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扬州的诗句古诗词(苏州历史悠久下列诗句与苏州有关的是什么)
-
关于扬州的诗句古诗词
网上有关“关于扬州的诗句古诗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苏州历史悠久下列诗句与苏州有关的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 有关扬州的诗词
1、《梦扬州·晚云收》宋代:秦观晚云收。
正柳塘、烟雨初休。燕子未归,恻恻清寒如秋。
小栏外,东风软,透绣帷、花蜜香稠。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
长记曾陪燕游。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
殢酒为花,十载因谁淹留。醉鞭拂面归来晚,望翠楼,帘卷金钩。
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译文:傍晚时分,在栽满了杨柳的堤岸上,一场蒙蒙细雨刚停。
怎么去年的燕子还不见飞回来呢?真让人心烦,正是春天,可让人已有了秋寒的感觉。小栏外面春风轻柔,恋人尚未归来。
蜂儿经过一春的辛劳,收获甚丰,诱人的蜜香都透过绣帏浓浓地散发着。而自己心里却没有一丝甜意,恋人只说到江南一带去了,可江南那样遥远广大,到底在何处呢?正苦苦地想着,耳边又传来鹧鸪讨厌的啼叫声,更使人不胜忧愁。
我记得,曾陪你一起宴游,为了报答你优美的舞姿和清妙的歌声,我用丽锦为你缠头。我迷恋酒色,长时间地淹留在扬州,还不是因为你吗?在那些日子里,我经常骑马去游乐,直到天黑了,才喝得醉醺醺地回来。
可抬头望翠楼时,你每次都卷起帘子,在等待着我。可惜现在我俩远隔千山万水,难以相会。
想你想得我心绪烦乱,只能在梦中频频地与你相会了。2、《扬州慢·淮左名都》宋代: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译文:扬州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作停留。
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自从金兵侵犯长江流域以后,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再提起那场可恶的战争。
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已吹响,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杜牧曾以优美的诗句把你赞赏,今若重来定会为你残破而惊。
纵使有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绝妙才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二十四桥依然完好毫无损伤,桥下波心荡漾一弯冷月寂寞。
想那桥边红芍年年花叶繁荣,不知年年有谁欣赏为谁而生?3、《忆扬州》唐代:徐凝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头易觉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译文:萧娘脸嫩难承受眼泪,桃叶女眉长易显忧愁。天下若是三分明月夜,有二分无奈要在扬州。
4、《遣怀》唐代: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译文:困顿江湖饮酒作乐放纵而行,揽着美人细腰醉看歌舞轻盈。扬州十年好像做了一个大梦,只落得青楼薄情负心的声名5、《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宋代:辛弃疾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
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译文:落日雄浑,边境上战争的烟尘涌起,秋高气爽,金兵大举进犯我领地。
看我雄壮的十万大军奋勇迎敌,江面上排列的战舰如高楼耸立。谁说苻坚的士兵投鞭就能截断江流,想当年昌顿谋杀生父,响箭上染满血迹,佛狸南侵在风雨中节节败退,最终也死在他自己的亲信手里。
年轻时我像苏秦一样英姿飒爽,跨着战马身披貂裘为国奔走效力。如今我一事无成人已渐老,搔着白发又经过这扬州旧地。
我已经厌倦了官宦生涯,真想到江湖间种桔游憩。你们二位都是东南的名流,胸藏万卷诗书前程无比。
让我尝试着为你们出谋划策:不要学李广在南山闲居射虎,去当个“富民侯”才最为相宜。
2. 赞美扬州的古诗一、《咏早梅 /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南北朝:何逊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白话释义:在花园里是容易看出时节的变化的,其中最使人惊异、最能标志时节变化的就是梅花。梅花不怕霜雪、不畏风寒,在零霜下雪的时候,它就在路边开放了。
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开遍扬州。梅花盛开的时候可以使被遗弃者见之有感而落泪,也可以使钟情的人触景兴怀而勃发。
梅花大概也知道自己飘落得早,所以赶在正月就开起花来了。二、《忆扬州》唐代:徐凝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的少女们无忧无虑,笑脸迎人,娇美的脸上怎能藏住眼泪,她们可爱的眉梢上所挂的一点忧愁也容易被人察觉。
天下明月的光华有三分吧,可爱的扬州啊,你竟然占去了两分。三、《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宋代:苏轼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
珠帘十里卷香风。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
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语音犹自带吴侬。
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白话释义:谁怀念李白而想和李白举酒论文呢?是杜甫,他在成都的草堂遥指江东的李白。
夸说当时扬州的繁华富丽。从早春又到晚春初夏,离恨之情千斤重。
小船连夜渡江来到扬州,大家同时吃惊而又笑我经过旅途辛苦的疲困容颜。说的话仍然带着江东口音。
夜深喝酒的地方,仍是像作梦一样。四、《题扬州禅智寺》唐代:杜牧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白话释义:雨过后一只蝉在聒噪,松桂飘萧气候已交秋。
青苔长满台阶,白鸟故意迟留。暮霭已生深树,斜阳渐下小楼。
谁知这条寂静的竹西路,通向那歌吹繁华的扬州。五、《寄扬州韩绰判官》唐代: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白话释义: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3. 求有关扬州的诗句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寄扬州韩绰判官 内容: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遣怀 内容: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题扬州禅智寺 内容: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赠别二首 内容: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年代:南宋 作者:姜夔 作品:扬州慢 内容: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 写扬州的古诗1: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2: 杜牧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3: 唐·徐凝《忆扬州》 萧娘脸上难生泪,桃叶眉头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4: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 南朝宋人殷芸《小说》 有客相从,各言所志:e69da5e887aae799bee5baa631333337376331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资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裕华说明:这个“上”字现在多用“下”字):6: 另外裕华自己一向认为:自古江南多才俊,唯有扬州出怪杰。7:夜看扬州市 王建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宿扬州 李绅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扬州春词三首 姚合 (一) 广陵寒食天,无雾复无烟。
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 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
莫唤游人住,游人困不眠。 (二) 满郭是春光,街衢土亦香。
竹风轻履舄,花露腻衣裳。 谷鸟鸣还艳,山夫到更狂。
可怜游赏地,炀帝国倾亡。 (三) 江北烟光里,淮南胜事多。
市廛持烛入,邻里漾船过。 有地惟栽竹,无家不养鹅。
春光荡城郭,满耳是笙歌。
5. 描写扬州的诗要四首扬州诗词广陵秋月对月即事·陈羽霜落空月上楼,月中歌唱满扬州。
相看醉舞倡楼,不觉隋家陵树秋。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解闷十二首·杜甫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夜看扬州市·王建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忆扬州·徐凝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得悉。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遣怀·杜牧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二十四桥·谈迁斜阳古道接轮蹄,明月扶疏属柳西。 桥上行人桥下水,落花尚自怨香泥。
炀帝陵·罗隐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瘦西湖·汪沆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梅花岭·孔尚任梅枯岭亦倾,人来立脚叹。岭下水滔滔,将军衣冠烂。
宿扬州·李绅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过扬州·韦庄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 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
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 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
和刘原父平山堂见寄·欧阳修督府繁华久已阑,至今形胜可跻攀。 山横天地苍茫外,花发池台草莽间。
万井笙歌遗俗在,一樽风月属君闲。 遥知为我留真赏,恨不相随暂解颜。
平山堂·王安石城北横冈走翠虬,一堂高视两三州。 淮岑日对朱栏出,江岫云齐碧瓦浮。
墟落耕桑公恺悌,杯觞谈笑客风流。 不知岘首登临处,壮观当年有此不?平山堂·苏辙堂上平看江上山,晴光千里对凭栏。
海门仅可一二数,云梦犹吞八九宽。檐外小棠阴蔽芾,壁间遗墨涕 澜。
人亡坐使风流尽,遗构仍须仔细观。次韵子由题平山堂·秦观栋宇高开古寺间,尽收佳处入雕栏。
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雨槛幽花滋浅小,风卮清酒涨微澜。
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同诸子泛舟平山堂酌第五泉·万时华共泛轻舟绿树湾,遥从北郭问平山。
烟云似挟川原动,鱼鸟俱亲水石间。细品名泉共草坐,偶寻遗碣识苔斑。
醉翁行处残阳古,多少游人日往还。扬 州·陈秀民琼花观里花无比,明月楼头月有光。
华省不时开饮宴,有司排日送官羊。银床露冷侵歌扇,罗荐风轻袭舞裳。
遮莫淮南供给重,逢人犹说好维扬。维扬怀古·曾广陵城里昔繁华,炀帝行宫接紫霞。
玉树歌残犹有曲,锦帆归去已无家。楼台处处迷芳草,风雨年年怨落花。
最是多情汴堤柳,春来依旧带栖鸦。扬州·陈子龙淮海名都极望遥,江南隐见隔南朝。
青山半映瓜洲树,芳草斜连扬子桥。隋苑楼台迷晓雾,吴宫花月送春潮。
汴河尽是新栽柳,依旧东风恨未消。虹桥泛舟·鲍皋晴波绕郭引兰舟,一带园林小逗留。
夹岸柳榆藏水榭,谁家莺燕占花楼。帘前玉镜歌新艳,桥畔琼箫唤旧愁。
欲买春风竹西路,钗光鬓影不胜收。广陵怀古·洪孤坟何处问雷塘?犹忆东巡乐未央。
廿四桥头人影乱,三千殿脚棹歌长。流萤不见飞隋苑,杜宇依然叫蜀冈。
全盛江都同一梦,杨花如雪晚茫茫。茱萸湾·钱允治茱萸湾头雨乍晴,广陵城北田方耕。
小艇出港白衣湿,高楼开窗玉腕横。细草漠漠天际远,一水漾漾船边清。
客来空举旧时话,岸上垂杨蝉忽鸣。
6. 谁有关于扬州的诗句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寄扬州韩绰判官
内容: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遣怀
内容: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题扬州禅智寺
内容: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赠别二首
内容: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年代:南宋
作者:姜夔
作品:扬州慢
内容: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 跪求历代关于扬州的诗文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
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水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2.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 杜牧 青山隐隐水遥遥,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译文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3.忆扬州 [唐]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译文 萧娘脸嫩难承受眼泪,桃叶女眉长易显忧愁。
天下若是三分明月夜,有二分无奈要在扬州。 4.赠别二首其一 [唐]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译文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十三年华,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都比不上她。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
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扩展资料扬州,江苏省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有江苏省陆域地理几何中心(扬州高邮市)之称,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被誉为扬一益二、月亮城 。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运河扬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扬州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城市之一。 扬州是江苏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城市,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地。
下辖邗江区、广陵区、江都区3个市辖区和宝应县1个县,代管高邮市、仪征市2个县级市,是联合国人居奖获奖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温泉名城。 扬州成功举办2017年世界体育赛事与旅游峰会、世界地理标志大会、世界运河城市论坛,2018年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将举办2018年世界运河风情民俗展演活动、第十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2021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
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公布,扬州市位列第45位。 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
市域在北纬32度15分至33度25分、东经119度01分至119度54分之间。高邮市周山镇志光村龙华组确定为江苏省陆域地理几何中心点。
扬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变化。
扬州市土地总面积6591.21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3304.93平方千米、园地面积43.07平方千米、林地面积24.80平方千米、草地面积7.67平方千米、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1031.27平方千米、交通运输用地面积278.47平方千米、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1832.33平方千米、其他土地68.67平方千米。
扬州-百度百科。参考资料:
苏州历史悠久下列诗句与苏州有关的是什么
1.关于唐代写三亚的诗句~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这句最好 自己百度一下有很多啊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斜阳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远归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
店青帘疏雨后,遥村红树夕阳间。 一溪绿水皆春雨,半岸清山半夕阳。
飞瀑正拖千幛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2.描写三亚美景诗句描写三亚美景诗句:
1、浪淘沙·望海
清代:纳兰性德
蜃阙半模糊,踏浪惊呼。任将蠡测笑江湖。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
钓得六鳖无。竿拂珊瑚。桑田清浅问麻姑。水气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壶。
译文:站立在海边,远望那茫茫大海,那迷迷蒙蒙梦幻一般的境界,直令人不由得惊呼了。面对大海,我想起了古人所说的道理,故任那浅薄无知者去嘲笑吧。大海沐浴了光芒四射的太阳,又好像给月亮洗了澡。我要乘着木筏到海上去看个分明。
乘桴于海上垂钓,可曾钓得大鳌吗?其实那钓竿也只是轻拂珊瑚罢了。沧海桑田的巨变,只有麻姑知晓,要想知道这巨变,只有问麻姑了。白浪滔天,一片迷蒙中,哪得见蓬壶?
2、望月怀远/望月怀古
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3、乌衣巷
唐代: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4、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朝代:唐朝
作者: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5、绝句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三亚市地处海南岛最南端,地理坐标介于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之间。东邻陵水县,北依保亭县,西毗乐东县,南临南海。总面积1919.58平方千米。
三亚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一个狭长状的多角形。境内海岸线长258.65千米,有大小港湾19个。
主要港口有三亚港、榆林港、南山港、铁炉港、六道港等。主要海湾有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崖州湾、大东海湾、月亮湾等。有大小岛屿40个,主要岛屿10个。
百度百科-三亚
3.关于唐代写三亚的诗句~从西岛归来,已是下午四时多了,阳光也不似中午那般骄人了。
我们再来到天涯海角开始新的寻觅。公园门口有副对联,是套唐人张九龄的五言律诗《望月怀远》中的二句,曰:“海南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虽然套得生硬了些,但用在天涯海角这个人们翘首企盼的地方,烘托独具一格的美景雅韵,倒也别有情趣。
步入公园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条通向海边的大道,中间是一个个遍植花卉的大小花坛,品种繁多,花香醉人,二旁是茂密的椰林,许多树上还挂着沉甸甸的椰子。路的尽头就是有名的“日月双星”,二座交叉的石礁傲指苍穹,再往前就是无边的大海,浪花在双星礁旁奔突喧虺,不时溅起银珠绿玉,海南人用一句椰风海韵来概括如此的意境,恰如一杯浓淡得当的兴隆咖啡,品味着眼前的美景,留给人的恰是无限隽永的回味和遐思。
从“日月双星”北行,沿着海湾划出的一条弯弯的园弧踏进沙滩。园弧的这一边是星罗棋布的乱礁怪石,岸边满是青翠的椰子树,或是挺拔向上,象一把把撑开的雨伞;或是横向逸出,象一尊尊大炮指向海疆。
园弧的那一边则是一望无际的沙滩,沙滩上堆垒着一座座奇峰异石,无垠的大海似乎也得到了舒展的机会,裹携着滚滚波涛向沙滩拥去。伴随着阵阵有节奏的轰鸣,浪花欢笑着、跳跃着,顽皮地在游人脚下欢嬉。
人们踏着略带湿痕的细沙,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去,仿佛融入了大自然的天然图画。真美啊,天涯海角,每个身临其境的人都会发出由衷的感慨和赞美,哪里寻觅得到半点古人留下的“身在天涯思故乡”的愁绪和凄惶?古人也真够可怜的,那个时候,交通闭塞,行千里路也只是骑瘦马、坐牛车,乘小船,够不着的也只有光着脚丫子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一路艰辛,一路凄惶。
而远离中原、“鸟飞尚需半年程”的琼岛,人烟稀少,荒芜凄凉,历来被视为未经开化的夷蛮之乡,瘴疠之地,达官显贵视之畏途,久而久之,便成了谪贬官员和失意文人的流放之地。远客至此,似乎到了天地之尽头,来去无路,望海兴叹,故谓之“天涯海角”。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流放到潮州,就发出了“雪拥兰关马不前”“来收吾骨瘴江边”的哀鸣;唐代宰相李德裕贬谪海南,用“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的诗句倾吐了受贬谪的遭遇;他从潮州司马再贬崖州司户后写了一首《登崖州城作》诗:“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宋代名臣胡铨更是感慨“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若烟正断魂”,也正因为历代名人的频繁光顾(宋代大诗人、大文学家苏东坡也曾谪居海南,至今犹有“怀苏亭”纪念他),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描绘,天涯海角才成为人们心目中最富有神奇色彩的著名游览胜地。这里海水澄碧,水天一色,烟波浩渺,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
“天涯”、“海角”巨石突兀其间,昂首天外,峥嵘壮观。史载,“天涯”两字为清雍正年间崖州知州程哲所题,铭刻在一块高约10米的巨石上,岩石下方有郭沫若咏“天涯海角”的三首诗题刻;“海角”两字刻在“天涯”右侧一块尖石的顶端, 据说也是清未文人题写,可惜字写得小了一点,位置也比较隐蔽,气势就比“天涯”差了许多,这两块巨石通称为“天涯海角”。
离“天涯”摩刻左侧几百米, 有一尊高大独立的圆锥形巨石,通高7米,这就是“南天一柱”奇景。它擎天拔地,有独立南天之势。
“南天一柱”四个大字是清代宣统年间崖州知州范云梯所书。据说“南天一柱”还有一段不俗的来历:远古时候,烟波浩渺的南海海面恶浪滚滚,王母娘娘手下的两个仙女见状,悄悄地离开天宫,并立于南海波涛之中,为渔民捕鱼镇海导航,滔滔大浪立刻平息了下来。
王母娘娘发现此事后,马上派雷公电母把两仙女抓回治罪,但两仙女不肯从命,宁肯化为一座双峰石,倔强地屹立海边。王母娘娘闻讯大怒,命雷公把双峰石炸为两截,一截掉在黎安附近的海中,一截飞到了“天涯海角”旁边,从此岿然矗立海边,成为今天的“南天一柱”奇观。
传说自然是假的,但天涯海角确也因为“南天一柱”而增辉。
4.描写三亚美景诗句有哪些1.乐游原 / 登乐游原
唐代: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送灵澈上人
唐代: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3.乌衣巷
唐代: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乐游原
译文
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此诗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于是登上古原,即乐游原。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李商隐这次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
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余晖映照,晚霞满期天,山凝胭脂,气象万千。诗人将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身世迟暮之悲,一起熔铸于黄昏夕照下的景物画面中。“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是深含哲理的千古名言,蕴涵了这样一个意旨: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娆,正是因为在接近黄昏之时才显得无限美好。这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十分深刻,有人认为夕阳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此为诗人热爱生命、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其实这里不仅是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暂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这两句诗所蕴含的博大而精深的哲理意味,后世被广泛引用,并且借用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引申、升华甚至反其意而为之,变消极为积极,化腐朽为神奇,产生全新的意义。因此它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2.送灵澈上人
译文
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
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回青山渐行渐远。
赏析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评画时说过:“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色。”(《绘画论》)此诗如画,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绘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3.乌衣巷
译文
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荒凉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后二句藉燕子的栖巢,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用笔尤为曲折。此诗为刘禹锡著名的咏史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5.关于三亚的诗词(七律 冬游海南蜈蚑洲岛记实蜈蚑危岛豸虫消,涛怒雪扬溅天高。百尺榕藤拦曲径,千尊怪石抗狂潮。人身鱼裹潜渊豹,艇尾鲸吹越浪镖。严冬骄日炎如火,泳罢拥砂盖赤条。
咏三亚
作者:程重远
南天一柱久仰望,海国丰姿喜亲瞻。 欣获故友导游图,偶赏先贤歌咏篇。 五指擎手舞霞彩,三亚抱海映银帆。 遥望西沙云水暖,心逐云飞凭翩跹。
咏荔枝
作者:丘浚
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照绛纱。 一种天然好滋味,可怜生处是天涯。
咏 菊
作者:丘浚
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咏 桂
作者:钟芳
招摇指酋蝶蜂收,淡白轻红压众柔。 一种清芬伴明月,莫言生处是南州。
蔷 薇
作者:钟芳
庭院沉沉醉绛霞,酡颜闲倚翠屏斜。 开时莫恨春光暮,接续春光是此花。
荔 枝
作者:王佐
东园荔枝熟,扶杖一闲过。 土产无中贡,园丁荐绿罗。 永元存谏草,天宝泯余波。 泰运真难遇,林泉奈老何?
龙 眼
作者:王佐
(一)
本是骊龙颔下珠,昨因龙睡到寰区。 世人只恐龙来取,讳却龙名不敢书。
(二)
少昊车前照乘珠,祝融部下岂台与。 荔枝只为肌肤厚,买得人间佞口谀。
6.赞美三亚美景的句子有哪些1、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
2、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
3、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
4、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5、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为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
6、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
7、三亚被称为"东方夏威夷",它拥有全海南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
8、岛服是海南的自然风光与人类自身相亲相融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身着布满椰枝、红土、贝壳、珊瑚图桉的服装,体验和浸染着这块热土的文化精神与情愫。
9、三亚海水珍珠粒大质优,最大的珍珠王直径达15毫米。用海水珍珠串成的项链、耳坠及胸饰晶莹华美,磨成的珍珠粉有美容驻颜的作用。
10、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就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
11、三亚落日真有趣,落日先是颤动了一下,接着像一盏红灯笼一样缓慢的开始落了下去,然后又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一样跃动了两下,最后以一个悄然无声。
12、三亚落日,你是一颗亮丽的珍珠 ,美妙绝伦 、诗情画意
无与伦比。
13、婀娜的苍翠椰树,像一幅剪贴画般贴在以蔚蓝的海天为底色的阳光下。
14、午后近黄昏,阳光开始柔和,此时,斜倚在椅子上,目光穿过平静的海面,三亚市就在海那边的海平面线上。
15、蹬掉脚上的鞋,躺在长椅上,把稻草织成的牛仔帽往脸上一搁,海风拂过,静静地听歌。
7.关于描写三亚山水美丽诗句有哪些1.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2.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4.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5.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7.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9.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0.水何澹澹,山岛竦峙。(1). 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注释;1. 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
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
也就是说,乐游原本名“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据葛洪《西京杂记》载,“乐游原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又“风在其间,长肃萧然,日照其花,有光彩”,故名苜蓿为“怀风”,时人也谓之“光风”或称“连枝草”。可见,玫瑰和苜蓿都是乐游原上有特色的花卉和植物。
直至中晚唐之交,乐游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同时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诗抒怀。
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2.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
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著名诗篇《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3.意: 感到4.不适:不悦, 不快。
5.近:快要译文:具体意思: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化为第一人称:傍晚以至,我心中有些不惬意,于是就乘坐马车,到古时的乐游原上游玩。这时望见将要西落的太阳,落日余晖洒向大地,无限美好,可惜已近黄昏,美好的太阳也就渐行渐远了。
思想感情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这首诗就很好的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
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有人认为夕阳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此为诗人热爱生命、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
千百年来,此两种观念争论不休,莫衷一是(2)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唐代)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译文: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此诗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
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于是登上古原,即乐游原。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
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李商隐这次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
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余晖映照,晚霞满期天,山凝胭脂,气象万千。诗人将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身世迟暮之悲,一起熔铸于黄昏夕照下的景物画面中。
“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
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是深含哲理的千古名言,蕴涵了这样一个意旨: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娆,正是因为在接近黄昏之时才显得无限美好。
这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十分深刻,有人认为夕阳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此为诗人热爱生命、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其实这里不仅是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
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暂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这两句诗所蕴含的博大而精深的哲理意味,后世被广泛引用,并且借用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引申、升华甚至反其意而为之,变消极为积极,化腐朽为神奇,产生全新的意义。
因此它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3) 乌衣巷刘禹锡(唐)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朱雀桥边一。
一、在苏州的诗人
和苏州最有缘的诗人应该是唐朝的韦应物了吧?这个年轻时的纨绔子弟,在15岁就进攻担任唐玄宗时期的宫廷侍卫,安史之乱以后发奋读书,52岁(788年)有机会来到苏州做刺史,因此被人称为“韦苏州”。据说这首有名的绝句就是写于苏州: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在韦应物担任苏州刺史的时候,有一个十二岁的小朋友也被父亲送到苏州生活。36年以后的公元825年,这个小孩也成为了苏州刺史,他就是大诗人白居易,他刚回来不久就写了一首《宿湖中》赞扬太湖美景:
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浸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
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白居易对于自己幼年时的父母官一直非常尊敬企慕,他曾经在《重答刘和州》中自谦:敢有文章替左司(左司代韦应物)
分无佳丽敌西施,敢有文章替左司。随分笙歌聊自乐, 等闲篇咏被人知。
花边妓引寻香径,月下僧留宿剑池。可惜当时好风景,吴王应不解吟诗。
刘和州就是白居易的好友刘禹锡,这个刘禹锡曾经也担任过苏州刺史。
到了宋朝,著名的苏轼在杭州、湖州任职期间,也曾数次来苏州游历。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苏轼从杭州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途经苏州时,有人为他设宴饯行,东坡先生将歌妓视作自己沦落天涯时的知音,赋了一首词《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 :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
至于曾经来过苏州游历的文人墨客,就不计其数了,留下的诗篇也汗牛充栋,有不少千古传唱的佳作。
二、关于苏州的诗词名作
1、无人不知的《枫桥夜泊》年代: 唐 作者: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被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选入 ,不仅仅是中国人家喻户晓,连亚洲其他国家的课本也曾收录此诗。枫桥与寒山寺也因此诗的广为传诵而成为游览胜地。老街每次去都赶上人满为患,记得寒山寺里墙上的石碑上刻了各种各样书法风格的《枫桥夜泊》,颇为壮观。
2、《送人游吴》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走在山塘街上才能感觉到这首诗的独特魅力,杜荀鹤的这句“人家尽枕河”道出了苏州水乡的风韵。我记得在苏州游玩的时候,景点卖的折扇上几乎都有这五个字。
3、刘禹锡《《别苏州》
刘禹锡在苏州做过三年刺史,关于苏州的诗也不少:
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似乎那时离开苏州都要走水路出阊门,经由枫桥寒山寺向西往北。咏苏州的诗好多提到阊门的,看来是离别时的必经之路。
4、《浣溪沙“赠闾丘朝议,时还徐州》[宋] 苏轼
一别姑苏已四年。秋风南浦送归船。画帘重见水中仙。
霜鬓不须催我老,杏花依旧驻君颜。夜阑相对梦魂间。
苏轼的这首词特意提到了“闾丘孝终”,老街把苏州的“二丘”介绍一下:苏轼来苏州游赏,两个地方是必去的,一是拜访闾丘孝终,会会老朋友,叙叙旧情;一是去游览虎丘,欣赏名胜古迹,畅舒胸怀。他说过:“过姑苏,不游虎丘,不谒闾丘,为二欠事。”苏轼与闾丘孝终交往甚密,友谊深厚。上面这首浣溪沙就是写给闾丘孝终的。
三、老街写的几首苏州诗
老街去苏州时写过几首小诗,后来看到古人咏苏州的作品时,也曾经用古人原韵和过几首,请朋友们指正!
1、五律-苏州印象 @老街味道
白公堤上客,风物雨中秋。 巷转斜藏竹,桥多半隐舟。
弹词溯青史,灯火起红楼。 一棹烟波远,姑苏访二丘。
2、观宋填词07?忆余杭 @老街味道
长忆姑苏,闲倚山塘街畔饮,桥横竹掩水连空。弦管小楼中。
虎丘寻剑苍松立,画舸流光鸳瓦湿。可怜华发不堪看,听取暮钟寒。
标准2寸照片尺寸是多少?
我们经常使用的证件照片要求是1寸、2寸、小2寸等,那么1寸、2寸、小2寸的照片尺寸是多少我们一般洗照片的时候或是进行打印都是需要对大小进行编辑的,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见的这几个证件照片的尺寸。
1寸照片,尺寸大小是:25厘米×35厘米,分辨率设成300像素/英寸,这样最终得到的像素是:295×413
小2寸照片,尺寸大小是:33厘米×48厘米,分辨率设成300像素/英寸,得到的像素是:390×567
2寸照片,尺寸大小是:35厘米×53厘米,分辨率设成300像素/英寸,达到的像素是:413×626
下面是不同尺寸的照片,相应的照片尺寸和像素 (以分辨率300像素/英寸计算):
以上就是有关1寸、2寸、小2寸的照片尺寸是多少的简单介绍,大家了解了相关的尺寸可以自己制作照片大小,很简单方便。
关于“关于扬州的诗句古诗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zhishi/33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