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用诗词(八声甘州化用前人诗句)
-
化用诗词
网上有关“化用诗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八声甘州化用前人诗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黄花开遍”化用了宋代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出自《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为篱下”化用了晋朝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出自《饮酒·其五》。
原诗:
《满江红》近现代: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熟。
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释义: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典出其一: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代: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橱 通:厨)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比 一作:人似;销 一作:消)
释义: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典出其二:
《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释义: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这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丈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虽由吴芝瑛出面调解,但秋瑾下决心投身革命。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
这首《满江红》作者是秋瑾,她在词中说自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年秋瑾三十岁,有感于民族危机,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
自从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
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这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百度百科——满江红·小住京华
八声甘州化用前人诗句
化用典故的诗词句非常多,随便举几个例子吧(方括号括出的部分皆为化用典故诗句):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姜太公钓鱼典)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这两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江城子 》
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孙权射虎典)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冯唐持节典)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
1、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这里为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 希望自己像孙权一样年少有胆识。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为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这里引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用天狼星比喻敌人(即辽国与西夏),表达了作者爱国,想要为国杀敌,报答国家的胸怀。
《正气歌》
南宋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这首诗里的典故非常多(括号部分几乎一句一典),分别说明如下:
1、在齐太史简:春秋时齐国的权臣崔杼弑君,齐国太史铁笔直书记于史册,被崔杼杀了,其弟再记,又被杀,三弟再记再被杀,四弟仍不畏死再记之,寓意不畏强权的精神。
2、在晋董狐笔:春秋时代晋灵公被权臣赵盾之子赵穿所弑,晋国太史董狐在史笔无情,直书"赵盾弑其君",虽然没被赵盾所杀,但董狐之直言,敢犯危难的精神与齐太史无异。
3、在秦张良椎:秦灭六国,韩遗臣张良以铁椎行刺始皇,寓意匹夫报国之勇气。
4、在汉苏武节:汉代苏武出使匈奴被困十九年,所持使者之节上节毛尽落而不屈,寓意使臣守节不谕之气节。
5、为严将军头:三国时期,蜀将严颜被张飞所败,被劝降时曰:“蜀中有断头将军,无投降将军" 寓意宁死不降的精神。
6、为嵇侍中血:晋惠帝八王之乱时,侍中嵇绍为保护皇帝而被杀,血溅帝衣,皇帝感念他的忠心,竞舍不得洗那件血衣。寓意护主之危,以身相殉之精神。
7、为张睢阳齿:唐玄宗天宝年安史之乱,张巡与许远,咬牙死守睢阳,城陷后仍骂敌不绝,死得壮烈,寓意不屈的精神。
8、为颜常山舌:唐代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安禄山,兵败被执,仍大骂贼人,贼人割了他的舌头,犹不屈而死。寓意忠于国家、与反贼不共戴天。
9、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东汉末年,海内大乱,管宁不染世俗,避地辽东,以清操自励,当时人人学之,连穿衣戴帽也跟他一样,寓意出污泥而不染之情操。
10、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三国时期孔明之作出师表,寓意大节柄然的忠义之气。
11、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五胡乱华,晋元帝偏安江左,大将祖逖渡江讨贼,中流击楫而誓 :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寓意激昂慷慨复国之气。
12、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唐自安史之乱后,李希烈欲谋反称帝,找大臣段秀实共同举事,但段秀实忠贞不二,取笏击之,逆贼头破血出,段秀实因而被害。寓意忠贞高量之节。
13、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春秋战国时期晋景公感佩楚囚钟仪慎守故国礼仪,加以礼遇,并在战后释放钟仪,传车送回楚国。寓意在狱中仍要像钟仪一样坚守礼仪和气节。
化用诗句的好处
柳永《八声甘州》中的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一句,化用了(谢朓)的《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中的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和(温庭筠)的《望江南》中的过尽千帆皆不是。
此词抒写羁旅悲秋,相思愁恨,大约作于游宦江浙时。
上片写景。以暮雨、霜风、江流描绘了一幅风雨急骤的秋江雨景:“潇潇”状其雨势之狂猛;“洒江天”状暮雨铺天漫地之浩大,洗出一派清爽秋景。“渐霜风凄紧”以下写雨后景象:以关河、夕阳之冷落、残照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江天境象,内蕴了萧瑟、峻肃的悲秋气韵。而“残照当楼”则暗示出此楼即词人登临之地。“是处”二句写“红衰翠减”的近景细节,词人情思转入深致低回,以“物华休”隐喻青春年华的消逝。“长江水”视野转远,景中见情,暗示词人内心惆怅、悲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由景入情的过渡,引发下片抒情。“不忍登高”乃是对登楼临远的反应,词人便层层揭示“不忍”的原因:一是遥望故乡,触发“归思难收”;二是羁旅萍踪,深感游宦淹留;三是怜惜“佳人凝望”,相思太苦。层层剖述,婉转深曲,特别是“想佳人”,揭示出“不忍”之根,更悬想佳人痴望江天,误认归舟的相思苦况;不仅如此,还转进一层反照自身,哀怜佳人怎知我此刻也在倚栏凝望!
有哪些有名的古诗词化用了或直接引用前
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诗词常引用典故,化用诗句,以丰富的内涵,引人联想.鉴赏古诗词,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诗句的来源和含义,发掘典故及诗句在古诗词中的妙用.如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即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此处化用,使扬州城昔日繁华与眼前萧条形成鲜明对比,伤今怀古更深一层.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准确领悟古诗词的基础.
所谓用成句,就是在诗词创作中,把别人或别诗作中的一联或一句诗用于自己的作品中。
(1)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古诗十九首一)
长恨皆欢浅,各在天一涯 (唐·杜甫《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
(2)泉上到池尽,山色上楼多 (唐·张佑《惠峙》)
叫声和雨细,山色上楼多 (宋·杨万里《送客既归晚登清心阁》)
(3)时情因客老,归梦入秋多 (唐·李成用《待旦》)
故人经乱少,归梦入秋多 (宋·林京熙《客意》)
诗词借用成句情况有三 一是两人所写的诗句完全相同,虽然如此,但他们决不是抄袭前人的诗句,因为他们长期浸*在古人集子太久了,当他们遇到相同的精彩场景或灵魂底层悸动,此时情景与古人们心意相通,于是乎,激情流于笔下,于不知不觉中写出了与古人们相同的诗句或趁势使用了古人的句子。
(1)山上乱云随手变,浙东飞雨过江来 (唐·殷光藩《喜雨》)
天外海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宋·苏轼《有美堂暴雨》)
(2)流水断桥芳草路。淡烟疏雨落花天 (唐·牟融《陈使君山庄》)
飞絮游丝芳草路,淡烟疏雨落花天 (宋·方岳《题八士图》)
(3)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 (唐·杜甫《所思》)
行边使客引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 (唐·张藉《京州词》)
(4)身着青衫骑恶马,东门之外无送者 (唐·张藉《伤客行》)
身着青衫骑恶马,日行三百未嫌迟 (宋·王安石《戏蔡天启》)
二是两诗之中的字数略有增减。这种增减,或是减头去尾,由七言变为五言,或由五言变为七言,或是在一句诗中变换一个字,但我们在阅读时,在后者的作品中总能找出前人作品大致相同的影子,我认为这依然是借用成句。李白在《秋浦歌》中写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元好问在《寄杨飞卿》中则有“西风白发三千丈,故国青山一万重”的诗句;在同代诗人中欧阳修写下了“饱食杜门何所事,日长偏与睡相宜”的诗句,苏轼则说“半脱纱巾落纨扇,日长惟有睡相宜”;唐代牟融唱出 “醉后不知明月上,狂歌直到夜深回”,陆龟蒙则吟诵着 “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三是两句涛虽然变化略大,但诗意却极其相似,这虽归为用成句的范围,但更准确地说应是化用前人诗句。古诗词的用成句,最标准的应是借用一联才算是成句,不应只是一句,但笔者总是认为,一首诗的空间太小,能借用前人一句诗用在本作中,已经不算太少,故前文所举事例皆是一句诗,现举一些上下旬都基本相同的例子:
(1)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欢乐极兮衰情多 (汉·刘彻《秋风辞》)
少壮几时奈老何,向来衰乐何其多 (唐·杜甫《美陂行》)
(2)何事晴窗来笔砚,一杯相属更从客 (宋·苏轼《韩仲勉子文》)
何日睛窗来笔砚,一尊相属要从容 (宋·黄庭坚《和高仲本喜相见))
化用典故的诗词句
化用典故的诗词句非常多,随便举几个例子吧(方括号括出的部分皆为化用典故诗句):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姜太公钓鱼典)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这两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江城子 》
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孙权射虎典)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冯唐持节典)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
1、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这里为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 希望自己像孙权一样年少有胆识。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为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这里引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用天狼星比喻敌人(即辽国与西夏),表达了作者爱国,想要为国杀敌,报答国家的胸怀。
《正气歌》
南宋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这首诗里的典故非常多(括号部分几乎一句一典),分别说明如下:
1、在齐太史简:春秋时齐国的权臣崔杼弑君,齐国太史铁笔直书记于史册,被崔杼杀了,其弟再记,又被杀,三弟再记再被杀,四弟仍不畏死再记之,寓意不畏强权的精神。
2、在晋董狐笔:春秋时代晋灵公被权臣赵盾之子赵穿所弑,晋国太史董狐在史笔无情,直书"赵盾弑其君",虽然没被赵盾所杀,但董狐之直言,敢犯危难的精神与齐太史无异。
3、在秦张良椎:秦灭六国,韩遗臣张良以铁椎行刺始皇,寓意匹夫报国之勇气。
4、在汉苏武节:汉代苏武出使匈奴被困十九年,所持使者之节上节毛尽落而不屈,寓意使臣守节不谕之气节。
5、为严将军头:三国时期,蜀将严颜被张飞所败,被劝降时曰:“蜀中有断头将军,无投降将军" 寓意宁死不降的精神。
6、为嵇侍中血:晋惠帝八王之乱时,侍中嵇绍为保护皇帝而被杀,血溅帝衣,皇帝感念他的忠心,竞舍不得洗那件血衣。寓意护主之危,以身相殉之精神。
7、为张睢阳齿:唐玄宗天宝年安史之乱,张巡与许远,咬牙死守睢阳,城陷后仍骂敌不绝,死得壮烈,寓意不屈的精神。
8、为颜常山舌:唐代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安禄山,兵败被执,仍大骂贼人,贼人割了他的舌头,犹不屈而死。寓意忠于国家、与反贼不共戴天。
9、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东汉末年,海内大乱,管宁不染世俗,避地辽东,以清操自励,当时人人学之,连穿衣戴帽也跟他一样,寓意出污泥而不染之情操。
10、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三国时期孔明之作出师表,寓意大节柄然的忠义之气。
11、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五胡乱华,晋元帝偏安江左,大将祖逖渡江讨贼,中流击楫而誓 :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寓意激昂慷慨复国之气。
12、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唐自安史之乱后,李希烈欲谋反称帝,找大臣段秀实共同举事,但段秀实忠贞不二,取笏击之,逆贼头破血出,段秀实因而被害。寓意忠贞高量之节。
13、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春秋战国时期晋景公感佩楚囚钟仪慎守故国礼仪,加以礼遇,并在战后释放钟仪,传车送回楚国。寓意在狱中仍要像钟仪一样坚守礼仪和气节。
化用古诗的现代句子
化用古诗的现代句子如下:
化用了古诗词描写月夜的段落:孤月 那冬夜的月亮,静坐在天边的一隅,清亮的光芒带着丝丝寂寥。
太阳吝啬地收起了光芒,群星眠于暗云之后,不见闪亮。是不是真的害怕那雪霜,为什么夜色放下的帷幕能厚成这样,竟听不见风的歌唱。
夜空的众角都散了,那广袤的大地啊,惟见你的银辉流光。 不是张若虚临江吟唱的时节,也没有诗仙举杯相邀,那张岱是经不住这份冷吧,只敢在更定之时,拥毳衣炉火,游西湖,叹人生渺茫,让我想想,那在瑟索长空上的明月,是不是在偷笑蜉蝣一时的孤独。
我确实有这么一点替它不甘,确实有些许为它不忍。那明月长悬太空,常伴星河,直到天荒地老,真的不怕寂寞吗? “照人之月情依旧,见月之人今何在?” 百年前,花间月下有多少情侣终成眷属;花间月下又有多少伉俪情意绵长。
那些还唤得出名字的诗人和乐师,月亮已经永远失去他们了。时间流逝,它明亮的眼睛注视过许多的人,从风华绝代到被埋葬,听着他们的声音渐渐微弱,对着他们不断黯淡的面容直到他们彻底在的眼前消失,而这些只有独自承受,那岂是百年孤独啊。
八声甘州化用前人诗句
柳永《八声甘州》中的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一句,化用了(谢朓)的《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中的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和(温庭筠)的《望江南》中的过尽千帆皆不是。
此词抒写羁旅悲秋,相思愁恨,大约作于游宦江浙时。
上片写景。以暮雨、霜风、江流描绘了一幅风雨急骤的秋江雨景:“潇潇”状其雨势之狂猛;“洒江天”状暮雨铺天漫地之浩大,洗出一派清爽秋景。“渐霜风凄紧”以下写雨后景象:以关河、夕阳之冷落、残照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江天境象,内蕴了萧瑟、峻肃的悲秋气韵。而“残照当楼”则暗示出此楼即词人登临之地。“是处”二句写“红衰翠减”的近景细节,词人情思转入深致低回,以“物华休”隐喻青春年华的消逝。“长江水”视野转远,景中见情,暗示词人内心惆怅、悲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由景入情的过渡,引发下片抒情。“不忍登高”乃是对登楼临远的反应,词人便层层揭示“不忍”的原因:一是遥望故乡,触发“归思难收”;二是羁旅萍踪,深感游宦淹留;三是怜惜“佳人凝望”,相思太苦。层层剖述,婉转深曲,特别是“想佳人”,揭示出“不忍”之根,更悬想佳人痴望江天,误认归舟的相思苦况;不仅如此,还转进一层反照自身,哀怜佳人怎知我此刻也在倚栏凝望!
如何化用诗句,解决我加分!
所谓化用,就是截取诗词的某一部分直接变成我们作文语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诗词的意境。
如:
《西厢记》诗句化用:
“碧云天,黄花地。”——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离人泪。”
又如歌词《东风破》中: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马致远《天净沙》“古道西风瘦马”
歌词《情深深雨濛濛》中:
“情深深 雨濛濛 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中。”
“记得当初 你侬我侬 车如流水马如龙”——李煜《望江南》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管道升《我侬词》“你侬我侬,忒煞情多”。
关于“化用诗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zhishi/28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