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作家宋玉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宋玉诗歌经典语句)
-
楚辞作家宋玉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网上有关“楚辞作家宋玉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宋玉诗歌经典语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楚辞作家宋玉的代表作品有:
《九辩》、《招魂》、《楚辞章句》、《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文选》、《笛赋》、《大言赋》等等。
《九辩》是宋玉的代表作。这篇辞赋除悼惜屈原外,更抒写寒士怀才不遇的悲愁和不平,在一定程度上揭露、批判了社会的黑暗,但更多的是惆怅自怜的哀叹,缺少进步理想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的强烈反抗。
关于宋玉的生平: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记述极为简略。
《韩诗外传》有"宋玉因其友而见楚相"之言。刘向《新序》则作"宋玉因其友以见楚襄王","事楚襄王而不见察",同时又有"楚威王(襄王的祖父)问于宋玉"的话。
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则说他是屈原的弟子。晋代习凿齿《襄阳耆旧传》又说:"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
总之,关于宋玉的生平,众说纷纭,至难分晓。大体上说,宋玉当生在屈原之后,且出身寒微,在仕途上颇不得志。
宋玉诗歌经典语句
宋玉逢秋正高卧出自唐代赵嘏的《寄裴澜》。
全文:
绮云初堕亭亭月,锦席惟横滟滟波。
宋玉逢秋正高卧,一篇吟尽奈情何。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
赵嘏的诗词全集:?
《赠别·水边秋草暮萋萋》 、《早发剡中石城寺》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 、《旅次商山》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自遣·晚树疏蝉起别愁》 、《闻笛·谁家吹笛画楼中》 、《答友人·诗家才子酒家仙》。
宋玉:
人,辞赋家。或称是屈原弟子,曾为楚顷襄王大夫。
其流传作品,以《九辩》最为可信。《九辩》首句为“悲哉秋之为气也”,故后人常以宋玉为悲秋悯志的代表人物。
又传说其人才高貌美,遂亦为美男子的代称。唐张鷟《游仙窟》:“华容婀娜,天上无俦;玉体逶迤,人间少匹。辉辉面子,荏苒畏弹穿;细细腰支,参差疑勒断。
韩娥宋玉,见则愁生;绛树青琴,对之羞死。”宋周邦彦《红罗袄·秋悲》词:“楚客忆江蘺,算宋玉未必为秋悲。
”明陈所闻《闺思》曲之一:“销魂莺燕偏拖逗,不知宋玉何缘独怨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若非宋玉墙边过,定是潘安车。”
诗词赏析:宋玉《神女赋》
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战国·宋玉《招魂》。酡(tuó驼):酒后脸上泛起的红色。些:助词,无意义。这两句大意是:美人酒醉之后,脸上泛起红晕。此句写法上直陈其事,但其摹写美人微醉之态,神采飘忽,风韵十足,正是古典人物肖像描写的名句。今天除“酡颜”一词还常用来表现人们醉酒后的颜色神情外,原句也可时在文学作品中读到,用法大体都是作酒后朋友之间的玩笑话。
《招魂》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经典语录
战国·宋玉《对楚王问》。弥:愈,越。高:高雅,此指唱起来难度大。和(hè贺):声音相应,此指随着唱。寡:少。这两句大意是:歌曲越是高雅难唱,跟着唱和的人就越少。那些高雅复杂的曲调,只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才会演唱,而通俗简易的曲调,普通人也会跟着别人哼哼。因而“曲高和寡”的情况无论古代还是现在,都是常见的。后世引用时,多抛开它的原意而表达这样的意思:对于那些高深的理论和见解,一般人很难理解与附和。此句常用于贬意,讽刺某些人脱离群众,得不到支持。
《对楚王问》
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
战国·宋玉《风赋》。青苹(píng频):浮萍的一种,根生泥中,田字形小叶浮于水面。末:草尖,此指青苹的叶表。这两句大意是:风从大地上生成,最初起自微小时青苹的叶面。《风赋》非常形象地描写出风最初怎样产生,尔后渐渐猛烈,尔后又怎样小下去的全过程,观察入微,描摹准确。这两句可用以比喻事物的发展总是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启发人们注意微小的开端。
《风赋》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战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yān淹)然:美好貌,常指笑容。惑阳城,迷下蔡:意为迷惑了所有的公子哥儿。阳城、下蔡是当时楚国贵族的封邑。这几句大意是:美丽的笑容,迷惑了阳城、下蔡所有的贵族子弟。以“嫣然”形容女子笑容之美,流传久远,至今仍被沿用。
《登徒子好色赋》
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 宋玉名言
战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挛(luán峦)耳:蜷耳朵。齞(yàn验)唇:遮不住牙齿的嘴唇。历齿:稀稀疏琉的牙齿。旁行:走路歪歪斜斜。踽偻(jǔlǚ举吕):驼背。这几句大意是:头发蓬乱,耳朵蜷曲,豁嘴唇,露着稀稀拉拉的牙齿,驼着背,走起路来歪歪斜斜。这几句是宋玉形容登徒子妻子的丑样子。宋玉为了在楚王面前给自已辩护,采用诡辩的方法,摆出荒唐的论据,攻击登徒子“好色”,理由是登徒子连他的丑老婆都爱,致使登徒子蒙受“好色”的不白之冤,两千多年来“登徒子”竟成了“好色之徒”的代名词。但登徒子妻子的丑模样,的确也是文学作品中丑女的艺术典型。在生话和艺术中,美与丑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它们作为人类感性心理的两极,常共存于文学艺术家的笔下,丑可以起到陪衬和突出美的作用。这些奇丑、奇美的人物,使文学艺术作品显得丰富多采,充满生命力。
《登徒子好色赋》
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处穷而守高。
战国·宋玉《九辩》。这两句大意是:与其背离信义而徒有虚名啊,我宁肯独处贫困之中而保持高尚的节操。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此二句以赋体的语言发展了孟子的观点。作者认为,不仅可以舍生取义,而且可以舍名取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台嗟来之食,“君子不受虚誉,不祈妄福”(隋·王通《文中子·礼乐》)。以此二句勉励那些身处逆境的有志之士,嘲讽警戒那些沽名钓誉而厚颜无耻之徒,十分恰切。
《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战国·宋玉《九辩》。本句大意是:秋天所形成的肃杀气氛多么令人悲伤啊!萧瑟的景啊,草木荒的荒、落的落,一片衰败景象。秋天万物萧索,草木摇落,一片凄凉景象,最易触动人们的悲秋伤时之情。本句以浓重的感叹语气表现萧瑟的秋色、秋气与秋意,且出现得较早,宋玉是屈原的学生,写过很多赋。古人有悲秋的传统,大都源于此句。
《九辩》
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战国·宋玉《高唐赋序》。旦:清晨。阳台:传说中的台名。这几句大意是:清晨,我是流动的云朵:黄昏,我是飘飞的雨滴。早早晚晚,我都在阳台的下边。在序文中,这是巫山神女与楚怀王梦中幽会后离去时对怀壬说的话,极言其若有若无,若隐若现,形态飘渺之美。现多用“且为朝云,暮为行雨”形容有些人行踪飘忽不定或行为难以捉摸,也以“云雨”喻男女幽台,以“阳台”喻男女合欢之所。
《高唐赋序》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宋玉经典语录
战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翠羽:翠(青黑)色的鸟羽。这几句大意是:她的双眉犹如青黑色的鸟羽,肌肤如同白雪一样光洁,腰肢柔软细弱好似札成一束的白绢,牙齿沽白整齐有如嘴中含着一排贝壳。这几句运用一系列精妙、贴切的比喻,形容女子面貌及身材都十分姣好。可引用描写美女的外貌。
《登徒子好色赋》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战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长、短:指人的身材高矮。著:同“着”,与下文“施”都是搽,抹的意思。这几句大意是:增加一分,就显得太高;减少一分,就显得太矮;擦点粉,就显得太白;抹点胭脂,就显得太红。这几句采用一系列夸张手法,形容女子天生丽质,高矮合度,秾纤适中,一切都长得恰到好处,一丝半毫的增减都将破坏天然之美。可供引用描写女子无论面貌、身材都出类拔萃,美丽得无可挑剔。
《登徒子好色赋》
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处穷而守高。
宋玉《神女赋》文学赏析
神女赋
先秦:宋玉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明日,以白王。王曰:“其梦若何?”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寐而梦之,寤不自识;罔兮不乐,怅然失志。于是抚心定气,复见所梦。”王曰:“状何如也?”玉曰:“茂矣美矣,诸好备矣。盛矣丽矣,难测究矣。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瑰姿玮态,不可胜赞。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五色并驰,不可殚形。详而视之,夺人目精。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振绣衣,被袿裳,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嫷披服,侻薄装,沐兰泽,含若芳。性合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王曰:“若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近之既妖,远之有望,骨法多奇,应君之相,视之盈目,孰者克尚。私心独悦,乐之无量;交希恩疏,不可尽畅。他人莫睹,王览其状。其状峨峨,何可极言。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视。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地其若丹。素质干之实兮,志解泰而体闲。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宜高殿以广意兮,翼故纵而绰宽。动雾以徐步兮,拂声之珊珊。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躅而不安。澹清静其兮,性沉详而不烦。时容与以微动兮,志未可乎得原。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褰余而请御兮,愿尽心之。怀贞亮之清兮,卒与我兮相难。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神独亨而未结兮,魂茕茕以无端。含然诺其不分兮,扬音而哀叹!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
于是摇佩饰,鸣玉鸾;奁衣服,敛容颜;顾女师,命太傅。欢情未接,将辞而去;迁延引身,不可亲附。似逝未行,中若相首;目略微眄,精采相授。志态横出,不可胜记。意离未绝,神心怖覆;礼不遑讫,辞不及究;愿假须臾,神女称遽。徊肠伤气,颠倒失据,黯然而暝,忽不知处。情独私怀,谁者可语?惆怅垂涕,求之至曙。
译文
楚襄王和宋玉出游到云梦大泽的岸边,让宋玉向他描述高唐所见的事情。这天晚上宋玉就寝时,梦到与神女相遇,神女的容貌非常美丽,令宋玉十分惊异。第二天,宋玉告诉了楚襄王。楚王问:“你都梦到了什么?”宋玉回答说:“黄昏以后,我觉得精神恍惚,好像有什么喜事来临。搅得我心身不安,不知道什么缘故。正迷迷糊糊的时候,忽然觉得似曾相识的人到来。睁眼一看是一个女人,相貌非常奇特。睡着的时候梦见了她,醒来的时候她又不见了。闹得我心里好不痛快,失落的好像迷失了方向。这是我尽量定下心来,才又把梦延续下去。”大王问:“她长得什么样子呢?”宋玉说:“她那如花似玉的容姿,简直是无可挑剔;她那丰盈妩媚的仪态也无法寻根究底。上古时代完全不曾有,当今人间根本找不见;她那珍奇宝石般的风采,的赞美还会有疏漏。她刚开出现的时候,灿烂的像旭日初升照亮屋梁。当她走进一些的时候,皎洁的像明月洒下的光芒。只一会功夫,她的美妙风采我已领略不尽。时而亮丽的如同鲜花,时而柔和的好似美玉。五种颜色一起散发,我无法一一具体描绘。想要仔细观看,却被她的光采照得目晕眼花。她那华丽的服饰,就像上等丝绸织绘出精美的图案。绝妙的服饰无论在哪里都光彩照人。她挥动着身上的锈衣,那衣裙非常合身,既不显瘦,也不见长。她迈着娇娆的步子走进明亮的殿堂。忽而又改变姿态,宛如游龙乘云飞翔。她身穿的丽服盛饰,非常合适的将她的侗体包裹。她身上沐浴过兰草的雨露,时时散发着宜人的芳香。她的性情温柔娴雅,很适合侍奉在君王身旁。她懂得长幼尊卑的礼仪,还会用善解人意的花语调节情绪。”大王说:“这么美妙诱人的神女啊!你就尝试着为我描摹吧。”宋玉说:“好的,好的。”
要说神女姣艳的美丽啊,那真是得天独厚的美质。身披着水草般的衣裙,就像张开翡翠色的翅膀。那相貌是举世无双,那美妙乃人间*。毛嫱见了她举袖遮面,自知无法比量;西施与她照面双手捂脸,怎敢和她争艳。近处瞧已叫人神魂颠倒,远处望更让人魂牵梦绕。她还有非凡的气质风度,分明是陪伴君王的命相。看见她可是君王大饱眼福,谁会让她从眼前悄悄溜过?心想和她私下结为相好,倾慕她的心情无法估量。只可惜和她交往太少,不敢冒昧地倾吐衷肠。心愿别的人莫要和她相见,那会把她的体态和我分享。神女的美丽是那么丰盛,怎可能一下子说完道光?她的体态丰满庄重,她的容颜温润如玉。她的美眸炯炯放光,明亮的眼珠流转有神。弯弯的细眉象蚕蛾飞扬,鲜亮的红唇似点过朱砂。娇娆的身段富有弹性,娴雅的神态安闲无躁。既能在幽静处表现文静,又能在众人面前翩翩起舞。高唐殿这宽敞的地方正合她意,可任她尽情欢舞或是信步徜徉。
裙纱飘动,她轻盈绰约地走来,纱裙拂阶,发出玉佩的响声,她望着我的门帘良久注视,灼热的目光象流波将要奔涌。她抬起衣袖整理衣襟,站在那里犹豫不决。表情文静又和悦淑善,秉性安详而又不烦躁。时而露出微微激动的面容,似乎她的渴望并未如愿。情在眼前却心向久远,想要走来忽而又回转。眼看她揭起我的床帐将要款待,我正想尽情地倾吐诚挚的衷肠。她却怀着坚贞洁清守身,突然表现出对我实难相从。她委婉地把我规劝一番,高雅的谈吐如嗅兰草。相互交流着彼此的爱恋,心里充满激昂和欢乐的情绪。独享着精神欢乐却未能交合,我又无端的感到孤独惆怅。分不清她是否答应相好,忍不住发出长长的叹息。她却怒而不发庄重矜持,一副不可触犯的表情。
这时她摇动佩饰转过身去,敲响车子上的玉铃,整理好自己的衣装,收敛起先前的容颜,回头看身后的女乐师,吩咐侍从们起驾。这段欢情还未交合,神女就要告辞离去。她有意和我拉开距离,不让我上前与她亲近。在将要离去还未上车的时候,中途她好像又回过头来,情意脉脉地瞥了我一眼,传送着依依不舍的哀伤。她那复杂有矛盾的情态,我实在难以尽数细说。决意离去而又情意未绝,她心里有多少痛苦的反反复复啊。临走顾不上礼数小节,更来不及把话说完。
我的心仍然沉湎在分手的时刻,神女啊,你走得太匆忙了!我是多么的痛苦忧伤,身体摇晃着失去依靠,只觉得天昏地又暗,不知道自己处在什么地方。我这种失落的独自情怀,说给谁可以理解呢?伤感失意之下泪流不止,苦苦等待直到天明。
赏析
《神女赋》接着《高唐赋》而来。《高唐赋》的迟回荡漾之笔,似乎在牵惹楚襄王乃致读者对巫山神女的怀想之情,只是到了《神女赋》,这位隐身云烟、姗姗不临的美丽女神才终于在作者笔下翩然现形。但作者并没有因让她与早就心驰神往的楚襄王相遇,却幽幽显现在他的侍臣宋玉“梦”中,这是颇耐人寻味的。
此赋序文叙说的是宋玉和神女相遇。开笔写的格外迷离。先以宋玉的神情恍惚、纷纷扰扰为神女降临造境,未入梦已扰人心神,然后才是女神现身,仍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朦胧感觉,继写宋玉梦境又历历如画地重现。这一节叙说文字扑朔变化,一波三折,显示出作者行文上的腾挪纵收之妙。
这段序文,由于版本不同,“王”“玉”互讹,梦遇神女的究竟是宋玉还是楚王,自宋以来一直存有争议。这里暂依清人胡克家《文选考异》之说,考订为宋玉梦遇神女。
序文大意是说:宋玉跟着楚襄王游云梦,宋玉给楚襄王讲了巫山神女的故事,并为他作了《高唐赋》之后,当夜宋玉果然梦见神女了。第二天他把他梦见的神女的形象描述给楚襄王听,楚襄王叫宋玉用赋的形式把他梦中的情景描写一番,宋玉照办了。和《高唐赋》一样,这段散文小序也非常精彩。它描写宋玉作梦的情景说:“晡夕之后,精神悦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若有所喜”了,这恰如今天人们开玩笑所说的“第六感觉”。宋玉对楚王描述神女的形态说:“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五色并驰,不可殚形。详而视之,夺人目精。”这里突出地描写了神女的精神气质,她是那样地神采焕发,摄人魂魄。她作用于人们的,不仅是视觉的痴迷,而是整个灵魂的震颤。接着楚王又描写神女的装束与身段说:“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缋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振绣衣,被袿裳,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这里不仅形象描写得生动传神。而且句法错落,韵节浏亮,读起来有一种音乐美。其中“白日初出照屋梁”、“皎若明月舒其光”、“罗纨绮缋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言”、“婉若游龙乘云翔”诸句,形式新颖,被人称为“后来七言之祖。”
后面赋的部分大约说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描写神女的容貌情态。作品先是总体的说她“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障袂,不足程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接着又分别的说了她的面貌、眼睛、眉毛、嘴唇、身段等等如何美。这段描写虽也颇费工夫,但实际并不动人。第二层是描写神女想和楚王亲近,但由于某种原因,也许就是“圣贤”们所产的“以礼自持”吧,忽然又拿捏起来了。作品说:“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躅而不安。澹清静其愔嫕兮,性沉详而不烦。时容与以微动兮,志未可乎得原。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褰余帱而请御兮,愿尽心之惓。怀贞亮之洁清兮,卒与我乎相难。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神独亨而未结兮,魂茕茕以无端。含然诺其不分兮,喟扬音而哀叹。頩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这段描写神女的心理情态非常细致生动。她想:你去找楚王是为了什么呢?不就是为了和他相爱吗?可是等到见面之后,当两情相通,互相爱悦,意津津而将要不能自持的时候,神女忽然变卦了,她“扬音哀叹”,甚至还带出一层薄薄的怒容。她要保持自己“贞亮之洁清”,她的尊严是不可侵犯的,于是就和《西厢记》里崔莺莺第一次邀请张生私会一样的不欢而散了。但神女毕竟是爱楚王的,她虽然没有和楚王同床共枕,但她的心却是毫无保留地给了楚王,因此她们的离别是异常痛苦的。作品对此描写说:“于是摇佩饰,鸣玉鸾,整衣服,敛容颜。顾女师,命太傅。欢情未接,将辞而去。迁延引身,不可亲附。似逝未行,中若相首。目略微眄,精采相授。志态横出,不可胜记。”这就是后一部分中的第三层意思。无情的离别无所谓,有情的离别是痛苦的,更何况仙凡相隔,后会无因,“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说的就是这种终生难忘的遗憾。
整个后一部分是用*体句和四言句结构成的,它用词浅显,贯通流畅。诸如“其状峨峨,何可极言。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观。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读起来唇吻调利,与《高唐赋》后一部分的侈意铺排景物、堆砌辞藻大不相同。
序文和赋辞两部分中都有对宋玉与神女梦遇景象的描摹,似乎重复,实际却各有侧重。序文中对话部分的描摹,侧重在传写神女初临时给宋玉带来的印象,妙在从虚处落笔。才思横溢的宋玉竟然也因神女的显现而陷入失态和拙于言辞的境地,正有力的烘托出神女的惊世骇俗之美,给读者以非同寻常的审美感受。赋辞部分侧重在对神女的容貌、情态作精工细雕的刻画。肖像的勾勒中特别注重其生气、神情的活现。静态的描摹之后是动态和心理的传写,展现出神女美丽多情,但又洁清守身,非礼难近,似乎向世人表明她的心早已交付给长眠幽冥的先王。赋辞尾部又刻划了神女脉脉含情和依依不舍的一瞥,读来令人更加令人回肠荡气和思致绵远。
数百年后,“建安之杰”的曹植受到此赋的激发,以青出于蓝的高妙彩笔创造出同样神情美丽的洛神形象,才使巫山神女在北国有了一位冰清玉洁的神女姐妹遥遥与之辉映千古。
1935年,闻一多先生曾写过一篇《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他认为巫山神女是楚民族的第一位母亲,就和北方中原地区的女娲等人相同。巫山神女掌管着行云布雨,也是一位造福于农业社会的精灵。同时巫山神女也掌管着男女之事,就如同《牡丹·惊梦》一场中牵合杜丽娘与柳梦梅并助其欢会的花神一样。这在原始社会本来是一位神圣、高洁而又极其富有人情味的形象。但流传到封建社会,尤其是到了受封建礼教束缚的文人士大夫笔下,原有的巫山神女的形象也就渐渐地起了变化。即以此文中的神女而论,她竟然也讲究起“怀贞亮之洁清”来了,她最后竟然完全违背个人意愿扼制了内心的冲动,吞下了人生的苦果,而符合了“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先王”的教导。这纯粹是宋玉意识的自我表现。果然这点受到后人的称赞了,清代何焯说:“‘不可犯干’,守礼之正,所以抑流荡之邪心也。”男女爱情本来是一种极其自然的事,但在封建社会里被人看成是一种“*”,因此巫山神女以及描写巫山神女的作品也就连带着被诋为“诲*”了。
但人性是任何封建礼教所扼杀不了的,只要有男女,就会有爱情,巫山神女也就会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崇敬。三峡中巫山神女的形象高耸入云,吸引着古往今来的过客们翘首仰观;巫山神女的传说遍布中外,家喻户晓,与日俱新;有关高唐神女的文学作品,诗词曲赋,戏剧小说,层出不穷;类似曹植的《洛神赋》这种作品就更是模拟着《神女赋》写出来的。在这些地方读者都可以体会到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是具有着极大的生命力,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宋发巧谈,实始*丽。”似乎有些贬意。这是与屈原作品的功利主义相对而言的。倘若从文学发展、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看,则宋玉的“巧谈”与“*丽”正自不可缺少,正应该大提倡。
再补充一下版本争议问题。前面说过,《神女赋》中的一些文字,从宋代以来一直存有争议。如“其夜玉寝”,《文选》作“其夜王寝”,历代文人多因《文选》而作楚王梦遇神女。其实,文选版《神女赋》有很多讲不通的地方。首先看《高唐赋》,在那里是宋玉给楚王讲故事,楚王听着高兴,叫宋玉再给他“赋”一回。而到了《神女赋》中,却成了楚王作梦,楚王给宋玉讲梦,讲完后又让宋玉给他“赋”一回。两篇作品的结构不一致。再看《神女赋》中的写法,是楚王给宋玉描写神女的形象说:“茂矣美矣,诸好备矣”,一直到“性和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云云一大段,而后又是“王曰:‘若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两段相连都是“王曰”,从内容上看从逻辑上看都有问题。因此人们认为这是由于作品在传抄流传中产生讹误造成的。《神女赋》序中的“王寝”、“王异之”、“王曰晡夕之后”、“王曰茂矣美矣”四句中的“王”字皆应作“玉”;而“明日以白玉”、“玉曰其梦若何”、“玉曰状何如也”三句中的“玉”字皆应作“王”。这样一来,就成了宋玉作梦、宋玉给楚王讲梦,楚王听后心里高兴,于是叫宋玉再给他“赋”一回。这样,一切矛盾就都解决了。这个说法是可以成立的。但是由于这篇作品流传日久,以讹传讹,楚襄王会神女的故事已经广泛地传播于口头,记载于简书,今天恐怕也只能是任其考订归考订,流传归流传了。
宋玉《神女赋》并序(全文译解)
《神女赋》为楚辞名家宋玉所作,紧承《高唐赋》而来,由梦遇巫山神女,进入对其“夺人目精”之美的刻画,再写神女拒绝楚襄王,是描写美女的名篇。下面是其文学赏析,欢迎阅读;
神女赋
先秦:宋玉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明日,以白王。王曰:“其梦若何?”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寐而梦之,寤不自识;罔兮不乐,怅然失志。于是抚心定气,复见所梦。”王曰:“状何如也?”玉曰:“茂矣美矣,诸好备矣。盛矣丽矣,难测究矣。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瑰姿玮态,不可胜赞。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五色并驰,不可殚形。详而视之,夺人目精。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振绣衣,被袿裳,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嫷披服,侻薄装,沐兰泽,含若芳。性合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王曰:“若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近之既妖,远之有望,骨法多奇,应君之相,视之盈目,孰者克尚。私心独悦,乐之无量;交希恩疏,不可尽畅。他人莫睹,王览其状。其状峨峨,何可极言。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视。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地其若丹。素质干之实兮,志解泰而体闲。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宜高殿以广意兮,翼故纵而绰宽。动雾以徐步兮,拂声之珊珊。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躅而不安。澹清静其兮,性沉详而不烦。时容与以微动兮,志未可乎得原。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褰余而请御兮,愿尽心之。怀贞亮之清兮,卒与我兮相难。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神独亨而未结兮,魂茕茕以无端。含然诺其不分兮,扬音而哀叹!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
于是摇佩饰,鸣玉鸾;奁衣服,敛容颜;顾女师,命太傅。欢情未接,将辞而去;迁延引身,不可亲附。似逝未行,中若相首;目略微眄,精采相授。志态横出,不可胜记。意离未绝,神心怖覆;礼不遑讫,辞不及究;愿假须臾,神女称遽。徊肠伤气,颠倒失据,黯然而暝,忽不知处。情独私怀,谁者可语?惆怅垂涕,求之至曙。
文学赏析:
《神女赋》接着《高唐赋》而来。《高唐赋》的迟回荡漾之笔,似乎在牵惹楚襄王乃致读者对巫山神女的怀想之情,只是到了《神女赋》,这位隐身云烟、姗姗不临的美丽女神才终于在作者笔下翩然现形。此赋序文叙说的是宋玉和神女相遇。开笔写的格外迷离。先以宋玉的神情恍惚、纷纷扰扰为神女降临造境,未入梦已扰人心神,然后才是女神现身,仍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朦胧感觉,继写宋玉梦境又历历如画地重现。这一节叙说文字扑朔变化,一波三折,显示出作者行文上的腾挪纵收之妙。
此赋序文,由于版本不同,“王”“玉”互讹,梦遇神女的究竟是宋玉还是楚王,自宋以来一直存有争议。这里暂依清人胡克家《文选考异》之说,考订为宋玉梦遇神女。
序文大意是说:宋玉跟着楚襄王游云梦,宋玉给楚襄王讲了巫山神女的故事,并为他作了《高唐赋》之后,当夜宋玉果然梦见神女了。第二天他把他梦见的神女的形象描述给楚襄王听,楚襄王叫宋玉用赋的形式把他梦中的情景描写一番,宋玉照办了。和《高唐赋》一样,这段散文小序也非常精彩。它描写宋玉作梦的情景说:“晡夕之后,精神悦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若有所喜”了,这恰如今天人们开玩笑所说的“第六感觉”。宋玉对楚王描述神女的形态说:“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五色并驰,不可殚形。详而视之,夺人目精。”这里突出地描写了神女的精神气质,她是那样地神采焕发,摄人魂魄。她作用于人们的,不仅是视觉的痴迷,而是整个灵魂的震颤。接着楚王又描写神女的装束与身段说:“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缋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振绣衣,被袿裳,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这里不仅形象描写得生动传神。而且句法错落,韵节浏亮,读起来有一种音乐美。其中“白日初出照屋梁”、“皎若明月舒其光”、“罗纨绮缋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言”、“婉若游龙乘云翔”诸句,形式新颖,被人称为“后来七言之祖。”
后面赋的部分大约说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描写神女的容貌情态。作品先是总体的说她“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障袂,不足程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接着又分别的说了她的面貌、眼睛、眉毛、嘴唇、身段等等如何美。这段描写虽也颇费工夫,但实际并不动人。第二层是描写神女想和楚王亲近,但由于某种原因,也许就是“圣贤”们所产的“以礼自持”吧,忽然又拿捏起来了。作品说:“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躅而不安。澹清静其愔嫕兮,性沉详而不烦。时容与以微动兮,志未可乎得原。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褰余帱而请御兮,愿尽心之惓。怀贞亮之洁清兮,卒与我乎相难。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神独亨而未结兮,魂茕茕以无端。含然诺其不分兮,喟扬音而哀叹。頩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这段描写神女的心理情态非常细致生动。她想:你去找楚王是为了什么呢?不就是为了和他相爱吗?可是等到见面之后,当两情相通,互相爱悦,意津津而将要不能自持的时候,神女忽然变卦了,她“扬音哀叹”,甚至还带出一层薄薄的怒容。她要保持自己“贞亮之洁清”,她的尊严是不可侵犯的,于是就和《西厢记》里崔莺莺第一次邀请张生私会一样的不欢而散了。但神女毕竟是爱楚王的,她虽然没有和楚王同床共枕,但她的心却是毫无保留地给了楚王,因此她们的离别是异常痛苦的.。作品对此描写说:“于是摇佩饰,鸣玉鸾,整衣服,敛容颜。顾女师,命太傅。欢情未接,将辞而去。迁延引身,不可亲附。似逝未行,中若相首。目略微眄,精采相授。志态横出,不可胜记。”这就是后一部分中的第三层意思。无情的离别无所谓,有情的离别是痛苦的,更何况仙凡相隔,后会无因,“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说的就是这种终生难忘的遗憾。
整个后一部分是用骚体句和四言句结构成的,它用词浅显,贯通流畅。诸如“其状峨峨,何可极言。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观。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读起来唇吻调利,与《高唐赋》后一部分的侈意铺排景物、堆砌辞藻大不相同。
序文和赋辞两部分中都有对宋玉与神女梦遇景象的描摹,似乎重复,实际却各有侧重。序文中对话部分的描摹,侧重在传写神女初临时给宋玉带来的印象,妙在从虚处落笔。才思横溢的宋玉竟然也因神女的显现而陷入失态和拙于言辞的境地,正有力的烘托出神女的惊世脱俗之美,给读者以非同寻常的审美感受。赋辞部分侧重在对神女的容貌、情态作精工细雕的刻画。肖像的勾勒中特别注重其生气、神情的活现。静态的描摹之后是动态和心理的传写,展现出神女美丽多情,但又洁清守身,非礼难近,似乎向世人表明她的心早已交付给长眠幽冥的先王。赋辞尾部又刻划了神女脉脉含情和依依不舍的一瞥,读来令人更加令人回肠荡气和思致绵远。
数百年后,“建安之杰”的曹植受到此赋的激发,以青出于蓝的高妙彩笔创造出同样神情美丽的洛神形象,才使巫山神女在北国有了一位神女姐妹遥遥与之辉映千古。
1935年,闻一多先生曾写过一篇《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他认为巫山神女是楚民族的第一位母亲,就和北方中原地区的女娲等人相同。巫山神女掌管着行云布雨,也是一位造福于农业社会的精灵。同时巫山神女也掌管着男女之事,就如同《牡丹·惊梦》一场中牵合杜丽娘与柳梦梅并助其欢会的花神一样。这在原始社会本来是一位神圣、高洁而又极其富有人情味的形象。但流传到封建社会,尤其是到了受封建礼教束缚的文人士大夫笔下,原有的巫山神女的形象也就渐渐地起了变化。即以此文中的神女而论,她竟然也讲究起“怀贞亮之洁清”来了,她最后竟然完全违背个人意愿扼制了内心的冲动,吞下了人生的苦果,而符合了“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先王”的教导。这纯粹是宋玉意识的自我表现。果然这点受到后人的称赞了,清代何焯说:“‘不可犯干’,守礼之正,所以抑流荡之邪心也。”男女爱情本来是一种极其自然的事,但在封建社会里被人看成是一种“邪恶”,因此巫山神女以及描写巫山神女的作品也就连带着被诋为“诲*”了。
但人性是任何封建礼教所扼杀不了的,只要有男女,就会有爱情,巫山神女也就会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崇敬。三峡中巫山神女的形象高耸入云,吸引着古往今来的过客们翘首仰观;巫山神女的传说遍布中外,家喻户晓,与日俱新;有关高唐神女的文学作品,诗词曲赋,戏剧小说,层出不穷;类似曹植的《洛神赋》这种作品就更是模拟着《神女赋》写出来的。在这些地方读者都可以体会到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是具有着极大的生命力,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宋发巧谈,实始*丽。”似乎有些贬意。这是与屈原作品的功利主义相对而言的。倘若从文学发展、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看,则宋玉的“巧谈”与“*丽”正自不可缺少,正应该大提倡。
宋玉《神女赋》并序(全文直译)
名诗词解读?2018-10-23 22:26:36
《《神女赋》并序
序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
宋玉跟随楚襄王游云梦泽,宋玉给楚襄王讲了神女的故事后,楚襄王令宋玉作了《高唐赋》。而就在这个晚上宋玉睡觉时,真的梦中与神女相遇。神女容貌如此的美丽,宋玉感到十分惊异。
(解读:《高唐赋》中巫山神女,愿为楚王侍寝,而引发了宋玉的朝云暮雨,云雨高唐之绝世山水之作。作为姊妹篇的《神女赋》才将’神女之恋画与众人。此开篇引人入胜,遐想连篇。)
明日,以白王。王曰:“其梦若何?”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寐mèi而梦之,寤wù不自识;罔wǎng兮不乐,怅然失志。于是抚心定气,复见所梦。”
第二天,宋玉将此事告诉了楚襄王。楚王问:“这梦是什么样子?”宋玉回答说:“黄昏之后,我精神恍惚,感觉好像有什么喜事要来临,心神不定,不知道预示着什么?眼光迷迷糊糊,忽然好像有个曾经相识的人到来。睁眼一看是个女人,相貌非常奇特。睡时梦见了她,醒来她就不见了。这让我非常迷惘,也很不痛快,心情非常的沮丧,怅然若失。于是我收敛心神调整呼吸,又回到了梦中,见到了所梦的人。”(解读:楚王的梦,只有神女的出现,化为云雨滋润了山河大地,宋玉之梦,抚心定气,才得以目睹神女之美。)
王曰:“状何如也?”玉曰:“茂矣美矣,诸好备矣。盛矣丽矣,难测究矣。
楚王问:“她到底什么样子啊?”宋玉说:“她的颜容如花似玉的美丽,什么优点都在她一身了。她的体态 绰约多姿的迷人,让人不敢上前看一眼,更不要说去问她是谁了。”(解读:神女既入楚王梦,又入宋玉梦,楚王梦中的神女是生殖繁衍,宋玉梦中的神女是圣洁的精神。)
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瑰姿玮态,不可胜赞。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
她那种美是远古的时候没有的,今生今世也不可能见到的,她高挺瑰丽的身姿如奇石般的珍稀,再美的词也无法来赞美。她刚刚展现出来时,如初升的旭日照亮屋梁,灿烂耀人。当她稍微走进时,如皎洁的明月光撒满屋,占据一切。一会儿功夫,她的美妙风采完全遮挡了我的视线,光芒四射华美无比、光芒四射,又如月光般柔顺莹洁如玉。
五色并驰,不可殚形。详而视之,夺人目精。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
她出现时,各种色彩一起闪现,各种美感结合在一起,再美妙的词汇也无法描绘她的形象。想要仔细观看,却被她的光采吸引过去使我目晕眼花。她那华丽的服饰,用的是全天下最上等的绫罗绸缎,还绣满了精美的绝伦图案。设计非常极致巧妙,光彩照耀着四方。
振绣衣,被袿裳,秾不短,纤不长,步裔yì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嫷tuǒ披服,侻薄装,沐兰泽,含若芳。性合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
她慢慢地走来,绣衣随风闪动,披风好似云裳,她该丰满的地方不显瘦,该纤细的位置不见粗。步履轻盈袅娜光彩照亮了殿堂。她忽而又改变姿态,宛如游龙乘云飞翔。华丽服饰随风飘扬,轻薄合体恰到好处服装,更展示出她那美丽的侗体。她沐浴着兰草的芳露,蕴含着迷人的芳香。她性情温柔娴雅,很适合侍奉在君王身旁。她懂得长幼尊卑的礼仪,还善解人意的能为人解忧。”
王曰:“若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楚王说:“这么完美的神女啊!你就尝试着为我替她写首赋吧。”宋玉说:“好的,好的。”
赋
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
为何神女如此的美丽啊,那是她蕴含着得天独厚的美质。她身披的华丽服饰如此的美好啊,就像那翡翠的翅膀。她的相貌举世无双,她的美妙无人所及。毛嫱见了她举袖遮面,自知不足不够标准;西施见了也要双手捂脸,比起她来没有光彩。
(解读:毛嫱qiáng鄣zhāng袂mèi,毛嫱,中国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之一,大体与西施同时,相传为越王勾践的爱姬。鄣袂,用袖子阻档。)
近之既妖,远之有望,骨法多奇,应君之相,视之盈目,孰者克尚。私心独悦,乐之无量;交希恩疏,不可尽畅。
靠近她叫人丢魂失魄,远离她更让人望眼欲穿。她气质奇特,合君王的命相。眼见她那丰盈的体态,谁还能克制得了高尚的情操?谁不想私下独自与她交好?那种快乐无法估量。只担心与她交往太少恩情不深,不能尽吐衷肠。
他人莫睹,王览其状。其状峨峨,何可极言。貌丰盈以庄姝shū兮,苞温润之玉颜。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视。
她的高贵,她的美,其他人是无法看到的,只有我王能才配见到她那迷人的体态。她体态的高大端庄,如何可以用言语来描绘得极致呢?她的外形丰满轻盈、庄重柔顺,她的颜容含苞欲放、温润如玉。她的眼睛炯炯有神、清澈明亮。她的睫毛细长灵美、闪闪可见。
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地其若丹。素质干之实兮,志解泰而体闲。既姽guǐ 婳huà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
她的眉毛娟细弯弯、蛾须上扬,她的红唇质地天然、胜似朱丹。她的体态笔直挺拔、妖娆丰满,既娴静优雅、恬淡自然。又裙纱飘动、随风轻舞将美妙带至人间。
宜高殿以广意兮,翼故纵而绰宽。动雾以徐步兮,拂声之珊珊。
以高唐殿的宽敞正合她的意境,可任她尽展羽翼、纵情欢舞而绰绰有余。轻慢小步、裙纱如雾,风拂玉佩、珊珊作响。
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躅而不安。澹清静其兮,性沉详而不烦。时容与以微动兮,志未可乎得原。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
她望着我的床帘良久注视,目光中掩饰不住的激动象激流里的波涛将要奔涌。她抬起衣袖整理衣襟,站在那里犹豫不决,难以安宁。她的表情平淡文静、和悦淑善,秉性安详而又不显烦躁。时而露出微微的激动,似乎她的渴望并未如愿。情在眼前却心向久远,想要走来忽而又回转。
褰qiān余而请御兮,愿尽心之。怀贞亮之清兮,卒与我兮相难。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神独亨而未结兮,魂茕qióng茕以无端。含然诺其不分兮,扬音而哀叹!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
眼看她撩起我的床帐将要款待,得以尽情地结合在一起时。她却贞守着纯真的情怀,终就难与我相从。她陈述着美好的言语与我相劝,谈吐时芬芳的气息,如兰花香。两情交融你来我往,内心微妙的激动,充满着欢愉。独享着精神上的欢乐而不是肉体上的交合,我无端的感到孤独无依。分不清她是否真心相对,忍不住长长的叹息发散心中的哀思。她轻嗔微怒更加庄重矜持,显出一副不可触犯的表情。(解读:神女的接近,两情相悦,却坚守着贞洁,让宋玉疑心神女的真心,从而引起神女的娇怒。)
于是摇佩饰,鸣玉鸾;奁衣服,敛容颜;顾女师,命太傅。
就这样,她的佩饰摇动,她要转过身去,她车铃响起,她整好衣装,收敛容颜,带着女乐师,吩咐着侍从们起驾。
欢情未接,将辞而去;迁延引身,不可亲附。似逝未行,中若相首;目略微眄,精采相授。志态横出,不可胜记。
两情相欢还未交合,神女就要辞别而去。她将永远地离我而去,再也不能亲近依附。在欲去还留之时,她好像回首。情意脉脉地瞥了我一眼,眼光中传送着无恨的爱恋。她的心态展露无遗,我实在难以尽数细说。
意离未绝,神心怖覆;礼不遑讫,辞不及究;愿假须臾,神女称遽jù。
决意离去而又情意未绝,她的神态被痛苦所覆盖。匆忙中礼不达意,言不由衷。我心中唯愿留住这短暂的美好,神女却骤然离开。
徊肠伤气,颠倒失据,黯然而暝,忽不知处。情独私怀,谁者可语?惆怅垂涕,求之至曙。
我的肠已断,心已伤,身体失去了依靠,神魂已颠倒,瞑瞑中只有无尽的黑暗,恍恍惚惚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这独寂失落的情怀,我能说给谁听呢?无奈之中黯然泪下,苦苦追寻直到天明。
名诗词解读:
《神女赋》与《高唐赋》为姊妹篇,先《高唐赋》后《神女赋》,均为楚王与宋玉游云梦泽时宋玉所作,两赋中《高唐赋》是神女在楚王的梦中,《神女赋》中神女又在宋玉的梦中,两赋风格也迥然不同,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楚辞作家宋玉的代表作是哪一个
楚辞作家宋玉的代表作是《九辩》。
《九辩》的悲秋主题,使之成为中国文学第一篇情深意长的悲秋之作。把秋季万木黄落、山川萧瑟的自然现象,与诗人失意巡游、心绪漂浮的悲怆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感情外射到自然界。
作品凝结着一股排遣不去、反复缠绵的悲剧气息,勾起人们对自然变化、人事浮沉的感喟,千古之下,仍感动着无数读者。
创作背景
《九辩》是王逸定为宋玉作于楚顷襄王时期。朱熹《楚辞集注》:“《九辩》者,屈原弟子楚大夫宋玉之所作也。闵惜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云。”
明代焦竑《焦氏笔乘》、清代牟庭相《楚辞述芳》及吴汝纶在《古文辞类纂》评语中,均以为屈原所作,但所提出的理由还不足以推倒王逸及朱熹之说。
关于《九辩》的主旨,王逸认为是宋玉“悯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辩》以哀其志”。现代学者对此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两种观点:一说此诗是代屈原立言,另一说此诗是宋玉自悯身世。
楚辞作家宋玉的代表作
楚辞作家宋玉的作代表作是《九辩》。
《九辩》,古乐曲名,已失传。王夫之《楚辞通释》说:“辩犹遍也,一阕谓之一遍。”“九辩”是反复多遍演奏的组曲。宋玉素有忠君报国之志,但一生穷困潦倒,理想落空,因借古乐“九辩”为题一抒抑郁情怀。
《九辩》继承了屈原以诗抒情志、叙经历、叹遭际的特点,而其中表现出的忧国忠君的情感和坚守节操的品格也与屈原作一脉相承。《九辩》全篇九章,悲秋和思君主题贯穿始终。
《九辩》后世影响
作者把悲秋题旨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后代人们学习的典范。从此,在中国文学中,悲秋一直是诗文家喜爱的题材,汉武帝有《秋风辞》,曹植有《秋思赋》《遥逝》,曹丕有《燕歌行》。
魏晋南北朝诗人笔下的秋天,大都带有《九辩》悲秋的气息,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之十一“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以悲秋带出身世之感、家国之恨,更为悲秋主题谱写出新曲。
此后历经唐宋元明清,诗词中的悲秋之风始终弥漫不散。悲秋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学的母题之一,产生了许多动人的作品,而《九辩》原创性的功劳,当是不可抹杀的。
宋玉的代表作
宋玉的代表作是《九辩》。
宋玉(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22年),诗人,楚国鄢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战国着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传世作品有《九辩》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便说的是他,这些典故皆他而来。始皇帝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公元前298年,楚顷襄王元年,宋玉出生于楚国鄢城,后跟随屈原长大。前296年,楚顷襄王三年,楚怀王死于秦国,屈原写《招魂》,宋玉三岁。
人物生平
关于宋玉的生平,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记述极为简略。《韩诗外传》有宋玉因其友而见楚相之言。刘向《新序》则作宋玉因其友以见楚襄王,事楚襄王而不见察,同时又有楚威王问于宋玉的话。
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则说他是屈原的弟子,晋代习凿齿《襄阳耆旧传》又说:“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总之,关于宋玉的生平,众说纷纭,至难分晓。大体上说,宋玉当生在屈原之后,且出身寒微,在仕途上颇不得志。关于宋玉师承,普遍认为他师承屈原。
百度百科—宋玉
楚辞作家宋玉的代表作是谁
《楚辞》的作者战国时代宋玉的代表作是《九辩》。
《九辩》是继《离骚》之后的又一首长篇抒情诗,是宋玉的代表作。作者宋玉是楚国略晚于屈原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怀才不遇,郁郁而终。他的思想与创作受屈原影响很深,《九辩》就留有明显的模仿痕迹。
但《九辩》之所以能在楚辞创作中占据一席之地,更主要的还在于它保持了诗人鲜明的个性特征,并在诗歌文人化特色和情景交融方面有所发展,故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有“宋玉比屈原,时有出蓝之色”的赞叹。
它善于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并且句法多变,能够巧妙地运用双声叠韵和叠字等修辞手法,音调节奏抑扬顿挫,富于音乐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九辩》赏析
《九辩》的主题是悲秋。它把秋季万木黄落、山川萧瑟的自然现象,与诗人失意巡游、心绪飘浮的悲怆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感情外射到自然界,作品凝结着一股排遣不去、反复缠绵的悲剧气息,勾起人们对自然变化、人事浮沉的感喟。
关于“九辩”名称的意义,王逸释“辩”为“变”;但又说“谓陈道德以变说君”。王夫之说:“辩犹遍也。一阕谓之一遍。盖亦效夏启《九辩》之名,绍古体为新裁,可以被之管弦。其词激宕淋漓,异于风雅,盖楚声也。后世赋体之兴,皆祖于此。”(《楚辞通释》)今人多从此说。
《九辩》现传本子中,有分为九章的,也有分为十章的。根据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的分法,《九辩》分为十章。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宋玉
《楚辞》作家宋玉的代表作是哪个?
《楚辞》作家宋玉的代表作是《九辩》。
宋玉(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22年),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战国着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传世作品有《九辩》等。
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便说的是他,典故皆他而来。始皇帝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人物传记
公元前263年襄王卒,考烈王20岁继位。宋玉36岁。
公元前258年,宋玉劝考烈王联赵。毛遂自荐,宋玉再为议政大夫,时年41岁。
公元前253年,宋玉46岁。黄歇得宠,考烈王冷遇宋玉。
公元前249年,楚灭鲁,黄歇架空考烈王。宋玉被免一切职务,宋玉50岁。这年写《九辩》。
公元前241年,楚迁都寿春。宋玉58岁。
公元前227年,荆轲刺秦。宋玉写《笛赋》。
公元前222年,楚亡,宋玉卒,约享年七十六岁。
关于“楚辞作家宋玉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zhishi/1502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 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
-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
-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 拟泛烟中片叶,但两湖佳处,任风吹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