰难的诗句有哪些
1,《临江仙·送钱穆父》宋代:苏轼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白话文释义: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
2,《离骚》先秦: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
白话文释义: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路途多么遥远又多艰险,我传令众车在路旁等待。
3,《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白话文释义: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4,《北上行》唐代:李白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白话文释义:北上之苦,是因为上太行山之故。太行山上的履道盘曲险峻,悬岩峭壁,上凌苍天。马足为侧石所蹶,车轮为高冈所催,真是行路难啊。
5,《苦寒行》魏晋: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白话文释义: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羊肠坂路真崎岖,一路颠簸车轮断。风吹树木声萧萧,北风呼啸发悲号。熊罴当路面对我蹲坐,虎豹夹道发威狂嚎叫。
2.形容道路艰难的诗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车到山前必有路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打此路过,留下买路财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有路必有福,有路必有胜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路安在?
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鲁迅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暗夜里燃起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 巴金
①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③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王安石<;江上>)
④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扬系画船。(范成大<;横塘>)
⑤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五灯会元>;卷十七)
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⑦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陆游<;舂日杂兴>)
⑧云开巫峡千峰出,路转巴江一字流。(吴本泰<;送人之巴蜀>)
⑨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王维<;老将行>)
⑩路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韩愈<;听颖师琴>)
3.关于艰难的诗句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4、仙踪难觅情如梦,蓬断随风叶随风.同心千载痴情盼,守得云开见月明.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6、时有所学,日有寸进.永不言弃,终有所成.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1、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治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
12、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3、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1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5、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4.路虽坎坷的诗词路虽坎坷的诗词有: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出自:唐代李白《行路难三首》。释义: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2、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出自:唐代李白《李白》。释义:哎呀呀,真是太高了。
攀越蜀道真比登天还难!赏析:从“噫吁嚱”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为一个段落。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以下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出自:唐代杜甫《登高》。释义: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赏析: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
秋日天高气爽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43663,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出自:唐代王湾《次北固山下》。
释义: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出自:唐代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释义: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
赏析:中唐文学人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晚年上《谏佛骨表》,力谏宪宗“迎佛骨入大内”,触犯“人主之怒”,差点被定为死罪,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京师长安确有八千里之遥,那路途的困顿是不言而喻的。
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同行。韩愈此时,悲歌当哭,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这首诗和《谏佛骨表》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5.关于在艰难的路上的励志句子1、天再高又怎样,踮起脚尖就更接近阳光。
2、微笑拥抱每一天,做像向日葵般温暖的女子。
3、别小看任何人,越不起眼的人。往往会做些让人想不到的事。
4、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5、我们什么都没有,唯一的本钱就是青春。梦想让我与众不同,奋斗让我改变命运!
6、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7、自信的生命最美丽!
8、学会宽容,要有一颗宽容的爱心!
9、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10.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11、如果心胸不似海,又怎能有海一样的事业。
12、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13、真正的强者,不是流泪的人,而是含泪奔跑的人。
14、只做第一个我,不做第二个谁。
15、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16、穷则思变,差则思勤!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17、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18、带着感恩的心启程,学会爱,爱父母,爱自己,爱朋友,爱他人。
19、用爱生活,你会使自己幸福!用爱工作,你会使很多人幸福!
20、流过泪的眼睛更明亮,滴过血的心灵更坚强!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危呼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①,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②有鸟道③,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④
上有六龙回日⑤之高标⑥,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⑦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⑧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石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⑨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⑩。
注释
①蚕丛、鱼凫:都是传说中古蜀国国王。古代的蜀国本与中原不通,至秦惠王灭蜀(公元前三一六),始与中原相通。
②太白:山名,又名太乙山,秦岭主峰,在今陕西周至、太白县一带。旧说因其冬夏积雪,故名。太白山在当进京城长安之西,故云“西当太白”。
③鸟道:极言山路险窄,仅能容鸟飞过。
④地崩句:相传秦惠王嫁五美女与蜀,蜀遣五个力士迎之,回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五人引其尾使出;结果山崩,五人皆被压死,五女上山化为石。
⑤六龙回日:相传太阳神乘车,羲和驾六龙而驶之。此指高标阻住了六龙,只得回车。
⑥高标:立木为表记,其最高处叫标,也即这一带高山的标志。
⑦扪参句:意谓山高入天,竟至可以伸手摸到一路所见星辰。古以星宿分野,凡地上某一区域,都划在星空某一分野之内,并以天象所示来占卜地上属邑之吉凶。秦属井宿分野,蜀属参宿分里。胁息:屏气不敢呼吸。
⑧子规:杜鹃鸟,蜀地最多。相传蜀帝杜宇,号望帝,死后其魂化为子规,啼声悲 ?凄。
⑨锦城:即锦官城,今四川成都市。
⑩咨嗟:叹息。
简析
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意在送友人入蜀。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至于本诗是否有更深的寓意,历代有各种不同看法。然而就诗论诗,不一定强析有寓意。但从诗中,“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看,却是在写蜀地山川峻美的同时,告诫当局,蜀地险要,应好好用人防守。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全诗感情强烈,一唱三叹,回环反复,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全文是什么啊?怎么理解?详细一点的解释!!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出自《前赤壁赋》,全文如下:
《前赤壁赋》
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全文翻译详解(与上文文段一一对应)
译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这时候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有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
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没有穷尽。(我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我)知道这些不可能屡屡得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轼说:“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于是同伴高兴的笑了,清洗杯盏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拓展知识1、这篇散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在此之前苏轼因乌台诗案(元丰二年)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
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2、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着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全诗是什么?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出自《代悲白头翁》,全诗如下:
《代悲白头翁》
唐代·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扩展资料1、译文
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不知落入了谁家?
洛阳女子有着娇艳的容颜,独坐院中,看着零落的桃李花而长声叹息。
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胜况?
已经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又听说那桑田变成了汪洋大海。
故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
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红颜少年,应该怜悯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头老翁。
如今他白发苍苍,真是可怜,然而他从前亦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
这白头老翁当年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于芳树之下,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
亦曾像东汉光禄勋马防那样以锦绣装饰池台,又如贵戚梁冀在府第楼阁中到处涂画云气神仙。
白头老翁如今一朝卧病在床,便无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乐、清歌妙舞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
而美人的青春娇颜同样又能保持几时?须臾之间,已是鹤发蓬乱,雪白如丝了。
只见那古往今来的歌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黄昏的鸟雀在空自悲啼。
2、赏析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诗。《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一个女子向遗弃她的情人表示决绝。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诗的前半首化自东汉宋子侯的乐府歌辞《董娇娆》,但经过刘希夷的再创作,更为概括典型。
作为前半的结语,“年年岁岁”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当,语言精粹,令人警省。“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
“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结合后半写白头老翁的遭遇,可以体会到,诗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对比,而用泛指名词“人”和“花”对比,不仅是由于七言诗字数的限制,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怜人,其中也包括了诗人自己。
也许,因此产生了不少关于这诗的附会传说。如《大唐新语》《本事诗》所云:诗人自己也觉得这两句诗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即所谓“诗谶”,一年后,诗人果然被害,应了所谓“诗谶”的说法。这类无稽之谈的产生与流传,既反映人们爱惜诗人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也表明这诗情调也过于伤感了。
3、作者介绍
刘希夷 (约651-?) 唐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上元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
《代悲白头吟》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
关于“关于老来难的诗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zhishi/3761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
-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 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
-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