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潇洒风流的诗句(诗词,韵文)
-
形容潇洒风流的诗句
网上有关“形容潇洒风流的诗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诗词,韵文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 关于潇洒风流的诗句
关于潇洒风流的诗句 1.风流潇洒的诗句
《醉仙歌》
千杯尽 一笑泯恩怨
梦流光 思华年 清歌一曲罢 无言 叹红尘 风雨路三千 曲未终 人已散
遗世而独立 无眠
窗移影 鸟鸣涧
丝竹响 又几遍
隐约夜风起 幽香染轻弦
借一世 探人间
谁红线 暗自牵
浮生匆忙客 奈何惹尘缘
----------------------------------------------------------
《天涯倾情》
一壶浊酒喜相逢,都付笑谈中。
你我多少事,踏月随风。
天涯任我飘萍,楚色云淡江清。
今日把酒共卧,牵动一潭星。
萱庐倚醉解忧 ,往事转头成空。
惹出一腔柔情伴随飞花流萤。
任春风十里暖襟胸,跨柳外青骢笑忘形.
驰疆纵马与共,佐酒倾情。
轻鸥欲下落洲汀,一钩残月挂三星。
碧血尽染青锋。同做游戏人间飞鸿。
任春风十里暖襟胸,跨柳外青骢笑忘形。
驰疆纵马与共,佐酒倾情。
轻鸥欲下落洲汀,一钩残月挂三星。
碧血尽染青锋。同做游戏人间飞鸿
2.表达潇洒的诗句
一、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和他的朋友在山中饮酒,一杯一杯又一杯,喝的终于醉意上来了,李白突然冒出来这一句:老兄我喝高了,要去卧床高睡,你且回去吧,明天还要喝的话,把你的琴抱过来,随便给我弹几首曲子。哈哈,多么的潇洒惬意。
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李白《襄阳歌》
李白在襄阳城中,又喝的醉如泥,襄阳城的小朋友看到了,拦着他争相嬉笑唱歌,这又怎么样呢?我李白还是我李白,我且潇洒去,管他们呢。
玉山自倒,看看我李白多么潇洒,那自信可是满满的。就连那清风与明月,我也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得到,多惬意呀!这就是玉树临风英俊潇洒的李白。
三、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看看,这就是李白,连做梦都梦的这么潇洒,《梦游天姥吟留别》整篇都是李白瑰丽的想象,我且潇洒出游去,诸君要问我何时能回来,我也不知道呀。暂且就把那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之间,想要出游了,就骑着他访遍名山大川。这生活,两个字,潇洒!三个字,太潇洒!!
四、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李白《侠客行》
李白的《侠客行》整篇都很潇洒,此句尤甚。据说李白年轻的时候剑术高超,曾与人比武,还杀死过人,这句虽然写的是信陵君、侯赢、朱亥窃符救赵之事,何尝不是写的自己呢?一个潇洒剑客,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五、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李白《江上吟》
杜甫说李白写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虽然这两句已经高度评价了李白,但却没写出李白的潇洒,最能为李白代言的还是他自己:“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这才是最潇洒的李白。
3.求一些逍遥,狂妄,风流潇洒,或是美人江山的诗词,谢谢谢谢啦
1一剑飞花,一掌含雪,江湖缥缈,且自逍遥
2笑儿女情长,唱尽多少豪情壮志不还.笑岁月不返 韶华白首终了此情长
3天涯胭脂红尘断,笑若九天叹颜蓝。人生若只如初见,生死排空已两然。
4千山观遍不辞劳,哪管路迢迢。天地任纵横,心情自英豪。濯足长江黄河里,率性仰天成一笑。不惜黄金散千两,难博美人一笑。行乐须及早,壮志趁年少,晨抚琴,暮吹箫,游山玩水乐陶陶。红尘万里踏遍,把酒沉醉在今朝,我最逍遥。
5百年陈酿,
一醉泄疏狂。
飞车行于斜堤上,
哪管警笛长短啸。
不爱浮名,
放声歌唱。
流水声响,
后浪追前浪。
青衣猎猎随风扬,
莫看身后万事少。
叹问尘世
我最逍遥
6风流世间何处识风流,雪月风花水悠悠。莫道尘头多羁绊,登楼携酒足春秋。
不羁人生自得任疏狂,梦月眠云醉花旁。大道悠悠漫放浪,随心所欲好文章。
7钟鼓馔玉衣锦绣,志比天高贯斗牛。
西行取经帝王州,风花雪月偏爱酒。
兵临长安风云起,祭出龙泉披狐裘。
剑未出鞘血封喉,弯弓射雕竞风流。
4.描写出潇洒的诗句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5.描写男人多情潇洒的诗句
采桑子 (苏轼·北宋)
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多情多感仍多病。
多景楼中,尊酒相逢,
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
细捻轻扰,醉脸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红。
采桑子 (晏殊·北宋)
时光只解催人老,
不信多情。
长恨离亭,
滴泪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
淡月胧明。
好梦频惊,
何处高楼雁一声。
点绛唇 (晏几道·北宋)
花信来时,
恨无人似花依旧。
又成春瘦,
折断门前柳。
天与多情,
不与长相守。
分飞后,泪痕和酒,
占了双罗袖。
蝶恋花 (苏轼·北宋)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遁,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东归在路率尔成咏 (孙万寿·隋)
学宦两无成,归心自不平。
故乡尚万里,山秋猿夜鸣。
人愁惨云色,客意惯风声。
羁恨虽多情,俱是一伤情。
贺新郎 (辛弃疾·南宋)
赋水仙
云卧衣裳冷。
看萧然、风前月下,水边幽影。
罗袜尘生凌波去,汤沐烟江万顷。
爱一点、娇黄成晕。
不记相逢曾解佩,甚多情、为我香成阵。
待和泪,收残粉。
灵均千古怀沙恨。
恨当时、匆匆忘把,此仙题品。
烟雨凄迷僝僽损,翠袂摇摇谁整?
谩写入、瑶琴幽愤。
弦断招魂无人赋,但金杯的砾银台润。
愁殢酒,又独醒。
寄人 (张泌·唐)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江城子 (秦观·北宋)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江城子 (2) (韦庄·唐)
恩重娇多情易伤,
漏更长,解鸳鸯。
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
缓揭绣衾抽皓腕,
移凤枕,枕潘郎。
梁州令 (晏几道·北宋)
莫唱阳关曲,
泪湿当年金缕。
离歌自古最消魂,
闻歌更在消魂处。
南楼杨柳多情绪,
不系行人住。
人情却似飞絮,
悠扬便逐春风去。
木兰花·春恨 (晏殊·北宋)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赠别二首 (杜牧·唐)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雨霖铃 (柳永·北宋)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2]
都门帐饮无绪,[3]
留恋处,[4]
兰舟催发。[5]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6]
念去去千里烟波,[7]
暮霭沈沈楚天阔。[8]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9]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10]
6.关于风流的诗句
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赠别
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赤壁
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旅宿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中秋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赠别
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赤壁
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紫薇花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紫薇花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柳永的我就写一首 词牌是 鹤冲天 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
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
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低唱。
7.关于潇洒的诗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
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泰。(郁达夫)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毛泽东)
出门一笑无拘束,云在西湖月在天。(金庸《射雕英雄传》)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柳永)
诗词,韵文
萍蓬的诗句有:人生离合似萍蓬,浪_萍蓬悲兕虎。
萍蓬的诗句有:十载叹萍蓬,客程驱我正萍蓬。结构是:萍(上下结构)蓬(上下结构)。注音是:ㄆ一ㄥ_ㄆㄥ_。拼音是:píngpéng。
萍蓬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萍蓬píngpéng。(1)比喻辗转迁徙,没有固定居所。
二、引证解释
⒈萍浮蓬飘。喻行踪转徙无定。引唐杜甫《将别巫峡赠南卿兄_西果园四十亩》诗:“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元李存《山中留夜宿明日以风雨对床眠为韵赋诗》:“人生难定期,往往如萍蓬。”清恽敬《答顾研麓书》:“将来萍蓬流转,或得乍合,当与阁下穷日夜讨论以相证。”
三、国语词典
萍、蓬,皆为飘浮不定的植物。萍蓬比喻人的行踪飘泊不定。
四、网络解释
萍蓬比喻辗转迁徙,没有固定居所喻行踪转徙无定。唐杜甫《将别巫峡赠南卿兄_西果园四十亩》诗:“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元李存《山中留夜宿明日以风雨对床眠为韵赋诗》:“人生难定期,往往如萍蓬。”清恽敬《答顾研麓书》:“将来萍蓬流转,或得乍合,当与阁下穷日夜讨论以相证。”
关于萍蓬的诗词
《摸鱼儿·叹萍蓬此生无定》《风入松·人生离合似萍蓬》《江城子·萍蓬踪迹几时休》
关于萍蓬的成语
浪迹萍踪断梗浮萍梗泛萍漂萍飘蓬转飘萍浪迹断梗飘萍梗泛萍飘萍水相逢
关于萍蓬的词语
梗泛萍飘梗泛萍漂萍踪浪迹泛萍浮梗断梗浮萍浮萍断梗断梗流萍断梗飘萍浪迹萍踪萍飘蓬转
点此查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全诗是什么?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出自《代悲白头翁》,全诗如下:
《代悲白头翁》
唐代·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扩展资料1、译文
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不知落入了谁家?
洛阳女子有着娇艳的容颜,独坐院中,看着零落的桃李花而长声叹息。
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胜况?
已经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又听说那桑田变成了汪洋大海。
故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
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红颜少年,应该怜悯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头老翁。
如今他白发苍苍,真是可怜,然而他从前亦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
这白头老翁当年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于芳树之下,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
亦曾像东汉光禄勋马防那样以锦绣装饰池台,又如贵戚梁冀在府第楼阁中到处涂画云气神仙。
白头老翁如今一朝卧病在床,便无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乐、清歌妙舞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
而美人的青春娇颜同样又能保持几时?须臾之间,已是鹤发蓬乱,雪白如丝了。
只见那古往今来的歌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黄昏的鸟雀在空自悲啼。
2、赏析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诗。《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一个女子向遗弃她的情人表示决绝。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诗的前半首化自东汉宋子侯的乐府歌辞《董娇娆》,但经过刘希夷的再创作,更为概括典型。
作为前半的结语,“年年岁岁”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当,语言精粹,令人警省。“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
“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结合后半写白头老翁的遭遇,可以体会到,诗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对比,而用泛指名词“人”和“花”对比,不仅是由于七言诗字数的限制,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怜人,其中也包括了诗人自己。
也许,因此产生了不少关于这诗的附会传说。如《大唐新语》《本事诗》所云:诗人自己也觉得这两句诗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即所谓“诗谶”,一年后,诗人果然被害,应了所谓“诗谶”的说法。这类无稽之谈的产生与流传,既反映人们爱惜诗人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也表明这诗情调也过于伤感了。
3、作者介绍
刘希夷 (约651-?) 唐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上元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
《代悲白头吟》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全文是什么啊?怎么理解?详细一点的解释!!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出自《前赤壁赋》,全文如下:
《前赤壁赋》
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全文翻译详解(与上文文段一一对应)
译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这时候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有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
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没有穷尽。(我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我)知道这些不可能屡屡得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轼说:“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于是同伴高兴的笑了,清洗杯盏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拓展知识1、这篇散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在此之前苏轼因乌台诗案(元丰二年)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
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2、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着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关于“形容潇洒风流的诗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zhishi/11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