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历史上对苏轼词的评价(怎样理解,评价苏轼的-以诗为词)

历史上对苏轼词的评价(怎样理解,评价苏轼的-以诗为词)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15    点击:  170 次

历史上对苏轼词的评价

网上有关“历史上对苏轼词的评价”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怎样理解,评价苏轼的"以诗为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董其昌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怎样理解,评价苏轼的"以诗为词

《东坡》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对物质贫困的达观态度。

诗中,苏轼描写了雨后东坡月色清澈,野人闲游的景象,表现出他对大自然的陶醉和对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生活的向往。他通过“荦确坡头路”和“铿然曳杖声”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此外,诗中“市人行尽野人行”一句,反映了苏轼对城市生活的反感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市人为名利所驱,而野人则有着淡泊名利、置身于名利圈外的风骨。这种对比,凸显了苏轼自己的生活态度:他宁愿在自然中享受清贫和闲适,也不愿在城市中为名利所困扰。

总的来说,《东坡》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简单、宁静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

清人陈廷焯说:“人知东坡古诗古文,卓绝百代,不知东坡之词,尤出诗文之右.盖仿九品论字之例,东坡诗文纵列上品,亦不过上之中下,若词则几为上之上矣.此老生平第一绝诣,惜所传不多也.”陈廷焯称“绝诣”,足可见苏东坡在词上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东坡对词进行了革新,在词的地位,内容,风格等方面皆可见得.

词起源于民间,配合音乐,形成曲调.后随着文人词的迅速发展,词多以男女爱情或者艳情为其描写内容.所以被认为是“谑浪游戏”的诗余小道,如晏殊称之为“呈艺”,欧阳修称之为“聊陈薄技”.这样的对于词的定论是在苏轼之前,虽然李煜在很大程度上拓充了词的题材,但真正对词进行革新的是苏轼.苏轼首先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他提高了对词的认识和评价.后人常用“以诗为词”来评价苏词.

“以诗为词”出自于陈师道的《后山诗话》中.“以诗为词”是指以写诗的态度来填词,将诗的题材,内容,手法,风格等引入词的领域并使之扩展,开拓新词境,提高词的格调.我想先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浅显的谈谈苏轼的“以诗为词”.

首先,是对词体的创新.苏轼之前的词,大多为应歌而作,一般有调名和唱法即可.苏轼则把词变为缘事而发,因情而作的抒情言志之体,所以词作所抒的是何种情志或因何事生发,必须有所交代和说明.然而词体长于抒情,不宜叙事.为解决这一矛盾,苏轼在词中与诗一样大量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使词的题序和词的内容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如《水调歌头》的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不仅交代了写作的时间,缘由,还交代了词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对象是其弟子由.再如《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地点,缘由.《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交代了写作的时间,缘由,地点,心情.东坡词自成一派,颇具特色,由此可见得.

其次,是内容的拓充.刘熙载《艺概?词概》中,“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苏轼词作,内容,题材众多,尤以三方面成就最高.

一是抒情词.苏轼之前的词大多只限于抒发狭窄的男欢女爱之情,并且缺乏真实情感和个性,柳永等人有所发展,但并未突破根本的局限,李煜的抒情又只是在狭窄的范围之内.而苏轼则不然,他不仅写传统的情词,还抒发了多方面的感情,短于艳情而长于真情.我最推崇的便是苏轼的悼亡妻之作《江城子》,我想把这首词举出来,完完整整的分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词给我很深刻的映像,苏轼对于爱妻的早逝满怀着巨大的悲痛,实写虚写,虚实结合,缠绵悱恻,婉约细密,给我以无限的哀感惆怅,一个重情重义的苏轼形象活脱脱的出现在我面前.表现苏轼抒发追忆悼亡,离别思念,朋友师生等之间的人伦之情的词作还有《水调歌头?中秋》,《西江月》,《卜算子》等,这里就不一一说明.另外,苏轼的抒情词还有体现自己的爱国之情,最著名的莫过于《江城子》了.上阕“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描写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为国上阵杀敌的壮志豪情.下阕“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一个英气勃勃的壮士形象,格调刚健豪迈,铿锵有力.上阕下阕分别用了孙权射虎和冯唐魏尚上的典故,增强了诗的历史感和现实感,抒情深婉曲折,强烈震撼,一个爱国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苏轼的词还有凭吊过古人,凭吊江山的怀古之作,首推《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仕途坎坷,屡遭磨难,壮志难酬的愤懑,表达了他对宇宙,历史,人生的深沉思考,更显示出了他善于以超然旷达的态度来消解历史的悲剧意识和人生失意的悲伤情怀.词的最后一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把人生的挫折悲愤引向高远的境地,当然这就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下面再深究.当然,东坡的抒情词中还包括从政之情.《望庐山瀑布》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便引出了“入世出世”之说.苏轼也在词中抒发了积极入世和围绕着进退出处所产生的复杂矛盾的从政之情.这是前人诗中常见的主题,将它引入诗中,是苏轼的首创.如《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上片写旅况,“渐”字总领,贯穿到底,绘出一幅清丽,凄冷,寂寞的秋日早行图,并引出世路艰辛的感叹.下片写旅怀,直抒胸臆,追述以往抱负,转折到当前的失意困顿,最后以旷达的人生态度自我解说,表现出作者的志趣,才情与性格.但是,东坡的词作很少有政治上积极进取的一面,大多以描写退隐之情,以及闲适的生活态度,表现出“出世”的意向.

二是农村词.苏轼之前的有关农村的题材,我认为并未从根本上贴近农村,只是驻足,并未深入.诸如陶渊明,纵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并且为世人展示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源以及其悠然自乐,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生活,但我认为都是借描写农村来抒发隐居之情.再如其他大多诗人,词人,多是以乡村生活的宁静来对比官场生活的狡诈斗争,很少有像苏轼这样对农村真正寄情,由衷喜爱.关于此类题材的代表作是在徐州作的组词《浣溪沙》五首.一一说明.第一首,大旱,后得雨,苏轼到城东石潭谢雨,途中作.这首词洋溢着东坡与村民们的喜雨之情,谢雨场景的欢乐气氛.最后一句虚写,“归来说与桑麻姑”,以虚衬前面的实,深化喜雨之情,耐人寻味.第二首,描写了普通的百姓生活,平淡自然.第三首,描写了麦收时节农民的劳动和生活情景,呈现给我的是一幅暖人的画面,洋溢着东坡对农民的诚挚关心和美好祝愿,亲切自然.第四首,表现了东坡与农民之间融洽亲密的关系,也抒发了他对农村生活情景的沉醉.第五首,直接表达了他愿做一个老百姓的真切愿望.《浣溪沙》五首,没有多余的抒情,议论,也没有多余的情感,东坡于直接平淡而又生动的描写之中满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真挚动人.

三是咏物词.咏物词虽不始于苏轼却盛于苏轼.唐敦煌词中已有咏物之作,但艺术上太过粗糙.文人词兴起之后,咏物之作只是偶尔出现,格调也较低,宋后也未得到充分发展.至苏轼后,咏物词才蔚为大观.苏轼写作不但重形似而且重神似,不但能写出物象,而且能写出寄托.《定风波》咏红梅“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荷花媚》咏荷花“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雪霜姿”,“风流标格”可视为重视神似之美的自我写照;《白雨斋词话》“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寄慨无端,别有天地”的评价,又道出了注重寄托的特点.

最后,是对风格的创新.余文豹在《吹剑录》中提到,“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正是由于这段话,人们便把柳永和苏轼并列起来,称柳永是宋词中婉约的代表,苏轼是豪放派的宗师.在苏轼之前,词基本上以“婉约”风格为主导,虽有个别作家有所突破,并未形成宗派,苏轼笔下,则在婉约之外树立了新的风格.其实,要说起豪放,我觉得苏轼作词的题材多样,多变创新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下面深究.另外,苏轼的词,完全有自己的血肉,自己的声音,自己的面目,自己的情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一点我觉得和李白相像.固然,二人所处的政治大环境千差万别,但其所处的小环境绝对相似,一样的仕途潦倒,一样的失意无聊,但也是一样的大气磅礴,一样的情感细腻.“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表现了诗人的爱国之志;“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胸怀,表现了他不惧生活的狂涛骇浪打击的顽强态度;“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潇洒自如的态度;“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的狂放态度.这些作品,无需过细致的斟酌,一映入眼帘,便可见其豪迈激情,奔放刚健.但是,苏词又并不全是刚健之语,有如《江城子》悼亡妻之作,细腻婉转,真情汩汩,再有《浣溪沙》五首,细腻自然,很是平淡自然,就不做过多阐述.另外,苏词还有另一种风格,清幽超然,发人遐思,意趣盎然.比如说《永遇乐》.上阕首句“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足可窥见其清幽之处.首先,“霜”和“水”,便是“冷清”之物,再来个“清”字,更加幽远.此词写朦胧迷离的残秋夜景,万籁俱寂,一叶坠地,铿然有声,笔法清淡宜人,而当词人为“燕子楼中,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而怀古惜今时,又发出了“黄楼夜景,为余浩叹”的感慨,寓激情与平淡之中,笔调空灵,意境清幽深远.

我认为,苏轼的“以诗为词”就体现在上述的三个方面,但是,为什么苏词会多了一层“以诗为词”的韵味呢?我认为有四个原因,下面一一道来.

首先,我认为,我想谈谈东坡的政治生涯.纵观古代文人,纵然有仕途畅顺之人,也纵然有仕途畅顺且文学或是其他方面成就高者,但毕竟是在少数,大多数的还是那些积极入世却未受重视之辈,贬﹑升,再贬﹑再升……几番折腾,终于黯然,最后寄情山水.失意于政治却得意于文学,所以有的时候我就会想,不知是政治成全了他们,还是他们辜负了文学.苏轼就是这样,他的一生,得意时少,失意时多,始终处于党争的夹缝中,两党都视他为异己,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就像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自我解嘲的那样“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哲宗亲政时期,这期间苏轼经历了一贬再贬的打击,而这时期又是苏轼文学创作上颇丰的时期.提及苏轼的政治生涯,只是想说明一方面的失意并不代表整个人生的灰暗,人应该积极乐观,而不是愤懑不前.

那么就要提到东坡的思想性格,这也是第二点原因.在这里,我想提两点.一方面,是老庄思想对其影响.年轻时的苏轼仍以儒家积极入世思想为主导,还夹杂着若干纵横家习气,曾抱有“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极高热情,并对老庄齐生死﹑一毁誉的思想有所批判.后来,在政治上屡遭打击的他,释道思想成为他排遣痛苦﹑超脱现实的精神支柱.后在被贬黄州之后,他吸取老庄思想中超尘拔俗﹑清心寡欲﹑因任自然的生活态度,保持乐观旷达的胸襟和随缘自适的信念,当然,这种超然物外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创作之中.另一方面,苏轼的复杂性格也体现在其创作当中.苏轼从不掩饰自己的主张,总是“发于心而冲于口”,性格外露,形于辞色,我觉得这也是苏词题材多样,涵括多方面内容的原因.另外,苏轼正直,豪放,于其诗中也有体现.常说“性格决定命运”,的确,苏轼的不羁正直性格决定了他失意的政治,成就了他文学领域的辉煌.

第三点原因,我想谈谈苏轼的文艺观,其文艺观当然会反映在词的创作中.苏轼论文艺最具进取性的见解在于求新求变,“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要求自己能在文学艺术中“自出一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但他反对一味以标新立异为能事.我认为这就是苏轼在词中求变,“以诗为词”的一点很重要的原因.苏轼另外两点文艺观求真求理,求空求静,自在其作中体现,这里不作一一之说明.

最后一点原因,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就是才学.没有一定的文学积累,没有一定的才学,苏轼无论在哪个领域都不可能成为大家的.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苏轼的善于用典和善用比喻.首先说善于用典.如《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说柳絮似花但不是花,暗用梁元帝《咏阳云楼檐柳》诗“杨花非花树”和白居易《花非花》词“花非花,雾非雾”句意;再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左牵黄,右擎苍”一句,暗用《梁书?张充传》记张充年少喜好游猎,出猎时“左手臂鹰,右手牵狗”的典故.再说善于运用比喻.如《水龙吟》中“萦损柔肠”,就将轻盈柔弱的柳树枝条比作美人娇柔的心肠,来加深别离之苦;《念奴娇?中秋》中“桂魄飞来”,将月亮比作桂魄,古已有之.当然,善于用典和善用比喻,只是苏轼广袤才学的一部分,将其拈出,只是觉得东坡词在这两方面运用的最多.

关于苏轼的“以诗为词”,浅谈到此.



所有节目惨被停播,拒改国籍的“毒舌”金星,到底得罪了谁?

一提到毒舌,大家就会想到金星。她在《金星秀》中的犀利言辞,让节目的收视率居高不下,但她的节目被停播了,有人说是她得罪人了,那么她得罪谁了?

1一切尽在不言中,得罪了同行

金星在社交网络发文表示,自己的节目收视率高,得罪了小人,给领导写信。这句话的意思是节目停掉,是因为小人使坏。有人说,这个小人可能是曹可凡。

曹可凡,作为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主持人,他在节目中的控场能力和犀利程度跟金星有一拼,他的实力也很好。主持的《可凡倾听》、《顶级厨师》等,反响都很好。

他俩几乎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为何会被拿过来说事?因为两个人的节目在一个时间段播出,曹可凡的收视率可能比金星低一些,这样就给人很多联想。

不仅如此,曹可凡曾经评价过“真人秀”节目,为了收视率,可以营造冲突。内容空洞,刻意炒作。还认为倾注所有资源于真人秀,无异于饮鸩止渴。还有些节目“毒舌”,内容打擦边球。不得不说,作为一个有担当的老人,他指出了真人秀的问题。

《五十公里桃花坞》里面,孟子义和郭麒麟的互怼,还与其他嘉宾的不友好,让人感觉,这个小女子的情商极低,为何一个新人能如此?节目组的安排,可以制造冲突,营造耿直人设而已。

说到“毒舌”节目,大家就很容易能够想到是金星主持的节目,她在节目中的那些毒舌,例如数字**、橙汁事件等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就觉得节目停掉,与曹可凡有关系。

曹可凡是不是这样的人?他可是优秀的主持人,可能主持的节目收视率没有金星高,但是人品也不至于差到给台里打小报告。毕竟,节目的好坏不是收视率一个指标能反应的。就如同影视作品质量不是仅凭票房就能反映的。

有人网友说,金星曾经在朋友圈里评价曹可凡,语气上很不友好。这是金星一贯的说话方式,也是一种自我宣传。曹可凡的话针对的是一个行业,而不是金星本人。

金星节目的停掉,主要是得罪了同行。这个同行未必就是曹可凡一个人,而是很多主持节目的。大家都在一个锅里吃饭,你多了,我就少了。这也是金星说的,小人写信的原因。

更多的是金星忘记了李嘉诚的话,他曾说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适当吃点亏,大家都有钱赚,那么,我会记住你对我的好。以后我也会照顾你的生意。

金星老师可能也是为了将节目做好,让大家有一个更好的观感,很用心地制作节目,从《金星秀》的舞台布置到钢琴的摆放和弹奏时机,她都很用心地在处理。当然,节目的效果就很好。

同一时间段,大家都有节目播放,你的收视率高了,我的就下来了。有人说,金星也无法掌控节目的收视率啊,大家愿意看,她也没招啊。难道要她糊弄观众?这事,她可做不出来。

这就是一种误解了,她的节目好,是因为她用心,并没有要求她降低水准,而是告诉大家提高的方法,这样就可以一起提升,收视率都高,这样就可以实现行业的升级和繁荣,而不是就抢那一点点粥!

金星可能没有想过这些,网友可能没有想到这些,大家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人身上,这样算不算刻意营造冲突?

2毒舌般言辞,杀伤力太大,波及到的人员很多

《超级演说家第三季》,金星在上面就有很犀利的言辞,跟乐嘉还因此起了冲突。在节目中,她的话语权很重,让人有很大的压迫感。对一些网友而言,这是真性情;对于被评价者而言,是什么?是压力。

有网友认为,既然是你存在的问题,给你指出来,难道不是促使你进步吗?这样的人,小时候挨爸妈的训斥多了,就认为这样的事情,很正常。蔡康永曾经说过,不要以爱的名义伤害。

金星当面评价选手,就是以爱的名义伤害。金星老师的本意是好的,但是,犀利的语言怼别人,爽的是自己和观众,忘记了选手。虽然说,可能是舞台效果,但是,就舞台那么短的时间而言,选手会难堪。

同样的,她在《金星秀》播出的过程中,评价了一些人,例如萨顶顶。她对这个人的评价,让萨顶顶在社交网络回怼,两个人虽然不是直接指着鼻子骂,但也是撕破脸了。

金星对此的回应是:姐得罪的人多了,你算老几?有人觉得这才是金星的霸气所在,也是因为这个,金星才会获得很高的收视率。大家认为金姐就是这样一个人。金姐的情商真的那么低吗?

在一档节目中,金姐表示儿子曾经被人说,你妈妈曾经是男生。这对于孩子而言,伤害很大。就有嘉宾趁机问金姐:“你是男生还是女生?”这个话对于见过大风大浪的金姐而言,根本不是事。她直接表示:“我是人生。“

金姐嘴毒,也是一种人设,现实中的她不是这个样子的。但是,节目中毒舌,给人的感觉,就是被刺痛。曾经到过《金星秀》的韩雪就评价说,咱也是上过节目的人,不带这样的。

虽然只是短短一句话,也说明人家很不高兴了。韩雪的修养不允许她说出难听的话,但是,这也是一个例子,说明金姐的话,刺伤了一些人。有人说,这些人就是矫情。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是不是?要是有人当你面说你的脸这里不好,那里难看,你的心情会不会好?要是这个人是比你有话语权的人,你会不会有受伤的感觉?张小斐就有过类似的经历。

金姐的话,对于那么被评价过的人,尤其是艺人,他们可能没有办法回怼,因为咖位不够。但是,他们心中会有一些不快,毕竟,每个人不愿意被当面评价,尤其是负面的地方。

指出来,可以的。因为能够给你指出来的人,都是希望你更完美。但是,请别当面,或者说可以委婉一些。有些人表示,不直接,可能会听不出来。那么,这就是个人的领悟力的问题了。

要是别人不领悟,你说再多也没用。要是你直接指出来,伤害的是人家的自尊心,还有你之前包含的善意。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人家更好地发展,而别人感受不到你的善良,就算是发展了,也记不住你的好,这是何必呢?

金姐的节目停掉,是一个好事,虽然她说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但是,这样也可以让金姐少得罪一些人,毕竟,人无百日红,不得不为以后谋划啊。金姐节目被停掉的直接原因是被领导指示拿下了。

3拿掉节目,也是为了台里和金姐

金姐的节目,收视率是很高。但是,人红是非多,大家都看到了大衣哥朱之文了吗?他之前是村里嘲笑的对象,但是,机缘巧合下,凭着一档综艺节目,走红了。村里人看到他红了,就眼红了。

他给村里修桥,改善环境,大家都看不到,看到的就是他应该每个人给钱,借的钱可以不用还。朱之文在村里生活,为了拍摄他,使劲踹他家的门,这就是人红带来的负面效果。

金姐的节目火了,自然就有质疑的声音,一个是评价明星带来的负面作用。就是那些被评价的人,不愿意到台里录节目,因为他们会认为这事台里知道,并且是允许的。这个情况,应该是台里所没有想到的。

有人说,节目不录是自己赚不到钱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不到台里录制节目,他可以去别的台录节目,他身上所携带的流量,自然也会到别的台里去,人家的收视率高了,自然台里的压力就大了。

虽然曹可凡说,唯收视率论不会长久,但是,谁知道这个流量时代里,流量这个指标什么时候才会过去?要是过不去,没有了流量,就意味着没有了收视率,没有了这个,广告商会来?没有了他们,大家喝西北风吗?

第二个就是针对节目本身的,这个节目火了,其他类似的节目收视率就降了。而金星并不是台里的人,她是与台里合作的,换句话说,她是凭着节目与台里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要是她打造的节目火了,对台里的节目产生了挤压,这是用外来的和尚打压本院的僧人,到时候,外来的和尚自然会走,本院的僧人吃饭咋办?最重要的是,外来的和尚借着这个平台扩大的是自己的影响力,与寺院无关。

这让住持怎么想?难道会放任这样的情况继续出现?他们自然会考虑本院僧侣的想法,要实在不行,将外来的和尚撵走就是了。金星曾在社交网络抱怨过,这事是小人使绊子,但决定权,还是台里。

金星的节目停掉了,也是为了台里的稳定大局而想的,没有错误。实际上,也是为了保护金姐。台里这样做,可以让金姐知道,她的节目存在的问题,但是,人家没有公开说,给金姐留下颜面。

金姐还是那个爱说真话实话的金姐,但是,金姐知道自己的节目该如何才符合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剑走偏锋。当然,金姐自然也知道,台里的决定,她无力改变,只能接受这样的现实。

金姐活得逍遥快活,没有台里的约束,自然也会有更多的自由度和想象力,金姐的节目,在这一次经历后,也会越来越优秀的。

写在最后:

金姐,一个爱说爱笑的女子,一个气度优雅的女性,她的嘴毒,是因为她心中有爱,希望别人变得更加美好,可能处理的角度和方式,有所不同。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这样的建议。

她的节目停掉了,也是一个警醒,让金姐知道,她的话,直接说出来,可能会伤到别人。黄渤曾说,所谓的高情商,就是不想伤害别人。希望金姐也能明白,更艺术地表达,说不定会更好。大家觉得呢?

关于“历史上对苏轼词的评价”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zhishi/724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