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秦川云和月下一句(“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出处和整首诗)
-
八百里秦川云和月下一句
网上有关“八百里秦川云和月下一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出处和整首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八百里秦川云和月(原句: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意思: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出自:南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原文: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
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放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御着一辆辆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我要从头彻底地收复旧日河山,再回京阙向皇帝报捷。
“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出处和整首诗
满江红·写怀
朝代:宋代
作者:岳飞
原文: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 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壮志 一作:壮士;兰山缺 一作:兰山阙)
上片写作者悲愤中原重陷敌手,痛惜前功尽弃的局面,也表达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
开头五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起势突兀,破空而来。胸中的怒火在熊熊燃烧,不可阻遏。这时,一阵急雨刚刚停止,词人站在楼台高处,正凭栏远望。他看到那已经收复却又失掉的国土,想到了重陷水火之中的百姓,不由得“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怒发冲冠”是艺术夸张,是说由于异常愤怒,以致头发竖起,把帽子也顶起来了。“怒发冲冠”,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作者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结果。“壮怀激烈”!啸是蹙口发出的叫声。“壮怀”,奋发图强的志向。他面对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真是气愤填膺,“怒发冲冠”。岳飞之怒,是金兵侵扰中原,烧杀虏掠的罪行所激起的雷霆之怒;岳飞之啸,是无路请缨,报国无门的忠愤之啸;岳飞之怀,是杀敌为国的宏大理想和豪壮襟怀。这几句一气贯注,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忠臣义士和忧国忧民的英雄形象。
接着四句激励自己,不要轻易虚度这壮年光阴,争取早日完成抗金大业。“三十功名尘于土”,是对过去的反省。表现作者渴望建立功名、努力抗战的思想。三十岁左右正当壮年,古人认为这时应当有所作为,可是,岳飞悔恨自己功名还与尘土一样,没有什么成就。“三十”是约数,当时岳飞三十二岁。“功名”,即前面说到的攻克襄阳六郡以后建节晋升之事。宋朝以“三十之节”为殊荣。然而,岳飞梦寐以求的并不是建节封侯,身受殊荣,而是渡过黄河,收复国土,完成抗金救国的神圣事业。正如他自己所说“誓将直节报君仇”,“不问登坛万户侯”,对功名感到不过象尘土一样,微不足道。“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说不分阴晴,转战南北,在为收复中原而战斗。是对未来的瞻望。“八千”是约数,极言沙场征战行程之远。“云和月”是特意写出,是说出师北伐是十分艰苦的,任重道远,尚须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才能“北逾沙漠,喋血虏廷”(《五岳祠盟记》),赢得最后抗金的胜利,上一句写视功名为尘土,这一句写杀敌任重道远,个人为轻,国家为重,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忱。“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相同,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对当时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斗争,显然起到了鼓舞斗志的作用。与主张议和,偏安江南,苟延残喘的投降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等闲”,作随便解释。“空悲切”,即白白的痛苦。“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既是岳飞的自勉之辞,也是对抗金将士的鼓励和鞭策。
词的下片运转笔端,抒写词人对于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
“靖康”是宋钦宗赵桓的年号。“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突出全中心,由于没有雪“靖康”之耻,岳飞发出了心中的恨何时才能消除(“臣子恨,何时灭”)的感慨。这也是他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原因。又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具体化了。从“驾长车”到“笑谈渴饮匈奴血”都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愤恨之情,同时表现了英勇的信心和无畏的乐观精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以此收尾,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庭和皇帝的忠诚。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这首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的中华民族不敢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云和月的唯美诗句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⑴,凭栏处、潇潇雨歇⑵。
抬望眼,仰天长啸⑶,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⑷,八千里路云和月⑸。
莫等闲⑹,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⑺,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⑻,踏破贺兰山缺⑼。
壮士饥餐胡虏肉⑽,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⑾,收拾旧山河,朝天阙⑿。
出处 清康熙年间沈辰垣等所编《历代诗余》卷一百十七引南宋陈郁撰《藏一话腴》 云:“武穆……又作《满江红》,忠愤可见。其不欲‘等闲白了少年头’,足以明其心事。” 如果援引无误,则《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当为岳飞所作。
明汤阴教谕袁纯于景泰初年着手编辑《精忠录》一书,景泰六年(1455)印行。此书卷三载有岳飞作《满江红》词。汤阴岳庙中现保存有明英宗天顺 二年(1458)王熙书《满江红》 (“怒发冲冠”)词碑。明万历十年(1582)刊本《汤阴精忠庙志》明嘉靖刻本岳珂《程史。》“附录”及此后的许多诗词选本均收录这首词。
题解 满江红,词牌名,双调,93字,仄韵。
绍兴四年(1134)秋,岳飞第一次北伐大获全胜。八月下旬,宋廷擢升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当旌节发到鄂州(今武昌)时,全军将士欢欣鼓舞。一天,雨歇云散,江山明丽,岳飞凭栏远眺,感慨万千,吟咏了这首词。
注释
①怒发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了帽子。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因持壁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②潇潇:骤急的雨声。《诗经·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朱熹注:潇潇,风雨之声。歇,停止。
③仰天长啸:昂头对着天空大声呼啸。啸(xiao),感情激发时撮口发出的声音。
④三十功名:孔子说过“三十而立”, 认为人到三十来岁就该建功立业。岳飞写这首词的时候是三十二岁,因抗金战功卓著而建节(拜节度使),可谓功成名就。
尘与土:把个人的功名视若尘 。
⑤八千里路云和月,为收复失地抗击金兵而南征北战,披星戴月。
⑥等闲:随便地,轻易地,等闲视之。这句是说,切不要轻易地让青春虚度,待到满头白发时,再懊悔悲伤也是枉然。意同汉代古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⑦靖康耻:指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京师汴梁和中原沦陷、徽钦二帝被掳的奇耻大辱。犹,还。未,没有。雪,洗刷掉;
⑧长车:兵车,战车。
⑨贺兰山:山名,在今宁夏西北部。这里应是泛指金人占据的地区。缺,缺口,这里指山口。
⑩胡虏、匈奴:都是代指金之侵略者。这两句表现了岳飞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报仇雪耻的决心。
⑾从头:重新,这里作全部讲。
收拾:这里作收复讲。
旧山河:原来的祖国疆土。这里指被金人侵占的国。
⑿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指皇帝的宫殿。 这句在明王熙所书词碑中作“朝金阙”。应以“朝天阙”为是。
云和月的唯美诗句如下: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李白《静夜思》
释义:明亮的月光洒在井上的栏杆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
释义: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释义:从今天夜里就正式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我自己故乡的最亮最明了。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释义: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释义: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6、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唐·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释义:月下沉思久久不归,思念古人,感叹如今能与古人相通的人真是太稀少了。
7、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唐·张祜《题金陵渡》
释义: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远处几点星火闪烁的地方便是瓜洲。
8、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释义: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青衣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
9、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释义: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10、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唐·白居易《江楼月》
释义:嘉陵江和曲江的江水曲曲折折,你我共看一天明月,人却各在一方。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下一句是什么啊
《满 江 红》 搜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译文:愤怒得头发直竖冲开高冠,凭借着栏杆之处,潇潇的雨声刚好停歇。抬头朝着远方放眼,仰起首来对着天空大声呼啸,奋发图强的志气激动剧烈。年已三十,虽建立了一些功业却象尘土,八千里路的行军战斗有如披云戴月。一定不要轻意地让少年的头发华白,换来空空的悲伤凄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 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译文:靖康二年北宋的大辱奇耻,还未洗雪,为人臣的愤恨,何时才能息灭!驾驶战车,冲破阻拦象踏破贺兰山的空缺。英雄的志气要象饥饿一样狠狠吃掉敌人的肉,要在说说笑笑之间口渴了喝尽敌人的血,等待着从头收拾整理旧时的山河,然后朝拜皇帝的宫阙。
三十功名尘与土下一句是
三十功名尘与土下一句:八千里路云和月。
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是岳飞写的一首词,全文如下:
《满江红·写怀》 宋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这首词的大意: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3、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三十功名尘与土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八千里路云和月"选自岳飞的《满江红》。
《满江红》
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三十功名尘与土的下一句
八千里路云和月
满江红
[作者]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关于“八百里秦川云和月下一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zhishi/1377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 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
-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