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有哪些?(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有哪些?(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27    点击:  205 次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有哪些?

网上有关“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月——思乡,怀人

怀乡: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怀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

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5.莲——爱的象征

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

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6.梧桐——凄凉悲伤

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

例: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8.秋蝉——高洁,悲凉

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

例:雁字归时,月满西楼。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10. 柳——离情依依

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1.南浦,长亭——送别之所

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2.芳草——离恨

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

13.芭蕉——孤独与忧愁

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14.羌笛——凄切之声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5.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例: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1、植物类2、动物类3、乐器类4、自然类5、场所类

一、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

1、芳草:(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3、梅花:洁、不屈不挠的品格。王安石《梅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柳”的意象

(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7、黍离:《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8、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等。桑榆《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9、菊花象征 高洁、隐逸、脱俗;桃花象征 美女的容颜;牡丹象征 高贵、富贵;杨花象征 飘零、离散。

二、动物类:杜鹃、乌鸦、鸿雁、青鸟、鹧鸪/沙鸥、蟋蟀、鸣蝉 、 猿猴、燕、鱼

1、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现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2、鸿雁、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代指音讯。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先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蟋蟀:又名促织,表示惆怅。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描写蟋蟀的活动规律十分细致。那时古人已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

古诗十九首:明月

皎皎光,促织鸣东壁。

4、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咏蝉诗“三绝” 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5、燕子 (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2)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3)春天的象征,表示喜庆。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6、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后来多用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首诗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渗入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些意象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选取的意象有:尽锦衣的战士、如花的宫女、宫殿、鹧鸪等。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或“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前三句极写威武、胜利、荣华,最后一句只见破败荒凉。前后强烈的对比将昔盛今衰的感慨抒发得淋漓尽致。

三、器乐类:羌笛(羌管、笛)、胡笳、琵琶、戍角

1、羌笛、胡笳: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王之涣: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有关音乐曲调

古诗词中常在语句里出现有些乐曲名称,而这些乐曲又往往有特定的含义、情感或寓意,而这又对全诗的整体意象或情感表达有直接的作用。

(1)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

(2)梅花落——曲调名。如:“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表思念。

(3)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4)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5)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6)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四、自然类:白云、明月、水、冰雪

1、浮云:往往与远行的游子相联系。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有时也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小人 。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冰雪:心志忠贞,品格高尚。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五、场所类:南浦、灞陵、长亭、西楼(借代)

1、西楼:西楼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或指代闺房,或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指代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代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辛弃疾《为赋新词强说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2、凭栏:意为“依靠着栏杆站着”,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倚栏”“凭阑”等词语,却有多种不同的意味。

一凭一倚,虽是两个细小的动作,但那动态、情态和心态委实是大相径庭,很值得品味的。凭则两手抚栏,直立远视,有慷慨悲凉之态,倚则身体重心全凭栏干依托,有娇弱无力之姿,词作家正是着眼于这两个动词,把“凭栏”与“倚楼”写得几乎是风情万种,仪态万端。 或者表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 李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

《水龙吟》: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杜甫: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六、时令节日类 1.中秋

八月十五日,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如唐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白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重阳

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故云。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如杜甫《九日》中所写: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3、寒食

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禁火三日,万户无烟,与冷清、萧条有关。如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唐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4.清明

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坟的日子。例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投笔:弃文从武。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长城:守边的将领。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楼兰:边境之敌,破楼兰:建功立业。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柳营:军营,纪律严明的军营。 请缨:杀敌报国

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五柳:隐者的代称

东篱:田园生活或闲适的情致。 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陶潜《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中国古诗词常出现里的意象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 杨柳——伤别情怀,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以折柳表惜别、相留之意。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惜别怀远)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怨别之情。

(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2. 长亭——陆上的送别之所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

3. 南浦——水边送别之地

南浦多见于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 《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的一个专名了。

诗中经常有哪些意象?

中国古诗词常见意象分类:

1、植物类

(1)柳:柳者,留也。表达离别挽留的不舍之情。李白《春bai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梅:象征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松:?坚贞高洁。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4)竹:坚贞高雅、宁折不弯。郑板桥《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菊:高洁隐逸,不慕名利。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莲:花中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7)牡丹:雍容大方,富丽堂皇。刘禹锡《赏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8)芭蕉:孤独忧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9)梧桐:孤独忧愁,离情别绪。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0)红豆:相思。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2、动物类

(1)杜鹃:怀念故乡情感、抒写离愁别恨。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

(2)鹧鸪:游子感怀,思念故乡。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3)猿猴:别离悲苦之情。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4)乌鸦:衰败荒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5)沙鸥:淡泊名利,闲适归隐;漂泊无依,凄凉孤独。杜甫《旅夜抒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6)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7)大雁:离愁别绪,伤时感怀。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8)蝉:高洁品质,悲秋思绪。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9)蟋蟀:心志忠贞,品格高尚。米芾《水调歌头·中秋》:“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

(10)青鸟:理想的寄托。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场所类

(1)长亭:依依惜别,离愁别绪。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2)栏杆:慷慨悲昂,凭吊怀远。柳永《八声甘州》:“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3)西楼:孤独寂寞,思念故国亲友。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口,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4)驿站:漂泊不定。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4、时节类

(1)清明、中秋、重阳:思亲伤怀。杜牧《清明》

古诗中常见的八类意向

(一)松梅竹菊寓高洁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松梅竹菊象征品行高洁、不畏邪恶,古人常用这四种意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如:

色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二)借月托雁寄乡思

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意。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三)杜鹃鹧鸪啼凄凄

杜鹃,一种鸟,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还有一种说法:杜鹃叫声很像“不如归去”,于是古诗词中的杜鹃就成为抒发凄凉、哀伤情感的意象。另外,古诗词中常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如: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冬低。(尤侗《闻鹧鸪》)

(四)梧桐叶落透悲意

古语有“一叶落而天下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如: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五)别时长亭柳依依

在古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谐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如: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六)落花流水传愁绪

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如: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七)乌鸦燕子系兴衰

乌鸦这种鸟经常在坟头等地出现,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衰败的氛围。燕子因其有眷恋旧巢的特点,遂成为古诗词中表现时事变迁,抒发历史兴衰感慨的寄托。如: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八)草木仍在人事移

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古诗词中常用“草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如: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诗经?黍离》)

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 杨柳——伤别情怀,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以折柳表惜别、相留之意。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惜别怀远)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怨别之情。

(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2 长亭——陆上的送别之所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

3 南浦——水边送别之地

南浦多见于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 《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的一个专名了。

诗中经常有哪些意象?

古诗中常见的八类意向

(一)松梅竹菊寓高洁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松梅竹菊象征品行高洁、不畏邪恶,古人常用这四种意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如:

色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二)借月托雁寄乡思

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意。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三)杜鹃鹧鸪啼凄凄

杜鹃,一种鸟,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还有一种说法:杜鹃叫声很像“不如归去”,于是古诗词中的杜鹃就成为抒发凄凉、哀伤情感的意象。另外,古诗词中常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如: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冬低。(尤侗《闻鹧鸪》)

(四)梧桐叶落透悲意

古语有“一叶落而天下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如: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五)别时长亭柳依依

在古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谐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如: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六)落花流水传愁绪

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如: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七)乌鸦燕子系兴衰

乌鸦这种鸟经常在坟头等地出现,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衰败的氛围。燕子因其有眷恋旧巢的特点,遂成为古诗词中表现时事变迁,抒发历史兴衰感慨的寄托。如: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八)草木仍在人事移

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古诗词中常用“草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如: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诗经黍离》)

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有哪些

树木类①竹 竹是君子的化身,是“四君子”中的君子。以其神恣仙态、潇洒自然、素雅宁静之美,令人心驰神往;又以虚而有节、疏疏淡淡、不慕荣华、不争艳丽、不媚不谄的品格,与古代贤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的情操相契合,故古人有“君子比德于竹”之名言。郑板桥一生爱竹、敬竹;画以写竹,诗以咏竹。郑板桥心性狂放不羁、傲岸正直,因此他常咏竹画竹以勉人和自勉,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②柳 汉字中“柳”与“留”谐音。折柳送别,暗寓了殷勤挽留的意愿。如隋代无名氏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杨柳青青,参差披拂,长条垂地;杨花漫漫,满天飘飞,不计东西;折尽柳条,殷勤挽留,今日惜别,何日归来?那杨柳仿佛是送行者伸出的千万条手臂,牵衣扯袖,不忍友人远去。殷殷挽留之意,是何等浓郁?柳亦如此,人何以堪!③松柏 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象征着不屈的意志。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高洁的品质。④梧桐 古代传说梧为雄,桐为雌,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我国有“梧桐相待老,鸳鸯合双死”之说,因此,诗文中常以梧桐表示男女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最具有想象力和浪漫特色的末段,就化用了以上意蕴。“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这幅美妙神异的图景寄寓了人们对纯洁爱情的企盼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求。梧桐落叶早,古人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的说法。古人素有悲秋的情结,睹物伤怀,见叶落更觉秋深。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南唐·李煜《相见欢》)中,处于囚禁生活中的南唐帝王,自是有一番愁苦,而这清冷的月光照着光秃的梧桐树,愈加增添了院中人的愁怨。2花草类①兰 兰花为美好、高洁、纯朴、贤德及俊雅之类的象征,因为兰花品质高洁,又有“花中君子”之美称。《楚辞·九歌·湘夫人》中有“沅有芷兮澧有兰”之语。王逸注:“言沅水之中有盛茂之芷,澧水之内有芬芳之兰,异于众草。”兰本指生于沅澧两岸的芳草,后用以比喻高洁的人或事物。②菊 傲霜的菊花,要数陶渊明的偏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哉其乐。而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③梅 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梅花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意志,历来被人们当作崇高品格和高洁气质的象征。陆游的着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④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纯洁的爱情。⑤草 用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杜甫的“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描写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⑥红豆 以红豆寄相思。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3动物类①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苏武,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非常普遍。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等。②燕子 燕子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如“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表现时事境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及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情,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③猿猴 古诗词中常常借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都是表达悲叹之情。④双鲤 鲤鱼代指书信。如“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⑤莼羹鲈脍借指思乡之情。如《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诗:“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使多少人洒下思乡思亲的行行热泪。⑥杜鹃鸟杜鹃鸟代表凄怨哀伤,乡愁乡思。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如:“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⑦秋蝉代表高洁,悲凉。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4天气类①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冰心在玉壶”比喻诗人光明磊落的心性。②风霜 以风霜来比喻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如《后汉书·卢植传论》:“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良之节。”③雨 喜雨往往与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联系在一起。韦应物《幽居》诗:“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就是人们赞赏的佳句。“微雨”是诗人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展现出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也有诗人对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诗人幽居的宁静和心情的喜悦可见一斑。④云 漂泊之意。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⑤水 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5其他类①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②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③ 黍离 “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典出《诗经·王风·黍离》。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后世遂以“黍离”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如姜夔《扬州慢》中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④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关于“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zhishi/1245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