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石头的诗句(关于赞美石的诗句)
-
形容石头的诗句
网上有关“形容石头的诗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赞美石的诗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望夫石
唐代: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
化为石,不回头。
上头日日风复雨。(上头 一作:山头)
行人归来石应语。
宿石邑山中
唐代:韩翃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唐代: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西河·大石金陵
宋代:周邦彦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渐渐之石
先秦:佚名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皇朝矣。
渐渐之石,维其卒矣。山川悠远,曷其没矣?武人东征,不皇出矣。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武人东征,不皇他矣。
关于赞美石的诗句
1.关于石头的诗句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 《石灰吟》
意为: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2、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 曹雪芹《题自画石 》
意为:喜爱这一拳石头,生得自然灵动、七窍玲珑。
3、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意为: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4、佳人成古石,藓驳覆花黄。——刘方平《望夫石》
意为:佳偶良人成了一座座古石,苔藓除去了又长,花开了又败。
5、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白居易《莲石》
意为:在水中有一座两座碧绿的石头,白莲也开了三四朵。
2.与石头有关的古诗词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宋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 唐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汉 · 曹操《观沧海 / 碣石篇》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唐 · 王维《山居秋暝》
5、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 唐 · 王维《山中》
6、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唐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7、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 唐 ·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8、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 唐 · 李贺《李凭箜篌引》希望能帮助到你
3.有关石头的古诗玄都坛歌,寄元逸人杜甫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
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
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
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杜甫
雨映行宫辱赠诗,元戎肯赴野人期。
江边老病虽无力,强拟晴天理钓丝。
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先无泥。<----------
只须伐竹开荒径,倚杖穿花听马嘶。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幽径石王纬
片石东溪上,阴崖剩阻修。
雨馀青石霭,岁晚绿苔幽。<-----------
从来不可转,今日为人留。
黄家洞李贺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
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
彩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
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
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
青石-激忠烈也白居易
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运载来长安。<---------
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
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坟土未干名已灭。
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镌实录镌虚辞。
愿为颜氏段氏碑,雕镂太尉与太师。
刻此两片坚贞质,状彼二人忠烈姿。
义心如石屹不转,死节如石确不移。
如观奋击朱泚日,似见叱诃希烈时。
各于其上题名谥,一置高山一沉水。
陵谷虽迁碑独存,骨化为尘名不死。
长使不忠不烈臣,观碑改节慕为人。
慕为人,劝事君。
莲石白居易
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
寄将东洛去,心与物相随。
石倚风前树,莲栽月下池。
遥知安置处,预想发荣时。
领郡来何远,还乡去已迟。
莫言千里别,岁晚有心期。
别石泉李绅
素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
微渡竹风涵淅沥,细浮松月透轻明。
桂凝秋露添灵液,茗折香芽泛玉英。
应是梵宫连洞府,浴池今化醒泉清。
寄山友长孙栖峤贾岛
此时气萧飒,琴院可应关。
鹤似君无事,风吹雨遍山。
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间。<------
有径连高顶,心期相与还。
深山逢老僧二首贯休
衲衣线粗心似月,自把短锄锄榾柮。
青石溪边踏叶行,数片云随两眉雪。<------
4.关于石头方面的诗句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题自画石 曹雪芹 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 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 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 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双石 白居易 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 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 结从胚浑始,得自洞庭口。 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 担舁来郡内,洗刷去泥垢。 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 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 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 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 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 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 洼樽酌未空,玉山颓已久。 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 渐恐少年场,不容垂白叟。 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 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太湖石 白居易 远望老嵯峨,近观怪嵚崟。 才高八九尺,势若千万寻。 嵌空华阳洞,重叠匡山岑。 邈矣仙掌迥,呀然剑门深。 形质冠今古,气色通晴阴。 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沉沉。 天姿信为异,时用非所在。 磨刀不如砺,捣帛不如砧。 何乃主人意,重之如万金。 岂伊造物者,独能知我心。
5.赞美石头的古诗1、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
唐·白居易《太湖石》
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
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
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
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
3、
题自画石 曹雪芹
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
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
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
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4、
唐·杜牧《题新定八松院小石》
雨滴珠玑碎,苔生紫翠重。
故关何日到,且看小三峰。
6.关于岩石的诗句1、桂生岩石本潇洒 唐 赵嘏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2、躬耕在岩石 唐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3、东岩石 宋 辛弃疾 《满江红·曲几蒲团》4、渺观岩石 宋 葛长庚 《沁园春·渭水秋深》5、下岩石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帝赐玄圭》6、岩石在朱户 唐 李德裕 《奉和太原张尚书山亭书怀》7、差差向岩石 唐 温庭筠 《烧歌》8、寺入千岩石路长 唐 罗邺 《夏日宿灵岩寺宗公院》9、岩石喷泉窄 唐 荆浩 《画山水图答大愚》10、一例书岩石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11、岩石得巨片 宋 苏轼 《自净土步至功臣寺》12、余光入岩石 宋 苏轼 《送张天觉得山字》13、下岩石润挥毫后 宋 陆游 《初归杂咏》14、岩石著幼舆 宋 陆游 《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15、幼舆正复宜岩石 宋 陆游 《夜寒》16、坐此岩石间 宋 陈与义 《与伯顺饭于文纬大光出宋汉杰画秋山》17、岩石郁嵯峨 汉 秦嘉 《诗》18、阴岩石气郁苍龙 清 康有为 《夜宿海会寺赠至善上人》19、棋盘开岩石兮钓台瞰晴川 宋 白玉蟾 《武夷歌》20、困依岩石坐帻 宋 苏辙 《次韵子瞻游孤山访惠勤惠思》21、崎岖脱岩石 宋 苏辙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柏轩》22、只今岩石望 宋 曹彦约 《薛端明挽章三首》23、岩石细堪书 宋 戴复古 《山行》24、共庆歌岩石 宋 金君卿 《文相生日》25、郑真耕岩石 宋 李复 《答吴与几二首》26、岩石微尘浣 宋 刘克庄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27、堂堂坐岩石 宋 钱惟演 《送僧归护国寺》28、拂衣岩石间 宋 史尧弼 《癸亥秋陪张丞相游西湖和周去华机宜韵二首》29、崭崭岩石 宋 释妙伦 《偈颂八十五首》30、梅香岩石 宋 释普度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31、重岩石长膏 宋 释文珦 《荒径》32、门开岩石千山月 宋 释延寿 《山居诗》33、萧萧岩石畔 宋 释子淳 《山居五首》34、南山陨岩石 宋 司马光 《相国广平文简程公挽歌二首》35、且看岩石自斓斑 宋 苏颂 《和宿牛山馆》36、困依岩石坐帻 宋 苏辙 《次韵子瞻游孤山访惠懃惠思》37、长与岩石俱 宋 吴芾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38、偶题岩石云生笔 唐 杨徽之 《句》39、步步踏着此岩石 宋 杨简 《偶作》40、眼看岩石千寻起 宋 曾协 《和史侍郎游澹岩韵六首》石头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
化为石,不回头。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题自画石 曹雪芹 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
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双石 白居易 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
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结从胚浑始,得自洞庭口。
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担舁来郡内,洗刷去泥垢。
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
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
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
洼樽酌未空,玉山颓已久。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
渐恐少年场,不容垂白叟。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
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太湖石 白居易 远望老嵯峨,近观怪嵚崟。
才高八九尺,势若千万寻。嵌空华阳洞,重叠匡山岑。
邈矣仙掌迥,呀然剑门深。形质冠今古,气色通晴阴。
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沉沉。天姿信为异,时用非所在。
磨刀不如砺,捣帛不如砧。何乃主人意,重之如万金。
岂伊造物者,独能知我心。 答人 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录自《河岳英灵集》 王昌龄 苍荻寒沧江,石头岸边饮。
天仗森森练雪凝,身骑铁骢自臂鹰。渔父词/渔父 惠洪 不怕石头行路滑。
归来那爱驹儿踏。言下百骸俱拨撒。
无剩法。灵然昼夜光通达。
古寺天寒还恶发。夜将木佛齐烧杀。
炙背横眠真快活。憨抹挞。
从教院主无须发 渔家傲 辛弃疾 道德文章传几世。到君合上三台位。
自是君家门户事。当此际。
鬼山正抱西江水。三万六千排日醉。
鬓毛只恁青青地。江里石头争献瑞。
分明是。中间有个长生字。
玉楼春 辛弃疾 琵琶亭畔多芳草。时对香炉峰一笑。
偶然重傍玉溪东,不是白头谁觉老。普陀大士神通妙。
影入石头光了了。看来持献可无言,长似慈悲颜色好。
旅次石头岸 张祜 行行石头岸,身事两相违。旧国日边远,故人江上稀。
水声寒不尽,山色暮相依。惆怅未成语,数行鸦又飞。
过石头城 张祜 累累墟墓葬西原,六代同归蔓草根。唯是岁华流尽处,石头城下水千痕。
陈宫怨二首 许浑 风暖江城白日迟,昔人遗事后人悲。草生宫阙国无主,玉树后庭花为谁。
地雄山险水悠悠,不信隋兵到石头。玉树后庭花一曲,与君同上景阳楼。
送朱可久归越中 贾岛 石头城下泊,北固暝钟初。汀鹭潮冲起,船窗月过虚。
吴山侵越众,隋柳入唐疏。日欲躬调膳,辟来何府书。
7.关于“岩石”的诗句有哪些1.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石》清代:
翻译: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2.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石钟山记》唐代:李贺
翻译: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
3.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题白石莲花寄楚公》唐代:李商隐
翻译:以白石连花奉寄楚公,言白石莲花自在佛前。
4. 中原一孤石,地理不知年。——《咏孤石》南北朝:惠标
翻译:在江西省鄱阳湖出口入长江处,横扼大湖,孤峰独耸,因山形似鞋,故又名鞋山。已经不知道年份了。
5.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两汉:曹操
翻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6.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翻译: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7.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中》唐代:王维
翻译:荆溪潺湲流过白石粼粼显露,天气变得寒冷红叶落落稀稀。
8.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题李凝幽居》
翻译: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
9.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八阵图》唐代:杜甫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翻译:江水东流推不转你布阵石头,千古遗恨你灭吴失策功未就。
10.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溪》唐代:张旭
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
8.关于石头的诗词《莲石》唐白居易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
寄将东洛去,心与物相随。石倚风前树,莲栽月下池。
遥知安置处,预想发荣时。领郡来何远,还乡去已迟。
莫言千里别,岁晚有心期。《望夫石》唐王建望夫处,江悠悠。
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寄山友长孙栖峤》唐贾岛此时气萧飒,琴院可应关。鹤似君无事,风吹雨遍山。
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间。有径连高顶,心期相与还。
《望夫石》唐刘禹锡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幽径石》唐王纬片石东溪上,阴崖剩阻修。雨馀青石霭,岁晚绿苔幽。
从来不可转,今日为人留。《望夫石》宋王安石云鬟烟鬓与谁期,一去天边更不归。
还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长望舜裳衣。
9.石头的诗句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高启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郁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赏析
此诗开篇先声夺人,直接展现一幅江山竞胜、深蕴王气的雄浑壮观景象。继而承以“我怀郁郁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二句,将金陵形胜与怀古之情有机贯通。诗人登台远望,思接千秋,上下千年,纵横驰骋,抒发了深沉的历史感慨。正是因为对历史有着清醒的认识,诗人在结尾四句中,盛赞朱元璋统一中国、四海为家之功。全诗写景、叙事与抒情三者兼胜,气势充沛,给人以酣畅淋漓之感。
寄顾非熊
贾岛
知君归有处,山水亦难齐。
犹去潇湘远,不闻猿狖啼。
穴通茆岭下,潮满石头西。
独立生遥思,秋原日渐低。
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
李白
昨玩西城月,青天垂玉钩。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
忽忆绣衣人,乘船往石头。草裹乌纱巾,倒被紫绮裘。
两岸拍手笑,疑是王子猷。酒客十数公,崩腾醉中流。
谑浪棹海客,喧呼傲阳侯。半道逢吴姬,卷帘出揶揄。
我忆君到此,不知狂与羞。一月一见君,三杯便回桡。
舍舟共连袂,行上南渡桥。兴发歌绿水,秦客为之摇。
鸡鸣复相招,清宴逸云霄。赠我数百字,字字凌风飙。
系之衣裘上,相忆每长谣。
重有感
李商隐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陆游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关于石头的诗句好句好词
1.赞美奇石的诗句
“花能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这是南宋诗人陆游之吟唱。
宋代黄庭坚面对色泽碧绿,石质细润,莹洁如玉的甘肃洮河砚石,赞不绝口,赋诗赞之:“久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
宁夏贺兰石用于制砚,被誉于“朔方瑰宝”,董必武的诗句:“色如端石微深紫,纹似金星细入肌,配在文房成四宝,磨而不磷性相宜。”既道出了贺兰石的特点,又颂扬了贺兰石的可贵之处。
广东肇庆的端石,为著名的制砚名石,诗人称颂备至,如诗云:“人性至灵乃生双瞳,石亦有眼巧出天工,星眼朗朗碧晕重重,如珠剖蚌如月丽空。”唐代诗人李贺也有“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的吟咏。
安徽灵碧石为雅石中的上品,因采掘不易,佳品难得,一向非常名贵,以至唐代诗人苏味道为此吟道:“何当掘灵髓,高枕绝嚣氛。”
南京雨花石天然的质地、色彩、花纹、形状,赢得了诗人的倾慕:“非声非色非香味,别有幽芬来袭人。”
青田石与寿山石同为我国著名的印章、雕刻名石,正如文豪郭沫若写道:“青田有奇石,寿山足比肩。”
唐吴融的“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得识。”则生动地描述了太湖石的成因和采取方法。
2.赞美石头的古诗1、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
唐·白居易《太湖石》
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
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
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
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
3、
题自画石 曹雪芹
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
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
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
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4、
唐·杜牧《题新定八松院小石》
雨滴珠玑碎,苔生紫翠重。
故关何日到,且看小三峰。
3.赞颂"石"的诗句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诗词自序
周芳纯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
叶剑英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
(题画诗)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
(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咏 竹
宋·文同
(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
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
春江晓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笋
宋·王元之
数里春畦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抛掷三个玳瑁簪。
摘自《咏物诗选》
4.5个赞美石头的诗句题自画石 曹雪芹
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
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
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
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双石 白居易
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
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
结从胚浑始,得自洞庭口。
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
担舁来郡内,洗刷去泥垢。
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
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
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
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
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
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
洼樽酌未空,玉山颓已久。
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
渐恐少年场,不容垂白叟。
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
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太湖石 白居易
远望老嵯峨,近观怪嵚崟。
才高八九尺,势若千万寻。
嵌空华阳洞,重叠匡山岑。
邈矣仙掌迥,呀然剑门深。
形质冠今古,气色通晴阴。
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沉沉。
天姿信为异,时用非所在。
磨刀不如砺,捣帛不如砧。
何乃主人意,重之如万金。
岂伊造物者,独能知我心。
过石头城 张祜
累累墟墓葬西原,六代同归蔓草根。
唯是岁华流尽处,石头城下水千痕。
5.“赞美石头”的诗句有哪些1、《石灰吟》
明代: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2、《竹石》
清代: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深深的屹立在青山之中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的扎在了岩石之中。历经无数的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3、《太湖石》
唐代: 白居易
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
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
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
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
译文:烟和翡翠的三种秋色是古老的波浪痕迹。把它切成蓝宝石片,剪断青云。风吹过洞穴,洞穴的门被苔藓保护着。这三座山峰很小,应该是华山的太阳。
4、《颂石头和尚草庵歌.其一》
宋代: 释印肃
石头和尚草庵歌,试问参方会世麽。
千万莫将茅瓦比,离钩三寸绰清波。
译文:
石头,和尚,草堂,歌声。千万不要让毛瓦比从三英寸宽的钩子上掉下来。
5、《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宋代: 释印肃
吾结草庵无宝贝,日劫相陪谁晓会。
只缘穷子不归家,未免出头来捏怪。
译文:
我在山洞里没有宝藏,今天被抢的时候谁会陪我呢?只是因为很穷,所以不回家。
6.赞颂"石"的诗句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诗词自序 周芳纯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 叶剑英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 (题画诗)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 (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咏 竹 宋·文同 (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 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 春江晓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笋 宋·王元之 数里春畦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抛掷三个玳瑁簪。
摘自《咏物诗选》。
7.赞美“奇石”的诗句有哪些赞美“奇石”的诗句有:
1、江间饶奇石唐杜甫 《石柜阁》
2、奇石云根浅唐钱起 《仲春晚寻覆釜山》
3、寒泉浸、几峰奇石宋朱敦儒 《满江红·竹翠阴森》
4、震泽生奇石唐刘禹锡 《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
5、铿锵辨奇石唐孟郊 《游韦七洞庭别业》
6、汝山饶奇石唐孟郊 《汝州陆中丞席喜张从事至同赋十韵》
7、玩奇石路斜唐孟郊 《峥嵘岭》
8、林中有奇石唐李德裕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似鹿石》
9、闻君采奇石唐李德裕 《临海太守惠予赤城石,报以是诗》
10、题诗足奇石唐皎然 《妙喜寺高房期灵澈上人不至,重招之一首》
11、一丛奇石古苔龛元张雨 《太常引 浴鹄湾有咏写奉易玄》
12、骞腾立奇石宋陆游 《感怀》
13、潦收出奇石宋陆游 《将离江陵》
14、奇石插碧井宋陆游 《四月三日同子坦子聿游湖中诸山》
15、青青菖蒲络奇石宋陆游 《堂中以大盆渍白莲花石菖蒲翛然无复暑意睡起》
16、风漪奇石出临洮宋陆游 《休日与客燕语既去听小儿诵书因复作草数纸》
17、奇石玩荦角宋陆游 《永日无一事作诗自诒》
18、异书奇石小崚.清龚自珍 《已亥杂诗 198》
19、翠竹并奇石明唐寅 《枯木竹石图》
20、奇石斓横道宋敖陶孙 《仆以绍熙壬子中夏二十有五日始跻篁讨龙井》
奇石,是指自然形成的独特的蕴含某种意境,或相似山川人物、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具有艺术欣赏及收藏价值的天然石体。古往今来,我国历代文人雅士大多爱恋藏石赏石,与奇石结下不解之缘,他们的藏石故事在千百年后仍被广为传颂。
卞和献石 卞和是楚国的一名奇石收藏家,他在家乡的荆山脚下采到一块“落凤石”献给楚王雕琢成“和氏璧”,创下了世界最高的“连城价值”,并引发出闻名的完璧归赵的历史故事。“和氏璧”这一奇珍异宝被130多位帝王收藏1600余年,又创造了收藏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
陶渊明卧石 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大诗人,其宅子旁边有一方纵横丈余的天然大岩石,他经常坐卧其上赏菊、饮酒、赋诗,后见此石有醒脑提神之独特功效,就给它取名“醒石”。此举引得后人艳慕不已,尊他为赏石祖师。宋人程师孟作诗曰:“万仞峰前一水傍,晨光翠色助清凉。谁知片石多情甚,曾送渊明入醉乡。”
牛公好石 唐代宰相牛僧孺也酷爱奇石,对奇石来者不拒,尤以太湖石之富而自豪。他的府第和别墅中藏石极多。牛公“与石为伍”,“待石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一次,苏州太守赠他一块“奇状绝伦”的太湖石,他欣喜异常,特邀白居易、刘禹锡共赏,并为此石酬唱往返,留下了数首咏石诗篇。
白居易爱石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深爱太湖石,是唐代奇石鉴赏方法唯一创始人。白居易对石收藏立论重在欣赏,如他在《太湖石记》中说,“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三山岳百洞千壑……尽在其中”。退任后,他将收藏的五个太湖石运到香炉峰北遗爱寺西畔,仅以二室、四窗的草堂作垂暮之年安身之地。作诗云:“弄石临溪座,寻花绕泉行,时时闻鸟语,处处听泉声。”
柳宗元论石 柳宗元在任柳州刺史期间,对当地的秀石、石砚多有留心。在他的《与卫淮南石琴荐启》中第一次明确认知并提出了岩石的基本物理属性,提出了要“珍奇、特表殊形”;石质弥坚;颜色自然;声音铿锵。提炼总结出“形、质、色、声”四大要素,到如今还经常被人们引为重要的评石标准
米芾拜石 米芾是宋代的书画家和玩石大家,他一生博雅好石,精于鉴赏。他任无为州监军时,一次,看见衙署内有一立石十分奇特,高兴得大叫起来:“此足以当吾拜”。于是他换了官衣官帽,手握笏板跪倒便拜,并尊称此石为“石丈”。后来他又听说城外河岸边有一块奇丑的怪石,便命令衙役将它移进州府衙内,米芾见到此石后,大为惊奇,竟得意忘形,跪拜于地,口称:“我欲见石兄二十年矣!”
苏东坡易石 苏轼号“东坡居士”,赏石、玩石是他的雅好之一。他在湖北黄州任职时,发现“齐安江上往往得美石”,“温润如玉,红黄白色,其文如人指上螺,精明可爱”,但得之甚难,只有在江边嬉戏的孩子们常可摸到。苏东坡想了个好主意,用糖块和小孩交易。这样他先后得二百八十九枚,“大者经寸,小者如枣栗菱芡”。还特意用古铜盆注水供养,时常玩赏,怡然自得。
8.赞美石头的诗词《莲石》
唐白居易
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
寄将东洛去,心与物相随.
石倚风前树,莲栽月下池.
遥知安置处,预想发荣时.
领郡来何远,还乡去已迟.
莫言千里别,岁晚有心期.
《望夫石》
唐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寄山友长孙栖峤》
唐贾岛
此时气萧飒,琴院可应关.
鹤似君无事,风吹雨遍山.
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间.
有径连高顶,心期相与还.
《望夫石》
唐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幽径石》
唐王纬
片石东溪上,阴崖剩阻修.
雨馀青石霭,岁晚绿苔幽.
从来不可转,今日为人留.
《望夫石》
宋王安石
云鬟烟鬓与谁期,一去天边更不归.
还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长望舜裳衣.
9.赞颂";石";的诗句关于石的诗句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诗词自序 周芳纯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 叶剑英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 (题画诗)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 (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咏 竹 宋·文同 (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 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 春江晓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笋 宋·王元之 数里春畦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 抛掷三个玳瑁簪。
摘自《咏物诗选》。
1.写关于石头的好词佳句
南宋诗人陆游;花能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董必武的诗句:“色如端石微深紫,纹似金星细入肌,配在文房成四宝,磨而不磷性相宜。”
唐代诗人李贺也有“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苏东坡《雪浪石》、《双石》
宋代辛弃疾的《咏石》
郑板桥一幅《石峰》图中题诗道:“谁与荒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云霄。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须折我腰。”
错落复崔嵬,苍然玉一堆,峰骈仙掌出,罅拆剑门开”,白居易咏太湖石的诗句
咏石 苏味道
济北甄神贶,河西濯锦文。声应天池雨,影触岱宗云。
燕归犹可候,羊起自成群。何当握灵髓,高枕绝嚣氛。
2.关于描写石头的好词好句好段,黄山的奇,奇在奇松、奇峰、奇石之上。
我从后山云谷寺爬到白鹅岭,再爬到始信峰。黄山的奇景就落落大方地浮到我眼前,龙爪松干曲枝虬,黑虎松针叶短粗,连理松(夫妻松)拥抱紧密,送客松冠平如削,竖琴松色绿深沉。一棵棵苍翠奇特的松树,或卧、或立、或俯、或仰,丰姿多采。有的苍劲挺拔,像擎天巨柱;有的平顶如盖,又状似行云;有的盘结枝虬,宛如蛟龙;有的匐伏偃卧,形如睡狮。真如导游介绍的民谣那样:“不到始信峰,不信黄山松;到了始信峰,才知‘奇’字在松中。”
从始信峰东游,导游把我带到北海宾馆的观峰亭上,视线随着导游的手移向远方,只见一山峰如一支大毛笔,笔端古松盘旋如花,黄山人予其美名“梦笔生花”。
其旁还有一峰,顶分五叉,如一个大笔架,被誉为“笔架峰”。有笔有架,天然成趣。
跟着幽默有趣指点迷津的导游来到悬崖峭壁深千丈的排云亭,扶着连心锁链观望对面的一组奇石“天狗望月”、“乌龟爬山”维妙维俏,“飞来石”威武壮观……
接下来又看了鳌鱼峰的“鳌鱼驮金龟”,“百步云梯”旁的“猪八戒照镜子” 、“鳌鱼吃螺蛳”,玉屏楼的狮石、象石和“松鼠跳天都”等奇石。
不看不知道,看了才知黄山真奇妙。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如同一幅幅图画,内容异彩纷呈,不是亲眼所见,真是难以相信。
黄山一峰一姿,一石一态,一松一画,充满了美意。岁月的磨砺和风雨的剥蚀,让黄山以巧夺天工的自然奇景有别于五岳的古迹。它的美,美在奇松、奇峰、奇石之上。
3.写石头的诗词名句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题自画石 曹雪芹
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双石 白居易
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结从胚浑始,得自洞庭口。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担舁来郡内,洗刷去泥垢。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洼樽酌未空,玉山颓已久。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渐恐少年场,不容垂白叟。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太湖石 白居易远望老嵯峨,近观怪嵚崟。才高八九尺,势若千万寻。嵌空华阳洞,重叠匡山岑。邈矣仙掌迥,呀然剑门深。形质冠今古,气色通晴阴。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沉沉。天姿信为异,时用非所在。磨刀不如砺,捣帛不如砧。何乃主人意,重之如万金。岂伊造物者,独能知我心。
答人 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录自《河岳英灵集》 王昌龄
苍荻寒沧江,石头岸边饮。天仗森森练雪凝,身骑铁骢自臂鹰。渔父词/渔父 惠洪不怕石头行路滑。归来那爱驹儿踏。言下百骸俱拨撒。无剩法。灵然昼夜光通达。古寺天寒还恶发。夜将木佛齐烧杀。炙背横眠真快活。憨抹挞。从教院主无须发
渔家傲 辛弃疾
道德文章传几世。到君合上三台位。自是君家门户事。当此际。鬼山正抱西江水。三万六千排日醉。鬓毛只恁青青地。江里石头争献瑞。分明是。中间有个长生字。
玉楼春 辛弃疾
琵琶亭畔多芳草。时对香炉峰一笑。偶然重傍玉溪东,不是白头谁觉老。普陀大士神通妙。影入石头光了了。看来持献可无言,长似慈悲颜色好。
旅次石头岸 张祜
行行石头岸,身事两相违。旧国日边远,故人江上稀。水声寒不尽,山色暮相依。惆怅未成语,数行鸦又飞。
过石头城 张祜
累累墟墓葬西原,六代同归蔓草根。唯是岁华流尽处,石头城下水千痕。
陈宫怨二首 许浑
风暖江城白日迟,昔人遗事后人悲。草生宫阙国无主,玉树后庭花为谁。地雄山险水悠悠,不信隋兵到石头。玉树后庭花一曲,与君同上景阳楼。送朱可久归越中 贾岛石头城下泊,北固暝钟初。汀鹭潮冲起,船窗月过虚。吴山侵越众,隋柳入唐疏。日欲躬调膳,辟来何府书。
4.形容石头的诗句题自画石 曹雪芹
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
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
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
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双石 白居易
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
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
结从胚浑始,得自洞庭口。
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
担舁来郡内,洗刷去泥垢。
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
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
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
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
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
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
洼樽酌未空,玉山颓已久。
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
渐恐少年场,不容垂白叟。
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
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太湖石 白居易
远望老嵯峨,近观怪嵚崟。
才高八九尺,势若千万寻。
嵌空华阳洞,重叠匡山岑。
邈矣仙掌迥,呀然剑门深。
形质冠今古,气色通晴阴。
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沉沉。
天姿信为异,时用非所在。
磨刀不如砺,捣帛不如砧。
何乃主人意,重之如万金。
岂伊造物者,独能知我心。
5.有关石头的古诗玄都坛歌,寄元逸人杜甫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
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
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
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杜甫
雨映行宫辱赠诗,元戎肯赴野人期。
江边老病虽无力,强拟晴天理钓丝。
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先无泥。<----------
只须伐竹开荒径,倚杖穿花听马嘶。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幽径石王纬
片石东溪上,阴崖剩阻修。
雨馀青石霭,岁晚绿苔幽。<-----------
从来不可转,今日为人留。
黄家洞李贺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
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
彩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
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
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
青石-激忠烈也白居易
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运载来长安。<---------
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
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坟土未干名已灭。
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镌实录镌虚辞。
愿为颜氏段氏碑,雕镂太尉与太师。
刻此两片坚贞质,状彼二人忠烈姿。
义心如石屹不转,死节如石确不移。
如观奋击朱泚日,似见叱诃希烈时。
各于其上题名谥,一置高山一沉水。
陵谷虽迁碑独存,骨化为尘名不死。
长使不忠不烈臣,观碑改节慕为人。
慕为人,劝事君。
莲石白居易
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
寄将东洛去,心与物相随。
石倚风前树,莲栽月下池。
遥知安置处,预想发荣时。
领郡来何远,还乡去已迟。
莫言千里别,岁晚有心期。
别石泉李绅
素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
微渡竹风涵淅沥,细浮松月透轻明。
桂凝秋露添灵液,茗折香芽泛玉英。
应是梵宫连洞府,浴池今化醒泉清。
寄山友长孙栖峤贾岛
此时气萧飒,琴院可应关。
鹤似君无事,风吹雨遍山。
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间。<------
有径连高顶,心期相与还。
深山逢老僧二首贯休
衲衣线粗心似月,自把短锄锄榾柮。
青石溪边踏叶行,数片云随两眉雪。<------
6.关于描写奇石的好词好句,要多形态类型主要有剑状、塔状、蘑菇状及不规则柱状等。
特别是这里连片出现的石柱群,远望如树林,人们望物生意称之为“石林”,石林术语即源于此地。石林地貌造型优美,似人似物,在美学上达到极高的境界,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园区内彝族风情浓厚,环境宜人,与石林地貌相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景。云南石林把当地文化、地质形成、生态保护和完善管理有机融为一体,这在世界上是唯一的。
云南石林以石多似林而闻名,景区范围广阔,景点众多,有石林风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风景区、飞龙瀑(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月湖风景区、芝云洞风景区、奇风洞风景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其中已开发为游览区的是:石林风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风景区、飞龙瀑(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
7.关于石花山的好词好句描写山的好词好句 好词: 高山 群山 奇山 荒山 山坡 山林 千山一碧万山丛中 千姿百态 山石壮胆 山明水秀山清水秀 山高树茂 谷下有谷 青山绿水 峰上有峰 清逸秀丽 寸草不生 耸立云霄 云雾缠绕 奇峰耸立 巍然屹立 山势雄伟 群山簇立 千山万岭 好句: 露出云层的群山似岛屿般一簇簇一抹抹的悬浮着。
周围的大山像一幅五颜六色的花布。 山浪峰涛,层层叠叠。
大山黑苍苍没边没沿,刀削斧砍般的崖头顶天立地。 起伏的黄土山头,真像一片大洪水的波涛。
龙山头,像一座大墓似的耸立在夜色中。 峡江两岸的山直起直落,高得让人头晕。
幽幽的深谷显的骇人的清静和阴冷。 山沟被雪填平了,和山背一样高,成了一片片平平的雪铺的大广场。
晨曦初照,而山像含羞的少女,若隐若现,日落西山,余光横照。 好段: 站在这里一看,真怪,山简直变了样,它们的形状与在平原或半山望上来大不相同,它们变得十分层叠、杂乱,雄伟而奇特。
往上仰望,山就是天,天也是山,前后左右尽是山,好像你的鼻子都可随时触到山。 只见远处有一座迷蒙的巨峰突起,周围还有几十座小石峰。
仔细一看,那巨峰像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那些小峰就像抓耳腮的小猴。瞧瞧,孙悟空正领着它的孩子们向南天门杀去呢。
微白的天空下,群山苍黑似铁,庄严、肃穆。红日初升,一座座山峰呈墨蓝色。
紧接着,雾霭泛起,乳白的纱把重山间隔起来,只剩下青色的峰尖,真像一幅笔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画。过了一阵儿,雾又散了,那裸露的岩壁,峭石,被霞光染得赤红,渐渐地又变成古铜色,与绿的树、绿的田互为映衬,显得分外壮美。
重重叠叠的高山,看不见一个村庄,看不见一块稻田,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个靠着一个,沉睡着不知几千万年了,从来有惊醒它们的梦,从来没有人敢深入它们的心脏,就是那最爱冒险的猎人,也只到它们的脚下,追逐那些从山上跑下来的山羊、野猪和飞鸟,从不攀登它的峰顶。 再没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没来得散尽的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的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
尖刀似的小山,挑着几缕乳白色的雾,雾霭里,隐约可见一根细长的线。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这堵石壁似摩天大厦仰面压来,高得像就要坍塌下来咄咄逼人。
山巅上,密匝匝的树林好像扣在绝壁上的一顶巨大的黑毯帽,黑绿从中,岩壁里蹦蹿出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 雨改变了公园的情调,西北方向的云雾之中,是水墨画似的远山,这在园林建筑中颇被称道的“借”来 山谷 守在车窗边,你时时感到你是一只苍鹰在高空展翅飞翔呢!这时,天空上一抹红霞和黑色云朵,渐渐溶成一片,和远山混合一起,最后一线光亮给云朵镶上银色的边,而这也一瞬即逝了,山谷与天空都黑沉沉的了。
我们不断地从许多大瀑布前经过,衬着暗夜背景,瀑布像一条从高空倒垂下来的白布。山谷中这里那里闪着点点灯火。
刘白羽《珍珠》 这是一个两山对峙的长谷,中间一条清水石涧,流泉碰在石上,淙淙作响,点滴都留在地上,并不曾流出山去。涧两岸高大的松柏树,挡住了当顶的日光,这谷里阴森森地,水都映成淡绿色。
张恨水《八十一梦》 举目四望,世界是绿色的。竹子、铁杉、青冈、鹅掌楸、黑松林……浓浓淡淡的绿,复盖了逶迤起伏的群山,风一吹,林涛四起,像群山深深的呼吸,给人一种神秘幽远的感觉。
最使人着迷的,是那条从高高的山坳中奔流而下的溪涧,山泉澄澈得如同有了生命的水晶,喧哗着,打着旋涡,吐着白沫,蜿蜒流泻在堆满乱石的山谷里。 赵丽宏《旅伴》 芙仑谷的里面,土壤肥得出油,地气暖得发酵,又当着夏季的时光,在万物孳孕发育的嘶嘶声音之下,草木的液汁都喷涌得几乎听得出声音来;在这种情形里,那么就是飘忽轻渺的恋爱,也都不得不变成缠绵热烈的深情。
所以本来就一个有心,一个有意的人,现在更叫周围的景物熏染得如痴如醉了。 (英)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天空乌云密布,十分阴沉,与午饭后的晴朗相比,大不一样。
雨不住地下着,却丝毫不去惊扰山谷的静谧。雨声和溪水声交融在一起,而画眉那婉转的曲调在湿润的空气里回荡,与前面两者非常协调。
我一路走去,身子擦过杜鹃往下淅沥滴水的花朵。杜鹃花沿着小径的边沿生长,成簇成团。
小水滴从浸透了的花瓣里落在我手上。我的脚边也有不少花瓣,因浸泡多时已开始变色,可芳泽犹存,甚至变得更浓郁,同时却又不免带点陈腐。
此外,还有多年苔藓的清香。泥土的苦涩味、羊齿梗和扭曲入地的树根的气息。
我紧紧抓住迈克西姆的手,不敢出声。幸福谷的魔力把我整个儿摄住了。
(英)杜穆里埃《吕蓓卡》 山岩 别成一格的还有那些石头……有的石头像莲花瓣,有的像大象头,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卧虎,有的错落成桥,有的兀立如柱,有的侧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有的什么也不像,黑忽忽的,一动不动,堵住你的去路。 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一座隆起的岩石,上面长着矮树。
关于石头的诗句好句好词
1写关于石头的好词佳句
南宋诗人陆游;花能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董必武的诗句:“色如端石微深紫,纹似金星细入肌,配在文房成四宝,磨而不磷性相宜。”
唐代诗人李贺也有“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苏东坡《雪浪石》、《双石》
宋代辛弃疾的《咏石》
郑板桥一幅《石峰》图中题诗道:“谁与荒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云霄。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须折我腰。”
错落复崔嵬,苍然玉一堆,峰骈仙掌出,罅拆剑门开”,白居易咏太湖石的诗句
咏石 苏味道
济北甄神贶,河西濯锦文。声应天池雨,影触岱宗云。
燕归犹可候,羊起自成群。何当握灵髓,高枕绝嚣氛。
2关于描写石头的好词好句好段,黄山的奇,奇在奇松、奇峰、奇石之上。
我从后山云谷寺爬到白鹅岭,再爬到始信峰。黄山的奇景就落落大方地浮到我眼前,龙爪松干曲枝虬,黑虎松针叶短粗,连理松(夫妻松)拥抱紧密,送客松冠平如削,竖琴松色绿深沉。一棵棵苍翠奇特的松树,或卧、或立、或俯、或仰,丰姿多采。有的苍劲挺拔,像擎天巨柱;有的平顶如盖,又状似行云;有的盘结枝虬,宛如蛟龙;有的匐伏偃卧,形如睡狮。真如导游介绍的民谣那样:“不到始信峰,不信黄山松;到了始信峰,才知‘奇’字在松中。”
从始信峰东游,导游把我带到北海宾馆的观峰亭上,视线随着导游的手移向远方,只见一山峰如一支大毛笔,笔端古松盘旋如花,黄山人予其美名“梦笔生花”。
其旁还有一峰,顶分五叉,如一个大笔架,被誉为“笔架峰”。有笔有架,天然成趣。
跟着幽默有趣指点迷津的导游来到悬崖峭壁深千丈的排云亭,扶着连心锁链观望对面的一组奇石“天狗望月”、“乌龟爬山”维妙维俏,“飞来石”威武壮观……
接下来又看了鳌鱼峰的“鳌鱼驮金龟”,“百步云梯”旁的“猪八戒照镜子” 、“鳌鱼吃螺蛳”,玉屏楼的狮石、象石和“松鼠跳天都”等奇石。
不看不知道,看了才知黄山真奇妙。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如同一幅幅图画,内容异彩纷呈,不是亲眼所见,真是难以相信。
黄山一峰一姿,一石一态,一松一画,充满了美意。岁月的磨砺和风雨的剥蚀,让黄山以巧夺天工的自然奇景有别于五岳的古迹。它的美,美在奇松、奇峰、奇石之上。
3写石头的诗词名句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题自画石 曹雪芹
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双石 白居易
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结从胚浑始,得自洞庭口。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担舁来郡内,洗刷去泥垢。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洼樽酌未空,玉山颓已久。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渐恐少年场,不容垂白叟。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太湖石 白居易远望老嵯峨,近观怪嵚崟。才高八九尺,势若千万寻。嵌空华阳洞,重叠匡山岑。邈矣仙掌迥,呀然剑门深。形质冠今古,气色通晴阴。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沉沉。天姿信为异,时用非所在。磨刀不如砺,捣帛不如砧。何乃主人意,重之如万金。岂伊造物者,独能知我心。
答人 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录自《河岳英灵集》 王昌龄
苍荻寒沧江,石头岸边饮。天仗森森练雪凝,身骑铁骢自臂鹰。渔父词/渔父 惠洪不怕石头行路滑。归来那爱驹儿踏。言下百骸俱拨撒。无剩法。灵然昼夜光通达。古寺天寒还恶发。夜将木佛齐烧杀。炙背横眠真快活。憨抹挞。从教院主无须发
渔家傲 辛弃疾
道德文章传几世。到君合上三台位。自是君家门户事。当此际。鬼山正抱西江水。三万六千排日醉。鬓毛只恁青青地。江里石头争献瑞。分明是。中间有个长生字。
玉楼春 辛弃疾
琵琶亭畔多芳草。时对香炉峰一笑。偶然重傍玉溪东,不是白头谁觉老。普陀大士神通妙。影入石头光了了。看来持献可无言,长似慈悲颜色好。
旅次石头岸 张祜
行行石头岸,身事两相违。旧国日边远,故人江上稀。水声寒不尽,山色暮相依。惆怅未成语,数行鸦又飞。
过石头城 张祜
累累墟墓葬西原,六代同归蔓草根。唯是岁华流尽处,石头城下水千痕。
陈宫怨二首 许浑
风暖江城白日迟,昔人遗事后人悲。草生宫阙国无主,玉树后庭花为谁。地雄山险水悠悠,不信隋兵到石头。玉树后庭花一曲,与君同上景阳楼。送朱可久归越中 贾岛石头城下泊,北固暝钟初。汀鹭潮冲起,船窗月过虚。吴山侵越众,隋柳入唐疏。日欲躬调膳,辟来何府书。
4形容石头的诗句题自画石 曹雪芹
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
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
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
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双石 白居易
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
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
结从胚浑始,得自洞庭口。
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
担舁来郡内,洗刷去泥垢。
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
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
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
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
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
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
洼樽酌未空,玉山颓已久。
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
渐恐少年场,不容垂白叟。
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
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太湖石 白居易
远望老嵯峨,近观怪嵚崟。
才高八九尺,势若千万寻。
嵌空华阳洞,重叠匡山岑。
邈矣仙掌迥,呀然剑门深。
形质冠今古,气色通晴阴。
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沉沉。
天姿信为异,时用非所在。
磨刀不如砺,捣帛不如砧。
何乃主人意,重之如万金。
岂伊造物者,独能知我心。
5有关石头的古诗玄都坛歌,寄元逸人杜甫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
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
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
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杜甫
雨映行宫辱赠诗,元戎肯赴野人期。
江边老病虽无力,强拟晴天理钓丝。
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先无泥。<----------
只须伐竹开荒径,倚杖穿花听马嘶。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幽径石王纬
片石东溪上,阴崖剩阻修。
雨馀青石霭,岁晚绿苔幽。<-----------
从来不可转,今日为人留。
黄家洞李贺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
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
彩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
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
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
青石-激忠烈也白居易
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运载来长安。<---------
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
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坟土未干名已灭。
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镌实录镌虚辞。
愿为颜氏段氏碑,雕镂太尉与太师。
刻此两片坚贞质,状彼二人忠烈姿。
义心如石屹不转,死节如石确不移。
如观奋击朱泚日,似见叱诃希烈时。
各于其上题名谥,一置高山一沉水。
陵谷虽迁碑独存,骨化为尘名不死。
长使不忠不烈臣,观碑改节慕为人。
慕为人,劝事君。
莲石白居易
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
寄将东洛去,心与物相随。
石倚风前树,莲栽月下池。
遥知安置处,预想发荣时。
领郡来何远,还乡去已迟。
莫言千里别,岁晚有心期。
别石泉李绅
素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
微渡竹风涵淅沥,细浮松月透轻明。
桂凝秋露添灵液,茗折香芽泛玉英。
应是梵宫连洞府,浴池今化醒泉清。
寄山友长孙栖峤贾岛
此时气萧飒,琴院可应关。
鹤似君无事,风吹雨遍山。
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间。<------
有径连高顶,心期相与还。
深山逢老僧二首贯休
衲衣线粗心似月,自把短锄锄榾柮。
青石溪边踏叶行,数片云随两眉雪。<------
6关于描写奇石的好词好句,要多形态类型主要有剑状、塔状、蘑菇状及不规则柱状等。
特别是这里连片出现的石柱群,远望如树林,人们望物生意称之为“石林”,石林术语即源于此地。石林地貌造型优美,似人似物,在美学上达到极高的境界,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园区内彝族风情浓厚,环境宜人,与石林地貌相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景。云南石林把当地文化、地质形成、生态保护和完善管理有机融为一体,这在世界上是唯一的。
云南石林以石多似林而闻名,景区范围广阔,景点众多,有石林风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风景区、飞龙瀑(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月湖风景区、芝云洞风景区、奇风洞风景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其中已开发为游览区的是:石林风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风景区、飞龙瀑(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
7关于石花山的好词好句描写山的好词好句 好词: 高山 群山 奇山 荒山 山坡 山林 千山一碧万山丛中 千姿百态 山石壮胆 山明水秀山清水秀 山高树茂 谷下有谷 青山绿水 峰上有峰 清逸秀丽 寸草不生 耸立云霄 云雾缠绕 奇峰耸立 巍然屹立 山势雄伟 群山簇立 千山万岭 好句: 露出云层的群山似岛屿般一簇簇一抹抹的悬浮着。
周围的大山像一幅五颜六色的花布。 山浪峰涛,层层叠叠。
大山黑苍苍没边没沿,刀削斧砍般的崖头顶天立地。 起伏的黄土山头,真像一片大洪水的波涛。
龙山头,像一座大墓似的耸立在夜色中。 峡江两岸的山直起直落,高得让人头晕。
幽幽的深谷显的骇人的清静和阴冷。 山沟被雪填平了,和山背一样高,成了一片片平平的雪铺的大广场。
晨曦初照,而山像含羞的少女,若隐若现,日落西山,余光横照。 好段: 站在这里一看,真怪,山简直变了样,它们的形状与在平原或半山望上来大不相同,它们变得十分层叠、杂乱,雄伟而奇特。
往上仰望,山就是天,天也是山,前后左右尽是山,好像你的鼻子都可随时触到山。 只见远处有一座迷蒙的巨峰突起,周围还有几十座小石峰。
仔细一看,那巨峰像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那些小峰就像抓耳腮的小猴。瞧瞧,孙悟空正领着它的孩子们向南天门杀去呢。
微白的天空下,群山苍黑似铁,庄严、肃穆。红日初升,一座座山峰呈墨蓝色。
紧接着,雾霭泛起,乳白的纱把重山间隔起来,只剩下青色的峰尖,真像一幅笔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画。过了一阵儿,雾又散了,那裸露的岩壁,峭石,被霞光染得赤红,渐渐地又变成古铜色,与绿的树、绿的田互为映衬,显得分外壮美。
重重叠叠的高山,看不见一个村庄,看不见一块稻田,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个靠着一个,沉睡着不知几千万年了,从来有惊醒它们的梦,从来没有人敢深入它们的心脏,就是那最爱冒险的猎人,也只到它们的脚下,追逐那些从山上跑下来的山羊、野猪和飞鸟,从不攀登它的峰顶。 再没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没来得散尽的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的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
尖刀似的小山,挑着几缕乳白色的雾,雾霭里,隐约可见一根细长的线。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这堵石壁似摩天大厦仰面压来,高得像就要坍塌下来咄咄逼人。
山巅上,密匝匝的树林好像扣在绝壁上的一顶巨大的黑毯帽,黑绿从中,岩壁里蹦蹿出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 雨改变了公园的情调,西北方向的云雾之中,是水墨画似的远山,这在园林建筑中颇被称道的“借”来 山谷 守在车窗边,你时时感到你是一只苍鹰在高空展翅飞翔呢!这时,天空上一抹红霞和黑色云朵,渐渐溶成一片,和远山混合一起,最后一线光亮给云朵镶上银色的边,而这也一瞬即逝了,山谷与天空都黑沉沉的了。
我们不断地从许多大瀑布前经过,衬着暗夜背景,瀑布像一条从高空倒垂下来的白布。山谷中这里那里闪着点点灯火。
刘白羽《珍珠》 这是一个两山对峙的长谷,中间一条清水石涧,流泉碰在石上,淙淙作响,点滴都留在地上,并不曾流出山去。涧两岸高大的松柏树,挡住了当顶的日光,这谷里阴森森地,水都映成淡绿色。
张恨水《八十一梦》 举目四望,世界是绿色的。竹子、铁杉、青冈、鹅掌楸、黑松林……浓浓淡淡的绿,复盖了逶迤起伏的群山,风一吹,林涛四起,像群山深深的呼吸,给人一种神秘幽远的感觉。
最使人着迷的,是那条从高高的山坳中奔流而下的溪涧,山泉澄澈得如同有了生命的水晶,喧哗着,打着旋涡,吐着白沫,蜿蜒流泻在堆满乱石的山谷里。 赵丽宏《旅伴》 芙仑谷的里面,土壤肥得出油,地气暖得发酵,又当着夏季的时光,在万物孳孕发育的嘶嘶声音之下,草木的液汁都喷涌得几乎听得出声音来;在这种情形里,那么就是飘忽轻渺的恋爱,也都不得不变成缠绵热烈的深情。
所以本来就一个有心,一个有意的人,现在更叫周围的景物熏染得如痴如醉了。 (英)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天空乌云密布,十分阴沉,与午饭后的晴朗相比,大不一样。
雨不住地下着,却丝毫不去惊扰山谷的静谧。雨声和溪水声交融在一起,而画眉那婉转的曲调在湿润的空气里回荡,与前面两者非常协调。
我一路走去,身子擦过杜鹃往下淅沥滴水的花朵。杜鹃花沿着小径的边沿生长,成簇成团。
小水滴从浸透了的花瓣里落在我手上。我的脚边也有不少花瓣,因浸泡多时已开始变色,可芳泽犹存,甚至变得更浓郁,同时却又不免带点陈腐。
此外,还有多年苔藓的清香。泥土的苦涩味、羊齿梗和扭曲入地的树根的气息。
我紧紧抓住迈克西姆的手,不敢出声。幸福谷的魔力把我整个儿摄住了。
(英)杜穆里埃《吕蓓卡》 山岩 别成一格的还有那些石头……有的石头像莲花瓣,有的像大象头,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卧虎,有的错落成桥,有的兀立如柱,有的侧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有的什么也不像,黑忽忽的,一动不动,堵住你的去路。 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一座隆起的岩石,上面长着矮树。
与石头有关的诗句
1、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
唐·白居易《太湖石》
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
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
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
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
3、
题自画石 曹雪芹
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
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
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
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4、
唐·杜牧《题新定八松院小石》
雨滴珠玑碎,苔生紫翠重。
故关何日到,且看小三峰。
形容“石头”的诗句有哪些?
相关诗句示例如下:
1、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唐·太上隐者《答人》
译文:我偶然来到这深山的松树下游玩,累了就用石头当枕头无忧无虑地睡上一觉。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译文: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3、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唐·贾岛《题李凝幽居岛》
译文: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
4、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唐·李白《蜀道难》
译文:传说这五位壮士因开山导致地崩山摧而壮烈牺牲,才使得蜀道的天梯石栈连结了起来。
5、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唐·李白《蜀道难
译文:飞流瀑布撞击着巨石在山谷中滚动,发出雷鸣般的轰响。
6、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唐·李白《夏日山中》
译文: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
7、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巨石江祖耸立在清溪河畔,就像是直扫青天的一幅天然画屏。
8、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唐·张旭《桃花溪》
译文: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
9、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唐·孟郊《劝学》
译文: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
10、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译文: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关于山和石头的诗句
1关于石头的诗句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 《石灰吟》
意为: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2、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 曹雪芹《题自画石 》
意为:喜爱这一拳石头,生得自然灵动、七窍玲珑。
3、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意为: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4、佳人成古石,藓驳覆花黄。——刘方平《望夫石》
意为:佳偶良人成了一座座古石,苔藓除去了又长,花开了又败。
5、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白居易《莲石》
意为:在水中有一座两座碧绿的石头,白莲也开了三四朵。
2与石头有关的古诗词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宋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 唐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汉 · 曹操《观沧海 / 碣石篇》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唐 · 王维《山居秋暝》
5、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 唐 · 王维《山中》
6、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唐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7、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 唐 ·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8、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 唐 · 李贺《李凭箜篌引》希望能帮助到你
3有关石头的古诗玄都坛歌,寄元逸人杜甫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
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
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
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杜甫
雨映行宫辱赠诗,元戎肯赴野人期。
江边老病虽无力,强拟晴天理钓丝。
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先无泥。<----------
只须伐竹开荒径,倚杖穿花听马嘶。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幽径石王纬
片石东溪上,阴崖剩阻修。
雨馀青石霭,岁晚绿苔幽。<-----------
从来不可转,今日为人留。
黄家洞李贺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
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
彩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
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
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
青石-激忠烈也白居易
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运载来长安。<---------
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
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坟土未干名已灭。
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镌实录镌虚辞。
愿为颜氏段氏碑,雕镂太尉与太师。
刻此两片坚贞质,状彼二人忠烈姿。
义心如石屹不转,死节如石确不移。
如观奋击朱泚日,似见叱诃希烈时。
各于其上题名谥,一置高山一沉水。
陵谷虽迁碑独存,骨化为尘名不死。
长使不忠不烈臣,观碑改节慕为人。
慕为人,劝事君。
莲石白居易
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
寄将东洛去,心与物相随。
石倚风前树,莲栽月下池。
遥知安置处,预想发荣时。
领郡来何远,还乡去已迟。
莫言千里别,岁晚有心期。
别石泉李绅
素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
微渡竹风涵淅沥,细浮松月透轻明。
桂凝秋露添灵液,茗折香芽泛玉英。
应是梵宫连洞府,浴池今化醒泉清。
寄山友长孙栖峤贾岛
此时气萧飒,琴院可应关。
鹤似君无事,风吹雨遍山。
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间。<------
有径连高顶,心期相与还。
深山逢老僧二首贯休
衲衣线粗心似月,自把短锄锄榾柮。
青石溪边踏叶行,数片云随两眉雪。<------
4关于石头方面的诗句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题自画石 曹雪芹 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 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 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 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双石 白居易 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 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 结从胚浑始,得自洞庭口。 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 担舁来郡内,洗刷去泥垢。 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 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 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 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 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 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 洼樽酌未空,玉山颓已久。 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 渐恐少年场,不容垂白叟。 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 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太湖石 白居易 远望老嵯峨,近观怪嵚崟。 才高八九尺,势若千万寻。 嵌空华阳洞,重叠匡山岑。 邈矣仙掌迥,呀然剑门深。 形质冠今古,气色通晴阴。 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沉沉。 天姿信为异,时用非所在。 磨刀不如砺,捣帛不如砧。 何乃主人意,重之如万金。 岂伊造物者,独能知我心。
5赞美石头的古诗1、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
唐·白居易《太湖石》
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
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
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
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
3、
题自画石 曹雪芹
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
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
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
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4、
唐·杜牧《题新定八松院小石》
雨滴珠玑碎,苔生紫翠重。
故关何日到,且看小三峰。
6关于岩石的诗句1、桂生岩石本潇洒 唐 赵嘏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2、躬耕在岩石 唐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3、东岩石 宋 辛弃疾 《满江红·曲几蒲团》4、渺观岩石 宋 葛长庚 《沁园春·渭水秋深》5、下岩石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帝赐玄圭》6、岩石在朱户 唐 李德裕 《奉和太原张尚书山亭书怀》7、差差向岩石 唐 温庭筠 《烧歌》8、寺入千岩石路长 唐 罗邺 《夏日宿灵岩寺宗公院》9、岩石喷泉窄 唐 荆浩 《画山水图答大愚》10、一例书岩石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11、岩石得巨片 宋 苏轼 《自净土步至功臣寺》12、余光入岩石 宋 苏轼 《送张天觉得山字》13、下岩石润挥毫后 宋 陆游 《初归杂咏》14、岩石着幼舆 宋 陆游 《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15、幼舆正复宜岩石 宋 陆游 《夜寒》16、坐此岩石间 宋 陈与义 《与伯顺饭于文纬大光出宋汉杰画秋山》17、岩石郁嵯峨 汉 秦嘉 《诗》18、阴岩石气郁苍龙 清 康有为 《夜宿海会寺赠至善上人》19、棋盘开岩石兮钓台瞰晴川 宋 白玉蟾 《武夷歌》20、困依岩石坐帻 宋 苏辙 《次韵子瞻游孤山访惠勤惠思》21、崎岖脱岩石 宋 苏辙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柏轩》22、只今岩石望 宋 曹彦约 《薛端明挽章三首》23、岩石细堪书 宋 戴复古 《山行》24、共庆歌岩石 宋 金君卿 《文相生日》25、郑真耕岩石 宋 李复 《答吴与几二首》26、岩石微尘浣 宋 刘克庄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27、堂堂坐岩石 宋 钱惟演 《送僧归护国寺》28、拂衣岩石间 宋 史尧弼 《癸亥秋陪张丞相游西湖和周去华机宜韵二首》29、崭崭岩石 宋 释妙伦 《偈颂八十五首》30、梅香岩石 宋 释普度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31、重岩石长膏 宋 释文珦 《荒径》32、门开岩石千山月 宋 释延寿 《山居诗》33、萧萧岩石畔 宋 释子淳 《山居五首》34、南山陨岩石 宋 司马光 《相国广平文简程公挽歌二首》35、且看岩石自斓斑 宋 苏颂 《和宿牛山馆》36、困依岩石坐帻 宋 苏辙 《次韵子瞻游孤山访惠懃惠思》37、长与岩石俱 宋 吴芾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38、偶题岩石云生笔 唐 杨徽之 《句》39、步步踏着此岩石 宋 杨简 《偶作》40、眼看岩石千寻起 宋 曾协 《和史侍郎游澹岩韵六首》石头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
化为石,不回头。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题自画石 曹雪芹 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
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双石 白居易 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
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结从胚浑始,得自洞庭口。
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担舁来郡内,洗刷去泥垢。
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
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
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
洼樽酌未空,玉山颓已久。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
渐恐少年场,不容垂白叟。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
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太湖石 白居易 远望老嵯峨,近观怪嵚崟。
才高八九尺,势若千万寻。嵌空华阳洞,重叠匡山岑。
邈矣仙掌迥,呀然剑门深。形质冠今古,气色通晴阴。
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沉沉。天姿信为异,时用非所在。
磨刀不如砺,捣帛不如砧。何乃主人意,重之如万金。
岂伊造物者,独能知我心。 答人 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录自《河岳英灵集》 王昌龄 苍荻寒沧江,石头岸边饮。
天仗森森练雪凝,身骑铁骢自臂鹰。渔父词/渔父 惠洪 不怕石头行路滑。
归来那爱驹儿踏。言下百骸俱拨撒。
无剩法。灵然昼夜光通达。
古寺天寒还恶发。夜将木佛齐烧杀。
炙背横眠真快活。憨抹挞。
从教院主无须发 渔家傲 辛弃疾 道德文章传几世。到君合上三台位。
自是君家门户事。当此际。
鬼山正抱西江水。三万六千排日醉。
鬓毛只恁青青地。江里石头争献瑞。
分明是。中间有个长生字。
玉楼春 辛弃疾 琵琶亭畔多芳草。时对香炉峰一笑。
偶然重傍玉溪东,不是白头谁觉老。普陀大士神通妙。
影入石头光了了。看来持献可无言,长似慈悲颜色好。
旅次石头岸 张祜 行行石头岸,身事两相违。旧国日边远,故人江上稀。
水声寒不尽,山色暮相依。惆怅未成语,数行鸦又飞。
过石头城 张祜 累累墟墓葬西原,六代同归蔓草根。唯是岁华流尽处,石头城下水千痕。
陈宫怨二首 许浑 风暖江城白日迟,昔人遗事后人悲。草生宫阙国无主,玉树后庭花为谁。
地雄山险水悠悠,不信隋兵到石头。玉树后庭花一曲,与君同上景阳楼。
送朱可久归越中 贾岛 石头城下泊,北固暝钟初。汀鹭潮冲起,船窗月过虚。
吴山侵越众,隋柳入唐疏。日欲躬调膳,辟来何府书。
7关于“岩石”的诗句有哪些1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石》清代:
翻译: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2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石钟山记》唐代:李贺
翻译: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
3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题白石莲花寄楚公》唐代:李商隐
翻译:以白石连花奉寄楚公,言白石莲花自在佛前。
4 中原一孤石,地理不知年。——《咏孤石》南北朝:惠标
翻译:在江西省鄱阳湖出口入长江处,横扼大湖,孤峰独耸,因山形似鞋,故又名鞋山。已经不知道年份了。
5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两汉:曹操
翻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6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翻译: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7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中》唐代:王维
翻译:荆溪潺湲流过白石粼粼显露,天气变得寒冷红叶落落稀稀。
8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题李凝幽居》
翻译: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
9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八阵图》唐代:杜甫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翻译:江水东流推不转你布阵石头,千古遗恨你灭吴失策功未就。
10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溪》唐代:张旭
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
8关于石头的诗词《莲石》唐白居易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
寄将东洛去,心与物相随。石倚风前树,莲栽月下池。
遥知安置处,预想发荣时。领郡来何远,还乡去已迟。
莫言千里别,岁晚有心期。《望夫石》唐王建望夫处,江悠悠。
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寄山友长孙栖峤》唐贾岛此时气萧飒,琴院可应关。鹤似君无事,风吹雨遍山。
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间。有径连高顶,心期相与还。
《望夫石》唐刘禹锡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幽径石》唐王纬片石东溪上,阴崖剩阻修。雨馀青石霭,岁晚绿苔幽。
从来不可转,今日为人留。《望夫石》宋王安石云鬟烟鬓与谁期,一去天边更不归。
还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长望舜裳衣。
9石头的诗句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高启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郁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赏析
此诗开篇先声夺人,直接展现一幅江山竞胜、深蕴王气的雄浑壮观景象。继而承以“我怀郁郁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二句,将金陵形胜与怀古之情有机贯通。诗人登台远望,思接千秋,上下千年,纵横驰骋,抒发了深沉的历史感慨。正是因为对历史有着清醒的认识,诗人在结尾四句中,盛赞朱元璋统一中国、四海为家之功。全诗写景、叙事与抒情三者兼胜,气势充沛,给人以酣畅淋漓之感。
寄顾非熊
贾岛
知君归有处,山水亦难齐。
犹去潇湘远,不闻猿狖啼。
穴通茆岭下,潮满石头西。
独立生遥思,秋原日渐低。
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
李白
昨玩西城月,青天垂玉钩。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
忽忆绣衣人,乘船往石头。草裹乌纱巾,倒被紫绮裘。
两岸拍手笑,疑是王子猷。酒客十数公,崩腾醉中流。
谑浪棹海客,喧呼傲阳侯。半道逢吴姬,卷帘出揶揄。
我忆君到此,不知狂与羞。一月一见君,三杯便回桡。
舍舟共连袂,行上南渡桥。兴发歌绿水,秦客为之摇。
鸡鸣复相招,清宴逸云霄。赠我数百字,字字凌风飙。
系之衣裘上,相忆每长谣。
重有感
李商隐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陆游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关于“形容石头的诗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zhishi/12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