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晁补之《临江仙·信州作》原文及翻译赏析(关于红墙的诗句)

晁补之《临江仙·信州作》原文及翻译赏析(关于红墙的诗句)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12    点击:  416 次

晁补之《临江仙·信州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网上有关“晁补之《临江仙·信州作》原文及翻译赏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红墙的诗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临江仙·信州作原文: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临江仙·信州作翻译及注释

翻译 被贬来到江城买不起房屋,只能与仅存的几个和尚在野外的寺庙里相依。在松林捣药竹林中挂放长衣,来到水源穷尽处,坐而远眺白云涌起时。一只幽栖的鸟儿为什么在我这醉汉耳边苦苦悲啼?月向院西斜移而鸟鸣之声更悲切。青山虽然无限好,但杜鹃鸟还是说「不如归去」。

注释 1信州:今江西上饶。2江城:即信州,因处江边,故称。3残僧:老僧。语自杜甫《山寺》:「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4「松间」句:在松下捣药,竹间晒衣。5水穷句:王维《终南别业》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此词化用王维诗句而略有变化。6幽禽:指杜鹃。缘底事:为什么。7青山二句:这两句全部袭用范仲淹《越上闻子规》诗成句。不如归:杜鹃鸣声悲切,如呼「不如归去」。

临江仙·信州作创作背景

 晁补之颇有经世济民的抱负与才干,但因受牵连于新旧党争。公元1099年,晁补之以「修神宗实录失实」罪名被贬监处、信二州(处州治所在今浙江丽水,信州治所在今江西上饶)酒税。此词就是作者于在信州任上的作品。

临江仙·信州作鉴赏

 这首词表现出一种谪居异乡的苦闷和厌弃官场而向往故里的情感。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这二句无一字虚下,先交代了全词的政治背景,并为全词定下基调。「江城」点明信州,「无屋买」是夸大之词,表明信州的偏僻荒凉,这样便自然地引出「残僧野寺」一句。这里「残僧」画出了僧人的年迈衰老;「野寺」画出了寺庙的荒僻陋小。如此残破不堪而词人还得与之相依为命,足见其命运、境遇的凄惨。

 「松间药臼竹间衣」三句紧承「残僧野寺」一句而来,写其行迹。词人并没有因与残僧野寺相依而感到凄惨悲伤。反而,在松荫竹翳的掩映下,一声药臼响,一角衣衫影,就能给心头增加无限的欢愉。这里「一臼」、「一衣」,由于意象的典型性,取得了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二句化用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句。虽然只是在文字的排列上略作了调整,但由于将「水穷」「云起」突出到前景位置。因而其艺术效果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行到水穷处」是顺写,象征意义不大明显,而「水穷行到处」强调了「水穷」,就突出了山穷水尽的意象,使人联想到词人在宦海中的山穷水尽。同样,「云起坐看时」较之「坐看云起时」也突出了「云起」的意象,使人联想到词人此刻是在冷眼旁观政治上的翻云覆雨。

 下片仍然描写「野寺」中的所见所闻,但心绪的苍凉、悲苦却借景物的描写较为明显地流露出来。「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这两句词巧妙地抓住一个「幽禽」悲啼的意象来抒写自己的心曲:作者曾试图遁入醉乡以遣岁月,但不知为什么事,一个幽禽(杜鹃)又在醉酒之时来到耳边苦苦啼叫。「苦来醉耳边啼」应作「醉来耳边苦啼」。

 「月斜西院愈声悲。」一句紧承「苦来醉耳边啼」而来,写词人对于「幽禽」啼声的感觉。这「幽禽」的啼叫已不仅是「苦啼」,而且愈啼愈悲。「月斜」即月影西沉,表明时间已晚;时间既晚,则啼叫之久可知。「愈声悲」以见鸟之情切,实是借鸟的悲啼来显示自己的悲苦心境。

 「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这两句托出全词的主旨:这儿的青山尽管无限美好,但杜鹃仍啼道:「不如归去!」词人在这里实际是借鸟的啼声,表达自己「他乡虽好,不如归去」的心声。这「青山无限好」显然由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诗句化出,两句合起来又暗用王粲《登楼赋》和陶渊明《归去来辞》二赋作意。尽管这儿的山水很美,有松林竹林可供盘桓,有水有云可供观赏,但毕竟身在官场如鸟在笼中,终不如退守田园那么自由自在。

 这首词以鸟能人言、人鸟共鸣的巧思妙句,外化了词人自身微妙复杂的隐秘心态,可谓深得托物言情之真昧。

 全词意境凄清幽冷,情感深沉。此词除了极好地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另一特点是善于运用前人成句,且做到切合词旨,手法成熟。

诗词作品: 临江仙·信州作 诗词作者: 宋代 晁补之 诗词归类: 故乡

关于红墙的诗句

金凤钩·送春原文:

春辞我,向何处?怪草草、夜来风雨。一簪华发,少欢饶恨,无计殢春且住。春回常恨寻无路,试向我、小园徐步。一栏红药,倚风含露。春自未曾归去。

金凤钩·送春赏析

 这首词抒写春恨。上片着力描写留春无计的遗憾,下片写寻春而觅得的欣慰之情。

 「春辞我,向何处?」这二句起首便设问,这一方面为下面的感叹找到一个适当的喷射口,另一方面又为下片寻觅春的归路设下伏笔。

 「怪草草、夜来风雨」与「春辞我」相呼应,词人说:春啊!你为什么要辞我而去呢?你为何去得又是那样草草匆忙呢?既不打招呼,又毫无留恋,便这样匆匆走了。「夜来风雨」似乎是在回答一二句的诘问,实际上只是点明了春归的缘由和去向:春啊!你是被夜来的横雨狂风挟持而去了吧!这横风狂雨既指自然界的「夜来风雨」,也可指政治的雷雨风暴。词人在仕途中并不得意,他曾有过几度宦海浮沉颠沛的经历,因而不管是实写还是虚写,这「夜来风雨」送春归的意象,总包含着诗人自己命运的影子,是宦海中的风风雨雨,草草地送走了诗人的青春年华。这表达了词人对「春去也,太匆匆」的留恋、怨怼与惋惜之情。

 「一簪华发」几句,由物及人,由景入情,正由于青春草草而逝才落得今朝「一簪华发」。这「一簪华发」不仅意味着年龄的衰老,青丝成雪,而且还包含着饱经沧桑、遍尝忧患的内涵。由此,下句的「少欢饶恨」则是自然而然的了。春光是留不住的,从而青春也是难以挽回的。这含蓄曲折地表达了词人对青春易逝的憾恨。

 下片,词人的情绪心态却来了一个巨大的转折,「春回常恨寻无路」是情绪上的过渡,对上片抒写的情景是一个形象的总括,而「常」「路」二字却为下文的词句进行了铺垫:「常恨」意味着往昔,而今将有一种新的心境产生,往昔的「无路」即暗示著今朝的有路,这样词作便极为自然地过渡到下句。

 「试向我、小园徐步,」这里「试」与「无路」紧密相连,正因为「无路」而企求「有路」,才「试」著前去探索。「试向我」中的「我」字,强调了只有在「我」自己惨淡经营的园地里才有永恒的春色,这正是一种象征性的暗示。

 「一栏红药,倚风含露」紧承上句,十分形象传神地显现了词人的小园中,春光永驻的景象。一栏鲜艳娇嫩的芍药花倚风而立,含露而开,仪态万方,艳丽异常。这里「倚风」,写出了芍药绰约飘洒的风姿,「含露」画出了它鲜润欲滴的妩媚。那临风摇曳含露而开的芍药花,不正是春天的极富情趣的象征吗?不也正是词人理想、希望、事业、追求的写照吗?不也正是一个纯洁无瑕的美的缩影吗?

 「春自未曾归去」紧承前两句,词人以芍药花作为不凋的春光的标志,由「倚风含露」的「一栏红药」联想到「春自未曾归去」便显得十分自然,毫无矫饰之处了。

诗词作品: 金凤钩·送春 诗词作者: 宋代 晁补之 诗词归类: 春天

《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名句鉴赏

有关红墙的诗句

江神子/江城子(晁补之)

去年初见早梅芳。一春忙。短红墙。马上不禁、花恼只颠狂。苏晋长斋犹好事,时唤我,举离觞。今年春事更茫茫。浅宫妆。断人肠。一点多情、天赐骨中香。赖有飞凫贤令尹,同我过,小横塘。

生查子(晁补之)

宫里妒娥眉,十载辞君去。翠袖怯天寒,修竹无人处。今日近君家,望极香车骛。一水是红墙,有恨无由语。

青玉案(晁补之)

十年不向都门道。信匹马、羞重道。玉府骖鸾犹年少。宫花头上,御炉烟底,常日朝回早。霞觞翻手群仙笑。恨尘土人间易春老。白发愁占彤庭杳。红墙天阻,碧濠烟锁,细雨迷芳草。

代应(李商隐)

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

谁与王昌报消息,尽知三十六鸳鸯。

乌夜啼(刘迎)

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翠镜啼痕印袖,红墙醉墨笼纱。相逢不尽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淑清院(乾隆)

石径度流泉,奇探小有天。

树垂冰作雨,砌暖玉生烟。

屈膝红墙绕,蜵娟紫阁连。

不如深翠处,精舍作幽偏。

蓦山溪(无名氏)

重黎默运,可意萦人处。清楚玉蕤仙,独幽栖、村溪月坞。冰腮露鬓,佳致在西湖,月出早,雪消迟,立马红墙序。寒梢微萼,点点蝇头许。欲露小檀心,似生怕、施朱红紫。返魂香细,堪吊独醒人,临泽国,袭清风,且咏离骚句。

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名句的诞生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1。幽葩2细萼,小园低槛,壅培3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常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4,春归时候。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晁补之·水龙吟

完全读懂名句

1、驰骤:骑马疾奔。2、幽葩:清幽的花朵。3、壅培:把土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4、风味:风度、风采。

我问春天,你何苦这样匆匆忙忙?带着风,伴着雨,如同快马奔驰一般。幽雅的花朵,纤细的花萼,开在小园低矮的栏杆旁,泥土还没有培封好。风雨一来就把繁茂的红花全都吹跑打落;它所占得的春光还不如杨柳长久。料想春天是永远不会老的,可人们在愁春天老去,而这种愁绪,也只是人世间才有。

世间失意的春恨十常八九,每见风雨催花,怎忍轻易辜负,入口的芳醇美酒。哪知原来是,桃花由于结子才零落,并非为了春去而消瘦。世上功名无成,老来风操未就,已到春归时候。纵然痛饮美酒,依旧像昔日狂歌,那豪情却难依旧。

词人背景小常识

据说晁补之(公元1053—1110年)在17岁的时候,就拿着自己写的文章《七述》去拜见苏轼,苏轼看完,叹气说道:“吾可以阁笔!”(搁笔不作之意),自此晁补之就成为苏门弟子。

一般认为晁补之的诗词风格是最能承继苏轼磊落豪放的词风,而晁补之也天资聪颖、学习力强。晁补之既然身为苏门四学士的一员,但很悲哀也很讽刺的,他也常常四处流浪、颠沛流离(即被贬谪);被贬之后,他开始大量创作,进入一个高峰期,他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例如,第一次被贬遇赦北归,有词曰:“饮罢一帆东,去入楚江寒雨?。无绪,无绪。今夜秦淮泊处。”(《宴桃源》)而一贬再贬时:“不会使君匆匆至,又作匆匆去计。”(《惜分飞》)最后一次被贬时,他已经彻底对官场死心,立志要过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东里催锄,西邻助饷,相戒清晨去。”(《永遇乐》)在这段期间,他拼命写词,写在东皋的隐居之乐、写耕作之乐、写人事之乐、写消夏之乐、写宴饮之乐等,已经如同他的老师一样,抛弃悲情,寄情于洁身自好的生活,悠然忘机。心胸之豁达坦荡,直逼东坡。

名句的故事

一般认为晁补之颇得苏东坡真传,他的词比较大气,不作“艳语”。究竟大气的惜春词是长什么样子?且让我们仔细看来。

首先,诗人对着春天说话:“春啊,春啊,你为什么总是来匆匆、去匆匆?”然而花园里的矮栏杆中,“壅培未就”的嫩朵小花,也是来匆匆、去匆匆;春花易谢,春柳不凋,春总是有事情发生的季节。

但是春怎么会老呢?春怎么会有愁呢?原来是“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意思是说春本不老,春不知愁,真正有愁的是人,只有人才会动不动就伤春惜春、伤春悲秋,会因为担心春老而发愁。“愁只是、人间有”算是词人对于人类之多愁善感的自嘲自解吧,即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一般词人,尤其宋词,在描写伤春题材时多是抒情重于说理。很少人会回过头来探讨伤春的主观因素。因此,一般评论认为晁补之的春叹,抒情融以说理,理性多于感情,在惜春词中算是独具一格。而晁补之写这词时,应该已经处于被贬官之后,因此也有对人生春天之反省的弦外之音在内。

历久弥新说名句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岁月如流,年华易老,不老的还是那陌头杨柳,它时时惹动诗人们的万般思绪。杨柳走进诗词,为诗词增色;诗词装扮杨柳,使杨柳传情。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而诗人又是一种情感的动物,因此常常把满腔的幽怨发泄到杨柳身上。如唐代诗人韦庄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台城》)。

不过杨柳最常替诗人们传递的情,是什么情呢?答案是离情。“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刘禹锡·《杨柳枝》),“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欧阳修·《玉楼春》),“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秦观·《江城子》),这个例子恐怕可以一直举下去,不过天下千树万树究竟为什么诗人独钟杨柳?据说“折柳送别”的习俗,自汉朝以来就有了。南朝乐府民歌有“上马不促鞭,反折杨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易生速长,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

最后以一首近代抒情诗人徐志摩描写英国康桥柳树的诗作结:“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看完那么多有关柳树的优美词句,现在的你是否也爱上柳树了呢?



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原文_翻译及赏析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宋代·侯蒙《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 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宋词三百首言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直没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没作上官,过着隐居的生活,谁肯信服呢?而今才显现了名声和踪迹:画工将我画在风筝上,那么我正好借着风力,乘风直上。

在半空中,风慢慢吹来,我觉得身体渐渐平稳了,只觉得要飘到月宫去了。此时正是雨后,夕阳西下之时,又有多少人身在平地,羡慕我登上了碧霄之中啊!

赏析二

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容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假如有人把你的相貌绘于风筝之上,即使你相貌英俊,恐怕也不会高兴,或许要勃然动怒,或者告他个侵犯肖像权或者恶语相向或者诉诸武力了。然而侯蒙却没这样做,他不但不动怒,还见之大笑,并为此写了一首词,题写于风筝之上,可见侯蒙绝非一般人物。

绝非一般人物的侯蒙写的词又如何呢

这首词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风筝来写诗人个人的志向、意愿和理想。

未遇行藏谁肯信是自问亦是自答,自己其貌不扬,又年长无所成就,谁又能了解自己呢?世上的人有谁不以貌、以权、以钱取人呢?人们看到的都是外在的东西,内在的修养才学志向抱负谁又能看到呢?不为人理解相信当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知是幸还是不幸,诗人的名声却一下子显扬起来,原来不知是哪个画家把他的形象绘制于风筝上,他也就随着风筝飞上了天空。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是写风筝也是写诗人的志向。诗人明明白白的正告我们,风筝只有在有风的时候才能飞上天空,如果没风,任谁风筝也飞不起来。一个人在社会上有成或者无成何尝不是如此呢才能当然是一个方面,但机遇也必不可少,如果没有机遇,没有可以借力的风,即使一个人再有才华,也不可能有所成就。世上的人们,你们只知道我在地上的样子,和你们似乎一样;但你们要知道,一旦风起,那临风飘举就是我!诗人借风筝却写出了“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的志向。

才得吹嘘身渐稳,是写风筝已飞上天空迎风飘举的样子;只疑远赴蟾宫,是诗人借风筝来表明自己的志向,那就是去“蟾宫”折桂,成就自己的功名事业。雨余时候夕阳红,是写雨过天晴,傍晚时分夕阳无限红。风雨是自然界的风雨,同是也是诗人所遭受的人生的风雨。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之后,属于自己的阳光终究会到来,哪怕来得晚一点,但诗人始终坚定的相信,他终将会大器晚成。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表面是写绘有诗人形象的风筝飞翔于碧空之中,平地上人们都在观看;其实是借风筝飞翔碧空来表达自己的不凡志向。正如《红楼梦》中贾雨村借月亮来表达的自己志向的诗句“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一样,诗人要表达也是同样的志向。

或许我们今天看似一样,但谁又能知道明天会如何呢?明天,就在明天,我们也许就会判若霄壤,因为你们是“翱翔蓬蒿之间”的蜩与学鸠,而我则是“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你们是庸庸碌碌的凡夫俗子,而我则是志向高远的豪杰之士。

创作背景 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年青时,久困于考场,三十一岁才中了举人。他长得难看,人们都轻笑他,有爱开玩笑的人,把他的像画在风筝上,引线放入天空,讽刺他妄想上天。侯蒙看了就在上面题了这首词。 鉴赏

这是一首讽喻词,表面上是写风筝,骨子里是讽刺封建社会那些往上爬的势利小人。“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是这些人行径的生动写照。

上片写那些势利小人对他的讥讽。“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开头就从自嘲落笔。“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这三句紧承“表名踪”而来,不知是哪个画家把他的形象绘制于风筝上,他也就随着风筝飞上了天空。原来他就是这样被“表名踪”的,从“无端”二字中,能感受到词人在自嘲的调侃语气里的一腔激愤。这里一方面,写自己无端被人嘲弄,无可奈何;另一方面,又是对那些苦苦钻营,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往上爬的小人们的辛辣讽刺。一旦找到了机会,就会如同这风筝一样,“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一语双关。明说自己就是这样显露了名踪,真叫有苦难言,哭笑不得;骨子里却在为那些一心趁势往上爬的势利小人画像,揭露他们丑恶的嘴脸和肮脏的灵魂。也许正因如此,曹雪芹才化用这一警策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红楼梦》第七十回),派做藏机不露的薛宝钗的内心独白。

下片紧承上片末两句的句意,由写风筝怎样飞上天空转写飞空之后的情形;同时在寓意方面既承上文,又拓新境,全力以赴地开始对封建社会中那些得势一时之徒,从外形到内心展开全面的揭露,给予辛辣的讽刺。

“才得吹嘘身渐稳”,明写风筝得风吹助,渐渐平稳地飘飞起来;暗喻那些趁势爬上社会高层的人得到权势者的吹捧,社会地位逐渐地稳固起来。“吹嘘”一语双关,贬意显豁。“只疑远赴蟾宫”,明写风筝越来越远地高飞,只怕是要飞到月宫去了;暗喻那些一心往上爬的人简直要去蟾宫折桂、一品登科了。俗传月中有蟾蜍,又传月中有桂,人们常以蟾宫折桂为登科之称。“雨余时候夕阳红”,明写风筝在雨过天青、落日通红之际飘飞天穹的景象;暗喻爬上去的人那种有如拨开阴霾而飞黄腾达的景象。三句用韵,一气而下,名写风筝高飞,实写小人心理,纯用比喻手法,进行双关刻画,把那些讽刺他妄想上天者的隐秘企图揭示得酣畅淋漓,入骨三分。“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在连用比喻之后,转用直露描述, 裸地说:在那平地上,有几个人正在眼巴巴地看着我高飞青天之上。进一步描绘了得势小人洋洋得意的神态。名义上是写风筝,实际上是写人,勾勒出一个势利小人得势后自鸣得意的面貌。

此词还可解读为词人借风筝表达自己的志向。按此理解,开头是自问亦是自答,说自己其貌不扬,怀才不遇。“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是写风筝也是写词人的志向。“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是词人借风筝来表明自己的志向,那就是去“蟾宫”折桂,成就自己的功名事业。“雨余时候夕阳红”,是写雨过天晴,傍晚时分夕阳无限红。风雨是自然界的风雨,同是也是词人所遭受的人生的风雨,风雨之后,属于自己的阳光终究会到来,词人始终坚定的相信,他终将会大器晚成。最后两句表面是写绘有诗人形象的风筝飞翔于碧空之中,平地上人们都在观看,其实是借风筝飞翔碧空来表达自己的不凡志向。

赏析一

这是一首讽喻词。有故事说,侯蒙年青时,久困于考场,三十一岁才中了举人。他长得难看,人们都轻笑他,有爱开玩笑的人,把他的像画在风筝上,引线放入天空,讽刺他妄想上天。侯蒙看了就在上面题了这首词。后来,他竟真的一举考中了进士,历任要职。

这首词,表面上是写风筝,骨子里是讽刺封建社会那些往上爬的势利小人。“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是这些人行径的生动写照。

上片写那些势利小人对他的讥讽。“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一直没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没作上官,过着隐居的生活,谁肯信服呢?而今才显现了名声和踪迹:被人把自己的容貌,画到风筝上,趁着风势,借着风力,与风筝一起,飞上了高高的天空。一方面,写自己无端被人嘲弄,无可如何;另一方面,又是对那些苦苦钻营,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往上爬的小人们的辛辣讽刺。一旦找到了机会,就会如同这风筝一样,“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一语双关。

下片写风筝飞入天空之后的情形。“才得吹嘘身渐稳”,刚刚得到风吹,风筝渐渐在天空稳当地飘起来了,比喻某些人在社会上受到吹捧,获得了稳固的社会地位。“只疑远赴蟾宫”,还要打算远远地上天。“雨余时候夕阳红”,雨过天晴,傍晚的落日通红。这是形容飞黄腾达的景象。“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从平地向上看,能有几个人像我这样上了天呢?进一步描绘了得势小人洋洋得意的神态。名义上是写风筝,实际上是写人,勾勒出一个势利小人得势后自鸣得意的面貌。

侯蒙(1054~1121),字元功,密州高密(今属山东)人,北宋宋徽宗崇宁年间户部尚书,谥文穆。《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一首。《全宋文》卷二七○四收其文四篇。事迹见《宋史》卷三五一本传。

侯蒙

侯蒙(1054~1121),字元功,密州高密(今属山东)人,北宋宋徽宗崇宁年间户部尚书,谥文穆。《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一首。《全宋文》卷二七○四收其文四篇。事迹见《宋史》卷三五一本传。 1篇诗文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宋代·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宋代 : 张昪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宋词三百首 , 豪放 , 写景 , 怀古 , 感慨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粘地絮。——宋代·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宋代 : 周邦彦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粘地絮。 宋词三百首 , 神话 , 爱情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 一作:萧萧)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宋代·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 :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宋词三百首 , 国小古诗 , 写景 , 感叹 , 人生哲理

临江仙(九之八)原文_翻译及赏析

夜静黄云承宝袜,九疑人到羊家。蕊宫仙曲送流霞。东陵分玉井,远胜隔荷花。绰约旗亭沾一笑,众惊食枣如瓜。画桥烟柳忽翻鸦。醉鬟倾绿醑,参月共横斜。——宋代·邓肃《临江仙(九之八)》 临江仙(九之八) 夜静黄云承宝袜,九疑人到羊家。蕊宫仙曲送流霞。东陵分玉井,远胜隔荷花。

绰约旗亭沾一笑,众惊食枣如瓜。画桥烟柳忽翻鸦。醉鬟倾绿醑,参月共横斜。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少警敏能文,善谈论。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干执政怒,罢归居家,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携母避寇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仅41岁,归葬于邓墩。肃着有《栟榈集》三十卷,《挥尘后录》传于世。《闽沙邓氏族谱》载:邓肃,字志宏,父祖谷,长子邓普,字寰宇,次子邓慈。

邓肃

冰清玉映,自是闺房秀。十里卷朱帘,好紫陌、家家未有。天然情素,高压一城春,花艳丽,月精神,梅韵腰肢瘦。曲屏虚幌,枉着鸳鸯绣。不是不相逢,泪空滴、年年别袖。从他兰菊,秋露与春风,终不似,玉人人,一片心长久。——宋代·仲并《蓦山溪(有赠)》

蓦山溪(有赠)

冰清玉映,自是闺房秀。十里卷朱帘,好紫陌、家家未有。天然情素,高压一城春,花艳丽,月精神,梅韵腰肢瘦。

曲屏虚幌,枉着鸳鸯绣。不是不相逢,泪空滴、年年别袖。从他兰菊,秋露与春风,终不似,玉人人,一片心长久。君心节直更心虚。移植并庭除。好在红蕖相映,卷帘如见吴姝。清风明月,君无我弃,我不君疏。况有骚人墨客,时来同醉兵厨。——宋代·王之道《朝中措(和孔倅·郡斋新栽竹)》

朝中措(和孔倅·郡斋新栽竹)

君心节直更心虚。移植并庭除。好在红蕖相映,卷帘如见吴姝。

清风明月,君无我弃,我不君疏。况有骚人墨客,时来同醉兵厨。绛罗萦色,茸金丽蕊,秀格压尽群芳。人间第一娇妩,深紫轻黄。乍过夜来谷雨,盈盈明艳惹天香。春风暖,宝幄竞倚,名称花王。朝槛五云拥秀,护晓日、偏宜翠幕高张。秾姿露叶,临赏须趁韶光。最喜鉴鸾初试,数枝姚魏插宫妆。然绛蜡,共花拼醉,莫靳瑶觞。——宋代·曹勋《庆清朝(牡丹)》

庆清朝(牡丹)

绛罗萦色,茸金丽蕊,秀格压尽群芳。人间第一娇妩,深紫轻黄。乍过夜来谷雨,盈盈明艳惹天香。春风暖,宝幄竞倚,名称花王。

朝槛五云拥秀,护晓日、偏宜翠幕高张。秾姿露叶,临赏须趁韶光。最喜鉴鸾初试,数枝姚魏插宫妆。然绛蜡,共花拼醉,莫靳瑶觞。

关于子规啼血的诗句

1“子规啼血”的诗词有哪些

1 《琵琶行》唐白居易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2 《蜀道难》唐李白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3 《宣城见杜鹃花》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4 《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5 《老夫采玉歌》唐李贺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2子规啼血的相关诗词

1、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2、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3、唐李白《蜀道难》: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4、唐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5、唐李贺《老夫采玉歌》: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6、唐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1303066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7、唐沈佺期《夜宿七盘岭》: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8、唐温庭筠《碧磵驿晓思》: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

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9、唐崔涂《春夕》: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10、唐柳中庸《听筝》: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11、唐李群玉《黄陵庙》: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啼妆自俨然。

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

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12、唐无名氏《杂诗》:近寒食雨草萋萋,着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13、宋文天祥《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

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

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14、宋文天祥《金陵驿》:“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15、宋王安石《出城访无党因宿斋馆》:关外寻君信马蹄,谩成诗句任天倪。花枝到眼春相映,山色侵衣晚自迷。

今日笑谈还喜共,经年劳逸固难齐。生涯零落归心懒,多谢殷勤杜宇啼。

16、宋王安石《十五》: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17、宋苏轼《筑堤》诗:六桥横截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烟空。

昔日珠楼拥翠钿,女墙犹在草芊芊。东风第六桥边柳,不见黄鹂见杜鹃。

18、宋晁补之《临江仙·信州作》: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杜鹃)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19、宋贺铸《子夜歌》: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20、宋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

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

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最苦金沙,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

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21、宋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22、宋秦观《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23、宋朱敦儒《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

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

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24、宋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25、宋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系不住、溪头画桡!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玉箫台榭春多少!溜啼红(指杜鹃的叫声),脸霞未消。

怪别来,胭脂慵傅,被东风、偷在杏梢。26、宋赵崇嶓《清平乐·怀人》:莺歌蝶舞,池馆春多处。

满架花云留不住,散作一川香雨。相思夜夜情悰,青衫泪满啼红。

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

3子规啼血的典故是什么

一、典故:

据《史书·蜀王本纪》记载,望帝(“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时间约在公元前666年(以前的“春秋”时代)称王于蜀,望帝以鳖灵功高,禅位于其。在这之后,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他想,国家交给更有能力的人打理,将是万民之福。哪想到,那宰相坐上帝位之后,竟然慢慢变了样,不仅把国家治得乱七八糟,还占去了他的妻子和女儿。一个个传言飘到望帝的耳边,望帝变得心急如焚,于是想赶回都城劝那宰相回心转意。可是,人家城门紧锁,根本连都城都不给他进。望帝求也没用,喊也没用,只好郁郁寡欢地回到西山,并日夜掩泪痛哭。哭得久了,可能是悲伤过度吧,他黯黯然断了气。不久,他化作了一只鸟,目光呆滞地站在屋顶上,望着远处曾经熟悉的都城哀声啼鸣,而且常常啼出一片片红红的鲜血来……

相传,古代有一位蜀国的国王杜宇,很爱他的百姓。死后,他的灵魂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飞来唤醒老百姓“快快布谷! 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滴滴鲜血洒在地上,竟然不断扩大慢慢的染红了整片山坡,花吸收了之后就变成了杜鹃花。这就是成语“子规啼血”的来历。

说的是不知道多少年以前,有一个叫杜宇的人在四川那边称了帝叫望帝。这望帝是个模范丈夫加标准父亲,对妻女非常的爱,视如己身;他还非常的勤奋,而且非常的爱民,隔三差五便卷起裤腿跑到田里去,跟自己的子民百姓一块乐呵呵地犁田和种地。后来,因为他的宰相治水有大功,又因为这位宰相貌似一位极高尚并极有抱负的人,他开始觉得自己不如人家,觉得自己不好意思再坐帝位了,于是一咬牙将帝位让给了那位宰相,自己却一个人躲到西山清修去了。

二、子规啼血:

子规啼血典出《史书·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另传说古代蜀国王杜宇死后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叫唤人们“快快布谷!”啼得流出了血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这便是成语“子规啼血”的来历。古往今来有关‘子规啼血“歌谣、诗词数不胜数。

4子规啼血的故事是怎麽来的

子规啼血的典故出自汉·司马迁《史记·蜀王本纪》。

望帝当国的某一年,江水里逆流来了一个人,楚国人,名叫鳖灵。望帝觉得鳖灵智慧聪明,便任命他为蜀国的宰相。

鳖灵做宰相没有多久,一场洪水忽然暴发,望帝就叫鳖灵去治理洪水。之后,鳖灵治水有功,望帝将王位禅让给他,望帝到西山去隐居起来。

但没想到鳖灵即位后,却功高自满,不顾民生。于是杜宇心急百姓,前去劝说鳖灵,却被挡在城门外。杜宇悲痛之极,含恨死去。

望帝死了后,他的魂灵化作了一只杜鹃鸟。整天一声声悲哀地啼叫,直到它的口里流出鲜血。

扩展资料

化用“子规啼血”的诗句

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出处:唐·李商隐《锦瑟》

释义: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

2、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出处:唐·李贺《老夫采玉歌》

释义:夜黑雨狂的山冈上,老汉只好以榛子充饥。杜鹃声声哀怨啼血,就像老汉悲伤的泪滴。

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

释义: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关于“晁补之《临江仙·信州作》原文及翻译赏析”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zhishi/607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